教育王國
標題: (大學之後) 香港不流行的職業? [打印本頁]
作者: Azzurro 時間: 20-9-30 14:05 標題: (大學之後) 香港不流行的職業?
一個人大學之後要考慮就業問題
始終有些人興趣比較特別或者大學科目比較特別
所以看一看職業分類http://web.archive.org/web/20200922151955/https:/www.bls.gov/oes/current/oes_nat.htm
和行業分類
http://web.archive.org/web/20171203111209/https://www.bls.gov/oes/current/oessrci.htm
美國作為人口大國的工種和行業非常齊全
香港作為等級比較高的城市,有大部分工種和行業
但是都有一些工種或行業比較缺失或欠發達
最簡單係 1. 外交官 2. 軍官(因為香港護照的人不能加入外交部和解放軍)
其他香港欠缺的職業/ 行業可能包括
太空工程師/ 宇航員 (就算願意去大陸,應該都唔會接受香港人吧?)
石油/ 核能工程 (?)
軍工工程 (?)
這樣理解的話,香港還是能滿足大部分求職者?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20-9-30 22:33
本帖最後由 Charlotte_mom 於 25-6-10 15:53 編輯
Delete
作者: Azzurro 時間: 20-10-3 09:48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655703524/62b007e400100hpfx
如果要說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可以做到。按照聯合國對全球工業產業劃分,世界產業可以分為39個大類,19個中類,525個小類。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除了中國之外,美國的產業門類也非常齊全,完整度超過90%
除了中美兩國之外,還有像德國、日本、法國,韓國
因為數據統計美國比較清楚,和客觀,所以參考美國了
美國的數據也顯示,很多高端工種不在大城市,主要的州
就算紐約市的人也會到紐約州,或其他州去工作
香港人基本上只會在香港一個城市工作,工作機會當然少
其他大城市(東京人,倫敦人,巴黎人)的人都願意去其他省/ 歐盟其他國家工作
由於抗拒大陸,香港人事實上就業環境很被孤立。。
視野比較受限
可能除非海外讀大學,直接在當地工作,才能接觸到這些工作了
當然除了美國英國沒有語言障礙,其他幾個僅有的發達國家都不太現實
事實上,我很為香港年輕人落後大市擔心。。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10-3 11:0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0-10-3 11:44 編輯
香港由來,有固定的生活空間.學習,工作,社會體系.
既富裕,無風險, 充滿機會.
亦因此,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comfort zone).
要離開,進入一些未知環境,
並不容易,
除非有個人際遇,或背景关係。
記得,讀預科時,見一位地理科教師,佢閒聊自己在美國讀博士.亦曾在外國海上油井工作,…,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年代之後,香港本身進入經濟榮榮期,就金融,地產, +上各專業職位,再加上系統各種工種,足夠養活所有香港人.
所以,香港失業率低, 工資高 .
所以說不愁衣食.
要"完全"離鄉別井的工作和生活, 應該十分少.
工作機會,學習種類,生活形態, 可想而之.
比如,我細囝, 很少看電視,對電視资訊無興趣.
但,好幾年前,看過一個介紹中國歷史進展.
節目中,介紹"兩彈一星”的發展歷史.
在核彈試驗前一天, 收到命令,隔天便核試.
而,工程人員,硏裝和數學家,當晚通宵核實數據.
我第一次,見到亞囝的投入觀看.
但如何進入職場,如果學習,不得而知.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好像失蹤了三十年的生活。
可以接受嗎?
另外, 偶然國內出差,晚上會看一下,電視時事或娛樂節目.
在一個歌唱綜合節目中, 剛巧主持問一下一位女年青觀眾來歷,看似平凡的一位小姐,卻是航天科技博士,而且是三代都是航天工業崗位工作. 我們香港人也沒想到有這工作.
另一個節目,是訪問中國第一商用客機ARJ21, 一位新疆族碩士男生, 在想入讀博士前,受聘開發客機.
國內確是有很多不同工種.
而且,規模龐大, 有些更新很快.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3 18:50
Azzurro 發表於 20-10-3 09:48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655703524/62b007e400100hpfx
如果要說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上 ...
如果在香港,由新界去港島返工,是否去其他地方工作?
我哋要考慮工種,同時要考慮地域大小及交通方便等等。很多時外國人穿州過省工作是被迫的,如果可以嘅話,他們都想在自己的地方工作。
香港有不少人,包括年輕人在跨國企業工作,公司會安排在外地工作,包括國內,我不覺得他們會拒絕去外地,我不會一竹篙打一船人。
上到去國內工作或者做生意,勝算有多少,你我自己心中有數,大家都係計數,計得掂數,或者冇乜更好選擇,咪鬼叫我哋窮,頂硬上囉!
我家CEO 80年代初期由外國回流在國內做開荒牛,因為少人願意去,機會大,而且很快可以轉去跨國企業(Fortune 50)做高層,90年調回香港。
到90年代尾,因為有小朋友,有機會去國內做No1,為了家庭,她婉拒了晉升機會,反而入了教育界。 我們結婚時已經有默契,short trip,冇問題,但全家長駐海外就不會考慮。
你話CEO對中國有偏見,抑或有遠見,我哋要客觀些睇事情!
香港後生一代真的這樣想法,少數人抑或大多數,不要事事以偏蓋全!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0-10-3 19:20 標題: 回覆樓主:
香港衹是一個7百萬人城市,工種相對集中可以理解喎,而家情況係過度集中金融(慢慢比重會少)旅遊, 可否如星加坡和台灣加强番工業比重?至於畢業生返大陸機會多嗎?大陸每年高考畢業生已多過香港人口,有何原因要請無經驗香港人?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3 19:2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0-3 11:03 
香港由來,有固定的生活空間.學習,工作,社會體系.
既富裕,無風險, 充滿機會.
亦因此,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 ...
兒子的工種在國內頗吃香,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合夥人都試過直接間接搵佢上去。一來香港老闆唔肯放人,二來上去只係廉價勞工(時薪),8-24,去返工業革命前的工時。在專業上,工時上,生活質素上沒有明顯的優勢,為什麼要離鄉別井呢!
正如我之前所講嘅,如果冇更好選擇,自然會考慮,如果有倫敦,華爾街,蘇黎世,法蘭克福,巴黎可以選擇,咁國內城市的吸引力就不一定夠吸引力。
我都問過除稅後,生活質素如何,他計過都俾香港好,因為在紐約做過 Intern,所以有些了解,不是因為疫情,他會明年去外國工作兩三年,欏多些不同的經驗。現在要等多一年,等升到M才出去闖一闖。
我在兒子十歲時帶他上工廠坐過流水缐,十五六歲去上海做金融業的暑期工(shadowing),讓他在不同工種及城市了解多一些。
我哋只能夠帶領或啓發自己的兒女,不同家庭有不同觀點及立場,例如去國內讀書,交換生,實習,工作,生活都係選擇,我們尊重其他人的自由。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3 19:36
poonseelai 發表於 20-10-3 19:20 
香港衹是一個7百萬人城市,工種相對集中可以理解喎,而家情況係過度集中金融(慢慢比重會少)旅遊, 可否如星 ...
你年年請人,你較了解人力市場。很多人有個錯誤觀念,以為香港年輕人肯上去就有無限機會,只係美麗的誤會及一廂情願。(另一種形式的以為香港優勢。)。
以工程為例,一本到三本的工程畢業生一年約有60萬,人工是香港畢業生的三分一人工,資本家個算盤打得響就會請,不然的話,所謂機會,只係口惠而實不歸。
如果有經驗,有能力,去邊度都有人請,最後都係全球化競爭人才,人望高處。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0-10-3 20:23
ANChan59 發表於 20-10-3 19:36 
你年年請人,你較了解人力市場。很多人有個錯誤觀念,以為香港年輕人肯上去就有無限機會,只係美麗的誤會 ...
我都想知國內是否大把機會等緊香港年輕人,我指無經驗那些,相信有,但多嗎?請有經驗港人去國內工作就係睇中那些經驗,我老公以前駐內地多年,正正因為外資要請有經驗港人睇住中外合資企業盆數。我公司好多年輕同事常常要回國內工作,入行前都知,辛苦但可累積經驗。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0-10-3 20:28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0-10-3 20:34 編輯
聽聞今年國內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也不容易,國家鼓勵返農村幫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3 20:54
poonseelai 發表於 20-10-3 20:23 
我都想知國內是否大把機會等緊香港年輕人,我指無經驗那些,相信有,但多嗎?請有經驗港人去國內工作就係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0-10-3 21:01 編輯
無經驗係好難嘅,因為冇乜優勢,僱主或人力資源部門就較重視人工,工作文化這些事情。加上中美貿易戰及疫情關係,國內畢業生失業率應該好高,現在香港人上去都要隔離,點會請呢,這段時間講國內多機會係自欺欺人的想法。
我會考慮請香港畢業生都係工程方面,專注產品研發,鈡意佢哋唔會輕易出買產品設計俾對手!因為要長駐,不是每年都請到人,所以要留住。
有經驗嘅人就採購,財務,人事,外銷用香港人阿頭,誠信及操守是首要考慮,國內人工就算較低,但風險較高,我輸唔起。
你講到累積經驗,係一個重點,但我又會问,要累積幾多時間及行業經驗先至可以。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0-10-4 08:23
Azzurro 發表於 20-10-3 09:48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655703524/62b007e400100hpfx
如果要說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上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0-10-4 08:24 編輯
文章末段指出包括晶片及高端醫療設備等仍依賴進口,正正科技及醫療設備行業會是首批計劃遷出中國企業,會否成事及程度如何未知,分柝預計影響可能3至5年才浮現。即使無現在脫鈎事件,中國以往成為世界工廠因素,如低成本和人口紅利已慢慢消失,跟中國脫鈎衹加速過程。中國社科院預期這一兩年開始提取養老金人口會多過供款人口,雖然近年可生多過一個孩子,但要改變到一孩政策的後果可能要幾十年。世界工廠轉移至其他國家,香港要如何定位?是否香港年輕人也應放眼其他地區?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0-10-4 08:28
ANChan59 發表於 20-10-3 20:54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0-10-3 21:01 編輯
無經驗係好難嘅,因為冇乜優勢,僱主或人力資源部門就較重 ...
如果係審計工作,捱到的話升到經理,即5至6年,叫價都高D,你孩子屬新興行業,就唔清楚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4 08:50
poonseelai 發表於 20-10-4 08:23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0-10-4 08:24 編輯
文章末段指出包括晶片及高端醫療設備等仍依賴進口,正正 ...
你好细心,工業分類只是表面,但技術含量,佔領中高低端市場也很重要。舉例3M為什麼在國內只生產N95,不生產普通口罩,因為成本及附加值的問題,低端,廉價的產品讓其他國家生產。某些國家技術層面高,人口數量較少,戰略部署上放棄低端行業及生產是合理的,不需什麼都生產。
中國在戰后經歷鎖國的時候,沒有其他國際社會支持下生存,及推行计划經濟,所以什麼都要自己做是中國的DNA,除了分類,數字,戰略部署也很重要。
我幾年前參觀GE在北京的工廠,生產某些型號的 MRI,CT,主力在國內及亞洲市場,這些不用遷移,只要新型號在其他地方設立工廠就可以,他們在美國也有生產廠,全部搬回美國不一定是好的策略。在北京廠也有研發功能,這個搬走的機會最大,論風險管理,這個最高危。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4 08:54
poonseelai 發表於 20-10-4 08:28 
如果係審計工作,捱到的話升到經理,即5至6年,叫價都高D,你孩子屬新興行業,就唔清楚
...
暫時睇他的選擇是適合他的,多於一種skillset 及專業資格,專得來多些彈性。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10-4 12:03
ANChan59 發表於 20-10-3 19:27 
兒子的工種在國內頗吃香,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合夥人都試過直接間接搵佢上去。一來香港老闆唔肯放人,二 ...
謝謝.
本來想寫一些東西分享.寫了一半, 好似其中一些是別人故事,不太合適隨意發表.
最近, 多聽歌和睇一些有关科學,思維的無聊視頻.
其中.发現了一首台灣女歌手.艾怡良的舊作, 我們的總和.
特別喜歡這歌名.
之前, 曾提及我細囝,”O"的意義.
總和, + 我們.又來一個數學慨念.
另一個是4維空間(時間), 人的一生是否已有既定安排?
生老病死,教育,生活,工作,
人自己是活在3維空間.
當人可以控制時間, 很多事情有可以有不同变化.
返回主題, 有关中國大陸.
各人有各人意見, 平常心.
每個人親眼見也好.幻想也好,背景也好.
很難完全相同.
悲慘的,幸福的,失落的,丰收的,
遺憾的,完美的,
新的, 舊的,
不公的, 正義的,
都存在!!
那什麼是中國的總和?
其實,這個並不重要,
家的總和.
自己滿足便好!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20-10-4 15:13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Charlotte_mom 於 25-6-10 15:53 編輯
Delete
作者: Azzurro 時間: 20-10-5 08:5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0-3 11:03 
香港由來,有固定的生活空間.學習,工作,社會體系.
既富裕,無風險, 充滿機會.
亦因此,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 ...
說起安全環境,我認為香港人的孤立環境很類似太平洋島國或者加勒比海島國
香港地理上只鄰接深圳,澳門,珠海
因為關口問題和成本問題,本來就比較少出去香港
現在加上政治原因,更抗拒深圳珠海
典型普通香港中學畢業生畢業之前極少出行
有一點點錢的去日本,很有錢的當然去多一點外國,不過也很少去鄰近地方
相反,其他大城市的年輕人經常會因為旅遊,探親,探朋友,去鄰近地方(東京旁邊,巴黎旁邊等等)
我一直相信出行多多少少可以鍛煉抗壓能力
香港年輕人的抗壓能力我有點懷疑。。
如果是核試驗等秘密任務,隱姓埋名也很正常
六十年代中國/共產黨生死存亡階段,核武器是生存唯一機會
如果現在北韓/ 巴基斯坦/ 伊朗沒核武器/ 看法能力,早就滅亡了
作者: Azzurro 時間: 20-10-5 09:17
ANChan59 發表於 20-10-3 18:50 
如果在香港,由新界去港島返工,是否去其他地方工作?
我哋要考慮工種,同時要考慮地域大小及交通方便等 ...
當然內地的不穩定法制制度,確實影響到少數人
事實上在北京上海數以千計香港人就業
所以先有駐京辦,駐廣州上海武漢成都辦事處,照顧香港人
大陸和香港融合確實太慢,到2019年回鄉證才能在內地更換
大陸對香港的拉力弱
香港對大陸的推力也弱
其他大城市(紐約/東京/北京/上海)的就業機會比香港多很多
政府工作:可以考省級,國家級公務員。香港只有市級公務員
政府駐外工作:可以考駐外領事館,商務部,文化部工作。香港有經貿辦,規模少
大型企業:中國的話,大部分會去北京上海及其他領先大學招聘,飛過香港。如果情況在美國,就如google會在全國招聘,但是唯獨忽略紐約市
大型企業駐外工作:香港沒有很多企業有駐外工作。駐外肯定辛苦,但是錢多,也是加速晉升渠道。
當然從大城市香港去落後城市短暫出差,大部分人不會抗拒
去落後城市工作,香港人抗拒程度高不少
從生活來說,其他落後一點城市確實和香港有差距
但是,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都完全追上香港
作者: Azzurro 時間: 20-10-5 09:30
ANChan59 發表於 20-10-3 19:27 
兒子的工種在國內頗吃香,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合夥人都試過直接間接搵佢上去。一來香港老闆唔肯放人,二 ...
北京有三十萬先進國家(日韓歐美)外國人,香港不計外傭,也有七萬先進國家外國人
佔城市人口比例差不多
上海外國人比例更高
香港人對大陸的抗拒,比先進國家外國人對大陸的抗拒更嚴重
頗多人已經落地生根,沒有所謂 expat待遇(推力強)
我想描述的香港年輕人推力弱
可能可以歸結為香港人出生到22歲大學畢業,一般很少出門口
其他先進經濟體的年輕人,不會有這種情況
香港的經濟目前看只會越來越落後其他國內國外大城市
香港年輕人沒必要死守香港
要貢獻香港,不一定留在香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5 10:22
Azzurro 發表於 20-10-5 09:17 
當然內地的不穩定法制制度,確實影響到少數人
事實上在北京上海數以千計香港人就業
所以先有駐京辦,駐廣 ...
我識不少年青人都會離開香港往海外及或國內闖,但都不是你講的中學畢業生,多是學士或碩士畢業。
他們不介意往外闖,最重要是實踐他們自己的目標及落腳點的吸引力。
如果去到又學唔到嘢,待遇不吸引,為什麼要去呢?不是没有選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5 10:33
Azzurro 發表於 20-10-5 09:30 
北京有三十萬先進國家(日韓歐美)外國人,香港不計外傭,也有七萬先進國家外國人
佔城市人口比例差不多
...
如果講大學生,香港年輕人不少自小已經有出國經驗,不論是旅遊,遊學,交換生,海外實習等等,不是你所講嘅未離開過香港,除非家庭環境完全負擔不起。
你有沒有資料香港有多少人在海外及國內不同城市工作?如果有,可能看到另一個景像。
我覺得,叻果班除咗讀醫那一批,一定比例已經或者會離港工作,較弱勢果班自然留在香港,最多人是中間果班,如果冇乜特別技能或學識,想走出去談何容易。特別是應屆畢業生。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10-6 17:03
ANChan59 發表於 20-10-5 10:33 
如果講大學生,香港年輕人不少自小已經有出國經驗,不論是旅遊,遊學,交換生,海外實習等等,不是你所講 ...
"特別是應屆畢業生。"這情況不是樂觀.
家長們也十分擔心.
同學大學畢業, 首兩三年, 不能順利進入相关職場,
那新來又一批畢業, 那競爭便很輸蝕了.
我大囝, 跟你囝同年畢業. 做了會計公司三年, 雖說低層, 也有一些經驗.
最近, 應付二科會計考試, 所以暫時離職, 同時, 也嘗試找工作.
大家都見市道很差, 裁員消息, 投職無回音消息,
但, 亞囝, 出4個application, 即時有3份回音, 安排見工.
亞囝似烏龜類, 是慢, 但很穩定可靠, 這也是當中層職工的優點.
社會是各階層組合而成. 适合自己便可.
而, 細囝, 讀大數據, 過兩年畢業. 行業人力需求仍然較大.
也不太擔心. 如果, 這兩年學業成績理想, 那可能接著讀碩士,
之後, 才出外工作.
雖然, 自家兩個細佬, 有安排, 不用擔心.
但是, 自己對於社會上, 年青人消耗光陰於: 連自己也弄不清楚的"情勢".
換來什麼?
就好像, 我亞細囝說的.
花時間去計一題答案是"0"的數學題.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0-10-7 07:09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0-6 17:03 
"特別是應屆畢業生。"這情況不是樂觀.
家長們也十分擔心.
同學大學畢業, 首兩三年, 不能順利進入相关職場, ...
會計公司3年經驗一般都搶手,可以落手落腳做,人工又未算貴,會計公司現都難請人,特別有經驗又做到嘢的。今年四大9月頭都仲叫人9月中返工上training,這批新人可能係之前面試後入了waiting list, 到9月頭仲未請夠就call waiting list。祝亞大考試成功。

作者: Azzurro 時間: 20-10-7 14:30
ANChan59 發表於 20-10-5 10:22 
我識不少年青人都會離開香港往海外及或國內闖,但都不是你講的中學畢業生,多是學士或碩士畢業。
他們不 ...
我提及中學畢業生是因為18歲以前的經歷,對大學在哪裡讀書有重大影響(香港,大陸,台灣,外國)
(便宜去大陸都不去。。)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181006/BRWLR7MBB7DTJA4HEMQCTQPHEI/
(去大陸比例依然偏低。。)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673713/網民質疑收生標準%E3%80%80DSE考生往內地升學人數創9年新高
大學生固然有錢有決定權去邊道玩/ 體驗
按我理解,就算家境不太好的人(大陸或外國),在成年之前都會經常走來走去
香港家境不太好的,就很少走出香港(去澳門船票好貴,去深圳過關好麻煩)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7 20:05
poonseelai 發表於 20-10-7 07:09 
會計公司3年經驗一般都搶手,可以落手落腳做,人工又未算貴,會計公司現都難請人,特別有經驗又做到嘢的。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0-10-7 20:07 編輯
三年經驗是AM,最搶手。
阿仔個部門幾個 audit AM 转过去 advisory,不过要冻薪一年。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8 08:32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0-10-8 08:3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0-10-7 20:05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0-10-7 20:07 編輯
三年經驗是AM,最搶手。
陳SIR, 請教 Bio Medic 及 POLY U 既醫療化驗邊科就業好啲呀?
前者要求好高分,好似係做research野,後者POLY U畢業就有基本專業資格,不過,其他大專院校都開同樣課程,Bio Medic係香港就業係唔係窄窄地(尖子另計)? 上網睇有人話讀Bio Medic中伏,我就真係完全唔識。
唔該曬陳SIR!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8 09:19
October. 發表於 20-10-8 08:32 
陳SIR, 請教 Bio Medic 及 POLY U 既醫療化驗邊科就業好啲呀?
前者要求好高分,好似係做research野,後 ...
Bio Medical Science?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8 10:02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0-10-8 10:0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0-10-8 09:19 
Bio Medical Science?
是的,講話係入醫科差小小唔夠分, 就入Biomedical Science .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20-10-8 10:19
October. 發表於 20-10-8 08:32 
陳SIR, 請教 Bio Medic 及 POLY U 既醫療化驗邊科就業好啲呀?
前者要求好高分,好似係做research野,後 ...
我都想知了解多D. 我仔學校幾重視呢科. 我有個朋友是醫生, 個女讀IB, 兩年前IB41分入Bio medical. 另外有個朋友個IB45去英國讀Bio medical, 後來藥廠比獎學金佢讀PhD. 但好像oxbridge收佢讀PhD佢唔讀. 藥廠比錢讀完立即有工做. 我估外國應該發展唔錯.而家疫苗的研發應該要很多人才. 不過香港就唔知有沒有這方面發現前景. 香港就唔清楚就業情況.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8 10:51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0-10-9 10:06 編輯
planetearth 發表於 20-10-8 10:19 
我都想知了解多D. 我仔學校幾重視呢科. 我有個朋友是醫生, 個女讀IB, 兩年前IB41分入Bio medical. 另外有 ...
我地都對呢科好迷惘, 係唔係研發醫葯呢方面既野來?
因為我仔對CHEM & BIO非常有興趣, 自己話要揀呢科(成績符合的話), 但我就擔心香港既就業情況,香港係有葯廠,但規模有幾大呢, 有冇空間可容納每年幾十個畢業生? 如果係外國應該會幾好.
覺得咁高分讀一科冇牌既學科,倒不如讀醫療化驗算了.
我朋友仔,入唔到本地好科,就去左英國讀葯劑, 返來未考到牌入左葯廠做, 剛剛移左民去英國.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20-10-8 11:12
October. 發表於 20-10-8 10:51 
我地都對呢科好迷惘, 係唔係驗發醫葯呢方面既野來?
因為我仔對CHEM & BIO非常有興趣, 自己話要揀呢科(成績 ...
Bio medical不是藥劑科pharmacy, 應該差好遠, 但當然兩者有相關的 (我唔熟). 如果你仔有興趣, 比佢自己揀. 理想D唸下, 如果成積好, 可以跳去讀醫科. 有興趣是最難得的動力, 你應該開心.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8 11:18
October. 發表於 20-10-8 08:32 
陳SIR, 請教 Bio Medic 及 POLY U 既醫療化驗邊科就業好啲呀?
前者要求好高分,好似係做research野,後 ...
我俾兩條link 你自己參考下。
https://blog.stheadline.com/article/detail/1057647/biomedical-science出路-係香港讀生物醫學科學-哈⋯⋯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03608&extra=&page=2
我個人的看法BMS傾向研究,MLT是專業,兩者目標不一樣,如果你兒子喜歡研究的建議講上去,科研有博士學位差好遠,同埋要出去讀,機會多好多,順便移民。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10-8 11:25
October. 發表於 20-10-8 10:51 
我地都對呢科好迷惘, 係唔係驗發醫葯呢方面既野來?
因為我仔對CHEM & BIO非常有興趣, 自己話要揀呢科(成績 ...
昨晚TVB介紹大灣區的東莞.訪問一家香港的醫療科技公司.
Bio Medial, 應該是前沿科技.
可能地域考慮, 擴大目標,
有不同睇法.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8 11:38
planetearth 發表於 20-10-8 11:12 
Bio medical不是藥劑科pharmacy, 應該差好遠, 但當然兩者有相關的 (我唔熟). 如果你仔有興趣, 比佢自己揀. ...
我仔係有興趣,同埋有動力去讀(BIO , CHEM) , 但擔心後生仔太理想化, 冇考慮現實問題, 所以想搵多點唔同信息及意見,俾佢參考下.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8 11:48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0-10-8 11:49 編輯
睇左,都係我地考慮緊既問題.
大學同中學讀既野好唔同, 唔知我仔係咪係都係中意研究? 係我角度就有個牌安心d.
會俾條LINK我仔睇.
唔該曬!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8 11:5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0-8 11:25 
昨晚TVB介紹大灣區的東莞.訪問一家香港的醫療科技公司.
Bio Medial, 應該是前沿科技.
唔該曬!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20-10-8 11:55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20-10-8 13:32 編輯
October. 發表於 20-10-8 11:38 
我仔係有興趣,同埋有動力去讀(BIO , CHEM) , 但擔心後生仔太理想化, 冇考慮現實問題, 所以想搵多點唔同信息 ...
有目標有理想已經好難得, 將來條路自己去行. 鼓勵佢唔好怕困難, 最緊要識得再起身向前行. 我們一把年紀, 都試過由理想回到現實的過程. 結果可能不如理想, 但也不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9 09:54
October. 發表於 20-10-8 11:38 
我仔係有興趣,同埋有動力去讀(BIO , CHEM) , 但擔心後生仔太理想化, 冇考慮現實問題, 所以想搵多點唔同信息 ...
最近有些回顧,現在及將來的工作及生活跟以前有很多不同了,保持上進,彈性都是重要的。
香港現在的營商及工作環境都係畸型的,離開香港之後,很多香港值錢的工作及經驗是否有高價值,你自己都要判斷。
如果本地及海外都兼顧,會唔會是一個另類的選擇?!
但最終讀書的不是你,前面的道路也不全是你可以規划,我們只可以在他們還小的時候教一些偏向軟件及持久一點的價值觀及信念,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放手吧!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9 10:25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0-10-9 12:10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0-10-9 09:54 
最近有些回顧,現在及將來的工作及生活跟以前有很多不同了,保持上進,彈性都是重要的。
香港現在的營商 ...
你和planetearth都講得好岩, 人生流流長, 未來世界瞬息萬變, 保持上進心及靈活變通更重要.
我學識唔夠, 能夠幫到阿仔既唔多, 只是見佢讀書真係好努力, 自己又有目標, 做為父母,想係DSE呢個重大既人生關口,盡力幫下佢, 所以, 收集大家意見俾佢參考下,幫到幾多就幾多.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10-9 11:55
October. 發表於 20-10-9 10:25 
你和planetearth都講得好岩, 人生長流流, 未來世界瞬息萬變, 保持上進心及靈活變通更重要.
我學識唔夠, 能 ...
我都有相同感受.
利申, 自己學歷不高, 在高中轉投"電影欣賞" - 即係喜歡睇戲, 如果, 睇戲有資歷, 那我可能是博士級.
也許, 睇戲也不完全是沒好處的. 有一定的智慧和思考訓練.
所以, 能夠教育兩個囝, 主要是EQ (邏輯思維) + 自由.
跟你講一樣, 做得幾多, 得幾多.
我可能係, 煮飯, 提供讀書硬件, 鼓勵支持. 偶然, 在網上找到一些與他們相关資訊, 會分享一下.
比如, 細囝在讀中數據, 他讀什麼, 偶然, 我會看看他的課文, 近日, 見的是, 一張一張數字和程式.
如果, 不是喜歡數學的, 那是可怕的事.
跟一般數學不同, 眼光要闊, 客觀分析.
但是, 近日亞囝功課遇上難題, 無從入手.(從未試過, 花兩日, 未識入手)
自己當然幫唔到手. 可以說是叫天不應, 叫地不聞.
這種体驗, 要亞囝自己面對了.
這種"失敗"學習, 去學應付失敗. 工將來工作上, 必定發生.
對於亞囝讀大數據的前途路向, 佢比較特別, 是思維的人.
不是框框讀書人.
所以, 在較新的領域, 自己期望他不是找一份工作.
更希望佢走研發,或教育的方向.
不過, 古語: 兒孫自有兒孫福.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盡人仕聽天命.
(但, 現今社會, 人與人比較很大, 唔叻得於無出色, 始終, 面對競爭和生活現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10-10 09:5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0-9 11:55 
我都有相同感受.
利申, 自己學歷不高, 在高中轉投"電影欣賞" - 即係喜歡睇戲, 如果, 睇戲有資歷, 那我可能 ...
你最後一段我非常認同,每個家庭,每個人對成功、叻仔叻女的定義可以好唔同,自己明白清楚就算啦。不同人,不同行業在社會是有不同功能,能夠有貢獻,不是負擔就是好事。
你細囝功課上面對的難題是好事,除咗你提及失敗的經驗,解難是過程,不是個答案。另外一點是他再向研究方向走,問題是他自己發掘,答案係自己創意解難。最叻嘅人就係這樣情況及思維模式。
現在好多專業只係在已知問題中有大部份已知答案,但懂得發掘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的人少之又少。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0-10-11 11:06
October. 發表於 20-10-9 10:25 
你和planetearth都講得好岩, 人生流流長, 未來世界瞬息萬變, 保持上進心及靈活變通更重要.
我學識唔夠, ...
雖然呢个list都成日变,但參考下人地國家技術移民个list, 有無价值呢?
作者: 洋蔥頭媽咪 時間: 20-10-11 13:32
Yanamami 發表於 20-10-11 11:06 
雖然呢个list都成日变,但參考下人地國家技術移民个list, 有無价值呢?
我覺得有参考價值,我仔都有睇其他國家呢啲 list . 睇得到邊啲工種前境會比較吃香,值得去搏。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11 14:55
Yanamami 發表於 20-10-11 11:06 
雖然呢个list都成日变,但參考下人地國家技術移民个list, 有無价值呢?
有價值架,所以要諗多啲,最好BOTH。如無意外,大學會本地讀,讀完,會建議佢地有機會就走。
我仔高中選修科,撇除佢唔中意經濟,醫療方向既科佢都唔抗拒,但考試都要講天時地利人和,到時都要睇送食飯。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10-11 15:0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0-9 11:55 
我都有相同感受.
利申, 自己學歷不高, 在高中轉投"電影欣賞" - 即係喜歡睇戲, 如果, 睇戲有資歷, 那我可能 ...
囝囝功課遇到難題,如果未諗到解決方法,可否搵學校既TA?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20-10-27 12:51
Yanamami 發表於 20-10-11 11:06 
雖然呢个list都成日变,但參考下人地國家技術移民个list, 有無价值呢?
技術移民个list
其實個list通常係有D離地, 不少所謂移民局認為急需既工種, 其實當地人認為根本唔缺人, 所以現實係不少職缺係好離搵工
就算個list上真係有缺乏既工種, 不少公司最終都係奉行本地優先, 就算無local candidate合適亦不太願意請外國人 (除非人工好平或又有介紹), 寧願吉咗個位繼續等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0-10-27 13:11
hkpapa852 發表於 20-10-27 12:51 
技術移民个list
其實個list通常係有D離地, 不少所謂移民局認為急需既工種, 其實當地人認為根本唔缺人, 所 ...
人之常情,香港有幾多個利君雅呢?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