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7月1日以後, 大家還會覺得LAW 和MEDIC 是神科嗎? [打印本頁]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3 11:08     標題: 7月1日以後, 大家還會覺得LAW 和MEDIC 是神科嗎?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0-7-13 11:11 編輯

謝絕明確政治表態....

但想當年97 回歸前, 法律和醫科都係收生分數勁跌(我記得有師兄係21分入MEDIC, 當年計3科, 越少分越好)


但當年還算估估下, 今次真係終極.

LAW 及 MEDIC 係咪還值神科收數?!



再講一次, 討論純計利益(細路), 無關政治(表態)!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7-13 15:35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3 11:08
謝絕明確政治表態....

但想當年97 回歸前, 法律和醫科都係收生分數勁跌(我記得有師兄係21分入MEDIC, 當年 ...
MEDIC 應該都仲有啲時間。

LAW就。。。·10A真係好叻女,高瞻遠矚,PCLL都冇入(可能有人認為佢係入唔到),走去美國攞牌。

作者: BS129    時間: 20-7-13 15:46

回覆 October. 的帖子

LAW就。。。吾係好明你意思, 即係讀吾過?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3 16:07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0-7-13 16:12 編輯
October. 發表於 20-7-13 15:35
MEDIC 應該都仲有啲時間。

LAW就。。。·10A真係好叻女,高瞻遠矚,PCLL都冇入(可能有人認為佢係入唔到 ...

謝謝參與討論!


歷史係最好的鏡子. 回帶睇返當年回歸前10幾年....

讀LAW 當年係擔心法津制度既改變和從業者涉及的法律風險; MEDIC 係擔心將入引內地醫師...


除左上述兩科, 也可以參考多一科... 土木工程科在回歸問題影響下, 也由神科(樓市好)變成工程科中的水泡科, 因當年建築業不景, 有不少唸土木工程的優異生畢業找不到理想工作而投身教師, 當年份外感到他們教學中常心有怨氣...  但土木工程科後來變成低買高賣的 GOOD BUY (同期牙醫亦是), 因玫瑰園計劃, 市道後來變得暢旺!


但土木工程個CASE 是市道的起跌, 而LAW 及MEDIC 的可能改變是制度性的...


而且, 這次似乎是來真的而不是當年的估估下.




作者: BS129    時間: 20-7-13 16:53

回覆 retriever 的帖子

可吾可以講多小小對讀LAW有咩影響 ?

作者: 小鹿揀學校    時間: 20-7-14 08:11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3 11:08
LAW 及 MEDIC 係咪還值神科收數?!年 ...
其實在金融海嘯果期,醫科畢業生都唔係咁好景,政府cut budget, HA冇錢請晒應屆畢業生,好多人低薪做醫療集團,或青BB未train過專科就出黎私人執業,就算入到HA,因HA冇錢,人工被壓低,與現職醫生同工不同酬 !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4 09:43

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0-7-14 08:11
其實在金融海嘯果期,醫科畢業生都唔係咁好景,政府cut budget, HA冇錢請晒應屆畢業生,好多人低薪做醫療集 ...

對, 但你講既呢種情況係全因"境", 即係個市道, 如我上面提及既土木工程科一樣....



傳統上所謂發"四師", 包括律師, 醫師, 都係某程度制度上的保護及獨尊...


但今次既改變, 可以係根本制度上既改變...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0-7-14 11:44

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0-7-14 08:11
其實在金融海嘯果期,醫科畢業生都唔係咁好景,政府cut budget, HA冇錢請晒應屆畢業生,好多人低薪做醫療集 ...

我覺得呢個情况會再次出現.
更甚的是, 私營市場今次未必吸納得哂咁多人. 少咗expat在港或cut benefits, 一少咗expats嘅醫療保險肥肉, 全線私家專科都賺少好多.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0-7-14 12:06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4 09:43
對, 但你講既呢種情況係全因"境", 即係個市道, 如我上面提及既土木工程科一樣....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0-7-14 12:09 編輯

有意思的topic! 制度上嘅改變可能是少咗entry barrier? 可以講多一些嗎?

我自己估估下咋!當年醫護主力收公開試的考生, 可是趨勢是多收已有first degree的人/ 轉行的人. 神唔神的高中公開試成績, 衰咗可以在大學GPA再追過.

而引入外地國家醫生, 我估又減慢咗錢呢個誘因, 再加社會環境改變, 又再少D.

但要解決人口老化, 和人口增長, 始終要增加服務. 有一個可能性係請平咗一截又肯來捱的醫生(總有嘅...)去填補因budget有限demand無限的短缺. 咁計下去, 醫護人工再無增長/新入職直頭拖低起薪點. 那麼, 對比各中上層職業的薪酬就唔再大分別. e.g.相對做老師, 做EO, 做big 4 manager.....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7-14 12:15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4 09:43
對, 但你講既呢種情況係全因"境", 即係個市道, 如我上面提及既土木工程科一樣....
LAW,,,, 只要錢途及社會地位不變,總有人去擁抱或適應新的制度.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0-7-14 12:25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4 09:43
對, 但你講既呢種情況係全因"境", 即係個市道, 如我上面提及既土木工程科一樣....

而律師, 我反而覺得法例始終每地也有獨特性. 一直都限制(執業)職業的流動性. 唔執業的話, 揾工無乜限制, 某D工種有preference添. 進可攻, 退可守.

我覺得讀Law的過程, 唔多唔少對自身素養/思考力有幫助, 畢生受用, 而非全力奉獻給制度或他人. 商業社會着重人的個人能力. Law 的光環歸於人
而civil, computer science, medi... 這些會受制度的調整和社會興衰而浮而沉. 這些行業的光環歸於制度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4 12:29

chickchick 發表於 20-7-14 12:06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0-7-14 12:09 編輯

有意思的topic! 制度上嘅改變可能是少咗entry barrier? ...

引入外地醫生, 特別係引入內地醫生, 呢D 政策應會加快.


先此再次聲明, 唔係講政治!!! 但呢幾年來政府做野既方向, 明顯係唔會保障本地利益優先.

如果以制度融合為目標, 呢方面只會再加快!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0-7-14 12:33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4 12:29
引入外地醫生, 特別係引入內地醫生, 呢D 政策應會加快.

唔係講, 不要誤會.
我只係真係講結構上的改變而已.

你自己都睇到加快咗.

咁任何輸入外勞嘅情况總會為本地工人工作環境和薪酬有影響.

我講錢講晉升姐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4 12:37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0-7-14 12:52 編輯
chickchick 發表於 20-7-14 12:25
而律師, 我反而覺得法例始終每地也有獨特性. 一直都限制(執業)職業的流動性. 唔執業的話, 揾工無乜限制, ...

同意讀LAW 會提供不一樣的思考視角, 特別對那些讀理工科出身, 事事以結果為考量的人, 注重程序正義的法律觀點, 看事物是不一樣的.

但話說回頭, 純利益考量, 律師職業的優勢, 是因為在法律上某些公民行為必需律師參與...


還有律師的登記制度... 反過來說, 也可以是職業的風險之一.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0-7-14 12:41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4 12:37
同意讀LAW 會提供不一樣的思考視角, 特別對那些讀理工科出身, 事事以結果為考量的人, 注重程序正義的法律 ...



所以那些double degree , law搭bba, law搭arts, 其實唔錯的.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4 12:44

chickchick 發表於 20-7-14 12:33
唔係講, 不要誤會.
我只係真係講結構上的改變而已.
早兩年, 醫委會有關引入外地醫生的決議, 在大量本地醫生反對下通過.... 當年大家都對內地醫生質素的參差存在憂累, 但這種憂累很快應該不是問題.
現實是醫護人員不夠, 包括基層... 對 "引入外地醫護" 是很大的借口...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4 12:47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0-7-15 12:11 編輯
chickchick 發表於 20-7-14 12:41
所以那些double degree , law搭bba, law搭arts, 其實唔錯的.

其實咪又係呃你俾多兩年錢...


個人覺得, 在大學讀書, 最保障是讀專業學位. BBA 我覺得不算專業...

所以, 當很多家長笑工程係水泡科, 我認為如拿低分能選工科, 反是係GOOD BUY!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14 17:14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4 12:37
同意讀LAW 會提供不一樣的思考視角, 特別對那些讀理工科出身, 事事以結果為考量的人, 注重程序正義的法律 ...
事實是事實.
思考視角? 是技巧.
好像, 羅生門.

我囝讀大數據,
用量化, 客觀, 去分折事物.

程序公義,
希望不要繞過基本邏輯., 否則, 真的怪怪.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15 11:5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14 17:14
事實是事實.
思考視角? 是技巧.
好像, 羅生門.

理工科角度, 是比較容易結果導向, 考慮可能結果的風險, 機會, 他人反應... 例如: 做工程的考慮工地現場環境, 困難, 產生的成本變更, 而容易作出調節與妥協, 結果可能有違設計的初心.


相信"程序正義" 的, 認為不按程序辦事, 最終會導至更多的不公義. 特別工科人可能覺得太成板如鐵板一塊.


有工程師朋友問過一有趣問題, 為何法官判錯案不需付責, 為何不需接受上級考評 (這方面內地正有這機制). 朋友是基於自身工程工作經歷, 如何改善工作質素; 但法律人角度如果需考慮結果如何被人評價, 反而影響了判決過程的正義 !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15 17:35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0-7-16 11:27 編輯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5 11:56
理工科角度, 是比較容易結果導向, 考慮可能結果的風險, 機會, 他人反應... 例如: 做工程的考慮工地現場環 ...

究竟,公義(正義)標準?誰決定?
每次,我都問朋友們, 一百人有一百個標準.
那誰可決定?
是頭頂有白光環的人嗎?

還是有銀白假髮?

P.S.

Factcheck, 我曾經見過一位朋友, 頭頂有光環.


好幾年前, 朋友跟他太太, 在一個聚餐中, 在酒店自助餐其間手機拍照.

當時餐廳環境較暗. 相中朋友頭上, 明顯看見一些白光氣場.

他太太和背景中的其他人, 是沒有的.


那白光場是可見光, 相機與肉眼感光度/頻率不同.


這朋友, 閒聊, 說他曾在醫院見過死神”. 所以生死鬼怪, 真真假假


平常心. 自求多福.


最後, 抱歉, 打擾了!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20-7-16 18:45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3 11:08
謝絕明確政治表態....

但想當年97 回歸前, 法律和醫科都係收生分數勁跌(我記得有師兄係21分入MEDIC, 當年 ...

Law同BBA睇怕都無乜運行,Medic應該短期無大影響,長期的話,錢途要睇下將來經濟情況既變化。

最後可能個個爭住做公院醫生。

作者: BS129    時間: 20-7-17 07:56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你學得Law會有乜問题?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20-7-17 11:15

BS129 發表於 20-7-17 07:56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你學得Law會有乜問题?

香港仲係咪可以正常地執行普通法?

作者: medicine    時間: 20-7-17 13:45

BS129 發表於 20-7-17 07:56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你學得Law會有乜問题?
真係“充耳不聞窗外事”……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17 18:29

medicine 發表於 20-7-17 13:45
真係“充耳不聞窗外事”……
或許,平生不作虧心事.
半夜敲門也不驚.

凡事有智慧.
唔使咁閉翳.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17 18:48

retriever 發表於 20-7-13 11:08
謝絕明確政治表態....

但想當年97 回歸前, 法律和醫科都係收生分數勁跌(我記得有師兄係21分入MEDIC, 當年 ...
其實, law, medic 近年並不是神科.只係家長利益主義下,
和考試高分主義之下的現象.

昨天.媒體上看見美國Al開發上,
数學人才大缺.
本土美國白人数學水平差,
當然中間必有些天才.
總體, 人才不足.

Al是未來的世界力量.
缺乏数學精英, 領先世界就有莫大困難.

因此, 数學精英才是學術的頂尖.

去年一個老同學飯局, 子女們都是應界畢業生.
當中, 有叻囝入大學讀法律.
不過.真係無人羨慕.

原來, 同學中有位囝囝, 去劍橋讀數學.
是位數學精英.

用利益水平計算,
醫生律師絕對係頂尖.
投機i banker也是首選。

但智慧和貢獻, 未必!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3 08:53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17 18:48
其實, law, medic 近年並不是神科.只係家長利益主義下,
和考試高分主義之下的現象.
同意!
數學是科學之母。用途廣泛。演算法(電腦)當然,經濟師,甚至醫學(沒記錯何大一都係數學出身)。

本地就業,醫科當然優先,有幾多科係未畢業已經預左份工作俾你?

當然未來引入外地醫療,是否一樣咁好境難講。

作者: NeoMom    時間: 20-7-23 09:15

LAW真係唔敢講, 第一普通法在香港仲可以玩幾耐冇人知, 第二以國內的法制, 律師只係文書處理員。至於醫生都仲值錢, 因為法律可以搬龍門但健康不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0-7-23 09:33

BS129 發表於 20-7-17 07:56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你學得Law會有乜問题?
明知故问?唔会中你計俾版主禁言既……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0-7-23 09:36

如果数同IT係未來,禁即係变左印度人天下?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3 16: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3 17:22

Yanamami 發表於 20-7-23 09:36
如果数同IT係未來,禁即係变左印度人天下?
惠眼識三哥(印度).拜服.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3 22:13

goodboy1 發表於 20-7-23 16:19
除非美國今次要同阿爺來真的...
跟老美無關。係呀爺想融合係大方向。所以醫護輸入亦係方向。以前有反對聲音,而家反對有後果,政府亦唔睇本地利益優先。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3 22:14

Yanamami 發表於 20-7-23 09:36
如果数同IT係未來,禁即係变左印度人天下?
印度當然係好野!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0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00:27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7-24 00:35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17 18:48
其實, law, medic 近年並不是神科.只係家長利益主義下,
和考試高分主義之下的現象.

科研專才需求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域鏈及網絡安全科技人才前途光明。近年大學相繼開Fin Tech學科,因為呢行人才供不應求。朋友本來是大學教授,佢多年來在呢幾個範疇好有經驗,幾年前出嚟開公司。佢非常有遠見,之前香港缺乏呢方面人材,佢要海外招聘,最近和末來呢行會好受歡迎,最緊要快人一步,理想達到!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4 06:49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00:27
科研專才需求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域鏈及網絡安全科技人才前途光明。近年大學相繼開Fin Tech學科,因 ...
你講果d 科,基本上讀數學既人完全做到哂。
近年,正如好多年前一樣,大學巧立名目開新科係自己想擴張,有多人可以昇職,但畢業後幾年內個市係咪吸納呢d 新而專既科既畢業生,唔多係佢地考慮既初衷。

所以,我一直認為揀傳統科目反而最穩陣,果d 新科立立雜唔係好穩陣。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4 07:16

NeoMom 發表於 20-7-23 09:15
LAW真係唔敢講, 第一普通法在香港仲可以玩幾耐冇人知, 第二以國內的法制, 律師只係文書處理員。至於醫生都 ...
刑辯律師多數為求情而已。

大學圖書館有「最高人民法院」既參考案例。睇下就知,佢哋既判案邏輯,如果有說明的話。

佢哋專業有登記制度,無記錯佢地司法部係管律師的。做律師比其他職業更易踏線,不少例子被釘牌。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4 07:19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00:03
發現越來越多小學生說普通話
呢方面無咩問題。最主要是政府轉向,政策為融合而融合,有可能忽視了本地畢業生就業的機會。可能一句叫你返大灣區就KO 了。
作者: lm251099    時間: 20-7-24 07:55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17 18:29
或許,平生不作虧心事.
半夜敲門也不驚.

個個都咁乖,又怎需要律師啊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08:14

retriever 發表於 20-7-23 22:13
跟老美無關。係呀爺想融合係大方向。所以醫護輸入亦係方向。以前有反對聲音,而家反對有後果,政府亦唔睇本 ...
你咁係開post提醒大家不談政治嗎?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08:3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0-7-24 08:54 編輯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00:27
科研專才需求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域鏈及網絡安全科技人才前途光明。近年大學相繼開Fin Tech學科,因 ...

是的.
世界在變.

我大囝七.八年前中學畢業禮上,學校邀請了當時科大校長授禮.席間講及他在美國求學時, 入讀數學專科,而當時,電腦仍未普及, 大學開始成立電腦學系.隨之, 陳繁昌校長轉向電腦系.
陳校長鼓勵同學多留意社會未多發展, 比如數據科目的發展.

由此, 我細囝升學.也以此為目標.
當然,必須顧及學生能力和興趣。

其實,香港需要不同種類的人才.
科技也好, 教育也好, 金融也好, 文化也好, 醫療也好,法律也好,執法也好.需要平衡.

香港(其實世界)發展, 科技知識必然重要,
而數學能力除了是基礎之外,更是打造科技的重要元素.

香港DSE教育,數學入大學只需達二級.M1/M2也很少同學修讀(比例), 一般同學數學能力並不强.
更加上,一些數學與各科"考試"成績好的同學, 大多投入醫,法,金融等科目.

真正投入新科學的人才,並不多.

其實, 香港的未來, 科技必定存在,而人才資源不足.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08:42

lm251099 發表於 20-7-24 07:55
個個都咁乖,又怎需要律師啊
最近, 我聽見好幾次, 香港年青人向下流.其中, 可能是思考能力低了.
連基本邏輯思維也辦不到.

那當然需要律師.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08:53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7-24 08:56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08:36
是的.
世界在變.

要與時並進,留意世界轉變,香港其實相對落後。
我因為朋友創業啟發,自己買了(長線投資)金融科技股票。

最初是金融股,然後投資科技股,幾年前開始金融科技。

作者: October.    時間: 20-7-24 09:05

retriever 發表於 20-7-23 22:13
跟老美無關。係呀爺想融合係大方向。所以醫護輸入亦係方向。以前有反對聲音,而家反對有後果,政府亦唔睇本 ...
到時睇醫生要封紅包嗎?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09:17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00:03
發現越來越多小學生說普通話
朋友個囡英國boarding school, 好少華人的,學校有普通話課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09: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0:0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0-7-24 10:07 編輯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09:57
香港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出路!

加上,有大量中資來港取代舊有港資及外資企業,再引入內地人員來港工 ...

我係六七年前係EK點名指責lT業界議員莫乃光.可以問一下AnChan,那時已有一次討論.
出路? 是一班推動lT專業,
只有拉倒香港.

你自己查清楚!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0:29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09:57
香港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出路!

加上,有大量中資來港取代舊有港資及外資企業,再引入內地人員來港工 ...
還有,據AnChan提及,他囝囝從事金融科技.是獵頭公司去找人才.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m251099    時間: 20-7-24 10:4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08:42
最近, 我聽見好幾次, 香港年青人向下流.其中, 可能是思考能力低了.
連基本邏輯思維也辦不到.

係呀,至緊要有〝情操高尚〞就可以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0:49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0:45
lT業界議員莫乃光做了什麼舉動

為什麼越來越多本地學生會選擇往外國升學?很明顯大家心底都知道 ...
樓主不是提醒大家, 不提政治嗎?
配合一下.

謝謝!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1:12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7-24 11:13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10:29
還有,據AnChan提及,他囝囝從事金融科技.是獵頭公司去找人才.

朋友仔仔PHD 末畢業,前幾年都趕緊加入金融科技行業。佢父母是醫生,好開通,IB尖子,大學選修Finance,Engineering  double degree, 不一樣的人生路,多姿多彩!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1:14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11:12
朋友仔仔PHD 末畢業,前幾年都趕緊加入金融科技行業。佢父母是醫生,好開通,IB尖子,大學選修Finance,En ...
好勁, 有前途.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1:17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1:08
7月1日以後, 大家還會覺得LAW 和MEDIC 是神科嗎?

題目本身已經含有政治性。學業、政治影響經濟;經濟影響 ...
係你清醒?
定係樓主表裹不一?

很迷茫!!!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1:21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7-24 11:24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11:14
好勁, 有前途.

佢仔仔同學更加有遠見,讀U 時已經鑽研網絡平台交易軟件,末大學畢業已請人,推出市場,朋友仔仔做part time, 幫手找名公司融資,越做越大,人工加股份是難以抗拒!更大是那份滿足感!
不要只係想人哋點幫你,而是問自己的潛能有幾大。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1:42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0-7-24 11:42 編輯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11:21
佢仔仔同學更加有遠見,讀U 時已經鑽研網絡平台交易軟件,末大學畢業已請人,推出市場,朋友仔仔做part ti ...

這裡是教育版.之前, 我也寫過, 世界在大改變.
生活模式, 和科技發展.

曾有一個post開名, 寫"閱文".
這個也由美國崩市, 我在最低位買了二次,
四個月, 升了一倍. (很早少賺了, 走了)

不過, 金融是很大風險.
而, 年輕人未見風浪.

但是, 絕對不會否認, 一些人才, 理解能力特強, 可以處理好危機.

偶然, 我會跟細囝分析股票.
用數學/ 數據去分析,
那投資並不等於賭博.

只要, 做足風險平估.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1:44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1:38
樓主都是明鏡清心的人
明鏡清人心?
咁, 我唔講政治咪上咗佢當!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1:5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11:42
這裡是教育版.之前, 我也寫過, 世界在大改變.
生活模式, 和科技發展.
可能你誤會咗或我用錯字眼,佢網絡平台交易軟件是實質生意,只是一切事務在網上進行,佢哋睇準市場缺口,如海外樓宇租務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1:56

lm251099 發表於 20-7-24 10:48
係呀,至緊要有〝情操高尚〞就可以
It's too danger.If people drive by "情操高尚"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1: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2:01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0-7-24 12:06 編輯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11:54
可能你誤會咗或我用錯字眼,佢網絡平台交易軟件是實質生意,只是一切事務在網上進行,佢哋睇準市場缺口,如 ...

明白.
最近, 聽馬雲講創新.
系統創新也是十分重要.

我細囝讀大數據, 前兩日, 我問佢, 是走Data scientist方向, 還是商業運作方向?

我自己想佢走data scientist方向, 更專業.
思考性更高, 更強.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2:05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1:53
股票,美其名是投資,實為賭博。所謂用數據分析,亦只是一些誘導投資者做出錯誤決定的材料。
...
Too simple.
in stock market, there is a rule 20/80.
in real, only 20% people is wise man.

80% said itself wise.

That's why 羊群效應.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2: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2: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2:13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7-24 23:39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12:01
明白. 最近, 聽馬雲講創新.
系統創新也是十分重要.

系統創新,很有挑戰性!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2:18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7-24 12:21 編輯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2:12
大學選修Finance及Engineering  double degree,但也應該有computer底子,是否有同學懂得寫Computer progra ...

其實佢同學應該是天才
佢哋幾年間,已經發展驚人!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2:26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2:16
得大數據, 得天下。你細仔未來目標要成為港版馬雲?
未至於.是新興科學.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2:31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7-24 12:33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12:26
未至於.是新興科學.

當我睇緊Dan Brown Da Vinci code& digital fortress 時,我位大學教授朋友已經是密碼學家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12:44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12:31
當我睇緊Dan Brown Da Vinci code& digital fortress 時,我位大學教授朋友已經是密碼學家

...
係youtube睇過一個"KOL老高"視頻: 講一個神秘網站, 要招募一位世界最聰明的人.
誰最先進入網站最終層次.

就是要按網站指示去解碼.

如此, decoding 需要特別IQ高人士. 處理.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2: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3:05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0-9-12 10:36 編輯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2:58
你位大學教授朋友應該都是到外國主修回來吧...

佢以前HKU修, 之後是大學教授,再........
最緊要識變通,機會亦要自己爭取

佢亦請了唔少本地人材,提供實習機會給本地學生!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3:1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12:05
Too simple.
in stock market, there is a rule 20/80.
in real, only 20% people is wise man.
逆向思維,是最高境界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4:23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2:58
你位大學教授朋友應該都是到外國主修回來吧...
我自己20年前都去英國讀MBA, 唔少同學,朋友都海外留學或進修。
現在海外讀書不是更加普遍嗎?好似無乜加價,唔少因近年外幣跌,更化算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1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17:5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10:29
還有,據AnChan提及,他囝囝從事金融科技.是獵頭公司去找人才.

澄清一下,他不是主力從事金融科技,他是專業於 Intangible Assets Valuation and Financial Modelling, 只係兼顧一些金融相關Al的顧問服務。

去到Al 方面是個人興趣配合公司及社會的發展方向而已。

獵頭公司都係搵V&M的雙料專才,不是金融科技方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18:03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11:12
朋友仔仔PHD 末畢業,前幾年都趕緊加入金融科技行業。佢父母是醫生,好開通,IB尖子,大學選修Finance,En ...

You mean Financial Engineering or Finance and Engineering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18:30

大家講科技,我又講少少。

香港有醫療科技公司在二月初開始改良現有系統及儀器,用嚟監察COVID-19 患者,最先接觸他們的是中國,然後台灣,跟隨是美國。

最搞嘢HA搵科技公司做 prototypes及 system 搵到去以色列及美國,但冇搵這間出名的公本地薑。最後有位高官打電話俾 HA,他們才知道最勁果間在香港。

他們最快交到樣辦,因為在美國已經開始咗一段時間,只係因應HA特別要求改良,試了醫院,鯉魚門渡假村。但遲遲唔落實,浪費咗兩個月時間,都爆第三波就趕頭趕命,有時真係唔值得幫政府。

新架坡政府及其他國家都搵佢地幫手,但在香港就變成二打六。

他们有Al, Cloud ,remote diagnosis ,聘請不少香港及海外專才。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18:39

另一樣野都係搞笑嘅,就係在香港設廠,申請 Made in HK,過程題笑皆非。

工貿處的官員來自朱羅紀,認為PCBA是核心工藝,一定要在香港打板才可以夠增值%,當大家講緊大數據,Al,雲端的時候,俾工貿處班大帝激死!

PCBA加工的低增值工序在朱羅紀官員是高新科技⋯⋯⋯

最後教識咗佢哋少少什麼是STEM,才可以做到香港製造,做香港有良心商人好難。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8:44

ANChan59 發表於 20-7-24 18:03
You mean Financial Engineering or Finance and Engineering ?
佢在外國名大學修讀,我記得佢提過是double degree, 應該是後者,master ,phd修邊樣就唔清楚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18:47

In US Financial Engineering more for graduate school.

HK QFin similar to Financial Engineering.

作者: bbc2018    時間: 20-7-24 18:57

ANChan59 發表於 20-7-24 18:47
In US Financial Engineering more for graduate school.

HK QFin similar to Financial Engineering.
佢哋set up 的公司base在美國, fund raising容易些,後勤在亞洲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19:10

bbc2018 發表於 20-7-24 18:57
佢哋set up 的公司base在美國, fund raising容易些,後勤在亞洲區。

后生去初創是可以的,在美國集資較容易,香港投資者是磚頭文化,只想搵快錢而已!

作者: goodboy1    時間: 20-7-24 2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22:11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21:50
單是加大本港COVID-19檢疫量,政府都話要選用深圳檢測中心,理由是費用較低,可以節省政府開支。你話香港醫 ...

其實華大基因在香港有實驗室,不用上深圳。

而且國內對人體液體,血液及病毒病菌樣本出入境嚴密監控,不可以隨便過境。

我知道他們有難處,因為政府部門多數用緊羅氏試劑,敏感度較高,比國產好好多,特別係感染頭三日,七日后就差不多。不多敏感度的陽性反應,陰性反應放埋一齊都有誤導性。

我個人覺得可以用華大作大規模篩選,初步確診再去政府化驗所,或者HA做 Validation。才將確診數納入統計就可以。

不過要有心理準備,感染數字會大幅增大,因為不是所有中招病人都有病徴病狀,現在連80%冇S&S的病人搵埋出嚟,數字一定唔靚。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22:14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21:50
單是加大本港COVID-19檢疫量,政府都話要選用深圳檢測中心,理由是費用較低,可以節省政府開支。你話香港醫 ...

不浪費用8億在內衣口罩及2億郵費,十億,都可以做好多好人好事。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0-7-24 23:20

ANChan59 發表於 20-7-24 22:11
其實華大基因在香港有實驗室,不用上深圳。

而且國內對人體液體,血液及病毒病菌樣本出入境嚴密監控,不 ...
你有無疑心,有人播毒?

只希望,天網恢恢!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4 23:3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08:14
你咁係開post提醒大家不談政治嗎?
我說的那些很生活的。
揀科如買般票,當然看政策風向。

是很現實的利益所在。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23:3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23:20
你有無疑心,有人播毒?

只希望,天網恢恢!

本地國安法之下,梗係唔答你啦! 洩漏國家機密好大件事!

講真話好危險,講假話就英名盡喪!不如唔講!

我希望天網恢恢,不過我唔知我個網同你個網是否一樣。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0-7-24 23:38

goodboy1 發表於 20-7-24 11:08
7月1日以後, 大家還會覺得LAW 和MEDIC 是神科嗎?

題目本身已經含有政治性。政治影響經濟;經濟影響學業, ...
主要談利益,大家會開心些。
七月一日是時間線,不能否認往後有根本改變,政策方向影響,揀科如揀股。

大家無必要提議員名字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0-7-24 23:39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7-24 23:20
你有無疑心,有人播毒?

只希望,天網恢恢!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39747-20200724.htm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