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各區今年升中人數 [打印本頁]
作者: 肥豬媽爸 時間: 20-4-4 20:12 標題: 各區今年升中人數
各區升中人數,可以系邊度睇呢?
作者: nillnill 時間: 20-4-4 21:51
本帖最後由 nillnill 於 20-4-4 21:52 編輯
今日蘋果日報港聞版有表英中學額
作者: foxli 時間: 20-4-4 22:15
本帖最後由 foxli 於 20-4-4 22:19 編輯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456342/%E5%8D%87%E4%B8%AD%E6%B4%BE%E4%BD%8D-%E9%81%A9%E9%BD%A1%E5%AD%B8%E7%AB%A5%E5%A2%9E14-00%E4%BA%BA-%E8%8B%B1%E4%B8%AD%E5%AD%B8%E9%A1%8D5-4%E4%BA%BA%E7%88%AD%E4%B8%80%E4%BD%8D
作者: carmenlook 時間: 20-4-5 01:49
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比去年增加578個。今年英中學位平均5.4人爭一個,比去年5.7人爭一個,競爭情況稍為下跌。
今年雖人多了,但估唔到兢爭返而冇上年咁高
作者: nillnill 時間: 20-4-5 02:04
未知是否很多區都有這情況:
就是他區借來的學額較去年少,例如北區,以往每年每間都借北區5-6個學額(指Band1及Band2),今年每間只借給北區3個學額。
足見大埔升中學童都增多,竟爭不下於北區校網。
再者,一些中學開足五班中一應付,變成好難借給其他區。
所以會否是各區升中學童人數都是平均上升?
借來學額變少,正常都不敢墳入大抽獎。
作者: 肥豬媽爸 時間: 20-4-5 02:13
回覆 foxli 的帖子
Thanks
作者: Gloriasogashiwa 時間: 20-4-5 09:39
carmenlook 發表於 20-4-5 01:49 
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比去年增加578個。今年英中學位平均5.4人爭一個,比去年5.7 ...
我都有些意外,前排才知有英中今年加開一班。連續兩年都有兒子升中。

作者: kalych 時間: 20-4-5 09:47
回覆 nillnill 的帖子
有冇link? 可分享一下嗎?謝謝你!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20-4-5 10:18
EDB今年仲未有各區升中人數既資料,但奇怪既係,目前公佈既統一派位學額,大多數區乙部學額只佔該區有呈分學生升中人數(以2019年五年級人數參考)既55%左右(合共少咗2萬幾人),真係區區都有咁多人成功離場?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0-4-5 10:21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0-4-5 10:21 編輯
hkpapa852 發表於 20-4-5 10:18 
EDB今年仲未有各區升中人數既資料,但奇怪既係,目前公佈既統一派位學額,大多數區乙部學額只佔該區有呈分 ...
会唔会走左d外国升学?
作者: YmOra 時間: 20-4-5 10:34
carmenlook 發表於 20-4-5 01:49 
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比去年增加578個。今年英中學位平均5.4人爭一個,比去年5.7 ...
個人認為,箇中原因係因為適齡學童增1400人,即三分一份後平均B1學生增加了467人,而B1學額卻增加578個,供過於求情況下平均競爭數字自然會下降,這就解釋到為何今年雖人多了,但競爭反而不及上年高。
解說:
B1學生增加467人::
467人≒1400÷3
增加B1人數佔增加學額數大約80.8%::
80.8%=467÷578×100%
即是話大約有20%B1學位"剩餘",
個人認為這數子十分可觀,
可能代表著
""邊緣人""能座穩B1組別機會會""增加"";
""B2a""少數人向上流之機會會""增加""。
作者: YmOra 時間: 20-4-5 10:44
Yanamami 發表於 20-4-5 10:21 
会唔会走左d外国升学?
個人認為,年年都係大約哩個數字。
作者: Gloriasogashiwa 時間: 20-4-5 11:17
YmOra 發表於 20-4-5 10:44 
個人認為,年年都係大約哩個數字。
係有少許增加,兒子5年級呈一時161人,6年級呈二159人,可能畢業試前又會有人走。四升五時是165人。

作者: carmenlook 時間: 20-4-6 11:11
回覆 YmOra 的帖子
同意,一般分析都係以所有學童除b1位競爭去計,什麼5.?人,7.?人爭一個位,睇落競爭好似好大,但其實嗰五個人根本唔係全部b1,好多時就咁睇冇諗清楚就被嚇窒咗,我之前都以為我嗰區六個人爭一個b1位,諗深一層有四個根本唔係b1,另外喺自行同直資估計都走咗三成左右b1生,如果以區內1000人B1計,其實到大抽獎可能得返六百幾人700人唔夠都未定,所以我個區雖然唔係多B1位,上年用教署畀嘅資料計過B1學位六百幾個,我自己估計區內約七百人參加大抽獎,1.?人爭一個位左右,真係好樣衰隨機編號去到最後嗰四、五十個可能真係會失落B1,所以我保險線都放到去 18志願,當然本身我阿仔唔係邊緣人亦有信心超黑的話可以叩門,所以膽粗粗估計,專家們可能又會話我呢個諗法有啲問題
作者: HK-EAST-PAPA 時間: 20-4-6 11:23
carmenlook 發表於 20-4-6 11:11 
回覆 YmOra 的帖子
同意,一般分析都係以所有學童除b1位競爭去計,什麼5.?人,7.?人爭一個位,睇落競爭好似好 ...
非常同意!
作者: YmOra 時間: 20-4-6 11:50
carmenlook 發表於 20-4-6 11:11 
回覆 YmOra 的帖子
同意,一般分析都係以所有學童除b1位競爭去計,什麼5.?人,7.?人爭一個位,睇落競爭好似好 ...
所以,嗰個係描述:
本區所有學生之競爭比例;
而最好用:
本區B1學額與B1學生之競爭比例;
我就比較喜歡針對自己心儀中學的:
心儀中學學額與自行申請人數之比例。

作者: stmo 時間: 20-4-6 23:22
唔知有無每一區參加統一派位學生實際人數?咁樣好比較!

作者: Irene06 時間: 20-4-6 23:28
YmOra 發表於 20-4-6 11:50 
所以,嗰個係描述:
本區所有學生之競爭比例;
請問怎樣可知自行選的中學有幾多人申請

作者: nillnill 時間: 20-4-6 23:45
YmOra 發表於 20-4-6 11:50 
所以,嗰個係描述:
本區所有學生之競爭比例;
請教一下︰
每區B1學額,暫時只想到用坊間所謂B1中學中一級學額(自行+抽獎+叩門)計算。
但就難免排除了一些收了兩三班B1生的中學
作者: YmOra 時間: 20-4-7 08:41
本帖最後由 YmOra 於 20-4-7 08:42 編輯
Irene06 發表於 20-4-6 23:28 
請問怎樣可知自行選的中學有幾多人申請
你必需把握每年之"簡介會"到校聽有關咨詢或直接問校長,以今年為例好多中學取消簡介會,個人極力鼓勵jm們可以的話小四要開始走訪心儀中學之簡介會,小妹响小二開始先探訪本區的中學,其後就去下其他區中學,亦有為大抽獎有機會填嘅他區中學而去了解一下,最後一年再去最終自行心儀嗰兩間英中聽多次及問D重要問題,例如自行申請人數、貴校外來生人數等等。
作者: YmOra 時間: 20-4-7 09:09
本帖最後由 YmOra 於 20-4-7 09:17 編輯
nillnill 發表於 20-4-6 23:45 
請教一下︰
每區B1學額,暫時只想到用坊間所謂B1中學中一級學額(自行+抽獎+叩門)計算。
但就難免排除了一 ...
個人認為,升中選校必需要做點功課,jm第一步務必要先找出自己所屬區即本區之B1英中是哪些,如果有機會轉住區為本區就更加需要了解埋住區之B1英中有邊D,接着加總這些B1中學之中一收生人數便可得出本區B1學額總數,當年我除咗了解這個總數之外還找出本區之B1以下但屬"英文中學" 和 "B2a中中",因為這些中學很大機會是B1學生排完B1英中之後嘅第二選擇,亦是你講嘅有開兩三班英文班的英中或中中。有晒以上的學校數目,加總她們的英文班總數就得出粗略的"可讀英文班總學額",但必需要注意,始終要把本區的B1英中總學額為優先計算其"命中率",而B1英中加B2a英文班的學額只作為參考去計算命中率。我當年是以本區九龍城區之B1英中加總計算入B1英中之機會率叫作""入B1英中機會率"",第二個計算係B1學額加埋"九真和培道之英文班學額"計算入英文班之機會率叫作""入英文班機會率"",結果發現入英文班機會率是必定夠分可順利入讀到,便响"大抽獎"盡填B1英中,因為認為最差時刻都係入讀九真或培道之英文班而矣!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