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港4院校刪台大學「國立」字眼 台學者批求保險自我設限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9-2-18 15:48 標題: 港4院校刪台大學「國立」字眼 台學者批求保險自我設限

【明報專訊】香港科技大學上月委任倪明選為首席副校長時,新聞稿內提及「國立臺灣大學」中英文校名時,皆沒有「國立」和「National」字眼。本報翻查全港12間大專院校,發現至少4間院校在描述含「國立」字眼的台灣院校時,均無「國立」二字。同時,科大校長史維和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兩人,雖同於台灣的國立清華大學畢業,惟科大描述史維學歷的新聞稿,只以「台灣新竹的清華大學」作描述,並無國立二字,郭位則在其網上簡歷標明「台灣國立清華大學」。
本報就引用台灣院校名稱的原則向科大查詢,校方回覆指沒有補充。有台灣學者認為,或有部分香港大專院校自我設限,為保險起見去除「國立」字眼。有香港學者則認為應尊重台灣院校全名,指若涉及設限,屬社會倒退(另見稿)。
本報查閱全港8間教資會大學,以及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及香港珠海學院網上的新聞稿,並抽查部分學系台灣教職員履歷,發現各校處理台灣院校名稱的做法各異,其中香港中文大學、科大、城大及珠海學院,均在提及含「國立」字眼的台灣院校時,出現「去國立」情况(見表)。
科大:臺灣大學省「國立」方便溝通
科大早前就省去「國立」二字時解釋,因「臺灣大學」較為人熟悉,故採用相關稱號,以便溝通。不過,本報翻查科大海外交流伙伴大學名單,以及其他教授的履歷,提及該校英文名稱時,部分仍包括「National」。此外,科大去年委任史維為第四任校長的新聞稿,在描述史維履歷時,則以「台灣新竹的清華大學 」描述其母校「國立清華大學」,英文亦以「Tsing Hua University in Hsinchu, Taiwan」表達,至於現時校長簡歷上,則以「臺灣清華大學 」表達。
城大:發新聞稿前獲對方同意
城大去年發新聞稿,提及校長郭位到訪位於台灣新竹的國立交通大學,但新聞稿以「新竹交通大學」描述。城大早前回覆稱,「國立交通大學」及「新竹交通大學」歷來均獲廣泛採用,發新聞稿前已知會對方,對方亦同意使用該名稱,而郭位亦親自回應指自己的校長簡歷也列出自己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無避開「國立」。
中大:對所有院校絕對尊重
中大「台灣研究中心」網頁內,在交流院校的介紹中提到「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5間校名原含有「國立」字眼的院校,全部無包括「國立」二字,僅在校名前加上「臺灣」。中大回覆稱,對所有合作院校絕對尊重,不同部門會按個別情况與外地院校交流。
珠海學院:資料屬教職員入職時提供
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職員網頁,有副教授母校是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但網頁以「台灣政治大學」描述,又有助理教授的履歷以「台灣大學」而非「國立臺灣大學」描述。珠海學院回覆稱資料是教職員入職時提供。本報曾聯絡相關教職員,全部未有回覆。本報亦就事件以電郵和電話方式向台灣的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查詢,截稿前未有回覆。

作者: elbar 時間: 19-2-18 15:49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9-2-18 15:50 編輯
台學者:不信中聯辦明確指示
【明報專訊】多間香港大專院校提及校名含「國立」的台灣院校時,都出現「去國立」情况,台港兩地均有學者認為,現象或源於香港院校自我設限。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前副研究員林泉忠表示,以「臺大」、「清大」等作簡稱的確不需「國立」字眼,但若以全稱表達,就算是非正式和口語描述,在台灣一般也要加入「國立」,「只要它(大學)是國立,全稱時一定要用到國立」,否則會讓人覺得奇怪。
林認為部分香港院校或「揣摩上意」,自行判斷中央政府或中聯辦不樂見「國立」字眼,「我不相信這是中聯辦明確的指示」,又指不少院校收生某程度上靠內地生維持,「會否盡量就着內地用法,令內地生覺得舒服些?」林認為香港回歸多年,描述台灣的用語大致按照回歸初期用法,但擔心會逐漸「大陸化」。
兩岸交流 亦有「去國立」
林泉忠說,過去30多年兩岸早有民間交流,亦曾因名稱出問題,「台灣發信邀請什麼人來,是不可以用『國立』的」,用「國立」對方或會不收信,並要求重寫。台灣院校因沒辦法或不願失去交流機會,或自行刪去「國立」。至於內地院校稱呼台灣的單位,林以台灣中央研究院為例,內地院校有不同做法:照寫原名、稱中研院、以引號強調「中研院」、以「中國台灣中研院」來表達,「相信其他國立大學教師去中國內地交流時,都會遇到類似問題」。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應尊重院校全名,推斷現象有兩個理由:一是反映或有人曾暗示或明示院校小心用語;二是或有人害怕開罪內地而自行設限,他認為大學不是商業機構,應較有空間維持自由。他認為香港之所以在兩岸三地文化等領域大放異彩,是因為沒有兩岸的包袱,舉例金庸小說以往若放在台灣和內地均不能出版,「香港本身造就特定角色,我們在這方面有自由,大家的自我設限和禁忌比較少,但現在我看到是社會一個幾嚴重的倒退」。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9-2-19 07:20 標題: 回覆樓主
大家都知阿爺十足"方仗",份人好小氣,唔出聲唔代表無事,我都同外國朋友講,香港人受不了多少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9-2-20 08:23 標題: 回覆樓主
自閹!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9-2-20 08:31 標題: 回覆樓主:
其實"台灣大學"政治亦不正確,教授們,要寫"中國台灣大學"呀。
讀咁多書還是做太監,都是讀屎片的!

作者: ilyrd 時間: 19-2-20 11:33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2-20 08:31 
其實"台灣大學"政治亦不正確,教授們,要寫"中國台灣大學"呀。
讀咁多書還是做太監,都是讀屎片的!
唔使此地無銀嘅,深圳大學,汕頭大學,暨南大學......都唔使加中國二字.
作者: elbar 時間: 19-2-20 14:35
簡歷刪「國立」字眼 史維:沒受壓 絕不出賣故鄉
【明報專訊】本報早前報道,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在去年獲委任為校長的新聞稿,提及母校時沒「國立」二字,其簡歷亦只用「臺灣清華大學」,有學者批評自我設限。史維昨出席活動時稱,不覺得需解釋成「是黑還是白」,強調自己出身台灣,絕不做出賣自己故鄉的事情,又稱沒受到任何壓力。
科大早前委任倪明選出任首席副校長,新聞稿提及「國立臺灣大學」中英文校名時,皆沒有「國立」和「National」字眼。
史維昨出席科大活動被問及「國立」字眼處理時,稱回答過很多次,「不覺得需要在這方面一定要講成是黑還是白,我是台灣出來,絕不做出賣自己故鄉的事情」。他稱大家有很多不同看法,但覺得事情已做得相當周詳,發布有關新聞稿時已得當事人同意。
被問科大教職員是否仍可出現含「國立」字眼台灣院校,校方有否受壓,史維稱沒任何壓力或任何人跟他們討論,「這是我們學校內部的討論,是最審慎及全面考量的做法,是我全力支持,是科大自己負責及執行的」。他說從不檢視同事履歷如何寫,自己履歷亦不需別人審查,科大不會有任何干涉和意見。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9-2-20 17:38 標題: 回覆樓主:
以後簡寫NTHU都唔敢用,THU又唔知佢噏乜,冇陰公囉。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19-2-25 10:39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2-20 08:31 
其實"台灣大學"政治亦不正確,教授們,要寫"中國台灣大學"呀。
讀咁多書還是做太監,都是讀屎片的!
CV 入面個朵 "自宮", 還是個人自宮, 自行了斷!!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