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教局斥坊間「奧數班」揠苗助長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9-2-18 15:43 標題: 教局斥坊間「奧數班」揠苗助長
【明報專訊】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鄭銘強昨日在官方網站撰文,斥坊間不少收費不菲的「奧數」課程,接受任何學童報讀,不理會孩子是否有天分,又指內容多以操練比賽取分技巧為主,並非提升數學思維和解難能力,無助激發學童對數學的興趣。鄭提醒家長,這可能令在數學方面並非有特別天分的孩子感到吃不消,浪費了原可投放在發展孩子興趣或潛能的時間。
鄭銘強在文章談資優童培訓,稱有家長誤以為替子女安排密集的校外訓練課程或補習班,便能提升子女學習表現及啟發潛質,但坊間不少課程流於重複操練,學生未能理解背後意義,這樣無疑是揠苗助長。
鄭銘強又以奧數為例,教育局、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和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委員會每年均合辦「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選拔賽」,以及數學增益課程,活動費用全免,而參加學生須經過甄選,跟一般坊間標榜訓練學生參加比賽的商業性質課程有很大不同。
作者: elbar 時間: 19-2-18 15:44
適切的校內外學習活動 培育資優學生多元智能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鄭銘強
認識資優學生 發揮天資稟賦
提起「資優」二字,大家會想起甚麼?是否那些在智力評估中智商達130以上的天才;又或在學校測驗、考試中摘取高分,甚或是「文武全才」的學生?其實,香港一直是以較寬廣的定義來界定資優學生的。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各具潛能,各有所長;不少資優學生確實在個別範疇有過人之處,例如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機械技能或體育運動表現突出,或在繪畫、戲劇、舞蹈、音樂等表演藝術方面極具天分。因此,資優並不限於學業方面。就我們所見,有些資優學生或會有學習或社交困難,以致影響在校內的整體表現。那麼,面對資優學生這些未經琢磨的原石,學校和家長可如何加以培育,讓他們成為耀眼的瑰寶?
校內校外配合 培育學生潛能
在培育潛能較強的學生方面,教師一般已經接受專業培訓,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發掘學生的創意、解難或領導能力。與此同時,學校也可善用教育局提供的資源,在校內安排課後培訓項目,讓能力較高的學生有進階學習的機會。在校外,資優學生可透過參加適切的學習活動,擴闊視野。我們一直鼓勵家長為天資聰穎的子女選擇具質素的校外學習活動。以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為例,它專門為資優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提升他們的創意、高階思維和解難能力,拓寬在學校課程以外的經歷。學苑亦提供培訓課程,以裝備特別資優的學生參加國際知名比賽,與外地的同輩切磋砥礪。
著重豐富學習經歷 慎選校外學習活動
有家長誤以為替子女安排密集的校外訓練課程或補習班,尤其是那些以比賽類近名稱命名的課程,便能提升子女的學習表現及啟發潛質。可是,坊間不少收費的校外訓練課程或補習班均流於重複操練,往往只要求學生強記比賽的學術內容及操練技巧,而學生卻未能理解其背後的意義。這樣無疑是揠苗助長,長久下去,更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窒礙他們的發展。
以數學為例,為激發在這方面有天分的學生的潛能,教育局、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和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委員會每年均合辦「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選拔賽」,以及數學增益課程。所有中學生均可經就讀學校提名或透過網上自行報名,參加該選拔賽。入圍學生更會獲邀參加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舉辦的增益課程。以上活動費用全免。課程除涵蓋進階數學,也著重培訓學生思考、學習與人溝通和團體合作精神。參與增益課程的學生經挑選後,更有機會獲政府資助,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及其他具公信力的國際和國家級數學比賽。
增益課程籌辦非常嚴謹,參加學生須經過甄選,由大學數學系講師及具豐富經驗的中學數學科教師負責指導,不是一般坊間標榜訓練學生參加比賽的商業性質課程可比擬。大家都知道,坊間不少收費不菲的「奧數」課程,接受任何學童報讀,而不理會孩子是否在數學方面有天分,其內容則多以操練比賽取分技巧為主,未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難能力,亦無助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更可能令在數學方面並非有特別天分的孩子感到吃不消,也浪費了原可投放在發展孩子興趣或潛能的時間,效果適得其反。
我們深信要培育學生成才,校內、校外的配合同樣重要。首先,家長應先了解子女的興趣及專長,多與學校溝通,參考教師的專業意見,確定子女在某範疇賦有資優的特質,才考慮是否需要安排他們參加培訓課程。適切的資優教育校外學習活動,應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同時透過與別人合作和交流,擴闊眼界。我們期望學校、家長及其他持份者攜手努力,讓資優學生透過參加優質的校內、外學習活動,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得到適當培育,綻放獨有的光芒。
二○一九年二月十七日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9-2-18 22:38 標題: 回覆樓主:
親友孩子常常代表學校参加香港及国內奥數比賽,時時獲獎,有次食飯切生日蛋糕,開玩笑最少切幾多刀分16分,佢堅持要15刀,否則無分,唔知佢咁答同奧數有無關,但我真係笑唔出

作者: ABC-DAD 時間: 19-2-19 10:26
資優兒最需要嘅係平衡而全面嘅發展基礎,過早拔尖,其他方面如果 大幅度偏離正常發展,如社交/情緒發展等,或會產生 抑制,未必是好事。教局最好係家長教育嘅基本面着墨,而唔係為國際比賽爭光去㧪刹稚子嘅均衡發展。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9-2-20 08:22
ABC-DAD 發表於 19-2-19 10:26 
資優兒最需要嘅係平衡而全面嘅發展基礎,過早拔尖,其他方面如果 大幅度偏離正常發展,如社交/情緒發展等, ...
Correct.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s the basic.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9-2-20 09:04
ABC-DAD 發表於 19-2-19 10:26 
資優兒最需要嘅係平衡而全面嘅發展基礎,過早拔尖,其他方面如果 大幅度偏離正常發展,如社交/情緒發展等, ...
資優兒童應否拔尖, 難說。但奧數發展至今,已變成填鴨操練,參加比賽的大部分亦不是資優生。

作者: ABC-DAD 時間: 19-2-20 09:56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2-20 09:04 
資優兒童應否拔尖, 難說。但奧數發展至今,已變成填鴨操練,參加比賽的大部分亦不是資優生。
...
我指的是不宜過早拔尖,理想嘅早期資優培育,以project base去拓展眼界,擴大知識面/探究/興趣培養遠/交流遠比“大賽”來得好。
作者: ABC-DAD 時間: 19-2-20 10:34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9-2-24 12:26 編輯
現今在小學階段用篩選/淘汰/嘅競賽方式去所謂拔尖子,目的為何?同教育嘅原意有相當的商榷嘅餘地。
似乎經一定程度的培養,經時間積累,為提高個人素養,提供優質的學習氣氛資源,讓日後小朋友有方向感去自己找尋自己出路,那才是有可能開展更大更真實創造力。
總比從少就“分流”,進入資優生產線有意思一點。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9-2-20 23:53 標題: 回覆樓主
即使教育局如何説,也難以改變部分家長想法,他們會在外找些比較學校常規課程更深澀難懂的學習班給孩子,希望能使孩子在校獲更好成績,更有些抱"人去我去""千祈咪執輸"等人云亦云心態,或許奧數確可以刺激思維。奧數不是我一杯茶,數學沒有天份的,學習奧數不會提升算術能力,更壞的是失去對數學興趣;數學好的,在校數學科成績已經不錯,習奧數後,可能走火入魔。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9-2-23 11:39
elbar 發表於 19-2-18 15:43 
【明報專訊】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鄭銘強昨日在官方網站撰文,斥坊間不少收費不菲的「奧數」課程 ...
奧數尖子無需上奧數班,奧數班谷出來的"尖子"是美麗的誤會。

作者: ABC-DAD 時間: 19-2-24 12:28
再這樣[拔]不過多時,K1尖子都快出現了
作者: 忘憂館 時間: 19-2-24 14: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