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短片】不懂文言 解錯《出師表》 範文回歸 考生答得差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8-11-7 13:57 標題: 【短片】不懂文言 解錯《出師表》 範文回歸 考生答得差
[youtube]A8-KNzKp0Ng[/youtube]
【DSE分析】
今屆文憑試學生需應考中文科12篇指定文言範文,考評局昨日出版2018年試題專輯,中文科專輯透露考生應考範文部份表現未如理想,高低分差異頗大,個別不少考生對範文極不熟悉。中文科老師指出,由於指定範文佔總分不多,只佔全科的6%,首屆學生或因此掉以輕心,信心未來一、兩屆考生表現會有進步。
教育局2015年起在高中重設範文,12篇全屬文言經典篇章如諸葛亮《出師表》、韓愈《師說》及辛棄疾《青玉案》等,並安排在文憑試卷一閱讀理解卷中考核,佔全科的6%分數。今屆針對範文共有8條必答題,整體考生在其中6條表現欠佳或一般,僅在2條涉及《出師表》、荀子《勸學》的多項選擇題表現較好。
錯引三顧草廬解「親賢遠小」
根據考評局出版的試題專輯,第一屆重考範文的考生表現參差,部份熟習範文的考生表現優異,相反有一部份考生表現甚差,對範文極不熟悉。得分統計顯示,在指定範文的16條分題之中,整體考生在當中8條的得分比例均低於40%,最差的一條題目得分率僅得26%。
該題目為第1(iii)題,要求考生作答《出師表》中「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否」作何解釋,結果只有26%考生明白「否」是動詞,應該解作「貶斥」,其餘近四分三考生均答錯,專輯形容相關誤答「五花八門,難以歸類」,例如有人簡單將「否」解作「不是」,證明考生根本不了解範文內容。
另外,範文部份第7題要求考生根據《出師表》,引例子說明諸葛亮向後主進諫時「帶有明顯個人感情」,惟不少考生一味引述文中的父子語、君臣語,組織紊亂又欠解釋;另有考生亂引例子,例如用「三顧草廬」為例,解釋諸葛亮希望後主「親賢遠小」,屬思考不周。此題分數為4分,整體考生平均分僅1.26分,得分率為31.5%。
寧波公學中文科教師王美琪指出,過往曾聽到學生、老師認為指定範文的佔分少,不值得花太多時間教學及溫習,但相信有了第一屆經驗後,將來的考生及老師都會更「上心」。王強調,學習範文本身有助豐富語文知識,她亦會藉考評局報告勸學生多花心思溫習,「全科佔幾分聽落唔算多,但其實都足夠令閱讀卷成績相差1、2級。」
作者: elbar 時間: 18-11-7 13:59
口試亂噏「主席上身」搶發言

去屆文憑試部份考生在中文科卷四「說話能力」中表現欠理想。
去屆文憑試部份考生在中文科卷四「說話能力」中態度欠理想。考評局試題專輯指出,有考生在自由發言時間「主席上身」強行主導,又有人強搶發言、高聲打斷他人。此外有考生應考時胡亂使用古語,例如在涉及排隊現象的問題中,有考生引用五倫論述指中國文化強調「君臣父子」,反映自古已有排隊文化,明顯引用不當。
考評局綜合多名主考員意見,認為在說話能力卷表現上佳的考生佔少數,能力中下的考生整體表現稍有進步。專輯提醒考生勿胡亂引用古語,以免畫蛇添足,舉例指有考生引用「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來表達年輕人應追求目標,此為恰當引用;相反,有考生引用「君臣父子」論來表達排隊文化自古已有,明顯穿鑿附會。
演變成鬥大聲
另外有個別考生討論欠理據,例如有題目要求考生分析、比較兩種類戀愛觀:有人認為應以結婚為前提談戀愛,有人則認為應享受浪漫的戀愛。試題專輯指出,有作答此題的考生誤把兩者比附為中、西文化差異,然後一味崇中抑西,形容此類考生「論據欠妥,論點自然無法成立」,勢被扣分。
專輯亦指有考生為搶發言互不相讓,結果演變成「鬥大聲」,出現「叠聲」等問題。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8-11-7 14:08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8-11-7 14:10 編輯
好明顯果d学生玩野嘛……有得讀都唔讀?六七分好重要啫……說話果d明知故反錯誤?
作者: ilyrd 時間: 18-11-7 14:12
"用「三顧草廬」為例,解釋諸葛亮希望後主「親賢遠小」" 又真係"你都得......喎".
作者: ilyrd 時間: 18-11-7 14:16
"排隊文化"用"君臣父子"重攪笑,職位高低,長幼排列...等如排隊........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