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窮人勿生仔」網上大熱 窮二代被教育趕絕?(陳帆川)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8-8-16 09:16 標題: 「窮人勿生仔」網上大熱 窮二代被教育趕絕?(陳帆川)
【明報文章】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強調成功需苦幹,總有出頭天。但這種精神已被網上排山倒海的負能量所掩蓋,在Google搜尋欄鍵入「窮人」,即出現「窮人唔好生仔」的搜尋建議。《明報》本周二的頭版報道,再引證了這種思想。
報道指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4科尖子科目,包括環球商業、醫科、建築,其非聯招收生比例佔逾四成,而資助學位整體的非聯招收生比例亦有上升。非聯招生,即是繞過DSE(中學文憑試),透過考IB(國際預科文憑)或GCE A level(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獲取升學資格的考生。
他們跟特區政府絕大部分高官子女一樣,向特區政府自己拋出來的文憑試說不,轉而擁抱國際資歷。可以想像,他們就算不是大富大貴,也至少出身自中產家庭。如今香港知名學府的知名學系,在制度上疑向這班子弟傾斜,難免觸動平民神經。
「富二代」得享優越成長環境,成材機會較大,毋庸置疑。不過如果教育制度夠公平,「窮二代」縱使無法享受跟富人同等的栽培,也至少能跟富家子弟以同一個學業標準較勁,再憑努力跟「富二代」在學業上平起平坐。
但隨着香港教育產業鏈瘋狂膨脹,瞄準學生和學前小孩的教育生意愈來愈興盛。養育孩子已變得跟虛擬遊戲一樣:課金愈多,裝備愈強,致勝機會愈大。
大學「神科」愛招收IB考生,其實可跟名校轉直資風潮一併看。香港華仁書院上月申請轉直資失敗,引起討論。名校轉直資,令不少出身寒微的苦讀生知難而退。他們吸納回來的經濟條件較佳的學生,除了可報考DSE,還可花更高價錢修讀IB課程,銜接海外大學又得,繞過聯招(JUPAS)直升本地「神科」亦得。
如果愈來愈多中學開IB課程,又愈來愈多大學科目向IB生招手,一條中產學子的「入U」之路便儼然成形。以前本地生要繞過傳統公開試,多數只能入讀天價國際學校;如今的直資學校IB課程,無疑為中產家庭開闢一條新路。「入U」途徑更多元,但也要花更多港元,「窮二代」向上流的機會則有可能被攤薄,並繼續受制於一套連高官子女也拒絕參與的遊戲。
特區政府近年緊隨祖國步伐,鼓勵創新,並認定創科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是年輕人突圍而出向上流的新希望。但在現實條件下,「窮二代」畢業即被數以十萬元計學費貸款綑綁,亦需要早早承擔家庭開支。這些由政府吹捧出來的資本遊戲,「窮二代」一樣無份。
「80後」和「90後」的無力感,顯而易見。所以當有網民提出「窮人唔好生仔」的論述,立即一呼百應。這樣的香港,只會變得更加金錢之上。某程度上,也是跟祖國接軌了。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陳帆川]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6 18:21 標題: 回覆樓主
莫說大學畢業生一蟹不如一蟹,這個制度能造出什麼上等蟹貨?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8-8-16 18:59
elbar 發表於 18-8-16 09:16 
【明報文章】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強調成功需苦幹,總有出頭天。但這種精神已被網上排山倒海的負 ...
其實就算同一個考試制度,中產以上的家庭子女入大學率較大是不爭事實,放諸四海/外國皆一樣。
我的年代讀大學,中產以上也是普遍啊!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7 09:14
Radiomama 發表於 18-8-16 18:59 
其實就算同一個考試制度,中產以上的家庭子女入大學率較大是不爭事實,放諸四海/外國皆一樣。
我的年代讀 ...
中產或以上階層的孩子較大機會進大學,在貧富差距愈大,再經傳媒渲染下,簡單直接分析是他們有較多的資源給孩子。我多次指出"財"並非原因,而是結果,人所以積富(非橫財)是整套人生觀,處世哲學,這包含對教育態度,克苦,勤奮,毅力種種令致上流,也會灌輸同一理念在下一代,孩子抱著以上心理,不難在學業上沒有作為。再看橫財,我們聽過不少中彩後不久即打回原形的個案,"土豪""暴發"如何教育孩子,是否請十個八個名師指導就成事?不少拿著iPhone 的人在社處門外排隊,是否簡單多給他們每月一萬,他們的孩子進入大學的機會就大大增加。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18 08:20
土地供應問題
作者: b3410 時間: 18-8-18 10:02
MrBeast 發表於 18-8-18 08:20 
土地供應問題
咩都可以歸功於此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8 1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8-8-18 11:04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8 10:53 
我當年多是屋邨出身呢
你以為啫;當然也要看你的圈子、學系、宿舍和學會。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8 14:42
MrBeast 發表於 18-8-18 08:20 
土地供應問題
香港的土地供求根本由政府一手操控,移山填海有多難,阿爺吹雞鄉紳跪,日入佰五由我定,最怕還是盈餘減。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8 14:47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8 14:42 
香港的土地供求根本由政府一手操控,移山填海有多難,阿爺吹雞鄉紳跪,日入佰五由我定,最怕還是盈餘減。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8 14:49 編輯
移山填海?講,梗係唔難,我一秒講二次。
日入百伍係港英政府定的。。。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18 15:30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18 14:4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8 14:49 編輯
移山填海?講,梗係唔難,我一秒講二次。
當年大6唔應成每日放百五人入hk 英唔還香港比番大陸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18 15:34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8 14:42 
香港的土地供求根本由政府一手操控,移山填海有多難,阿爺吹雞鄉紳跪,日入佰五由我定,最怕還是盈餘減。
...
中g天價搶地,一路溝淡港撑,渣住你水電媒,依劇本輸唔兇飛唔出五指山
作者: talknwrite 時間: 18-8-18 16:49
勿生仔, 生女就好了, 靚,可以吊高黎買起富三代, 無人要個D, 唔怕, 可以整.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8 18:12
MrBeast 發表於 18-8-18 15:30 
當年大6唔應成每日放百五人入hk 英唔還香港比番大陸
笑話唔好笑。

作者: workingmom 時間: 18-8-27 09:05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非聯招生入大學比聯招生有絕對優勢, 非常不公平 , 雖然 輿論 一直都大肆批評, 但是掌控教育政策的高官一直都視若無睹, 聽若罔聞, 他們的子女都不是接受本地的主流教育,窮等人家子女 公平的升大學機會 一直被剝奪, 家長 將來是很容易被仔女所埋怨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27 09:57
workingmom 發表於 18-8-27 09:05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非聯招生入大學比聯招生有絕對優勢, 非常不公平 , 雖然 輿論 一直都大肆批評, ...
認為十分不公的理由為何?不要忘記,NJ 中有大量港人。

作者: Joe8889 時間: 18-8-28 14:20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8 10:53 
我當年多是屋邨出身呢
我也是。當年我讀喇沙時同屆10優是拿綜援的
作者: ilyrd 時間: 18-8-28 17:24
逆境求生,改寫命運,積極面對,永不言敗.---要練出強者心態,"唔係毒蛇唔打霧,唔係猛龍唔過江"
作者: workingmom 時間: 18-8-28 21:06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GCE A level 最高級別的成績 (A*), 一般尖考生的比例由10%至28%不等, 這相對dse 最高級別考生(5**)所佔1-2% 的比例相差非常之遠.
其實不少名校的學生, 在F4時發現自己的校內成績 排名 不能 進入神科便會選擇到英國唸GCEa-level, 然後再經non JUPAS 報大學, 經此方法而獲得成功的學生大有人在, 也成為很多後來學生的模仿對象
IB 的每一科目 是有分開 standard level end higher level,中文和英文也有分開 第一和第二語言的, 深淺程度當然不一樣. 所以一般人只是計考試的各科總分, 並不能反映學生的真正能力因為最主要是看考生考的是什麼程度的考試.
用non-jupas報大學, 是可以每所大學獨立計算,這 代表每一名申請人 都可以同時獲得每一所大學不同的offer, 例如中大法律及港大醫科同時的錄取, 但JUPUS 考生卻只有 一個offer, 例如當中大的法律系錄取, 港大的醫科便不能再錄取該名校生,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28 22:14
workingmom 發表於 18-8-28 21:06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香港的大學,無理由私通全球大學,壓DSE,醒 A level 和 IB. 我說過,讀書不是讀 boundary。
其實不用眼紅,IB無用,A level 咁易, DSE 生入哂牛劍哈耶神校神科兼拿獎學金,到時洗鬼理本地神科。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8 22:47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8 23:04 編輯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7 09:14 
中產或以上階層的孩子較大機會進大學,在貧富差距愈大,再經傳媒渲染下,簡單直接分析是他們有較多的資源 ...
廣闊及看準一點較好,期望公平不代表要求不勞而獲,不要搞錯。
最近有單新聞,香港亞運游泳選拔,蛙泳在選拔期間成績最好的,被否決代表香港參賽,取而代之是成績次好、但據說是泳總執委會委員吳旭光的兒子。
誰是誰非我不清楚,但社會迴響很大,人們執著的.....是公平標準問題。
若然有人跟那落選的說"真正有實力的人總會選到"、"難道機會給拿著iPhone在泳池旁hea的人"、"從來人脈好的人都多些機會"、"你輸是因為心態不夠好、不夠積極"....我想不少機會會被批評為冷血。
當然,考試不是游泳計時,一堆考DSE、一堆考IB、一堆考GCE,誰是較佳難以比較,所以現在人們關心的,能否讓人公平較量?
簡單點,免費學校,讓人可考GCE或IB便可了。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29 07:40 標題: 回覆樓主
讓免費(官津)學校學生考GCE或IB, 說來確簡單,學校如何行三軌制?是否需要三批老師?什麼都乘三(除洗手間外),我怕地價要升三倍政府才有銀彈推行;又學生前仆後繼的投考GCE/IB, 政府肯定被萬箭穿心,政治不正確(GCE乃大英產物必須割掉),北大人責難可不是小事呵。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29 08:34 標題: 回覆樓主:
簡單D改善dse啦,考 A level之前大部分學生会考GCSE, 符合條件才升上A level or ib, IB myp 學生也要達學校要求才上IB dp, 唯獨dse全人類都去考公開試,近年中英文一半人唔合格,幾分也有,不如返去以前分中五中七咁,中四考四科core, 中六考自選科,以前中五都要中英數合格才升中六,當然數理科勁会有機有學校收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29 08:36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8-29 08:40 編輯
再唔係好似ib把中英數分级別,俾學生按能力選,以前会考英文也分A and B

作者: ilyrd 時間: 18-8-29 09:11
也需改善大學學科收生計分方法,唔好再玩4+2, 4+3喇.認真的,列明咩學科收生是需要那些科目及最低要求分數.
作者: ilyrd 時間: 18-8-29 09:16
例如工程科唔修讀M1/M2,醫療科唔修讀Bio,反而讀通識?通識留比讀Law,讀政治,讀government related subject吧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29 12:36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29 12:36 編輯
當然,考試不是游泳計時,一堆考DSE、一堆考IB、一堆考GCE,誰是較佳難以比較,所以現在人們關心的,能否讓人公平較量?
Xxxxxx
大學收過各樣學生,他們不知如何選擇,唔通解釋比普羅大眾,會有更好判斷?
如果普羅大眾有一千個建議如何為公平,大學要放棄自己原來的準則,跟那一個建議? 合不合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29 12:38
ilyrd 發表於 18-8-29 09:16 
例如工程科唔修讀M1/M2,醫療科唔修讀Bio,反而讀通識?通識留比讀Law,讀政治,讀government related subject吧 ...
有乜大學生不用通識教育?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29 16:24
其實唔係負責大學admission 嘅都可以專家過專家,何解?『講人自講,論壇字治』啩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0:07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9 20:18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29 12:36 
當然,考試不是游泳計時,一堆考DSE、一堆考IB、一堆考GCE,誰是較佳難以比較,所以現在人們關心的,能否讓 ...
其實你真係唔覺你講既野,成日邏輯搞亂晒?
幾時叫大學改變收生睇法? 我唔係叫政府不如比免費學校自己按學生需要開IB、GCE或DSE課程。
既然不可能要求所有人考同一個試達致公平,各試又有各試優點,咁任何人,若認為某一個試有著數,或適合自己,就可去考黎報大學,同樣已做到公平,因選擇係你自己,無人再可投訴A試易入大學過B試,你覺得易你亦可以去讀去考。
再講落去,真係想先問你明唔明以上講既野 (成日覺得你唔知人講緊咩)。
其實考試亦未必一定講易唔易。如港大醫學院好似好喜歡收GCE 學生,我諗會唔會佢較鐘意香港昔日AL模式,喜歡學生phy chem bio等有AL程度,發覺佢地讀醫學得更得心應手? 與此同時,中大醫學院好似又特別喜歡收IB多過GCE,咁可能佢地又喜歡IB訓練下既一啲野。
所以,大學有自己收生要求唔緊要,最緊要係呢個要求係咪香港所有考生能選擇。
總的放寬大學收生自主,同時亦放寬資助學校開咩課程就可以。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0:12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9 20:15 編輯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29 07:40 
讓免費(官津)學校學生考GCE或IB, 說來確簡單,學校如何行三軌制?
直資學校大都雙軌制了,不一定要行三軌制。
若考GCE,相信根本不用訓練老師,近似昔日香港制度,老師駕輕就熟。
IB係比較麻煩,但有心既,相信短時間學習都可以,識教師由傳統學校轉去IB課程既,有適應期,但最後都好Okay。
重要係學校會按自己學生同教師情況選擇,如果比我有得自由揀,我就全校都GCE,一了百了,唔相信收唔到學生。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0:33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9 21:06 編輯
值得一看!
新制下,基層醫科生,由以往既2成下降至1成! (2014年....依家應該更低)
http://news.tvb.com/programmes/closerlook/536075426db28caf68000000
擇優而錄都講得出,唔通基層學生飲左鉛水,自DSE後個個蠢晒?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1:15
DSE核心科根本係唔少理科資優生死穴,考GCE AL就可避開DSE核心科了!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33/20170904/600245/
"DSE開始,B同學的核心學科成績不及,選修科則爆分,總體欠兩至三分,雖然獲聯招派位,但與醫學院無緣,B同學毅然放棄學額,負笈英國唸兩年Sixth Form,準備考A-Level生物、化學等數理四個學科,在摒除了DSE核心科壓力,重新學習和適應英國的考試文化,再加上英國的學校予有志醫學的學生安排體驗性質的實習,B同學最後在A-Level考得四科A*,面試又對答如流,清晰表明對醫學的熱誠,終於獲港大取錄,今年已是港大醫學院的二年級生。"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29 21:29
Vanadium 發表於 18-8-29 20:07 
其實你真係唔覺你講既野,成日邏輯搞亂晒?
幾時叫大學改變收生睇法? 我唔係叫政府不如比免費學校自己按學 ...
邏輯混亂的人話人邏輯混亂。東扯西扯,一陣又返回以前講的,你的問題唔止我一個話你。你同侵侵同一類人,真係晒氣。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29 21:48
Vanadium 發表於 18-8-29 20:12 
直資學校大都雙軌制了,不一定要行三軌制。
若考GCE,相信根本不用訓練老師,近似昔日香港制度,老師駕輕 ...
https://thestandnews.com/personal/gcse-%E7%8B%82%E6%AD%A1%E4%B9%8B%E5%BE%8C%E7%9A%84%E5%98%94%E5%90%90/
佢講A level又唔係話咁易喎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1:55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29 21:29 
邏輯混亂的人話人邏輯混亂。東扯西扯,一陣又返回以前講的,你的問題唔止我一個話你。你同侵侵同一類人, ...
咁你當你同侵侵不同,我同侵侵一樣吧。
有啲野,多人話又唔一定有問題,都要睇係咩人話。呢度好多人話無問題既野,同樣好多人話唔公平,如個訪問中聖言校長、葉建源甚至梁卓偉講既野咪又同我講既好似。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2:00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9 22:08 編輯
考試係好睇夾唔夾個模式同要求。
更重要,能力既野,好睇個人,去英國讀書唔會個個都係天才黎既,但之前果個例子,又考過DSE又考過GCE,佢既感受同經歷....至少係反映部份事實。
之前香港會考及AL年代,極多會考考得好好,上到AL一樣死晒,相反亦有,香港AL數理係極考頭腦既考試,可以話比你打開本書都無所謂,出名全世界最難考。當年好多怕左AL,會考考得好既學生,全部玩中大暫取制度,去晒中大讀書,後期改到全部大學既尖子計劃。
轉左制果班未見過大世界,考到GCE AL就叫晒救命,未知曾經天外有天啫。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29 22:59
AL 咪又係non Jupas?
V 先生到底係咪幾重標準?定係 喜歡邏輯 方面 顛倒乾坤 ?
教返AL 諗住有大量pass paper就攪得掂?
現今教育嘅走向係自發自主學習,叫人死鋤千年舊筆記+pass paper 入到去都係死得好慘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29 23:03
邊個講嘢似是而非,好明顯啦。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3:13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9 23:14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18-8-29 22:59 
AL 咪又係non Jupas?
V 先生到底係咪幾重標準?定係 喜歡邏輯 方面 顛倒乾坤 ?
教返AL 諗住有大量pass pap ...
又黎.....老實講,S君其實已成日唔知自己講咩,但講嚴重未及你,說話虛無縹緲。
我幾多重標準? 煩請你引述我多重標準例証。
我從來唔否定non jupas,只係話制度要公平,公平可以有好多方法,其中簡單啲係同一個考試,但你地唔少人話唔得,考試各有優點,老實我都覺得有道理,咁咪比各學校自由選考咩,唔好直資或私校先可考IB或GCE,又可解決公平問題。
嘩...奇怪你跟手又話GCE咪non jupas…….重話我係顛倒邏輯乾坤。
我真係係度成年唔怕講埋,見你都有心叫人睇多啲書,開個post分享閱讀,但有時見你講既野,眼光好似只係自己SPCC既世界,又好似明唔到太繁複邏輯,跟唔到脈絡就話人東拉西扯,令我對閱讀能提升人既智慧真係產生懷疑。
我唔鐘咁話人,覺得好唔禮貎,但見你下下不知針對我個人話我過多少次,當比返次機會我。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29 23:22
1) 其實唔係負責大學admission 嘅都可以專家過專家,何解?
2) 香港大學醫學院admission專家收取大量GCE學生。
3) AL 諗住有大量pass paper就攪得掂? 現今教育嘅走向係自發自主學習,叫人死鋤千年舊筆記+pass paper 入到去都係死得好慘。
問題:
香港大學醫學院GCE學生將會死得好慘?
大學admission專家唔夠專,竟收取死鋤千年舊筆記+pass paper 入到去都係死得好慘既GCE AL學生?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30 01:11
鬧我即本話,有錯我會改,亦不恥下問。
你個人我唔批評,你嘅針對直資學校嘅講法就係糢糊不清不盡不實。non Jupas同Jupas嘅貧富論調亦不敢苟同。
去你最近幾個帖按只看該讀者就一目了然。
我講得唔啱應該唔會得你一個話我。
以前我出個帖講鬥心兩個字,連校名都無提過,就被禁言數週。
針對你話提醒大家直資讀-IB 無減免,我用SPCC 校網嘅公開資料問你幾次ー IB 係有學費減免,你當無件事喎,唔該咪屈我咩「眼光好似只係自己
SPCC 世界」,咁嘅辯論手段,質素差過小學生。你眼前只見到呢間嘛,我講過直資有好多,亦有不同收費水平,更有為SEN學生提供協助方案嘅學校。
莫名其妙嘅事天天都有。你要下枱階,唔該,唔好講到咩當畀返次機會你,盡在不言中,你講得好,有建設性嘅我都會拍手掌。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8-8-30 02:19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27 09:57 
認為十分不公的理由為何?不要忘記,NJ 中有大量港人。
回應焦点已经錯了,是閣下的理解能力有問题,還是偷換概念,又或是其他辯論技俩,討論焦点是制度可能偏向 non jupas, 而不是制度可能偏向 non hongkongers. 而選NJ 的大多是中產或以上,所以制度可能傾科有钱人,尤其是某些學科。什么其他輸掉人生哲学的言論,都只是亭台楼阁,離不開客观事实本身。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0 02:54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30 03:10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18-8-30 01:11 
1) 亦不恥下問。
2) 你個人我唔批評。
3) 你嘅針對直資學校嘅講法就係糢糊不清不盡不實。non Jupas同Jupas嘅貧富論調亦不敢苟同。
4) 我講得唔啱應該唔會得你一個話我。
5) 針對你話提醒大家直資讀-IB 無減免,我用SPCC 校網嘅公開資料問你幾次ー IB 係有學費減免,
6) 莫名其妙嘅事天天都有。你要下枱階。
1) 答你問題真慘,做左你下人。心態要調節一下。
2) 唔係掛?????
3) 不苟同聖言校長、葉健源、梁卓偉及社會人士針對jupas同non jupas既評論,不認同學者及社會人士對直資既講法,可以清楚講出你論點..........
4) 不斷發出弦外再外之音,摸不著天際,當然不會得到評論。
5) 事實我係睇漏SPCC(要讚SPCC),但你知道所有直資IB都能純因家庭經濟問題有學費減免至免費? 我咁問當然聽過唔係。事實上,即使SPCC,係咪你想讀IB就會比你讀IB?
6) 不用下台階,無諗過呢個平台有台上或台下,你咁講可能其他人會有。
平心而論,你講野講件事、講你論點就得,覺得唔啱,就直講錯係邊,用你既資料或知識講人地點解錯,唔使下下講個人,成日"似是而非"、"偷換概念"、"雙重標準"但卻無內容,又成日話人想點想點,發表睇法可以想點? 你支持直資又話你想全世界變直資? 呢啲comment係無聊。題目又要捉緊少少,如講直資收生問題,就唔好轉去講收左生學校係點幫學生問題,兩樣野黎,又如講制度公平與否,就唔好去左講學生需要、學生應自強不息,根本完全唔對位。
試下得唔得....你咪話我雙重標準? 引用我講過既,証明我雙重標準,okay? 其實我可能真係,需要你具體說明比我知道,我都想知我有無雙重標準。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0 08:13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8-30 08:23 編輯
想請教為何咁着緊樓主引述文章所講環球商業,医科和建築這些科收生情況?因為畢業賺錢多?我知医生起薪點有近6萬,其他哩?如果看整體dse入資助大學學位,單計中英文一半人唔合格,即唔夠兩個人爭一個位,如果有大學學位是向上流動起點,咁多過一半dse生已有啦。如果話入唔到那些神科就無得向上,是否家長或其他持份者目光視野問題?如我係官津校長,多dse狀元和入医科相信係marketing selling point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30 08:50
Vanadium 發表於 18-8-29 20:12 
直資學校大都雙軌制了,不一定要行三軌制。
若考GCE,相信根本不用訓練老師,近似昔日香港制度,老師駕輕 ...
今教師工作量巨,求變不易,惡聲必起。另GCE乃英帝遺物,必不為高者所欲,港官決斬之表敬,愛國奴才為利為忠,亦七嘴八舌 ; 至思教,GCE亦不具洗腦之效,難表黨績。盡GCE(IB)廣為衆愛,及至內外,嗚呼,終不認。

作者: Cara2006 時間: 18-8-30 11:19
本帖最後由 Cara2006 於 18-8-30 11:23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29 08:34 
簡單D改善dse啦,考 A level之前大部分學生会考GCSE, 符合條件才升上A level or ib, IB myp 學生也要達學校 ...
其實又係魚蛋論。
明明係 NSS / DSE 的 curriculum 差,考試 making scheme 屎。
然後,其他人在相對較公平的制度,如 IB, GCE 之類,考到香港的大學,就話唔公平。
講真,好多 IB/ IS 學生根本唔想在香港讀本地大學,唔好以為人地行 IB / IS 就係要同你地爭。
大把人,有 43+ 分,有資格入 HKU CU 醫科,都寧願去外國名大。同一班自以為了不起的人一齊返學,冇乜意思。
作者: wcu 時間: 18-8-30 11:42
Cara2006 發表於 18-8-30 11:19 
其實又係魚蛋論。
明明係 NSS / DSE 的 curriculum 差,考試 making scheme 屎。
然後,其他人在相對較公 ...
DSE個curriculum真係屎,
教D嘢比|B同AL都淺同窄,
IB和AL的高中生一定比DSE果D學得多。
記住我係話課程唔係話考試張卷。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30 11:49
Vanadium 發表於 18-8-30 02:54 
1) 答你問題真慘,做左你下人。心態要調節一下。
2) 唔係掛?????
3) 不苟同聖言校長、葉健源、梁卓偉及社 ...

瑕不掩瑜。
你有能力直接指出問題所在,有條有理,即使用避重就輕嘅手法,亦省去不少浪費左嘅時間。
不過唔好用自己唔肯定,聽返嚟嘅就去假設人地全部都有問題。
你明明知道並可以簡單分析,卻花一大番工夫去舖排,粉飾漏洞,用左十版以上去含糊其詞,可必呢?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30 11:49
Cara2006 發表於 18-8-30 11:19 
其實又係魚蛋論。
明明係 NSS / DSE 的 curriculum 差,考試 making scheme 屎。
然後,其他人在相對較公 ...
口講 "冇乜意思",跟住又係入兩大讀醫。港大50% NJ生,唔係IB/GCE生,唔通係鬼咩。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30 11:51
教得好唔好真係睇教師嘅工力。
作者: ilyrd 時間: 18-8-30 11:58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30 11:49 
口講 "冇乜意思",跟住又係入兩大讀醫。港大50% NJ生,唔係IB/GCE生,唔通係鬼咩。
...
我等緊两大醫科生今年收生结果.唔公開得?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0 12:18 標題: 回覆樓主:
我一直認為港大今年係收唔夠dse學生,而唔係特登收少D,今年5科考獲31分以上少了100人有多,這些最大機會考到港大37分考以上,未來幾年考生人數持續下跌,除非下調收生分數,否則75%……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30 12:24
DSE 去外國大學都有認受性,偏偏ーーEK 就有人唱反調,係咪幾矛盾?
外國課程用non J返港得到大學接受,同咩政治正確論調,又係不攻自破,自己打自己咀巴。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30 12:36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0 12:18 
我一直認為港大今年係收唔夠dse學生,而唔係特登收少D,今年5科考獲31分以上少了100人有多,這些最大機會考 ...
咁就下調入學分數啦,事實係已經講咗下年會下調。
如果大學覺得主流DSE考生唔掂,冇資格讀醫,咁大學仲加學位做乜。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30 12:43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8-30 12:43 編輯
Vanadium 發表於 18-8-30 02:54 
1) 答你問題真慘,做左你下人。心態要調節一下。
2) 唔係掛?????
3) 不苟同聖言校長、葉健源、梁卓偉及社 ...
我好簡單,尊重人地嘅選擇權。
心「想」事成留返拜年,想做法官係咪[想]就得
5) 事實我係睇漏SPCC(要讚SPCC),但你知道所有直資IB都能純因家庭經濟問題有學費減免至免費? 我咁問當然聽過唔係。事實上,即使SPCC,係咪你想讀IB就會比你讀IB?
你去校網自己睇答案啦。畀過條link 啦。
唔想讀無人會廹你讀,唔係有錢無錢嘅問題。
好似Google 行(話)侵侵咁:你諗多左。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0 12:46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30 12:36 
咁就下調入學分數啦,事實係已經講咗下年會下調。
如果大學覺得主流DSE考生唔掂,冇資格讀醫,咁大學仲加 ...
加位因唔夠医生,出生率最低应該係2004年,会否遲下33分都有機?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30 12:52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0 12:46 
加位因唔夠医生,出生率最低应該係2004年,会否遲下33分都有機?
香港就係得咁多學生。
香港醫學界利益集團一面封殺外國醫生, 一方面話唔夠新血,好自然就係要下調入學分數。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0 12:54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30 12:52 
香港就係得咁多學生。
香港醫學界利益集團一面封殺外國醫生, 一方面話唔夠新血,好自然就係要下調入學分 ...
香港人自求多褔啦,日後医療服務水平如何,真係no eye see, 各位好好保重身體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30 12:58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0 12:54 
香港人自求多褔啦,日後医療服務水平如何,真係no eye see, 各位好好保重身體
...
放心。香港私營醫療水準不錯的,只要你銀包有水 

作者: ABC-DAD 時間: 18-8-30 13:04
媒體應該為香港教育做個節目,叫『流言終結者』。
###
^;~
-__-
作者: wcu 時間: 18-8-30 13:07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0 12:54 
香港人自求多褔啦,日後医療服務水平如何,真係no eye see, 各位好好保重身體
...
香港真係悲哀
嗰啲所謂叻仔叻女一窩蜂去讀醫
如果佢哋真係叻
應該去讀pure science
對香港、對整個世界都更加有貢獻
不過唔怪得啲細路仔
啲大人都眼光短淺
EK 裏面都見好多

作者: wcu 時間: 18-8-30 13:27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0 12:54 
香港人自求多褔啦,日後医療服務水平如何,真係no eye see, 各位好好保重身體
...
真係唔使咁擔心
讀醫嘅人唔需要成績好好
讀醫 最難係 入醫學院果關
你去問 讀緊或者讀完嗰啲就知
HKU 出年 面試改做MMI 同出conditional offer
有可能出現收ib 38分 或者 dse三個五
以後唔使同 中大爭
各位尊貴嘅家長又唔使喺度嘈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0 13:29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30 13:30 編輯
Highlight返重要資料:
資料1:2014年節目: 非聯招收生問題
http://news.tvb.com/programmes/c ... 5426db28caf68000000
時間: 3:18
自DSE後,非聯招學額大量提升。港大醫科由25%,躍升至40幾%。
時間: 7:08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 過去10幾年(2014前),港大醫科基層學生比例,由2成下降至1成。
資料2: 片唔建議睇,但文中有圖片,講述過去幾年,醫學院非聯招生數目及來源。
https://www.hk01.com/01觀點/220824/港大醫科減收jupas考生-不利基層上流-勿忘直資才是癥結
作者: ilyrd 時間: 18-8-30 13:32
如果真係下調分數,比如36分. 咁今年36分的學生攞住呢個成績出年報得唔得?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30 13:42
ilyrd 發表於 18-8-30 13:32 
如果真係下調分數,比如36分. 咁今年36分的學生攞住呢個成績出年報得唔得?
學生今年喺香港還是海外讀大一? 如果係香港,邊間U ?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0 13:48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30 13:50 編輯
1) 自DSE後,非聯招學額大量提升。港大醫科由25%,躍升至40幾%。
這個數字感覺非比尋常。DSE前香港行會考及AL,當時只有25%非聯招生,而呢25%,可能仲計算"會考尖子計劃"既6A或以上尖子,咁即DSE前,入醫科學生可以話絕大部份都經過同一主流考試制度入讀醫科: 即會考及AL,但DSE後,經主流考試只佔醫科生一半多少少。
2)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 過去10幾年(2014前),港大醫科基層學生比例,由2成下降至1成。
究竟2000年(或199X)至2014間發生咩事,會令基層醫科生減少? 係香港基層人口減少左? 定基層蠢左? 又或其他社會原因?
如果講教育事件,此期間就係搞英中、5 bands轉3個bands、同搞直資之時間。
除非下降係急降於2012至2014年期間,否則下降未必關DSE學制事。
3) 醫學院非聯招生數目及來源
按資料IB及GCE係非聯招主力,但其實仲有其他,事實醫學院近年開始收有first degree甚至博士學生。
博士入中大讀醫 「高齡」追夢不嫌遲
http://std.stheadline.com/daily/ ... id=1821557&target=2
化學病理博士入港大從頭讀醫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 ... 00002/1499276900138
但有一點肯定,自DSE後非聯招生多左,明顯兩間醫學院不太buy DSE課程。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0 13:56
wcu 發表於 18-8-30 13:07 
香港真係悲哀
嗰啲所謂叻仔叻女一窩蜂去讀醫
如果佢哋真係叻
不覺得叻人就要讀醫,只係利用醫科容易討論學制問題,因醫科係經典學業尖子競爭之科目,佢既收生變化最能反影學制既結果。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0 14:01
ilyrd 發表於 18-8-30 13:32 
如果真係下調分數,比如36分. 咁今年36分的學生攞住呢個成績出年報得唔得?
用去年成績是否经non jupas?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0 14:04
Vanadium 發表於 18-8-30 13:48 
1) 自DSE後,非聯招學額大量提升。港大醫科由25%,躍升至40幾%。
這個數字感覺非比尋常。DSE前香港行會考 ...
問題可能又係去返如何改善本地課程和考試制度

作者: ilyrd 時間: 18-8-30 14:05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30 13:42 
學生今年喺香港還是海外讀大一? 如果係香港,邊間U ?
J兄,我仔女未到.我响度問下吹下啫.我識的世侄仔女未有咁啱36分.一的低分,一的高分.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30 14:15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0 14:01 
用去年成績是否经non jupas?
如果個小朋友係外國,NJ, yes ! DSE + Yr 1 成績等等。
係香港,就有不同scenario. 有具體case再說。
我八卦,都問過大學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30 20:50
20120808 發表於 18-8-30 02:19 
回應焦点已经錯了,是閣下的理解能力有問题,還是偷換概念,又或是其他辯論技俩,討論焦点是制度可能偏向 n ...
睇清楚先喇,無你咁好氣。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31 01: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1 06:43
星西部 發表於 18-8-31 01:06 
遠水不能救近火,IB考生年年多。
大學有責任 balance diversity and be consistent in j/nj ratio
...
什麼ratio? 除了梁生幾年前講過75%, 政府及大學從來無為本地non jupas設下上限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31 08:30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0 14:01 
用去年成績是否经non jupas?
只要係DSE成績,就可報JUPAS,不過大學通常只接受2/3年內既成績。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1 08:35
hkpapa852 發表於 18-8-31 08:30 
只要係DSE成績,就可報JUPAS,不過大學通常只接受2/3年內既成績。
咁之前36分投訴的case咪有機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31 08:38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1 08:35 
咁之前36分投訴的case咪有機
你指下年?可能有,不過前提係佢要先放棄任何已取得既資助學位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31 0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1 08:42
星西部 發表於 18-8-31 08:39 
教育局沒設限制,但有歷史比例。現在問題在熱門科目比例越來越失衝。難道幾年間港產IB尖子由極少變極多,由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8-31 08:42 編輯
咁近幾年多了人考ib吖嗎,尤其是本地真資,他們可能多以本地大學為目標,加上香港人考試嬲都叻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31 0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8-31 09:07
星西部 發表於 18-8-31 08:47 
大學用收生證明給九成中學生的NSS,DSE是垃圾的話,教育局不處理,那麼政府比垃圾更垃圾,害民不絕。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8-31 09:07 編輯
都話唔好只看幾科所謂神科,而忽略了有一半中文或英文合格dse孩子都入到大學資助學位,難道入唔到神科就世界末日,多D留意今天孩子品行仲緊要啦,看到科大雞翼事件,火都嚟埋

作者: akys 時間: 18-8-31 12:10
好明顯意見和孩子所讀學校或學制有高度關係。再發酵一下就會形成階級對立。睇下今次政府會唔會處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31 12:59
poonseelai 發表於 18-8-31 09:07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8-31 09:07 編輯
都話唔好只看幾科所謂神科,而忽略了有一半中文或英文合 ...
對,教育不只是比拼下grade boundary.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31 19:48 標題: 回覆樓主:
引發思考。
http://thehill.com/regulation/court-battles/404341-doj-says-harvard-hurts-asian-americans-with-race-based-admissions
"While the DOJ's brief does not challenge Supreme Court precedent granting universities the right to freely select their own student body - presumably because it cannot do so at this stage of the litigation -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advocated for "race-blind" policies, which Harvard and virtually all other universities have found are demonstrably insufficient to achieve meaningful diversity, given the reality of historic and continuing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this country."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31 2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1 21:41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31 22:06 編輯
妤奇你引用呢單新聞想講咩呢?
呢單新聞既背景,背後邏輯正正係Harvard支持對弱勢種族及社群有逆向歧視,要刻意比多啲機會佢地喎。
而大學收生自主係亦你主張。
以我認識你似乎唔會因聽完人地講會改變自己睇法,突然變得咁有愛心喎。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1 22:16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9-1 02:31 編輯
http://thehill.com/regulation/co ... ce-based-admissions
呢單新聞有興趣可研究下背景,中文新聞都大量報導。
亞洲人為考試機器,若單靠考試成績,佢地會非常高分,但美國高等院校都明白,佢地應擇優而錄,而優質學生,統計上係population會有一個科學分佈,不可能亞洲人特別多。故此佢地會用另外方法調節入學,如將亞洲人成績調低,去維持佢地相信既平衡。
呢個正正係咁多人話DSE後窮人機會被剝削既原因。以醫學院為例,係未有直資及IB等課程出現時,基層醫生2成,但直資與IB出現後,就降至1成,社會學上明顯制度改變左基層的入學機會,如果相信基層只係窮,但窮人唔代表一定蠢,亦可以有好聰明既人,咁制度....就應如Harvard及美國一系列精英學校一樣,要保障基層既入學機會,必要時逆向歧視,以保持應有平衡。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31 22:17
Vanadium 發表於 18-8-31 21:41 
妤奇你引用呢單新聞想講咩呢?
呢單新聞既背景,背後邏輯正正係Harvard支持對弱勢種族及社群有逆向歧視,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31 22:21 編輯
咁你睇D唔睇D:
第一,終審法院判大學有權收任何(美藉)學生。
第二,香港沒有種族多元化問題。
第三,AL/1B 人少,DSE太多,唔夠 diversify,依哈佛的反向歧視,即引入多啲AL/1B?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1 22:19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31 22:20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31 22:17 
咁你月睇D唔睇D:
第一,終審法院判大學有權收任何(美藉)學生。
咁你同意終審判決嗎?
若你支持,多謝你加入我地反對剝削窮家子弟入學機會既行列。
香港沒有種族多元化問題,但你要捉得準人地背後理念。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1 22:29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31 22:1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31 22:21 編輯
第三,AL/1B 人少,DSE太多,唔夠 diversify,依哈佛的反向歧視,即引入多啲AL/1B?
你真係認真啲研究下人地背後理念先啦,唔係純多少問題呀。
你唔好再問我,我唔想長篇大論,但最後知你又係唔明。
明到既,根本講唔出你講開既說話。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31 23:31
Vanadium 發表於 18-8-31 22:19 
咁你同意終審判決嗎?
若你支持,多謝你加入我地反對剝削窮家子弟入學機會既行列。
我支持大學入學原則自決。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31 23:33
Vanadium 發表於 18-8-31 22:29 
你真係認真啲研究下人地背後理念先啦,唔係純多少問題呀。
你唔好再問我,我唔想長篇大論,但最後知你又係 ...
你明唔明 Race diversification 點解?香港有冇?
除了 race diversification, 還有其他 diversification 嗎?
不過都係慳番啖氣。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8-31 23:51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9-1 00:53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31 23:33 
你明唔明 Race diversification 點解?香港有冇?
除了 race diversification, 還有其他 diversification ...
同你講真係可以慳返啖氣就真。
所謂舉一反三,一理通百理明,完全唔apply落你身上。香港當然大致無race呢個問題,但都講你要明佢地搞race diversification背後理念,個理念係可apply係任何相似場合。
不過如我所料,你都係唔會通架啦。成個故事,你淨係睇到大學自主收生,引用例子想支持自己論點反變成反對,自己都唔知,真係服左你。
仲以為你睇完Harvard個故事,深受感動想做返好人,有啲失望。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9-1 01:25
Vanadium 發表於 18-8-31 23:51 
同你講真係可以慳返啖氣就真。
所謂舉一反三,一理通百理明,完全唔apply落你身上。香港當然大致無race呢 ...
好人?我一向好人,唔似你賊喊捉賊,好學唔學,大學教員。。。。

作者: ABC-DAD 時間: 18-9-1 12:56
『呢個正正係咁多人話DSE後窮人機會被剝削既原因。以醫學院為例,係未有直資及IB等課程出現時,基層醫生2成,但直資與IB出現後,就降至1成,社會學上明顯制度改變左基層的入學機會,如果相信基層只係窮,但窮人唔代表一定蠢,亦可以有好聰明既人,咁制度....就應如Harvard及美國一系列精英學校一樣,要保障基層既入學機會,必要時逆向歧視,以保持應有平衡。』
利用任何藉口去鼓吹歧視,都要不得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9-1 14:48
ABC-DAD 發表於 18-9-1 12:56 
『呢個正正係咁多人話DSE後窮人機會被剝削既原因。以醫學院為例,係未有直資及IB等課程出現時,基層醫生2成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9-1 14:52 編輯
美國有一個好獨特的歷史,美國黑人被歧視做 slaves 多年,有否需要反向歧視(優待)黑人,我唔取敢講。
xxxxxx
V君佢以為美國 discriminatory admission policy against Asian,係等於保障基層入學。
佢自己鐘意食蘋果,看見流蓮都以為係蘋果,一口咬落去。

作者: ABC-DAD 時間: 18-9-1 18:50
我主要見到EK 某幾個網友好喜歡針對讀直資,讀IB, 出國讀書又回流讀大學,覺得分薄左熱門科目嘅學額,唔理會向上流動都有一個條件,就係要付出努力去取得好成續,接受擇優而選嘅事實。
就算 -HKAL 年代都係擇優而選嘅。
其次就係極力貶低DSE學生嘅水平之餘,又要制造Jupas vs Non Jupas 之間嘅對立面。實際不同學際背景嘅學生一同學習,係好事,唔明白有咩比被標籤為貧窮學生被特殊對待,無視當事人付出同努力,更歧視人,更令人難以接受,更使人難堪?
講嚟講去,無非想構建一個階級剝削嘅假象,刻意去發酵一個似是而非嘅政治議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9-3 15:12
ABC-DAD 發表於 18-9-1 12:56 
『呢個正正係咁多人話DSE後窮人機會被剝削既原因。以醫學院為例,係未有直資及IB等課程出現時,基層醫生2成 ...
我以前都可能提及過,以往通常分別基层是以公屋地址來分別,現在多了不少租住劏房的家庭,在大學會歸類非基層,因為是私樓,甚至租住私樓都不一定歸類基層!
此10不同彼20!

作者: ABC-DAD 時間: 18-9-3 17:03
ANChan59 發表於 18-9-3 15:12 
我以前都可能提及過,以往通常分別基层是以公屋地址來分別,現在多了不少租住劏房的家庭,在大學會歸類非 ...
我唔覺得咁分類有咩代表意義。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