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打印本頁]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8-8-14 10:19 標題: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 2018-08-14 | 明報 | A02 | 港聞 | 社評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港大中大多個收生門檻甚高的學科,非聯招學生比例高達三成至五成,港大醫學院錄取聯招學生比例大跌,降至不足收生總數的一半,更惹來不少議論,有人質疑大學偏袒修讀國際預科文憑(IB)的家境富裕學生,對一般應考文憑試(DSE)學生不公平。港大醫學院曾承諾收生75%來自聯招,當然需要為說話負責,惟以仇富民粹心態看待問題亦不可取,所謂「IB 課程比DSE 容易」也缺乏科學憑據。大學收生有權擇優而錄,然而取錄準則應該有更高透明度,政府亦應大幅增加對一般津校的資助,縮窄貧富學生「成績鴻溝」。
聯招收生比例突下降院校應交代收生標準
八大招收本地新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憑DSE 成績參加大學聯招(JUPAS)的學生,一類是非聯招學生,他們大都持有IB 課程資歷。目前本港有提供IB 課程的學校,主要是直資中學、私立學校及國際學校,很多市民心目中,這些學校最大共通點是學費驚人,並非一般家庭能夠負擔。近年香港社會貧富懸殊惡化,基層少年向上流動機會不足,教育門第化和貴族化問題愈益受到關注,在這些因素交織之下,大學「聯招」與「非聯招」收生比例,自然觸動各界神經。
回顧2013 至2017 年,八大聯招收生比率持續上升,由85%升見91%,惟本年回落到88%。今年有超過4.6 萬人憑DSE 成績參加大學聯招,相比之下,只有2285 名學生應考IB,不過港大中大一些爭崩頭的「神科」,例如醫科、法學和環球商業學等,非聯招收生比例卻高達三成半或以上。以港大醫學院為例,過去數年聯招學生取錄比例一直都有七成左右,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過,為了協助基層學生向上流動,將聯招生取錄額定為至少75%,然而根據今年聯招數字推算,港大醫科本地新生只有不足一半來自聯招。
港大中大均強調,不管學生是透過文憑試或IB入學,都是擇優而取,不會規限不同渠道入學的比例,然而港大醫學院聯招新生比例大跌兩成,難免令一些未能圓夢的DSE 學生和家長不服,質疑院方是否突然改變收生標準,降低他們入讀機會。院校收生強調自主彈性無可厚非,擇優取錄也沒有不對,然而收生政策和標準應該有更高透明度。港大醫學院表示今年聯招入學成績中位數跟去年相若,然而「75%」畢竟是港大醫學院的承諾,如果有變,至少應該向公眾解釋。港大醫學院遲遲未有回應聯招收生比例問題,只會惹來更多揣測,加深公眾對IB 和DSE 的誤解。
近年IB 學制頗獲本地富裕中產家長熱捧,原因之一是課程國際認受性高,既可升讀本地大學,也可選擇負笈外國,而坊間對於IB 課程也有不少迷思,例如認為「IB 比DSE 容易」,「讀IB可以輕鬆入大學」等。IB 課程強調創意自主不太鼓勵背誦,然而,不少師生均認為「IB 課程淺易功課少」顯然帶有誤解。讀書無捷徑,IB 是國際課程,考試結果獲國際一流大學認可,如果以為「IB 課程淺易」,未免低估了國際著名學府對收生的要求。
教育資源成決定因素政府應大增津校資助
接受高等教育是低下階層爭取向上流動的階梯,富裕家庭擁有較多資源栽培子女,亦是不爭事實。在美國,1970 年代富裕家庭花在栽培每名子女的平均開支,是低收入家庭的5 倍,到了2007 年,這個比率已擴大至9 倍。有學者分析過去半世紀美國貧富學生在學術水平測試的表現,發現由1960 年代到本世紀初,來自全美最頂尖一成富裕家庭的學生,與來自最低層一成貧困家庭的學生,雙方成績差距拉闊了四成。另一項研究則發現,生於1960 年代初的美國富家子弟,有三分之一得以入讀大學,生於1980 年代初的一群,比例更升至五成以上;相比之下,同期出生的低收入家庭子弟,分別只有5%和9%能夠入讀大學。
經濟全球化加劇發達社會貧富懸殊,貧富學生「成績鴻溝」(achievement gap)也有擴闊之勢,美國如是,香港恐怕亦不會例外。IB 課程與本地傳統教育有別,「填鴨味」較少,然而IB 學生入讀本地大學比例較高,資源分野也許才是關鍵。本地提供IB 課程的學校,大多收取高昂學費,部分直資學校同時還得到政府資助。它們財力雄厚,教育資源遠比一般津校為多。本港貧富學生「成績鴻溝」拉闊,與此不無關係。
貧富學生「成績鴻溝」持續擴闊,必然令跨代貧窮惡化。直資學校貴族化情况必須正視,然而民粹仇富亦非解決問題之道。政府要遏阻「成績鴻溝」擴大,必須縮窄津校與直資學校的資源差距。如果政府願意拆牆鬆綁,大增津校資助,讓津校有更多資源推動小班教育,以及安排基層學生出外交流,相信有心有力的津校一樣可以辦得有聲有色。
作者: b3410 時間: 18-8-14 11:18
"今年有超過4.6 萬人憑DSE 成績參加大學聯招,相比之下,只有2285 名學生應考IB,不過港大中大一些爭崩頭的「神科」,例如醫科、法學和環球商業學等,非聯招收生比例卻高達三成半或以上。"
如果考生人數差別如此巨大,而IB學生獲得大學學位的比例高很多很多很多的話,的確頗有問題。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4 12:57
b3410 發表於 18-8-14 11:18 
"今年有超過4.6 萬人憑DSE 成績參加大學聯招,相比之下,只有2285 名學生應考IB,不過港大中大一些爭崩頭的 ...
看事物不能咁簡單。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4 22:52
b3410 發表於 18-8-14 11:18 
"今年有超過4.6 萬人憑DSE 成績參加大學聯招,相比之下,只有2285 名學生應考IB,不過港大中大一些爭崩頭的 ...
今年全球IB考生約十六萬人,即使不是每科有十六萬,一些熱門科目,考生一定不比DSE少,而且考生來自五湖四海,肯定有不少奇人異士,拿滿分不是"阿矇",港大醫科錄取大量IB生,看似不公,但我相信這些IB生也不是省油燈。
選擇IB方便海外留學,又可以入讀本地八大,這沒有不公,有財自然選擇多,認命吧。你説要保護本地生,看似合理,但長期活在保護傘下,只會滋生"窩囊"。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14 23:09
Radiomama 發表於 18-8-14 10:19 
| 2018-08-14 | 明報 | A02 | 港聞 | 社評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港大中大多個收生 ...
為公平起見,我建議以後醫科入學申請,不論IB,GCE或DSE,都要提交BMAT,UKCAT或MCAT成績。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8-8-14 23:20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4 22:52 
今年全球IB考生約十六萬人,即使不是每科有十六萬,一些熱門科目,考生一定不比DSE少,而且考生來自五湖四 ...
好多醫生律師的子女都讀IB/國際學校/私校,總稱NJ校吧。所以 子承父/母業, 多NJ生入醫科也不出奇.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5 07:15
planetearth 發表於 18-8-14 23:20 
好多醫生律師的子女都讀IB/國際學校/私校,總稱NJ校吧。所以 子承父/母業, 多NJ生入醫科也不出奇.
...
孟母三遷並不是虛構,很多習慣從小養成,不消説醫生律師,一個小孩在一家成員都有大學學位的家庭下成長,讀大學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有人說原因是富裕,我説是對知識的態度,怎樣對兒女灌輸正確的觀念才是重要。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5 12:26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14 12:57 
看事物不能咁簡單。
又有幾複雜呢?
計吓數, 有報JUPAS既DSE考生: 46703
GCE-AL / IBDP 本地考生: 300 + 2285 = 2585
當佢另外仲有 500人係以其它海外學歷 (如SAT, AP), 參考Non-JUPAS考生共约: 2585 + 500 = 3085
Non-JUPAS UGC收咗 1866人, 以比例計, 每人可以取得UGC學位機會係: 1866 / 3085 = 60.49%
JUPAS考生取得UGC學位既機會: 13134 / 46703 = 28.12%, 機會3成都唔夠
或者又再計吓, 今年全港符合3322+22 資格既學生有 20671, 咁合資格學生經JUPAS取得UGC學位既機會:
13134 / 20671 = 63.54%, 係高番好多
但同樣地, 如果以GCE-AL / IBDP / SAT / AP 取得入U條件既學生人數去計, 相信機會係高過 60% 好多, 可能高達 80% 以上
作者: somoon 時間: 18-8-15 12:38
本帖最後由 somoon 於 19-3-20 23:35 編輯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5 13:09
ChiChiPaPa 發表於 18-8-14 23:09 
為公平起見,我建議以後醫科入學申請,不論IB,GCE或DSE,都要提交BMAT,UKCAT或MCAT成績。
...
醫學院為何要你幫佢決定如何判斷 IB, DSE, GCE AL 學生是否應該收。
推展出去,其他科又要有另外的 test 要考,不如採用美式 AP+SAT/ACT etc etc. 不用考 DSE 好嗎?
其實醫學院收生係好專門的事,用一般市民所謂公平的方法,好可能對醫學院來說是壞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5 13:19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5 12:26 
又有幾複雜呢?
計吓數, 有報JUPAS既DSE考生: 46703
我回的是,不能簡單看lB神科比例高那麼簡單,便判斷有問題。例如IB校的學生家庭的 socioeconomic status SCS 和整體 DSE的 SCs 比,差好遠。It is well known that SCS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student achievements.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5 13:42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8-15 13:47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15 13:09 
醫學院為何要你幫佢決定如何判斷 IB, DSE, GCE AL 學生是否應該收。
推展出去,其他科又要有另外的 test ...
我認為HKU醫學院唔係收多咗NJ,而係佢地錯估形勢。
可能今年實際係無咁多符合佢地要求既JUPAS學生以HKU Medic做佢地既首志願。甚至可能HKU Medic依家其實收唔夠學生。
作者: ilyrd 時間: 18-8-15 13:44
嗱嗱嗱,重點喇,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5 13:56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5 13:42 
我認為HKU醫學院唔係收多咗NJ,而係佢地錯估形勢。
可能今年實際係無咁多符合佢地要求既JUPAS學生以HKU M ...
所以拉到去公平問題係捉錯用神。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5 15: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5 16:46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5 15:12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過,為了協助基層學生向上流動,將聯招生取錄額定為至少75%"
expired?
indefinite ...
其實佢只係講過當年會咁做, 無講過以後都會咁做
事實上除咗當年係HKU校網有見到75%限額外, 其餘年份都無再見過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5 17:16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5 16:46 
其實佢只係講過當年會咁做, 無講過以後都會咁做
事實上除咗當年係HKU校網有見到75%限額外, 其餘年份都無再 ...
對讀非 DSE 的香港公民来說,不應只因為配額而入不到香港的大學。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5 18:03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5 12:26 
又有幾複雜呢?
計吓數, 有報JUPAS既DSE考生: 46703
從收生學額計算,你是沒有錯,但你好像忽略了考獲乎合港大要求的IB學生比率多少?不是只有3085人去考Non-JUPAS。這3085人是要和全世界學生拚成績。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5 18:08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5 18:03 
從收生學額計算,你是沒有錯,但你好像忽略了考獲乎合港大要求的IB學生比率多少?不是只有3085人去考Non-J ...
NJ本地學生同NJ非本地學生入本地大學係經兩條唔同既隊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5 18:10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5 12:26 
又有幾複雜呢?
計吓數, 有報JUPAS既DSE考生: 46703
我以前的理解,HKU 收英國讀 GCEAL 比香港 lB 多好多人!如果加埋入去個 % 會有不同看法。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5 18:11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5 16:46 
其實佢只係講過當年會咁做, 無講過以後都會咁做
事實上除咗當年係HKU校網有見到75%限額外, 其餘年份都無再 ...
有不少人俾人呃咗,重幫人數錢!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5 18:38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5 18:08 
NJ本地學生同NJ非本地學生入本地大學係經兩條唔同既隊
當然是排不同的隊,但都是掙同一盤東西,若Somoon指出還有很多通過GCE A-Level考進去,嘿嘿,醫學院都幾有國際視野,跟醫委會窒住海歸醫生在本地執業完全兩回事,再過幾年,內地高考考生也來分一杯。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8-8-15 22:51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15 13:09 
醫學院為何要你幫佢決定如何判斷 IB, DSE, GCE AL 學生是否應該收。
推展出去,其他科又要有另外的 test ...
美國 亞裔學生很多成績優秀, 美國大學 因要"政治正確"而設定 配額,優秀學生 被拒之門外.
香港醫學院要不要設定配額,而不是 盡取優秀學生?現在 取錄標準是否有偏頗 ? 什麼原因偏向NJ生?日後會否因政治壓力而改變政策就唔知。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00:44
planetearth 發表於 18-8-15 22:51 
美國 亞裔學生很多成績優秀, 美國大學 因要"政治正確"而設定 配額,優秀學生 被拒之門外.
香港醫學院要不 ...
我贊成由醫學院自主決定。因為醫學院入學係很專業的事,我不想看到醫學院受政治壓力。
普羅大眾認為公平的事,在醫學院來說未必是最好的。

作者: sc_mother 時間: 18-8-16 00:55
香港學生今年文憑試成績相對往年的成績,沒有多大的進步; 但IB成績就一年勝過一年,以狀元的數目可見一斑,更出現IB尖子氾濫的情況,也許他們以多做試卷或補習的方式取得更佳IB成績,是無可厚非,是他們努力的成果。但為何香港學生不能以同一個方式在文憑試取得比往年更好的成績呢?皆因文憑試每年題目都有變化,俗稱多伏,不能單以這方式取得尖子成績,要加埋頭腦靈活和謹慎等的因素。
香港考試局以往努力游說外國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提高文憑試的認,授性,如果本港的大學都未能作好榜樣,怎能增加說服力?長此下去,只會令更多香港學生跳船和逃避文憑試,外國大學也許越來越看不起文憑試,香港考試局徒勞無功。
我提議香港的大學收生門檻,增加透明度,發放IB和文憑試的成績對照,表,作為學生選科的參考,例如: DSE5* 等於IB HL/SL幾多分,令人心悦誠服。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16 08:44
sc_mother 發表於 18-8-16 00:55 
香港學生今年文憑試成績相對往年的成績,沒有多大的進步; 但IB成績就一年勝過一年,以狀元的數目可見一斑, ...
各種學制對照表唔駛等香港政府做,外國一早有。
DSE係香港考核制度主流,Jupas入學比例牽涉教育理念,社會資源分配,階層流轉等等問題。
作為市民,我豈會因一張對照表,一句擇優而錄就能"心悅誠服" ?

作者: sc_mother 時間: 18-8-16 09:16
回覆 JustAParent 的帖子
外國沿用的對照,表,香港政府是否認同或適用於香港的大學,有人講過嗎?我就未有所聞。
一句「擇優而錄」,如何理解呢?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16 09:19
sc_mother 發表於 18-8-16 09:16 
回覆 JustAParent 的帖子
外國沿用的對照,表,香港政府是否認同或適用於香港的大學,有人講過嗎?我就未有 ...
上考試局網站看看,他們有引用,我假設他們"認帳"卦


作者: October. 時間: 18-8-16 09:30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8-8-16 09:34 編輯
sc_mother 發表於 18-8-16 09:16 
回覆 JustAParent 的帖子
一句「擇優而錄」,如何理解呢? ...
他們一句" 擇優而錄", 公關語言罷了.
只有大家考統一一個試, 才能分出優劣。贊成網友說的, 既然本地大學不支持DSE學制,IB又咁好, 政府應推出IB 與DSE學制, 任揀.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09:36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8-16 09:38 編輯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09:19 
上考試局網站看看,他們有引用,我假設他們"認帳"卦
EDB引用其實係無用既, 收生係大學自決嘛. 大學唔認受係無用
而且政府部門經常引用人地既嘢, 不過每次出事都只會話: 引用資料只供參考, 與我們無關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09:38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8-16 09:38 編輯
October. 發表於 18-8-16 09:30 
他們一句" 擇優而錄", 公關語言罷了.
只有大家考統一一個試, 才能分出優劣。贊成網友說的, 既然本地大學 ...
叫EDB俾官津校開IBDP?
咁教大應該會幾好生意 
不過要駛多咁多錢, 應該好難批
不如簡單D, 開GCE-AL同國內高考啦! 成本低好多
作者: sc_mother 時間: 18-8-16 09:39
回覆 October. 的帖子
考試局對照,表DSE 5*=IB 7=UCAS 130
如果best 6 =36,即等同IB 六科都是滿分,
為何都不能入港大醫科?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09:45
ANChan59 發表於 18-8-15 18:10 
我以前的理解,HKU 收英國讀 GCEAL 比香港 lB 多好多人!如果加埋入去個 % 會有不同看法。
...
HKU 近幾年除Medic外, 各熱門科目NJ都係主收IBDP學生.
HKU Medic係2014-2015同2016-2017兩個年度, IBDP收生人數都係較GCE-AL多, 其餘年份就係GCE-AL多D
HKU BBA 同 Law 取錄IBDP人數, 更加係GCE-AL既幾倍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09:46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8-16 09:48 編輯
sc_mother 發表於 18-8-16 09:39 
回覆 October. 的帖子
考試局對照,表DSE 5*=IB 7=UCAS 130
應該5**先係=IBDP 7=GCE-AL A*
仲有, 按照新既UCAS計分, DSE Maths/M1/M2各自只計半科
所以DSE 36分如果係計埋Maths/M1/M2, 其實係要打折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16 09:50
October. 發表於 18-8-16 09:30 
他們一句" 擇優而錄", 公關語言罷了.
只有大家考統一一個試, 才能分出優劣。贊成網友說的, 既然本地大學 ...
"擇優而錄" 唔係公關語,係粗口! 呢句說話解讀? 簡單一句 ---- DSE考生成績廢囉。
我想問,資助大學建立目的為何?誰付鈔的?大學想自主放棄主流學制嗎?無問題,八大轉為自資好了。到時,咪話收IB,我話之佢萬多學位全部比晒大陸同胞。不過話說回頭,國內高考狀元生論學術,叻過班IB狀元幾條街啦。為何香港不擇優而錄呢?
本土優先,我一直以為是常識。原來,只有Donald Trump這樣想。

作者: October. 時間: 18-8-16 09:50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8-8-16 10:10 編輯
sc_mother 發表於 18-8-16 09:39 
回覆 October. 的帖子
考試局對照,表DSE 5*=IB 7=UCAS 130
"的士報" (高中版有)有料爆, 話大學係為咗攞多啲資源, 而所取得既資源多少係根据JUPAS收生分數來分配,學生越高分所得資源越多, 等等..所以, DSE 36 分, 醫學院認為"低分" 褂?
簡單一句,要資源係睇DSE收生分數, "擇優而録" 咩意思, 佢哋心中有數.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09:59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09:50 
"擇優而錄" 唔係公關語,係粗口! 呢句說話解讀? 簡單一句 ---- DSE考生成績廢囉。
我想問,資助大學建 ...
我認同需要有適當既保護主義, 唔應該盲目去做公平膠
尤其係EDB, 自己制定既學制自己都唔去保護, 簡直係沒有最蠢, 只有更蠢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16 10:00 標題: 回覆樓主:
Now TV新聞台做緊直播, 鄧肇堅校長話,Non JUPAS係比有錢人既隨意門,其他講者都指出Non JUPAS高比例引出既社會問題。
有時間開電視睇下。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0:03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09:50 
"擇優而錄" 唔係公關語,係粗口! 呢句說話解讀? 簡單一句 ---- DSE考生成績廢囉。
我想問,資助大學建 ...
其實8大近年都專門開設了"國內本科生入讀計劃", 學額甚至多過經一般NJ入既 (我又真係唔知佢點解可以咁做)
作者: sc_mother 時間: 18-8-16 10:15
回覆 October. 的帖子
如果跟足新的對照表,DSE 5**等同IB HL/SL 7,core Maths 5**只當半科IB 的7分?有違當初香港的大學的說法話M1/M2只係有些少優勢?
作者: October. 時間: 18-8-16 10:20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10:00 
Now TV新聞台做緊直播, 鄧肇堅校長話,Non JUPAS係比有錢人既隨意門,其他講者都指出Non JUPAS高比例引出 ...
今晚返去睇,聽下EK外哋人點講
作者: ilyrd 時間: 18-8-16 10:46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10:00 
Now TV新聞台做緊直播, 鄧肇堅校長話,Non JUPAS係比有錢人既隨意門,其他講者都指出Non JUPAS高比例引出 ...
今次真係由港大醫引爆炸彈喇,咩75%Jupas....今年只收114個Japus.....咁大内外压力,可能出年DSE考生有運行喇.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16 10:56
ilyrd 發表於 18-8-16 10:46 
今次真係由港大醫引爆炸彈喇,咩75%Jupas....今年只收114個Japus.....咁大内外压力,可能出年DSE考生有運行喇 ...
本帖最後由 JustAParent 於 18-8-16 11:02 編輯
我都係呢句 --- 本土(學制)優先。八大,尤其三大,如果覺得DSE唔優,唔該佢同政府一齊優化佢,或者執咗佢以其他制度代之。
八大呢條Non JUPAS捷徑係一定要關門,至少limit在一個很低很低人數。我理得你IB45分有幾巴閉,資助大學的成立,不是為少數人錦上添花的。我相信未來中學校長議員的討論皆會聚焦在這裏,而唔再係同你爭拗IB有幾難考45分有幾勁。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6 11:14 標題: 回覆樓主
看一些數據,不得不打倒昨日的我,早前指出考生籍IB或GCE考入八大,應該不是庸碌之輩,但一看grading 分佈,三試立即現形,根據考試局記錄,過去五年考獲5**或5*比例3.8-4.7%(中文科),4.5-5.3%(英文科)和5.9-7.4%數學科,而GCE A-Level的英文科A+:5.7%(2017)/6.0%(2016)和A:13.4%(2017&2016),數學科A+:17.5%%(2017&2016)和A:24.3%2017&2016),至於IB方面,上網一清二楚,我不知是自己是否眼花,在英數科取得grade6&7,竟然多於25%和近七成,是什麼標準?麻煩各位幫忙覆核我的數據。如果以上正確,成績對照表已經沒有意義,我以前讀HKAL,考GCE A level up 一個大grade 至毫無懸念,現在兩個國際考試派A和6/7,好像街邊派報,排隊就有。

作者: October. 時間: 18-8-16 11:23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8-8-16 11:25 編輯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6 11:14 
看一些數據,不得不打倒昨日的我,早前指出考生籍IB或GCE考入八大,應該不是庸碌之輩,但一看grading 分佈 ...
睇下今年22XX人考IB , 已產出3X 個狀元, 就知咩回事啦.
歷代會考, 高峰期一年十萬八萬考生, 邊一界有出產咁多狀元呢?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6 11:23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6 09:59 
我認同需要有適當既保護主義, 唔應該盲目去做公平膠
尤其係EDB, 自己制定既學制自己都唔去保護, 簡直係沒 ...
非常正確,政府努力推動DSE的認受性,但八大另起爐灶,校董會不是與政府都是一丘之貉,喂,傳媒開工啦!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1:28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6 11:14 
看一些數據,不得不打倒昨日的我,早前指出考生籍IB或GCE考入八大,應該不是庸碌之輩,但一看grading 分佈 ...
只係你太低估學校訓練學生對不同學制既應試能力
開辦IBDP既直資學校, 大部份係每個IBDP Group只有一科至三科既選擇, 自然能集中資源做好成績, 尤其可提升佔科目分數比重個30%校內評分.
同時, 亦令一些唔想讀個別科目既人唔去讀, 減低拉低成績既機會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8-8-16 11:29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6 11:14 
看一些數據,不得不打倒昨日的我,早前指出考生籍IB或GCE考入八大,應該不是庸碌之輩,但一看grading 分佈 ...
我估你可能睇錯咗,冇咁高percentage的。
我自己理科出身,文科exam papers我唔敢comment。IB理科past papers,程度一眼睇晒,有幾深呀。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1:30
October. 發表於 18-8-16 11:23 
睇下今年22XX人考IB , 已產出3X 個狀元, 就知咩回事啦.
歷代會考, 高峰期一年十萬八萬考生, 邊一界有出 ...
如果只計直資學校開辦IBDP課程既學生人數同狀元比例去計, 情況係更加嚇人
作者: sc_mother 時間: 18-8-16 11:40
沒有成績對照'表,又不行,因欠缺透明度及客觀因素。你話基層人士讀不到IB咩,又不是,只要成績好,可讀直資中學的IBDP課程,可申請學費減免。
作者: akys 時間: 18-8-16 11:54
我覺得教局,3大應該直接話DSE課程廢,唔夠AL和IB好,等學生家長們識得選擇。
今次搞到咁大,出年會多咗好多不確定性,位多咗,但36/37分NSS學生唔敢報,IB個個報,但要應付輿論收多啲NSS學生,咁就好笑了。
作者: ilyrd 時間: 18-8-16 12:45
雖然我仔女都係有得揀,第日可以揀Jupas or non-Jupas.但做人唔係咁嘅,政府對社會應該在可行的情况下做到公平,而唔係見倒不公都由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13:06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09:50 
"擇優而錄" 唔係公關語,係粗口! 呢句說話解讀? 簡單一句 ---- DSE考生成績廢囉。
我想問,資助大學建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6 13:06 編輯
非 DSE 當中,有很多香港公民,應享香港資助大學而不受配額限制。 他們也是本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6 13:06
October. 發表於 18-8-16 09:50 
"的士報" (高中版有)有料爆, 話大學係為咗攞多啲資源, 而所取得既資源多少係根据JUPAS收生分數來分配,學生 ...
資源跟head count 有直接關係,但跟分數掛扣,畧為牽強。等我今晚問一問!
你話面子問題,我就非常認同!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13:09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10:56 
本帖最後由 JustAParent 於 18-8-16 11:02 編輯
我都係呢句 --- 本土(學制)優先。八大,尤其三大,如果 ...
所以要醫學院收生屈服於普羅大眾自己以為的公平,有問題囉。

作者: ilyrd 時間: 18-8-16 13:10
陳sir,你識猛人多,八多的而家教育界人士點睇今次事件比大家聽下.thank you.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6 13:12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6 11:14 
看一些數據,不得不打倒昨日的我,早前指出考生籍IB或GCE考入八大,應該不是庸碌之輩,但一看grading 分佈 ...
IBDP Maths has HL and SL, also have Maths Studies and Further Maths. Which one you referred to?
I don’t think HL Maths around 25% in 7.
Interpret the IBDP grading needs more basic background for Apple to Apple comparison.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13:13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6 11:30 
如果只計直資學校開辦IBDP課程既學生人數同狀元比例去計, 情況係更加嚇人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6 13:15 編輯
Check thei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looking at these percentages one must also look at the demographic, namely the SES. Also DSS having IBs are mostly elite school to begin with, highly selectively in their students and you want to compare with the HKDSE average?
個個用自己有限知識,沒全面考慮,以為自己好啱,批評醫學院,好嚇人。

作者: shirleychan668 時間: 18-8-16 13:40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Agree. My son's classmate fail in A1 Dental but given OFFER in A2 MBBS.
This means not enough able students choose MBBS this yr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3:45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16 13:13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6 13:15 編輯
Check thei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咁解要以 social economic status 去判斷人既能力同成績?
如果係咁, 不如大學入學要求加一項"身家"要求吧!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6 13:47
JustAParent 發表於 18-8-16 11:29 
我估你可能睇錯咗,冇咁高percentage的。
我自己理科出身,文科exam papers我唔敢comment。IB理科past pa ...
我都不敢相信,所以要大家幫吓眼。
GCE A level 統計 : http://www.bstubbs.co.uk/a-lev.htm
IB 數據 : http://www.bstubbs.co.uk/a-lev.htm

作者: October. 時間: 18-8-16 14:06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8-8-16 14:2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8-8-16 13:06 
資源跟head count 有直接關係,但跟分數掛扣,畧為牽強。等我今晚問一問!
你話面子問題,我就非 ...
佢係話計JUPAS收生分數,越高分獲取資源越多, 所以, 醫學院要維持住收DSE生高分,資源就唔會被扣減.
如果文章所述真确, 估計獲得總資源 = 每個學生獲得資源(以JUPAS收生分數計、評估) X 醫學院全部收生人數(JUPAS + NON-JUPAS) .
你行內人, 知多啲, 攞多啲料來分享下啦.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14:08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6 13:45 
咁解要以 social economic status 去判斷人既能力同成績?
如果係咁, 不如大學入學要求加一項"身家"要求吧! ...
SES correlates well with student performance. Pick a full score percentage among only elites (IB), it is of course much higher than a HK average or world average.
Therefore HK IB has a higher percentage getting in Medical school than HK DSE average is not sufficient evidence that there is a problem, or bias, or whatever.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4:18
要睇IBDP成績, 最好去返官網
https://www.ibo.org/about-the-ib/facts-and-figures/statistical-bulletins/diploma-programme-statistical-bulletin/
英文 HL+ 又真係~25%, 不過數學HL 6+ 只有~20%
作者: ilyrd 時間: 18-8-16 14:27
有人講岀社會現象,都幾直白,都啱嘅,世界一直都係小圈子.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6 16:44
October. 發表於 18-8-16 14:06 
佢係話計JUPAS收生分數,越高分獲取資源越多, 所以, 醫學院要維持住收DSE生高分,資源就唔會被扣減.
如果 ...
我覺得文中的論點有關資源分配,狗屁不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搞分化家長們!
本地學生,不論任何學歷,不論任何收生渠道,都是一個 head count 。醫學院,工程學院的資源是高些是學科的原因,而非JUPAS 分數。
大家看看自資課程,多數開不用太多資源的學科,例如 商科,電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6 16:49
October. 發表於 18-8-16 14:06 
佢係話計JUPAS收生分數,越高分獲取資源越多, 所以, 醫學院要維持住收DSE生高分,資源就唔會被扣減.
如果 ...
補充一下,我不是正式在大學全職任教,我只是間中客串教相關科目的 Adjunct Professor,我要問一下負責收生及行政的高層。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6 16:54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6 14:18 
要睇IBDP成績, 最好去返官網
https://www.ibo.org/about-the-ib/facts-and-figures/statistical-bulletins ...
lBDP英文高%又好正常,一來人哋一向玩水平對照,二來學生是母語。
看DSE,1-5是水平對照,5,5*,5**是拉curve,如果看5+就看到水平對照的結果!香港大部分學生的母語肯定不是英文。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6:58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8-16 17:3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8-8-16 16:44 
我覺得文中的論點有關資源分配,狗屁不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搞分化家長們!
本地學生,不論任何學歷, ...
Set高收生分數我唔認為對資源有實質幫助
只係俾外人好睇D, 覺得呢科好似矜貴D咁, 同人攞Resource自然Bargaining Power大D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6 17:07
hkpapa852 發表於 18-8-16 16:58 
Set高收生分數我唔認為對資源有實質幫助
只係俾外人好睇D, 實得呢科好似矜貴D咁, 同人攞Resource自然Barga ...
你跟我的看法一樣。我個人覺得只是某些高層面子放不下的問題!
如果真的最佳六科34分,學生都讀到之話,下調分數囉!如果低過36分讀唔上,咪出聲講清講楚囉!什麼75%,只是呃取掌聲的語言伪術。
我覺得家長們「關心則亂」,任何看到一些疑似的看法,就當作真實情況。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7:11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8-16 17:1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8-8-16 17:07 
你跟我的看法一樣。我個人覺得只是某些高層面子放不下的問題!
如果真的最佳六科34分,學生都讀到之話, ...
雖然我認為應該要有保護主義去保障JUPAS考生既機會, 但認真去睇番, 人地IBDP收生分數已經高到咁都仲有一批人可以入, 咁DSE既考生自己都要爭氣D先得.
當然, EDB/考試局既DSE評分方式又係太高深, 非正常人可以理解, 間直好似宮延劇入面要去揣測聖意咁!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6 17: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8-16 17:40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6 17:19 
神科收IB生比例高即話大學認為IB比DSE成功。
問題:
加多條E:
點解學費減免要有條件? 我屋企有錢但我阿爸阿媽好大駛, 日日黑松露+冬蟲草送飯, 攪到成日唔夠錢駛, 點解無得減免先?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6 1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8-8-16 19:35
ANChan59 發表於 18-8-16 16:49 
補充一下,我不是正式在大學全職任教,我只是間中客串教相關科目的 Adjunct Professor,我要問一下負責收 ...
真的想知點解醫學要收咁多NJ。
1. DSE 培養不到想收的人才?
2. 讀IB/GCE/A-Level比較 適合讀醫科?英文程度?(醫科主要用英文學) 思考模式較接近醫科專業?
3. 小圈子遊戲, 官官相衛, 世襲(好像一些神校 中學講明父母/slibling 曾就讀有分加)?
醫學院收生比例令人迷惑。
有冇內幕資料?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8-8-16 21:23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0 18:16 編輯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21:25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6 21:42 編輯
多左香港人棄DSE取IB,當然lB入大學比率會提升。要思考解決的問題係為何香港人(市場)會棄DSE取lB,才是面對跟本問題。不是要保護DSE。
大學話擇優而選也不滿意。即係咁,不能說本地名校入U率高,大有問題。不是要保護Band2學校而質疑大學收生偏頗,及規定大學不能收 2 成以上的名校生,係 band 2 學校要自強。
根本不能簡單比DSE和IB每科對照。咁 DSE 考5科,5科半的學生如何減佢地分?記憶中七成DSE只考6科或以下,但lB6科仲加 EE/TOK/CAS, 又如何加番lB分?未計HL/SL Ab Initio 的 變化。不能硬比較。
香港而家的民粹好駭人。就來要抽獎入大學。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8-8-16 21:36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0 18:15 編輯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8-8-16 21:23 
先入到。
I......
作者: sc_mother 時間: 18-8-16 21:37
DSE 5**及5*是用來甄別一批達標level 5中的某一個%頂尖成績的學生,方便大學甄別頂尖學生來收生,即是有配額限制,不能濫發。未來兩三年考生人數減少,取得level 5或以上的成績的學生的人數會減少,換言之,5**及5*的人數,因以level 5人數為基數,自然會減少。但IB或GCE A level是國際性考試,香港學生成績達標,自然拿到滿分,沒有配額限制。即是話,未來一兩年5**/5*人數減少,拿7分或A*的人數沒有減少,甚至有增加。我想帶出一點,不是文憑試學生不爭氣,而是被考評局限制5**及5*的成績。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21:38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6 19:07 
呢個世界,"鬼叫你窮"你仔女已經比人少好多機會,如果醫生律師都大半畀中產大產世襲,窮人出路更窄,被世襲 ...
抽獎入大學可能公平D?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6 21:43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8-8-16 21:36 
IB學生比例高的原因是因為入得IB的,父母都是最少都大學生,仔女成績都好也很正常。試問父母當年會考零分子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6 21:47 編輯
對,終於有公道點的說話。
考44分入神科你估天跌落來? IB 全球平均不到30分。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8-8-16 21:46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7:37 編輯
b3410 發表於 18-8-14 11:18 
"今年有超過4.6 萬人憑DSE 成績參加大學聯招,相比之下,只有2285 名學生應考IB,不過港大中大一些爭崩頭的 ...
.......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6 22: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6 22: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6 22:30 標題: 回覆樓主
搞DSE花了納稅人一大筆錢,如果不保護(推動)一下,那我們不如用人家的考試,省下一大筆。如果IB或GCE內容更適合大學課程,那麼是我們的中學還是大學出了問題?至於出來的學生,誰知道是IB還是DSE優勝?今時今日,香港地比優勝是靠父幹!

作者: sc_mother 時間: 18-8-16 22:49
回覆 Cheeselover 的帖子
考評局可考慮因未來兩三年考生人數銳減,文憑試再不需要甄別某一個%的頂尖學生,給大學用來收生,文憑試全部level都採取水平參照,包括5**及5*,不設配額,找一個專家來釐定有關level的分數。這樣對文憑試學生來說是較公平, 大學收生的分數又不會下降, 真是雙贏。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6 22: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6 23:19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6 22:50 
限IB生時亦對佢地唔公道,老豆有錢唔係佢揀。佢地出既努力唔會比DSE狀元少。
結果,收生比例,變左帶有社 ...
不如由市場來決定,經DSE獲取錄學生收取本地生學費,經IB或GCE 取錄學生收取國際生學費,夠公平吧!IB或GCE算是海外生。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6 2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8-16 23:31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6 23:22 
唔得,擺明搞到富人專利。
我們無法擺脫富人在教育上的尊利,你反對配額制,那麼如何才算公平?政府無可能貼錢給學校搞平價版IB,自我矮化DSE.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6 23: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7 01:06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6 23:19 
不如由市場來決定,經DSE獲取錄學生收取本地生學費,經IB或GCE 取錄學生收取國際生學費,夠公平吧!IB或GC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7 01:25 編輯
傻喇,愈來愈多香港人放棄DSE,但佢地係百分百香港人,有納足税。
公平?
For them, the government and DSE fail them, they save up a lot to pay for IB tuition.They however like the HK university education, but you want to further punish them by not giving them local university fee when they are 100% HK tax payers.
What did their the children do wrong?Nothing. Their children’s type just isn’t suitable for DSE. They are already the victim of the DSE system with no fault of their own. And you want to further punish them in university?
And you think that is fair to them?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7 01:08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6 22:27 
分清楚:平等、平均
擇優而選,都有人話唔公平,真係要大抽獎。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7 01:19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16 23:31 
我們無法擺脫富人在教育上的尊利,你反對配額制,那麼如何才算公平?政府無可能貼錢給學校搞平價版IB,自我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7 01:29 編輯
Band 2/3 學校入大學唔夠人爭,大學不可以擇優而選,要有配額?
攪 band 2 入大學配額,band 3 入大學配額保護下佢地?
DSE 唔夠 IB 爭,攪大學配額保護下佢地?
如果香港政府大灑金錢,全港 IB,但十年後出現更好學制QB,香港人大量轉讀,又要否保護下lB?
競爭力唔夠就要保護下,Classic 保護主義 vs 市場力量。
自強喇。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7 01:38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6 22:50 
限IB生時亦對佢地唔公道,老豆有錢唔係佢揀。佢地出既努力唔會比DSE狀元少。
結果,收生比例,變左帶有社 ...
梗係,lB44分,45分入醫學院,你估天跌下來? 全球 45 分平均少於 1%。
細路唔適合DSE佢唔想的,父母死慳讀lB,細路聰明生性苦讀考 44/45 分,香港人高材生想入醫學院,醫學院也極歡迎想收,點知受配額限制,點樣睇都唔係公平公義。
部係嗰句,要配額保護,不如自強。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7 0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17 02: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7 02:14
星西部 發表於 18-8-17 02:02 
我明白,渣跑車同渣細車講擇快而勝既道理。
咁 F1 赛車怕要用全人類同款車才公平?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17 02:2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17 02:31 編輯
有錢,何只教育多選擇,住屋又大又海景,出入有私家車,醫療有私家醫生,飲紅酒法國餐。
如果社會要去除有錢付教育的細路的「優勢」,幾時我地要去除住屋,交通,醫療,飲食的優勢來維持「公義」?
不如入藉北韓共產算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8-17 07:02 標題: 回覆樓主
其實不少家長誤以為DSE等於NSS,lBDP等同於lB。是反映出他們是考試為本,而非教學為本,學習方法等等!政府用了不少公耥在NSS,而非DSE,不要搞錯。
舉一個例子,在NSS理科是先學理論,然後是做實驗作佐證。在 lB可能是相反,先設計實驗,然後給其他同學做,即是大家交义去做,目標已經不單純實驗,是如何設計,表達。這種探索式的學習及訓練為中心,訓練出什麼類型的學生?大學,社會,未來又需要什麼類型學生?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