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無補習無狀元 (左丁山)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8-8-8 13:51     標題: 無補習無狀元 (左丁山)




在IFC行商場,碰到以前代理日本藥嘅馬迷N,馬迷N常在馬場沙圈睇馬,最鍾意睇中一隻半冷馬(10至20倍),就用來做膽買QQP(獨贏及位置Q)全餐,每注一百,不時命中幾百元嘅冷Q,扣去本錢2300-2600元,還是有賺,最過癮有一次中咗一條兩千元大冷Q及過千元位置Q,收錢之時,四萬咁口。


賭馬只係嗜好啫,佢以前代理日本藥,不是在香港賣,而係運入內地,直情賺到笑,因為中國人民不愛中國藥,反而拼命搶購日本藥,佢地買藥時高喊前進前進,就是前進去日本買藥也。但呢次碰到面,馬迷N係問一個問題,世姪考IB得34分,入唔到心儀大學,有乜法?間大學曾經「有條件取錄」(Conditional offer),條件係IB有35分,偏偏世姪考到34分,只差一分幾慘情。大學有冇人情味講呀?唉,講呢樣就唔會有甚麼人情,康文署一位兼職(非正式政府僱員)教練,新年期間收咗學員利是,都被康文署告上廉記啦。差一分考唔到35分,大學收生人員咪一於公事公辦。


香港學生考IB,成績全球最好,今年全港IB考試平均分係35.96,及格率96.85%,2285名考生之中,取得40至45分學生有584人(25.6%),狀元(45分滿分)有38人(英基15人,男拔7人,聖保羅男女5人,三間學校已佔27人,71%),香港狀元佔亞太區102人之37%,可見香港學生考試成績特別標青,比較之下,全球有163511人考IB,平均分得29.78,狀元有186人,五成半在亞洲,三分一在香港,自從香港及亞洲學生加入IB試後,英法德西意等學生只好靠邊站!好多家長怕仔女讀本地學校讀死書,冇創意,有能力者皆在國際學校讀IB,誰知要考到高分,仍然係香港模式,靠補習!補習名校遵理嘅母公司精英匯(1775)在7月13日上市,由七科5**狀元梁冠康敲鑼,呢位現時港大牙醫學院學生就係在遵理補習嘅。今年考到9科5**嘅喇沙超級狀元及七位狀元都係遵理補習學生,做成不補習不會做狀元嘅現象。有人話,唓,DSE點同IB呢?唉,咪又一樣,昨日講C媽媽嘅仔嘅英文補習老師就係專門補習IB英文試嘅名師囉,有幾間著名國際學校嘅學生,絕大部份係富二代、富三代,人人有補習先生跟住㗎!佢地興一對一補習,只要有成績,補習費唔會同老師計較,香港學生考IB成績冠於全球,要多謝補習先生啦!




左丁山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9 07:36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18-8-9 07:37 編輯

i suspected the same thing.  個別例子 or general pattern,應該韓國和sg 都有補習風氣,為何香港一技獨秀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9 08:54

MrBeast 發表於 18-8-9 07:36
i suspected the same thing.  個別例子 or general pattern,應該韓國和sg 都有補習風氣,為何香港一技獨 ...

我估係因為IBDP讀兩年,但不少的香港學校有多一年的預備年,或transition year,用3年時間去準備2年的課程。如有補習的安排,亦會因而提早開始。

作者: linrongyao    時間: 18-8-9 09:55

MrBeast 發表於 18-8-9 07:36
i suspected the same thing.  個別例子 or general pattern,應該韓國和sg 都有補習風氣,為何香港一技獨 ...
所有亞太國家的學生都是十分努力讀書。其父母亦壓迫子女學習。故此,補習是十分普遍。在台灣,韓國等,補習天皇十分留行。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9 11:02

MrBeast 發表於 18-8-9 07:36
i suspected the same thing.  個別例子 or general pattern,應該韓國和sg 都有補習風氣,為何香港一技獨 ...

Wait until you see China getting on the IB bandwagon.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9 11:04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9 11:02
Wait until you see China getting on the IB bandwagon.
funny u said that. i was thking the same thing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8-9 11:11

MrBeast 發表於 18-8-9 11:04
funny u said that. i was thking the same thing

Thats when scores take on a new meaning and you realize there are other things than just scores.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9 12:03

MrBeast 發表於 18-8-9 11:04
funny u said that. i was thking the same thing

內地IBDP學校已經超過100家,不過,好似都係兩年IBDP,而且收生有限制。我相信無咁易超越香港。

不過,我建議內地尖子可考慮香港的IB學校,香港無收生限制,而且課程優越。香港政府可把IB發展成香港的教育產業,只要不再只支持HKDSE,而壓抑IB。

作者: 星西部    時間: 18-8-9 1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帝非天    時間: 18-8-9 15: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oray    時間: 18-8-9 18:57

咪玩啦,補IB通常單對單或小组,點會玩補習天王ah.
作者: 帝非天    時間: 18-8-9 1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8-8-10 23:43

帝非天 發表於 18-8-9 19:30
我不是玩,我的確不清楚讀國際學校還要去補習是否很普遍,我自己孩子就完全沒有,包括單對單。

另外,我 ...

有幾間有開班補 IB ,但和補本地 DSE 的不同 "公司"。
我仔女冇去補,但有聽聞其他學生補過的評語,參差得很。
但 IB 生一般家庭經濟上比較鬆動,
部分家長心態,補咗未必有用,但一定冇蝕底。
如果是去到想做 IB 狀元的水平,補習社未必咁有用。
唔知點解講到咁普遍,可能是有些人酸葡萄,見人高分就話一定有補習。
其實,比例比 local school 少很多。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11 10:36

我身邊local 的十居其九都補,一個為出國入到好U仲特登長途but sip過海去補,我們自己教,其實都是another form of補習,the pt is 若果同界大部分人去補而得到好成績入讀心儀學科,真的可以獨善其身?最後是否都要接受現實,入香隨俗,什麼教育理念都是得個講字.

ps its a question not a statement
作者: 帝非天    時間: 18-8-11 1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帝非天    時間: 18-8-11 11: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8-8-11 19:48

帝非天 發表於 18-8-11 10:45
我是連自己教都不會。

到高中還要不同形式的補習(包括父母教)真係叻極有限(是指真正的叻而非考試成績 ...

中學階段學習如與同學 研究切磋討論是很好的。互相切磋時刺激很多思考,也會增強理解力。學習階段先把同學間比較成稹放下。得益的是將來的學術成就。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11 20:16

帝非天 發表於 18-8-9 19:30
我不是玩,我的確不清楚讀國際學校還要去補習是否很普遍,我自己孩子就完全沒有,包括單對單。

另外,我 ...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878293/HKExcel%20IB狀元訪談%20%20%20%20考IB滿分靠兩大秘訣

HK Excel 有用 IB狀元做宣傳。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0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0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12 00:30

量子糾纏 發表於 18-8-12 00:00
有興趣想知,那些有參加這間補習學校的IB狀元究竞來自那些學校?估不到,今時今日,連狀元般的高材生還要 ...

中學升大學,係考公開試,所以有補習。大學入職場,不是考公開試,但也有專門機構做這門生意,不是補考試,而是補搵工,例如協助入iBank,提供apt test訓練,mock interview,安排intern,打做CV......或許狀元如果有錢,都會用這些服務。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8-8-12 01:07

量子糾纏 發表於 18-8-12 00:04
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年輕讀中學時幾乎個個都是這樣學習的,亦不會擔心同學考得更高分而刻意不分享自己心得。 ...

懷緬上一代……上一代出唔少科學家!是這樣互相 切磋。 徐立之丘成桐 高錕那個年代之後,香港越來越多考試狀元,補習社 功不可沒. Well, one may say, why not?
同學之間互相切磋才是真正求學問之道。人的思考能力,解難能力能有效激發出來。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12 07:03

ChiChiPaPa 發表於 18-8-11 20:16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878293/HKExcel%20IB狀元訪談%20%20%20%20考IB滿分靠兩大秘訣

HK Exce ...
1. 做好任務管理

2. 只做IB試題練習

my mum is a woman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12 07:21

MrBeast 發表於 18-8-12 07:03
1. 做好任務管理

2. 只做IB試題練習

我以為意思係把以下的本地考試文化帶入IB:

1. 死讀爛讀,試前溫習,日夜顛倒,不達目標,不罷休。

2 .死操爛操,盡操十年或以上的past paper,至答題能自然反射。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12 07:43

ChiChiPaPa 發表於 18-8-12 07:21
我以為意思係把以下的本地考試文化帶入IB:

1. 死讀爛讀,試前溫習,日夜顛倒,不達目標,不罷休。
我 interpret:
1. 時間管理,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溫習,有時亦要因情況take a step back去改變策略,講真普通資質like mine 是要父母pt them to the right dir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除非父母完全唔理子女學業,呢d$真唔使比人賺。

2)操下卷冇問題,但自己買來做都得,i guess 補習班 value 是在捉題,這我其實都唔mind (as long as its legal)

不過我也同意咁同傳統教育操練文化有乜分別,except non jupas has higher chance % wise to get into 神科?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12 07:57

MrBeast 發表於 18-8-12 07:43
我 interpret:
1. 時間管理,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溫習,有時亦要因情況take a step back去改變策略,講真普通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18-8-12 07:59 編輯

十多年前,本地大學還是3年制。入大學的非本地學制的學生係少數,好成績都往外地讀,他們在大學適應不了本地的教學文化,表現不及香港A level學生。

今天HKDSE係全才教育,比過往讀少一年,專門的選修科目學得又比過往A level淺,但英文又不比其他學制好。入到大學,對比家庭背景比較好的IB或國際學校學生,表現倒轉是被比下來,所以大學神科都喜歡收IB,多於DSE。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10: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10: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12 10:40

量子糾纏 發表於 18-8-12 10:17
唉!今時今日的年輕人,難道要靠這些輔助才能有足夠競爭力?或是說沒有這些輔助難以競爭? ...

可能是要取得超水平的工作,才有需要吧!

到工轉工,就找recruitment agent。只不過,一般recruitment agent是公司付錢,不是應聘者付費。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1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8-12 10:48

量子糾纏 發表於 18-8-12 10:33
我也是想説,我們年輕時,補習氣氛肯定沒有今天這麼濃厚,取得狀元及極高公開試成績的百份比或許低於今天, ...

現今的年代和父母時期不同。我見新聞有介紹過一所IB補習學校是當年的狀元所開。對於狀元來說,當年補習的好處不是幫了自己入大學,而是了解到學生的需要和補習作為補充學校課程的作用,今天成就了一門十分搵錢的生意。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rBeast    時間: 18-8-12 11:39

量子糾纏 發表於 18-8-12 10:41
我當年讀書的態度是從來不捉題,我認為必須熟悉所有範圍,便能對所考範圍能螎匯貫通,題目出得如何巧妙也能 ...
只得知有什麼題目,就高分低能,但若學到如何從past paper 中找到pattern,從而做個溫習策略,就唔同講法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1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量子糾纏    時間: 18-8-12 1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18-8-12 16:50

planetearth 發表於 18-8-11 19:48
中學階段學習如與同學 研究切磋討論是很好的。互相切磋時刺激很多思考,也會增強理解力。學習階段先把同學 ...

呢啲我哋當年嘅"正常學習",今日喺部份所謂"名校"已成為遙不可及嘅夢:
好多同學一放學即閃去補習或練校隊,相處時間不多,fd 嘅一齊吃喝玩樂。講心事係有,但一提到學習內容即 ,驚私補得嚟嘅料俾人攞咗。
老師方面,教學同行政工作繁忙,每節課後得5-10分鐘小息,唔可能經常停落嚟俾同學問問題。同學放學後去教員室揾老師揾到嘅機會冇我哋嗰陣咁高,由於多 ECA, 好多老師有帶校隊、樂團之類,放學後要跟練習,改簿要帶返屋企三更半夜改 。
(利申: 女直資中三學生家長,有朋友係中學老師)

作者: linrongyao    時間: 18-8-14 09:54

回覆 量子糾纏 的帖子

本人曾在一補習班教授。有很多IB 學生補習。多數是成續中等。 也有一兩個同學是要求考A級或以上。補習班老師很多不太關心學生的進展,主要提供以往考試試題給予學生練習,故此,可以說,80%成功是學生本身努力,補習老師祇有20%功能。 當然,如學生是比較差,先生就有大一點幫助。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