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文憑試考《孤獨的理由》 作者:很多題不懂答 [打印本頁]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0 18:56     標題: 文憑試考《孤獨的理由》 作者:很多題不懂答

文憑試考《孤獨的理由》 作者:很多題不懂答
From rthk

文憑試昨日開考中文科閱讀卷,其中一篇考核文章是台灣作家林黛嫚的《孤獨的理由》。林黛嫚在社交網站表示,很多題她自己都不知如何回答,或者只能取得低分。

有中國語文學系教授指,若撇開寫作動機和背景,純粹要求考生從文字分析文章,即使最終答案與作者原意不同,都不是大問題。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0 18:59

真諷刺!
要答對,難道要做評卷者心裏的一條蟲?
作者: dolala    時間: 18-4-10 19:11     標題: 回覆樓主

沒有聽過「作者已死」這一概念?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0 19:28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0 18:56
有中國語文學系教授指,若撇開寫作動機和背景,純粹要求考生從文字分析文章,即使最終答案與作者原意不同,都不是大問題。
問題是,如果評分標準要一定緊貼marking scheme,而不是考生言之成理即可,是難中之大難
作者: cow    時間: 18-4-10 19:40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0 18:59
真諷刺!
要答對,難道要做評卷者心裏的一條蟲?
考評局唔係第一次捉蟲,上次啲人都叫佢地揾啲已故作者,就唔會出醜.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0 22:20

本帖最後由 2jkidsfather 於 18-4-10 22:21 編輯
mother904 發表於 18-4-10 19:28
問題是,如果評分標準要一定緊貼marking scheme,而不是考生言之成理即可,是難中之大難 ...

中文,如果緊貼marking scheme,會不會是另外一種主觀(from EDB)??
我對文章感受看法是錯,marking scheme 内的先對?

作者: littlelamma    時間: 18-4-10 22:30

唔止一次,連作者都唔識答,即是作者本身都不是這樣想。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0 23:02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0 22:20
中文,如果緊貼marking scheme,會不會是另外一種主觀(from EDB)??
我對文章感受看法是錯,marking sche ...
所以咪話而家DSE中文係死亡之卷囉。
希望有範文後,情況可以改善

作者: Talent2018    時間: 18-4-10 23:29

又不作者身中一條蟲,答案在于自己吧。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8-4-11 00:40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8-4-11 00:41 編輯
littlelamma 發表於 18-4-10 22:30
唔止一次,連作者都唔識答,即是作者本身都不是這樣想。

有名叫死亡之卷唔係因為深,而係问題出得騎呢、“標準”答案明顯係諗多左,懶有內涵、評分標準奇怪(oral要小組真係無言)~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4-11 08:2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4-11 08:31 編輯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4-11 08:30 編輯

印象中近年中英文卷合格率都是一半,但少人講英文取2失去大學入場卷。據2017年資料,10%日校考生中文取3或以上但英文2,多於英文取3或以上而中文2的8%,似乎因英文卷死亡率仲高D, 大家點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1 08:33

Yanamami 發表於 18-4-11 00:40
有名叫死亡之卷唔係因為深,而係问題出得騎呢、“標準”答案明顯係諗多左,懶有內涵、評分標準奇怪(oral要 ...

我一直冇講,以前有EK網友私下告訴我一個觀察。近年EDB及考評局中文科方面多咗不少國內的人。他們在課程及出卷方面越來越接近大陸的考法!

要考得好就要有集體主義的思維,體現在中文小組會話。這一點,我一直不明白。

今早我開竅了,我現在明白點解就算清華大學的畢業論文研究,是小組化,而不是個人。我們一直傾向個人獨立研究能力,而非和稀泥式的小組研究!

如果想中文考得好,要研究高考的 marking scheme ,還有他們要如何訓練學生的意識形態,就不論作者生與死,逢兇化吉!

以上純粹以訛傳訛,如有類同,實屬不幸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1 08:38

ANChan59 發表於 18-4-11 08:33
我一直冇講,以前有EK網友私下告訴我一個觀察。近年EDB及考評局中文科方面多咗不少國內的人。他們在課程及 ...
已經不幸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1 08:42

poonseelai 發表於 18-4-11 08:29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4-11 08:30 編輯

印象中近年中英文卷合格率都是一半,但少人講英文取2失去大 ...
學生唔讀英文吧?
英文卷答案爭議性比較小。

作者: dolala    時間: 18-4-11 08:45     標題: 回覆樓主

調番轉頭如果乜都要緊跟作者原意,咁乜嘢金庸學紅學甚至所有文學賞析,都可以收檔啦!

作者表述的原意是否定於一尊?如果係,舉凡文學作品到官員講話,都不可以另有解讀?何況原作者經了解之後,覺得份卷出得唔差。

//林說,台灣考試的閱讀理讀部分只有選擇題,稱讚香港的試題變化多,可考核考生不同能力,如首條試題要求學生將文章20段落結構分4部分,「可測試考生對文章架構的理解」。

被問部分開放式問題,例如詢問文中的「他(家翁)」孤獨的主因是什麼等,對考生來說是否有一定難度,林認同有難度,並解釋整篇文章圍繞孤獨而寫,加上是描述媳婦對家翁的感受,入世未深的中學生未必理解當中情感,但認為「考試就是要考出程度來」。不過,她亦指以題目難易程度而言,評估如讓台生應考,「較優秀」的台灣中六生才能取得高分。//

文章入DSE試題 認同有難度  〈孤獨〉作者﹕中學生未知孤獨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0411/s00011/1523383414064

作者: akys    時間: 18-4-11 09:00

poonseelai 發表於 18-4-11 08:29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4-11 08:30 編輯

印象中近年中英文卷合格率都是一半,但少人講英文取2失去大 ...
可能係咁,B1英中英文攞2嘅同學比中文攞2嘅同學少好多。始終係B1, 其他科目考得好而死中文給人感受大好多。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4-11 09:04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1 08:42
學生唔讀英文吧?
英文卷答案爭議性比較小。
正正因爭議較少而有此結果,是否反映普遍英語水平下降?
作者: daisy17772    時間: 18-4-11 09:21

Yanamami 發表於 18-4-11 00:40
有名叫死亡之卷唔係因為深,而係问題出得騎呢、“標準”答案明顯係諗多左,懶有內涵、評分標準奇怪(oral要 ...

can't agree more.

作者: cow    時間: 18-4-11 09:25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1 08:42
學生唔讀英文吧?
英文卷答案爭議性比較小。
英文卷stright forward, 中文深入到連作者都唔識答.
作者: daisy17772    時間: 18-4-11 09:32     標題: 回覆樓主:

//考評局發言人回應稱,審題委員會擬題時獨立按閱讀材料的內容撰寫評卷參考,以考核考生的閱讀能力,包括理解、分析、感受、鑑賞等。考生的答案只要根據文本作答,言之成理,即可接受。//

其實係咪真係言之有理,就可以接受傢。marking scheme 真係容許言之有理? 我聽過有中文老師在bk 分享, dse中文科計分同以前唔同,dse 係要求一定要有指定 關鍵字  ,先至可以攞到分 ,而唔可以只係表達到意思。

如果考試局自己都知道 問題都未必係 作者嘅原意, 根本就冇理據要啲學生 有接近嘅意見。 而家讀中文著重高思維, 咁就更加應該要客許真正嘅言之有理。 不過香港嘅教育局 可能都未必有咁嘅人才,識得去就住唔同嘅答案 ,去進行客觀嘅畀分。

作者: daisy17772    時間: 18-4-11 09:33

cow 發表於 18-4-11 09:25
英文卷stright forward, 中文深入到連作者都唔識答.

本帖最後由 daisy17772 於 18-4-11 09:35 編輯

真係深入,定係矯枉過正, 整到懶係刁鑽。 話就話 培養高思維, 實質就要跟marking scheme?!

作者: daisy17772    時間: 18-4-11 09:43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daisy17772 於 18-4-11 09:44 編輯

其實今次的作者 回應傳媒嘅問題 ,算係有厚道。 重讚出題目出得靈活。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1 12:59

daisy17772 發表於 18-4-11 09:33
本帖最後由 daisy17772 於 18-4-11 09:35 編輯

真係深入,定係矯枉過正, 整到懶係刁鑽。 話就話 培養 ...
會唔會係鼓勵感性,鼓勵煽情。所以女仔有著數?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1 13:00

dolala 發表於 18-4-11 08:45
調番轉頭如果乜都要緊跟作者原意,咁乜嘢金庸學紅學甚至所有文學賞析,都可以收檔啦!

作者表述的原意是否 ...
唔係話要跟唔跟作者原意,而係一篇文學作品每個人有唔同感受。
但係用嚟做考試,要畀評卷員找出錯誤,即係你話我嘅感受唔啱?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1 13:00

poonseelai 發表於 18-4-11 09:04
正正因爭議較少而有此結果,是否反映普遍英語水平下降?
你可以話英語水平下降,但英文DSE攞 2 同中文攞3 好似冇得比較。
蘋果同埋橙的比較會不會不配對呢?


作者: dolala    時間: 18-4-11 13:02     標題: 回覆樓主

中文係母語,會變相考埋考生文化修養和造詣甚至邏輯思維;英文卷係外語,要求一般較母語語文試低。除非係考英國文學科啦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1 13:07

dolala 發表於 18-4-11 13:02
中文係母語,會變相考埋考生文化修養和造詣甚至邏輯思維;英文卷係外語,要求一般較母語語文試低。除非係考 ...

有時我覺得考中文已經接近考中國文學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1 13:20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1 13:07
有時我覺得考中文已經接近考中國文學
我覺得是從前的中國語文、中國文化同中國文學三卷炒埋一碟
英文純粹考英語水平,唔會見到英文卷考莎士比亞,但中文卷就博大精深到貫穿幾千年,叫一個中學生點應付?

所以今年開始有範文真心覺得是德政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4-11 13:58

mother904 發表於 18-4-11 13:20
我覺得是從前的中國語文、中國文化同中國文學三卷炒埋一碟
英文純粹考英語水平,唔會見到英文卷考莎士比亞 ...
probably because DSE English is the second language whereas Chinese is the first language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8-4-11 14:59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8-4-11 15:00 編輯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1 12:59
會唔會係鼓勵感性,鼓勵煽情。所以女仔有著數?

你以為啦!……我女中文反而文言文高分果白話呢part. 話鬼知个作者係乜情懷咩,你講咩都得啦……似乎又相當有道理。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1 17:49

poonseelai 發表於 18-4-11 13:58
probably because DSE English is the second language whereas Chinese is the first language
如果真係咁重視中文第一語言,中史、中化、中國文學呢d係咪應該成為中學必修科呢?單靠中文一科的課時,根本不能涵蓋課程要求,學生唔知頭唔知路去考,所以好多做左炮灰囉。
作者: cow    時間: 18-4-11 18:00

mother904 發表於 18-4-11 13:20
我覺得是從前的中國語文、中國文化同中國文學三卷炒埋一碟
英文純粹考英語水平,唔會見到英文卷考莎士比亞 ...
範文只佔中文科總分的7.2%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1 18:12

本帖最後由 mother904 於 18-4-11 18:13 編輯
cow 發表於 18-4-11 18:00
範文只佔中文科總分的7.2%

總比以前大海撈針好,而且近年marking scheme也好像寬鬆了少許
呢7.2%分分鐘可救命,由2變3

作者: dolala    時間: 18-4-11 18:44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dolala 於 18-4-11 18:44 編輯

好心啦各位⋯⋯


myimage.jpg


圖片附件: myimage.jpg (18-4-11 18:44, 176.69 KB) / 下載次數 15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EyMTA0fDlmZTQ5MjFhfDE3NTI4MTU2Mzd8MA%3D%3D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1 20:02

dolala 發表於 18-4-11 18:44
好心啦各位⋯⋯
我覺得作者想息事寧人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8-4-11 21:13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1 20:02
我覺得作者想息事寧人
喺唔想無端端俾利用~~你地考試唔好拖我落水
作者: jumphigh    時間: 18-4-11 23:01     標題: 回覆樓主: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1998Ruby1998    時間: 18-4-11 23:28

最記得係成日因為呢 d「作者有咩用意/暗示」,每次睇文章都疑神疑鬼,之後自己嘗試答,就畀老師話「過度揣摩」,該題零分
作者: 1998Ruby1998    時間: 18-4-11 23:39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建議考評局中文科都一樣,整返個 B1 B2 卷,等班同學仔可以保返個 3,唔會因為中文衰左而冇得讀大學。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2 08:54

jumphigh 發表於 18-4-11 23:01
其實古文诗詞賞析都係後人自己想像出來的,都冇问过原作者究竟係咪咁谂  但文、藝科目向來係咁主观 ...
Agre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2 10:35

mother904 發表於 18-4-11 13:20
我覺得是從前的中國語文、中國文化同中國文學三卷炒埋一碟
英文純粹考英語水平,唔會見到英文卷考莎士比亞 ...

不是「德政」,正确些是「拔乱反正」!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2 12:45

ANChan59 發表於 18-4-12 10:35
不是「德政」,正确些是「拔乱反正」!
你的用詞較精準
作者: dolala    時間: 18-4-12 13:04

1998Ruby1998 發表於 18-4-11 23:39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建議考評局中文科都一樣,整返個 B1 B2 卷,等班同學仔可以保返個 3,唔會因為中 ...

值得考慮。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3:20

1998Ruby1998 發表於 18-4-11 23:39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建議考評局中文科都一樣,整返個 B1 B2 卷,等班同學仔可以保返個 3,唔會因為中 ...

中文門檻高,先可以篩走一部分人。
始終學位吾夠,目前未能做到人人有大學讀. 每年學生約5萬幾人 vs 萬5個jupas學位;33222只係最低門檻,就算達標也不代表可以成功升大學. 但同意如果其他學生其他科拎好高分over 5以上,只衰中文得2,只能夠講好吾抵,運氣吾夠.

作者: 1998Ruby1998    時間: 18-4-12 14:01

回覆 Kittymummy 的帖子

依家有個問題就係連外國嘅大學都會要求 "with Chinese no lower than 3“ ,有 d 人係想走都走唔到。我今年有個師妹想去加拿大升學,已經有 SFU offer,要求佢中文有 3,選修科有 4 就得。佢依家驚因為一科中文累全家。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8-4-12 15:49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8-4-10 18:56
文憑試考《孤獨的理由》 作者:很多題不懂答
From rthk

「即使最終答案與作者原意不同,都不是大問題。」
作者原意係A,但考評局答案係B,學生認為係C
咁B就係所謂最終答案?即使作者原意係A? 咁B係邊個唸出黎,點解可以override作者原意?
作者唔會寫marking scheme同model answer掛......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2 16:13

回覆 Kittymummy 的帖子

You assumed all students should go to universities, personally, I put a question mark here.

I always think we should also look at the following:

1. Self finance locally;
2. Overseas;
3. Top up degrees; and
4. Direct entry of year 2 or 3 from sub-degree programs.

We have more than enough undergraduates, but not enough decent jobs for undergraduates.

作者: cow    時間: 18-4-12 16:26

Kittymummy 發表於 18-4-12 13:20
中文門檻高,先可以篩走一部分人。
始終學位吾夠,目前未能做到人人有大學讀. 每年學生約5萬幾人 vs 萬5個 ...
GCE幫到你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6:31

cow 發表於 18-4-12 16:26
GCE幫到你

我地學校有GCSE 課程,什至可以用3rd language 去replace DSE中文科,但最後都係決定行DSE,考中文.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6:39

ANChan59 發表於 18-4-12 16:13
回覆 Kittymummy 的帖子

You assumed all students should go to universities, personally, I put a ques ...

我冇assumed 過所有同學能直升大學。我之前想表達既係,Jupas 位就係得咁多,中文英文吾高一點門檻,係好難篩選一班人走. 好似今年中文科出淺左,我亞女話未必好事,當人人能輕易拎到中文科3時,就會多左人去競爭大學學位. 餅就係咁大,爭在幾多人去分. 至於你講既吾夠工比大學生,呢個係another issues .

作者: cow    時間: 18-4-12 16:41

Kittymummy 發表於 18-4-12 16:31
3rd language 去replace DSE中文科
...
少數族裔?
作者: cow    時間: 18-4-12 16:43

Kittymummy 發表於 18-4-12 16:39
我冇assumed 過所有同學能直升大學。我之前想表達既係,Jupas 位就係得咁多,中文英文吾高一點門檻,係好 ...
用中文篩選為之不智.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6:44

cow 發表於 18-4-12 16:41
少數族裔?

吾係,大把local 學生都吾考DSE 中文(我地學校),改用日文/法文去代替DSE 中文。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6:46

cow 發表於 18-4-12 16:43
用中文篩選為之不智.

本帖最後由 Kittymummy 於 18-4-12 16:47 編輯

兩睇啦。遊戲玩法就係咁。
或者可以張英文門檻去到4,中文去到2.
如是者,咪一樣總有學生達吾到4,之後又話已回歸,英文冇必要咁深,對中中學生吾公平⋯⋯etc.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2 16:50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8-4-12 15:49
「即使最終答案與作者原意不同,都不是大問題。」
作者原意係A,但考評局答案係B,學生認為係C
咁B就係所 ...
That's what I want to point out.


作者: cow    時間: 18-4-12 16:58

Kittymummy 發表於 18-4-12 16:46
本帖最後由 Kittymummy 於 18-4-12 16:47 編輯

兩睇啦。遊戲玩法就係咁。
改中文要求為2

學生由學校自行篩選, Eng, Law (英文5), Engineering (數學5).. 等等.
作者: cow    時間: 18-4-12 17:06

Kittymummy 發表於 18-4-12 16:44
吾係,大把local 學生都吾考DSE 中文(我地學校),改用日文/法文去代替DSE 中文。
...
ic, 學校配合, 扮非華語學生.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7:08

cow 發表於 18-4-12 16:58
改中文要求為2

學生由學校自行篩選, Eng, Law (英文5), Engineering (數學5).. 等等. ...

所以我話兩睇啦.
今年開始有範文,已經算比過往幾年叫做出淺左. 所以中文要求3,我又覺得合理既。範文佔整體7.2%分數,今年DSE 學生早係S2 時已經知道有12篇範文呢樣野,佢地正常已經well preparation . 但如果要直接張中文門檻降低為2,又好似怪怪的。咁過去幾年DSE 學生又好似吾多公平咁.

作者: ACE2126    時間: 18-4-12 1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7:41

ACE2126 發表於 18-4-12 17:23
這廿年香港教育變了實驗場

冇辦法,一係跳船,一係留港面對.
樂觀咁諗,考既吾係得你一個。個個都係跟遊戲玩法走. 平常心啦⋯⋯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2 17:50

Kittymummy 發表於 18-4-12 13:20
中文門檻高,先可以篩走一部分人。
始終學位吾夠,目前未能做到人人有大學讀. 每年學生約5萬幾人 vs 萬5個 ...
我會咁睇,所謂升學門檻只係最低要求,之後仲要夠分先可以入大學。既然而家都唔係所有達標者都有學位,所謂門檻就冇存在必要,由大學自決收生,不是更可以人盡其才,不會浪費資源嗎?
以前A level時代,中文不合格一樣可以入HKU Law。讀工程、數學,有冇必要中、英文要3?中文門檻高,篩走的未必是沒有能力的人,只是語文不夠好而已。修讀那些科目先最適合某學系,大學自己最清楚,但而家因為3322呢個框框,有很多專才特別是理科生都流失了,這不是香港之福。

這個問題不改,投放幾多資源去搞STEM都冇用。



作者: Kittymummy    時間: 18-4-12 18:00

mother904 發表於 18-4-12 17:50
我會咁睇,所謂升學門檻只係最低要求,之後仲要夠分先可以入大學。既然而家都唔係所有達標者都有學位,所謂 ...

都係既,的確吾少錯配係過去幾年.
但⋯⋯冇辦法。我地小市民唯有跟政策而行。佢地要改例都吾容易,一定比人嘈。正如工科,竟然冇指明要求學生一定修讀m1m2. 的確好大爭議,不過已過幾年,大學有經驗,我相信佢收生方便讀某些科既學生總會有優先。我亞女今年都係DSE, 中文有冇3都未知知數。雖然擔心,但都係果句,平常心啦。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2 18:09

Kittymummy 發表於 18-4-12 16:39
我冇assumed 過所有同學能直升大學。我之前想表達既係,Jupas 位就係得咁多,中文英文吾高一點門檻,係好 ...
無論幾多人爭,最終都只有最高分的那群人才爭到大學學位。
就算將中文門檻調去2,爭的人看似多了,實際上不會有大影響,因為不會因為多人爭而令到低分的人都可以入大學。中文2而入到大學的,其他科一定極高分。






作者: Band5    時間: 18-4-14 12:26     標題: 回覆樓主:

中國語文當然應該純粹從文字分析文章,如果要考慮作者原意,就變咗心理學或者偵探學了!

假如文字分析文章與作者原意不同,而作者係無心誤導讀者嘅,就有須要檢討自己嘅寫作技巧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4 12:50

Band5 發表於 18-4-14 12:26
中國語文當然應該純粹從文字分析文章,如果要考慮作者原意,就變咗心理學或者偵探學了!

假如文字分析文章 ...

公道一點,原作者怎會知道某個角落,某些好講書不求甚解的出卷員這樣出題目!我替他們不值!

如果我靈感到,寫篇抒發心情的文章,我點會想到一班某地蠢材用來魚肉中學生,還要扣我帽子話有標準答案!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4-14 13:52

ANChan59 發表於 18-4-14 12:50
公道一點,原作者怎會知道某個角落,某些好講書不求甚解的出卷員這樣出題目!我替他們不值!

如果 ...

語文規範化,寫作技巧規範化。至於大師級的語文創意,就要小心離題,三級都攞唔到,入大學都成問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4 14:05

ChiChiPaPa 發表於 18-4-14 13:52
語文規範化,寫作技巧規範化。至於大師級的語文創意,就要小心離題,三級都攞唔到,入大學都成問題。
...

你是否搞錯了,我是原作者,我寫什麼,關那些老八股什麼事!

整個香港考試制度精神分裂,又要挑剔香港學生沒有創意,又要考試答案規範化 公是政府贏,字是我們輸!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4 14:41

本帖最後由 2jkidsfather 於 18-4-14 14:47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8-4-14 14:05
你是否搞錯了,我是原作者,我寫什麼,關那些老八股什麼事!

整個香港考試制度精神分裂,又要挑剔香港學 ...

攞人文章自己再設計答案,答唔中或 feel 唔到擬題者意思,你錯

作者: Band5    時間: 18-4-14 14:55

ANChan59 發表於 18-4-14 12:50
公道一點,原作者怎會知道某個角落,某些好講書不求甚解的出卷員這樣出題目!我替他們不值!

如果 ...

我以考生角度去睇,應考時只須以文字分析文章,出卷員或者原作者嘅原意是否一致,就毋須理會!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4-14 15:12

Band5 發表於 18-4-14 14:55
我以考生角度去睇,應考時只須以文字分析文章,出卷員或者原作者嘅原意是否一致,就毋須理會!
...

做就依從考試規則的一代,沒自己的角度看語文作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4 15:22

Band5 發表於 18-4-14 14:55
我以考生角度去睇,應考時只須以文字分析文章,出卷員或者原作者嘅原意是否一致,就毋須理會!
...

我傾向相信文章分析,不一定只有單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我的年代好似較寬鬆,到現在,我去考香港的試,肥佬機會都好高 不是因為能力,只因為我不是那條蟲!

作者: Band5    時間: 18-4-14 17:23

ANChan59 發表於 18-4-14 15:22
我傾向相信文章分析,不一定只有單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我的年代好似較寬鬆,到現在,我去考香 ...

可能我係一個純粹理科人,只知道語文嘅重要性在於讀寫中文達致有效的溝通!從來都覺得中國語文只應該考文章理解和運用。並且應該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那些有千百個答案嘅文章分析,如同詩詞歌賦,已屬於文學欣賞!

作者: Band5    時間: 18-4-14 17:32

ChiChiPaPa 發表於 18-4-14 15:12
做就依從考試規則的一代,沒自己的角度看語文作品。

以這考題為例,原作者冇出過文章分析,考生亦未見過出卷員嘅標準答案,如果唔用自己角度看語文作品,可以去邊度抄答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4 17:47

Band5 發表於 18-4-14 17:23
可能我係一個純粹理科人,只知道語文嘅重要性在於讀寫中文達致有效的溝通!從來都覺得中國語文只應該考文 ...

我跟你的看法是接近的,有些是好明顯的,應該沒有太多問題。好多時要分析作者的心境及目的,是臆測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不應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我覺得應該寬鬆,而且多次在生作者都表達,他們不是標準答案的情況及原因創作,加上其他死無對證,即是不少學生死得寃枉。

我都是理科人,這不是文學分析,是出卷人唔經大腦的問題。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8-4-14 18:13

Band5 發表於 18-4-14 17:32
以這考題為例,原作者冇出過文章分析,考生亦未見過出卷員嘅標準答案,如果唔用自己角度看語文作品,可以 ...

同一篇文章,每人的角度,感受和體會(包括作者自己)都不一樣,只有DSE中文能有劃一的標準。

統一的標準下,語文世界將失去色彩,香港難有依循標準的出色作家,而只會有懂得考試的中文補習天皇。

作者: LingChiBaBa    時間: 18-4-14 18:17

Band5 發表於 18-4-14 14:55
我以考生角度去睇,應考時只須以文字分析文章,出卷員或者原作者嘅原意是否一致,就毋須理會!
...

我有個懷疑考評局其他中文科出卷員是否有一致答案。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8-4-14 18:55

ChiChiPaPa 發表於 18-4-14 18:13
同一篇文章,每人的角度,感受和體會(包括作者自己)都不一樣,只有DSE中文能有劃一的標準。

統一的標準下 ...
DSE的悲哀,是出唔到作家,亦出唔到科學專才,兩頭唔到岸
作者: youma    時間: 18-4-14 22:16

不單是閱讀理解, 口試的評分準則亦不客觀. 中文科整體的成績可信性已甚低, 很多大學收生時也不想採用!

是時候要改革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5 11:44

youma 發表於 18-4-14 22:16
不單是閱讀理解, 口試的評分準則亦不客觀. 中文科整體的成績可信性已甚低, 很多大學收生時也不想採用!

是 ...

口試我最不能接受是小組討論,為什麼要小朋友受到其他考生的影響。

當「疱疹」建議資助考生DSE考試費,家長們就怕其他人搞亂檔,到小恩小惠,又忘記了整個口試的方式就是不合理,是否真的奴性太重?

作者: artroboy    時間: 18-4-16 12:02

ANChan59 發表於 18-4-14 15:22
我傾向相信文章分析,不一定只有單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我的年代好似較寬鬆,到現在,我去考香 ...
我自問我DSE中文會肥佬.....(會考中文B)

作者: HaYi    時間: 18-4-16 14:26

ANChan59 發表於 18-4-14 17:47
我跟你的看法是接近的,有些是好明顯的,應該沒有太多問題。好多時要分析作者的心境及目的,是臆測性的, ...
極同意. 高年級的中文採用的文章好多是好有文學性的作品, 天馬行空或隨心而發, 抒情寄意對象可能只是虛構, 情感亦可能只是文學渲染.   作家可以成為作家, 其作品應該有很多特色及與眾不同的意念.  或好有作者自己獨有的風格角度.    如莘莘學子可以在考試時輕易估透估中, 豈不是變成人人都是作家?   
如出題所需設計考卷時引用了某作家的文, marking scheme 一定要有相當的彈性去接納考生唔同的答案. 評分應著眼在答題的流暢性及合理性.   是非此類標準答案是為評核低年級文章或非黑即白的議論文而設, 另或當局出範文出埋標準答案, 好俾考生背定, 考試就當去考核記性, 不要考核語文能力好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6 14:36

LingChiBaBa 發表於 18-4-14 18:17
我有個懷疑考評局其他中文科出卷員是否有一致答案。

应该不会吧!

同一篇文章,各人背境不同,经历不同,感受不同,十分正常,反而標凖答案就不太正常!

试问同一篇文章,十几岁相对几十岁,有分别,十分合理的!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8-4-16 23:22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8-4-17 14:36 編輯
HaYi 發表於 18-4-16 14:26
極同意. 高年級的中文採用的文章好多是好有文學性的作品, 天馬行空或隨心而發, 抒情寄意對象可能只是虛構,  ...

彈性接納考生合理既答案。。。。。IB先做得到吧。好貴喔d老師(又要有番禁上下功力佢有可能100份有100個唔同答案),HK流水作業、工廠出品式真喺好難做到。
作者: akys    時間: 18-4-16 23:33

睇呢個帖就諗起辛棄疾嘅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天皇就係幫十幾歲學生估下五六十歲人嘅睇法,可悲。
作者: bobbycheung    時間: 18-4-17 01:58

本帖最後由 bobbycheung 於 18-4-17 02:00 編輯
akys 發表於 18-4-16 23:33
睇呢個帖就諗起辛棄疾嘅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係要買樓。 為置新居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買家難求,供款。卻道無樓好過有。


作者: HaYi    時間: 18-4-17 14:34

Yanamami 發表於 18-4-16 23:22
彈性接納考生合理既答案。。。。。IB先做得到吧。好貴喔d老師(又要有番禁上下功力佢該有可能100份有100個 ...

事實情况如你所说,做出具彈性而有公信力的批評的確需要出色的出卷及批改員.  如水平未夠,一係請原作者出,一係多出些能夠標準化答案的嘢

作者: HaYi    時間: 18-4-17 14:40

akys 發表於 18-4-16 23:33
睇呢個帖就諗起辛棄疾嘅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 ...

同情某程度上是考生非戰之罪.尤其古文類上左大学吾修中文似乎吾會用到,抽出核心評核歸入文學科更合理

作者: akys    時間: 18-4-17 15:15

HaYi 發表於 18-4-17 14:40
同情某程度上是考生非戰之罪.尤其古文類上左大学吾修中文似乎吾會用到,抽出核心評核歸入文學科更合理
...
順得哥情失嫂意,唔理有冇用,情意結先行。呢到都好多家長認為學生要學古文,要懂得欣賞幾千年中國文化。
作者: akys    時間: 18-4-17 15:22

HaYi 發表於 18-4-17 14:40
同情某程度上是考生非戰之罪.尤其古文類上左大学吾修中文似乎吾會用到,抽出核心評核歸入文學科更合理
...
真心講,古文唔難讀,原因是幾百年來各家對古文解讀已有大致共識,有讀就得,反而白話文理解和口試先係堅,問得咁刁鑽,又有死板概標準答案,好容易死。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7 17:21

akys 發表於 18-4-17 15:15
順得哥情失嫂意,唔理有冇用,情意結先行。呢到都好多家長認為學生要學古文,要懂得欣賞幾千年中國文化。 ...

我是鼓勵學古文及中華文化的家長,但不贊同現正的所謂語文考法,是四不像的做法,兩者冇必然關係,而且要學,可以自己家長跟小朋友一起探索,不一定要上課堂或者興趣班。

作者: akys    時間: 18-4-17 17:54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18-4-17 18:0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8-4-17 17:21
我是鼓勵學古文及中華文化的家長,但不贊同現正的所謂語文考法,是四不像的做法,兩者冇必然關係,而且要 ...

我唔係好贊成自學,課外學。其實整一科每週一堂,小一至中四五,叫中國文化欣賞,類同音樂體育VA等,但唔計呈分,唔計入中文分,上堂搖下頭朗讀一啲古文古詩,教下平仄,作下打油詩,對聯等;應該幾有趣,又政治正確。每年仲可以去下文化中心等睇xx展覽,你話幾好呢?

而家搞到一大班學生憎死中文,或者要跳船,做教育做到咁都係一絕。


後補: 呢一科千祈唔好用普通話教,好難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7 18:35

akys 發表於 18-4-17 17:54
我唔係好贊成自學,課外學。其實整一科每週一堂,小一至中四五,叫中國文化欣賞,類同音樂體育VA等,但唔 ...

古文,詩及詞,用廣東話才是正統!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4-17 18:39

akys 發表於 18-4-17 17:54
我唔係好贊成自學,課外學。其實整一科每週一堂,小一至中四五,叫中國文化欣賞,類同音樂體育VA等,但唔 ...

我年幼時,差不多每個星期日都去中環大會堂看展覽會,書畫展等等。

作者: somoon    時間: 18-4-17 19:35

本帖最後由 somoon 於 19-3-18 21:12 編輯

....
作者: HaYi    時間: 18-4-17 19:41

akys 發表於 18-4-17 17:54
我唔係好贊成自學,課外學。其實整一科每週一堂,小一至中四五,叫中國文化欣賞,類同音樂體育VA等,但唔 ...

好同意啊,我自己2線小学1a中学中文大都级一,冇修文學但有興趣看,不為考試而背到現都仍保持到看的興趣.  如為考試,可能早已厭倦.

作者: akys    時間: 18-4-17 20:00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18-4-17 20:09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8-4-17 18:35
古文,詩及詞,用廣東話才是正統!

成日叫阿仔用普通話背木蘭辭俾我聽,死都唔肯,哈哈!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18-4-17 20:11

somoon 發表於 18-4-17 19:35
咁如果取消oral 既話,會唔會大陸學生更加易考?
未必。不要睇小香港人

作者: dolala    時間: 18-4-18 08:25

HaYi 發表於 18-4-16 14:26
極同意. 高年級的中文採用的文章好多是好有文學性的作品, 天馬行空或隨心而發, 抒情寄意對象可能只是虛構,  ...

你又知人地無接納不同答案?

作者: HaYi    時間: 18-4-18 11:48

dolala 發表於 18-4-18 08:25
你又知人地無接納不同答案?

你知?你負責出卷評卷?願聞其詳.

作者: silvia_ng    時間: 18-4-19 09:50

1998Ruby1998 發表於 18-4-11 23:28
最記得係成日因為呢 d「作者有咩用意/暗示」,每次睇文章都疑神疑鬼,之後自己嘗試答,就畀老師話「過度揣 ...
人也變得多疑了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