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小三BCA勢復考 擬抽樣不記校名 報告不交學校 盼減操練誘因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8-3-17 12:40 標題: 小三BCA勢復考 擬抽樣不記校名 報告不交學校 盼減操練誘因

今年5月的小三TSA或BCA如何考,今天將有定案,據了解教育局較傾向不記名、不記校抽樣考核,學校亦不會獲發考試報告,以杜絕操練誘因。圖為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小三學生去年應考BCA中文科的情况。
【明報專訊】檢討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或稱為基本能力評估,即BCA)的委員會今天開會後交報告予教育局,消息指出,政府本學期擬復考小三TSA,但會改為不記名、不記校名的「抽樣」考,學校亦不會收到TSA學校報告,以免學校間比較,並杜絕操練誘因。
小學已預留5月及6月日子考TSA或BCA,檢討小三TSA委員會上月開會時,曾討論過4種操作方法,包括退出機制(Opt out)、抽樣考、隔年考,以及教育局不會收到個別學校表現的報告,但會上未有結論。據了解,有小學校長在會上提出抽樣考,教育局官員稱會向專家索取應抽樣多少學生才有效的建議。
委員多肯定功能 今商如何考
據了解,委員會昨日已派發多達130頁的報告給委員,當中沒有建議今年如何考,預料今早會上討論後再加上結論。報告提及,據收集到的意見,大部分持份者都肯定系統評估在全港及學校兩個層面回饋學與教的功能和重要,2016和17年的試行計劃亦有效釋除社會對系統評估引致過度操練及風險的疑慮。
去年辭任委員的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總監莫慕貞回覆本報表示,「抽樣抽得好,亦可推算全港情况」,若TSA目標是向政府提供全港的小三學校情况,抽樣是可以做到的,其他國際評估,「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於每個國家都係抽百幾間學校,但是抽得很嚴謹的,非常有代表性」。
委員:少數群組加倍抽樣方準確
委員會委員、中大卓敏講座教授侯傑泰表示,若要抽樣考核,需至少抽取全港小三人數的10%,PISA之類的國際評估也是抽取10多個百分比的學校。不過,在抽樣的前設下,侯提到還有數個考慮,分別是學校報告是否不再發給學校、抽樣是抽學校還是學生(即抽取數十所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還是全港數百所小學,每校抽一定數量),最後是少數族裔和新移民等需要幫助而人數較少的群組,在抽樣下被抽中的可能較少,或令政府掌握不到應有數據。他特別提到,如要抽取5000名學生,抽取50間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會比每所學校抽取10個學生,統計學的估計會準確一點;至於人數少的群組,則要比一般學校加倍抽樣才能準確。
昨天身在北京的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亦收到相同消息,他認為此舉可杜絕操練,亦建議可為一些希望取得學校報告的學校提供報告,但不應為每所學校提供學校報告。
家長聯盟發言人張豔璿表示,他們數年前已向上屆政府提議此方案,但政府拖延至今才讓步,樂見政府採納意見,但認為當局回應太遲。聯盟表示,待教育局今日公布詳情才作回應。

作者: elbar 時間: 18-3-17 12:41
「學校報告如驗身」 委員:可改善教學
【明報專訊】今年5月應考的小三BCA或採不記名、不記校抽樣方式,學校不會收到獨立學校報告。不過,按教育局一向解釋,記名記校、全港參與、每校試後有獨立報告的做法,對學校來說有一定作用,如最終定案如上述消息所指,便等於推翻當局一直的說法。
指先進國家會上載供閱覽
根據教育局網站對2017年BCA試行計劃的簡介,臚列抽樣、隔年考、不記名和不記校的不足之處。網頁寫道,抽樣考、不記名和不記校都「只能提供系統層面數據,會喪失學校層面的回饋功能」。2016的試行計劃更新增4款不同內容的學校報告,供學校按校本需要選取,2017年的BCA試行計劃的報告更指「學校對新增的報告有正面的評價,教師反映新增報告能促進學校使用TSA的數據調整教學規劃,對改善教學安排有莫大裨益」,反映當局肯定學校報告的作用。
檢討小三BCA的委員會委員、中大卓敏講座教授侯傑泰說,TSA或BCA猶如為學校驗身,學校報告就如驗身報告,不看報告可能不知道身體發生什麼事,「專業上很多先進國家都有學校報告,還要放上網供人閱覽,那麼多國家都有報告,證明有一定作用,有人說就算學校不看報告,都應該提供」。
有委員今爭取學校可收報告
同樣是委員的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校長孔偉成指出,學校報告對學校改善學與教有一定作用,「報告都冇,我都不考了,都沒意思,有報告才有意思」,今天他在會上會爭取學校能得到學校報告。
作者: elbar 時間: 18-3-17 12:42
小三評估有用 關鍵杜絕操練(星島社論)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國歌條例草案》的建議內容,希望廣納民意後,在暑假前正式提交草案上立法會首讀,能否成事,視乎立法會討論進度,以及會否出現拉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去年通過訂立《國歌法》,以維護國歌尊嚴,禁止侮辱和濫用,及推廣國歌宣傳教育,並且決定把此法列入本港《基本法》附件三,作為本港須實施的全國性法律,本地立法的工作昨日正式搬上立法會議程。
本港在回歸之始,已經就有關國旗和國徽的全國性法律引入本地立法,《國歌法》不離這個機制,有例可循,當局亦盡量在侮辱國歌的罰則等方面,與侮辱國旗國徽看齊,按照港情作出調整,而非生硬照搬內地一套。
由於《國歌法》和一地兩檢一樣涉及內地與本港關係,故此同被視為政治上的燙手山芋,按照以往的立法經驗,可能成為泛民拉布的目標。泛民中人早前提出,政府為《國歌法》的立法工作先推出白紙條例草案進行初步諮詢,政府如果這樣做,勢必出現冗長的草案爭議期。
消減誤墮法網之憂
國歌作為國家的象徵,超越黨派認同,國民須懂得唱國歌,尊重國歌,是很自然合理的事,也屬於「普世價值」。泛民難以在原則上提出反對,只能夠利用部分市民對內地的抗拒情緒,舉着言論自由的旗幟,在實行細節上提出種種質疑,糾纏起來可以沒完沒了。
本港出現過國際球賽奏國歌時有觀眾喝倒采,本港足球總會為此遭國際足協罰款,顯示國際間都不認同這種侮辱國家的行為。國歌也不應該成為二次創作的揶揄對象,或者商業利用對象,在普通場合中濫奏來提高活動的地位。
政府官員已經表明,表達政治訴求的途徑很多,不一定要透過貶損國歌來達到目的。有質疑立法者提出很多假設情況,要立法條文具體而微,以免港人動輒誤墮法網。法例的確不應讓魔鬼留在細節,但亦須避免臃腫累贅。
質疑者舉出的實例,有的是雞蛋裏挑骨頭,有違常識。例如,唱歌走音,咬音不正如何?不過,市民可以憑常理分得出唱歌者是能力所限,還是故意侮辱,正如大家都不難分出梁頌恆用「鴨脷洲口音」扭曲立法會就職誓詞,以及有議員不小心漏讀一、兩個字的分別。
不值得違民意拉布
另一些疑問則比較合理,須由當局澄清,例如市民在茶餐廳進膳時,遇上餐廳內電視機新聞節目前播國歌,須否即時肅立。官員則解釋不需要,而本地相關立法條文,亦把全國性法律中的「在場人員」,縮窄至參與或出席場合者。
至於在中小學教國歌,有關立法建議內容雖然有所規定,但是沒有列明拒教者的罰則,顯示沒有打算要其罰款坐牢,限於由教育局按其對學校的指引操作。
由是觀之,建議中的本地立法,盡量切合港情,沒有對港人作出過分要求。在討論過程中,大家可以提出合乎常理的質疑,讓當局作出澄清和改善條例內容,但是不宜以此作為拖延立法的手段。
實際上,剛過去的立法會補選,在競選期間泛民亦少在議會拉布,除了因為建制派收緊了議事規則,還有拉布有失民心和選票,不利在大選區單議席選舉中贏得議席。立法會還有兩個空缺待填補,市民對《國歌法》無大抗拒,無理拖延只會流失選票。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3-18 11:21 標題: 回覆樓主
第二篇可能 cut and paste 錯咗。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3-18 11:25 標題: 回覆樓主
就算三不都要考,一早已經估計得到,政治上不能示人以弱!政治素養委員會的中間落墨方案!
以前講到幾有用,現在又可以三不,點解唔一早三不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18 13:23
ANChan59 發表於 18-3-18 11:25 
就算三不都要考,一早已經估計得到,政治上不能示人以弱!政治素養委員會的中間落墨方案!
以前講 ...
對,教育局太軟弱,政治妥協。
一早應該寸步不讓,大力打擊違規者。

作者: cow 時間: 18-3-18 14:10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8 13:23 
對,教育局太軟弱,政治妥協。
一早應該寸步不讓,大力打擊違規者。
政府係咁架喇, 一條龍好似有好多milestones, 啲deadlines改完又改, 而家都唔知搞成點?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3-18 14:48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8 13:23 
對,教育局太軟弱,政治妥協。
一早應該寸步不讓,大力打擊違規者。
你估錯了,事實是相反,他們知道個試冇用,但又政治上唔死撐唔得!
去年中,我聽完建制派校長的真心話,已經講咗因為政治化,所以要繼續考,但又知道千瘡百孔,唯有三不!
你咁有理想,不如去做教育局啦,
可能你先會明白入面幾爛,更多人值得炒魷魚!不過公務員有公會,你起身走人,都未行完他們的炒魷程序!

作者: akys 時間: 18-3-18 17:16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8 13:23 
對,教育局太軟弱,政治妥協。
一早應該寸步不讓,大力打擊違規者。
一早唔做推動者,改為大力打擊違規者就乜事都冇啦。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18 17:35
ANChan59 發表於 18-3-18 14:48 
你估錯了,事實是相反,他們知道個試冇用,但又政治上唔死撐唔得!
去年中,我聽完建制派校長的真心話,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3-19 01:46 編輯
如果你做左嗰EQ評估,話你太易動怒,你改善唔到係你自己的問題,唔可以話個評估無用。
所以係你以為無用者,係你估錯就真。世界各地有TSA,係學校唔識用者。
你應該加入教協,幫下佢哋做得好睇D。
無論如何,政治妥協,兩面唔係人,我讚成寸步不讓,反對者如你便唔可以話以前點點點,而家又得。
其實TSA政治化首先係教協,TSA實行左咁多年而家先嘈,政治化後還想非政治解決?是痴人說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18 17:39
ANChan59 發表於 18-3-18 14:48 
你估錯了,事實是相反,他們知道個試冇用,但又政治上唔死撐唔得!
去年中,我聽完建制派校長的真心話, ...
教育局入面有幾爛就晤知,好多教協人仕,一些學校老師,好爛,好無良,好無恥就路人皆見。

作者: cow 時間: 18-3-18 18:56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8-3-18 19:04 編輯
-----deleted-----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18 19:13
cow 發表於 18-3-18 18:56 
-----deleted-----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3-18 19:14 編輯
deleted.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3-18 22:43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3-18 22:44 編輯
「最後是少數族裔和新移民等需要幫助而人數較少的群組,在抽樣下被抽中的可能較少,或令政府掌握不到應有數據。他特別提到,如要抽取5000名學生,抽取50間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會比每所學校抽取10個學生,統計學的估計會準確一點;至於人數少的群組,則要比一般學校加倍抽樣才能準確。」 (數據教授)
我以前會對D教育學者有些少尊重,但當認識教育研究學者,跟過佢地做研究,只體會太多都係以自己飯碗/成就/升職,去做佢地想要既答案,或幫到佢地出paper既內容。
抽樣....仍強調係抽學校而唔係學生,仲講到係會更準,我就諗左幾日都諗唔明點解,有咩全港性抽樣統計係抽50座大廈住戶去代表全香港人。
講黎講去,死唔想斷氣,都係想知道個別學校成績,數據教授果然名不虛傳!!!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3-19 09:56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8 17:35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3-19 01:46 編輯
如果你做左嗰EQ評估,話你太易動怒,你改善唔到係你自 ...
教協點能夠請得郁我!
EQ高低讓其他人評價就是,我不算高,亦不算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3-19 09:59
akys 發表於 18-3-18 17:16 
一早唔做推動者,改為大力打擊違規者就乜事都冇啦。
但最初破壞者是教育局的督學亞太,我已經講咗好難炒!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教育局有苦自己知,不敢理直氣壯!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19 10:36
Vanadium 發表於 18-3-18 22:43 
「最後是少數族裔和新移民等需要幫助而人數較少的群組,在抽樣下被抽中的可能較少,或令政府掌握不到應有數 ...
自私不害人,好過誤人子弟。
其實我同意你,不要只抽50間,每間抽咪有每間的數據,可以針對學校改善。

作者: akys 時間: 18-3-19 11:02
ANChan59 發表於 18-3-19 09:59 
但最初破壞者是教育局的督學亞太,我已經講咗好難炒!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教育局有苦自己知,不敢理直 ...
官幾時到我們管?其實我想話佢哋唔應該用口捽數,應該改為捉教育團體和校長無理操練。
不過,又係果句,其實大部份人都贊成努力會成功㗎!順得哥情失嫂意,都幾難搞!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19 21:24
akys 發表於 18-3-19 11:02 
官幾時到我們管?其實我想話佢哋唔應該用口捽數,應該改為捉教育團體和校長無理操練。
不過,又係果句,其 ...
努力,都要努力在有用地方先得架。山區孩子返學每天擔書包行20公里夠努力喇。問題係教協學校老師家長一致認為TSA引起操練唔好,卻加諸操練無辜孩童身上保自己罹友,大人爭吵要細路找數。
定期係任何操練也可以,為TSA就萬萬不可?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3-19 22:41 標題: 回覆樓主
政府老作風,死要面子,不隨便打倒昨日的自己,阿Q精神散滿在政府系統中。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20 01:01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3-19 22:41 
政府老作風,死要面子,不隨便打倒昨日的自己,阿Q精神散滿在政府系統中。
...
死要面子就唔會今日妥協,攪出個三不像。

作者: akys 時間: 18-3-20 01:13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19 21:24 
努力,都要努力在有用地方先得架。山區孩子返學每天擔書包行20公里夠努力喇。問題係教協學校老師家長一致 ...
嗱嗱嗱! 我們小市民政治中立啲好,得閒無事無幹都要提下教聯,唔好淨係推廣教協,這樣對教聯太唔公平了。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3-20 07:25 標題: 回覆樓主
爭取考核後報告的學校已露出狐狸尾巴,只有10%同學應試,甭說其凖確度有多少,可憐連自己學校學生學業狀況如何也不了解,靠那區區10%學生與別家學校的10%學生比較,嘿嘿。
以驗身報告作比喻,政府欲知道全民健康狀況,用作將來醫療政策計劃的參考,你要求看報吿,但報告只拿你幾個數字作研究,你相信嗎?
低智的管理層已經告訴我們學校情況,好學生也被搞砸。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20 09:01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3-20 07:25 
爭取考核後報告的學校已露出狐狸尾巴,只有10%同學應試,甭說其凖確度有多少,可憐連自己學校學生學業狀況 ...
你知道有一門科學叫統計學呵。

作者: cow 時間: 18-3-20 09:22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3-20 07:25 
爭取考核後報告的學校已露出狐狸尾巴,只有10%同學應試,甭說其凖確度有多少,可憐連自己學校學生學業狀況 ...
Population Size: 58200
Sample Size: 10%
Confidence Level: 99%
Margin of Error: 1.6%
作者: cow 時間: 18-3-20 09:36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8-3-20 09:41 編輯
//如要抽取5000名學生,抽取50間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會比每所學校抽取10個學生,統計學的估計會準確一點.
有無人可以解釋下?
Sampling不是要random嗎?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20 12:50
cow 發表於 18-3-20 09:36 
//如要抽取5000名學生,抽取50間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會比每所學校抽取10個學生,統計學的估計會準確一點.
...
係 random 抽50間全部學生,同每間 random 抽10%?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3-20 16:44
akys 發表於 18-3-20 01:13 
嗱嗱嗱! 我們小市民政治中立啲好,得閒無事無幹都要提下教聯,唔好淨係推廣教協,這樣對教聯太唔公平了。
...
教聯在整件上立場曖昧,但在閉門會議是支持字母試,但在外面就不會得失家長,得失選民!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3-20 22:46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3-20 23:09 編輯
cow 發表於 18-3-20 09:36 
//如要抽取5000名學生,抽取50間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會比每所學校抽取10個學生,統計學的估計會準確一點.
...
我幾乎肯定數據教授咁講係有問題,抽50間學校,無可能準過各學校抽10%,以代表全港數字計。
其主要原因香港學校並唔係真係random派位,加上所處地區不同,入學時各校學生學術水平、家庭SES,絕對可以有好大差異,除非佢抽學校時亦根據各學校學生入學banding去抽,即每banding都有代表,但係....小一有banding資料咩? 係無,有都係無限banding,故此,抽學校絕對係大大大問題。
我心諗,難道數據教授唔知呢D情況? 若然佢唔知,佢就請收聲,因原來佢個數據博士係未合格。若然佢知,但明知故犯錯,明顯私心太重,都係要炒。
(PS: 我再睇返佢講法,若然佢講既"準一點"係指學校報告,咁以全校學生去考就一定會準過10%學生,但我唔係佢心裡面條蟲,真唔知佢想講咩。)
作者: Vanadium 時間: 18-3-20 23:00
據我了解,統計呢家野,呢個世界無野係比全人口隨機抽樣準,5萬個隨機抽5千個做統計,已十分準確。相反,500間學校抽50間,只會有更大誤差,更多不確定性,然而,有時做教育研究,都會以學校做單位,但原因只係全面取樣困難,以學校做單位係"貪方便"同"成本平"。
作者: cow 時間: 18-3-20 23:11
Vanadium 發表於 18-3-20 23:00 
據我了解,統計呢家野,呢個世界無野係比全人口隨機抽樣準,5萬個隨機抽5千個做統計,已十分準確。相反,50 ...
click 上頁時click多佐前面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21 01:56
Vanadium 發表於 18-3-20 23:00 
據我了解,統計呢家野,呢個世界無野係比全人口隨機抽樣準,5萬個隨機抽5千個做統計,已十分準確。相反,50 ...
是乎目的為何。

作者: cow 時間: 18-3-21 09:15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8-3-21 09:16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3-21 01:56 
是乎目的為何。
1 全港系統評估(TSA)是什麼?
全港系統評估是全港統一執行的評估,由政府統籌,目的是評估學生在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完結時在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以改善學與教。
目的應該係評估[全港]學生在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完結時在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以改善學與教。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3-21 12:07
cow 發表於 18-3-21 09:15 
1 全港系統評估(TSA)是什麼?
全港系統評估是全港統一執行的評估,由政府統籌,目的是評估學生在第一至第 ...
我不是不知大圍用意,it is the finer points.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