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電子產品焦慮症(Jenny媽)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8-2-9 15:34     標題: 電子產品焦慮症(Jenny媽)

  《紐約時報星期日雜誌》早前刊登了一篇題為「何以愈來愈多美國青少年受嚴重焦慮困擾?」的文章,探討新一代的壓力來源。當中勾劃的問題,不是美國獨有,其中最跨越地域與社會背景的,首推社交網絡及智能手機的普及。

  記者走訪了一間專門治療青少年焦慮問題的院舍,正接受治療的青少年承認,社交媒體絕對是焦慮來源,因為大家都十分在意在網絡上的形象,不斷地和朋輩比較,以此肯定自我價值,然而結果總是令人沮喪。

  青少年手機不離手,令情況加倍惡化。一名受訪的青少年表示,無論在學校或家中均不斷查閱手機,以確定自己在網上的受歡迎程度。「我想大家未必知道,原來社交媒體正操控着我們的情緒與性格。」

  智能手機惹來焦慮,與此同時,也成了逃避壓力的工具。另一名正接受焦慮治療的青少年坦言,愈是感到招架不來,就會用愈多時間查看電話,這樣做「可以令我不用思考課堂或學校的事,也可避免與他人對話。」

  心理學家指出,青少年透過鑽進手機世界來逃避不舒服的環境,如無聊、孤獨、悲傷,長遠而言,便缺少了鍛煉抗逆能力的機會。

  然而真實人生充滿變數,一旦從虛擬走回現實,便感到難以應對。不少數據顯示,智能電話的普及與青少年抑鬱數字成正比。由二○一一年開始,兩者的上升曲線基本上完全一致。

  文章沒有提出確切的解決方法,除了等待孩子覺醒,似乎沒法反潮流而行。而每當看到家中孩子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埋頭上網,我確定智能手機不但是青少年、也是父母的焦慮來源。



作者簡介:推崇IB教育的FTM

Jenny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