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十大名中學(左丁山)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8-1-28 18:49 標題: 十大名中學(左丁山)

昨日談及地產Y,佢話多時不見,立即約食午飯,於是前幾日去咗佢辦公室附近嘅西班牙餐廳OLE,就在雪廠街最上嘅一段,隔籬就係順豪大廈,離FCC好近。呢間餐廳以前嚟過,但因為位於斜路之上,左丁山行上去會喘氣,故此幾難時時去,都係去上海總會多,夠近夠舒服吖嗎!
OLE由西班牙人做老闆,印度人管理,地產Y話夥計多是尼泊爾人。呢度本來以西班牙燒乳豬最好食,不過呢日有傷風,無謂食咯,飲個包冇撞板嘅南瓜湯,十分可口,可惜主菜劍魚只係幾麻麻。
地產Y亦奇人也,讀完中學就考入政府做量地官,在新界地政署工作,見過不少界別怪事,話新界地政與僭建自古以來已有說不出的複雜與荒謬,對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之獨立屋僭建事,只能一笑置之。
地產Y憑對地政之熟悉,被地產商挖角,離開政府後先後加入不同地產公司,薄有名氣後先至以成年人學生身份,到港大讀咗一個學位,故此佢對甚麼名校出身論,嗤之以鼻,指讀名校未必就係叻晒、能在社會出人頭地,佢大大聲講:「左丁山你又讀過乜嘢名校呀?咪又同我一樣咁渣!」於是相對大笑,舉杯同飲熱檸水。
吃飯之前兩日,收到一個教師朋友傳來嘅短訊,列出2017年12月23日「香港專業導師協會」(ProfessionalTutor.hk)引用,來自「香港專業教育出版社」製訂嘅香港十大名校名單,由第一名至第10名係:(1)聖保羅男女,(2)女拔萃,(3)喇沙,(4)皇仁,(5)聖瑪利,(6)聖保祿學校,(7)瑪利諾修院,(8)道教鄧顯,(9)英華女校,(10)聖公會曾肇添,(10)男拔萃。十大名中學之中,只有一家皇仁無宗教色彩。左丁山問教師:「名單可唔可靠呀?」佢話:「聽講係計算公開試成績得出嚟嘅,應該幾可信。」
左丁山讀書時代,還沒有鄧顯與曾肇添,傳聞之中,呢兩間傳統文法中學係以考試至上,畢業生入大學者不少成為律師,醫生,建築師,會計師,工程師等等。肥仔K就係曾肇添學生,不過佢屬於成績差學生一類,讀完中五就返唔到去讀中六。左丁山故意傳畀獅子王睇吓,獅子王即刻有回應:「我間學校十大不入噃」,問佢係邊間,佢話係St. Paul Boys,唔怕啦,出產咗曾鈺成曾德成兄弟,又有劉兆佳、葉澍堃等名人,都好巴閉呀,獅子王駛乜悶悶不樂啫!
左丁山
作者: mm_persian 時間: 18-1-28 2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8-1-28 21:35
mm_persian 發表於 18-1-28 21:05 
原來曾肇添咁勁?我以前唔多覺
神/天主的力量才是最勁,是共產主義尅星。

作者: elbar 時間: 18-1-29 09:31
咁我都放翻2個那些年10大排名,等大家輕鬆(或爭拗)下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學排名(教育界抽樣問卷調查結果)
皇仁書院
英皇書院
拔萃女書院
聖保羅男女中學
拔萃男書院
伊利沙伯中學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英華女學校
華仁書院(九龍)
香港華仁書院
2006年會考人均摘優計算
拔萃女書院
皇仁書院
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若瑟書院
喇沙書院
聖保祿學校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拔萃男書院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作者: 凝聚態 時間: 18-1-29 14: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lbar 時間: 18-1-29 15:03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0-5-27 11:29 編輯
凝聚態 發表於 18-1-29 14:52 
比較公平及凖確的計算方法是應計算那學校公開試每一個學生所考每一個科目的總分(例如5** - 7分,5* - 6分. ...
再睇另1個那些年排名 - 2013部份著名中學文憑試表現 
學校 | 5級或以上 | 4級或以上 | 33222級或以上 (%) | 本地升學 (%) | 升本地及海外大學率 (%) |
人均 |
比率 (%)
| 4主科 (%) | 人均 |
比率 (%)
| 4主科 (%) | 升3大學率 | 升8大學率 | 升聯招率 | 升大學率 | 升大學及大專率 |
聖保羅男女 | 5.03 | | 67.2 | 6.79 | | | 92.5 | 81.0 | | 100.0 | | | |
女拔萃 | | | | 6.17 | 90.4 | 91.0
| 93.5 | 69.0 | | 83.2 | | | |
皇仁書院 | 3.41 | | | | | | 87.9 | | 64.0 | 74.9 | | 78.0 | |
鄧顯
| 3.36 | | 51.3 | 5.81 | | 89.4
| 98.9 | 51.1 | 88.1 | 93.2 | 89.8 | 97.7 | 91.5 |
瑪利諾修院 | | | | | | | 86.0 | | | | | | 89.0 |
喇沙書院 | | 54.5 | 43.0 | | | 71.3
| 78.0 | 55.0 | | | | | 82.0 |
曾肇添 | 3.25 | 44.8 | | | 79.4 | | 97.0 | | | | 78.3 | 93.2 | 80.5 |
嘉諾撒聖瑪利 | 2.90 | 42.8 | | | 80.3 | | 92.3 | 47.6 | 70.3 | | 75.0 | 89.0 | 84.2 |
協恩
| 2.89 | | | | | | 93.4 | 53.0 | | 76.0 | 73.3 | 87.2 | 86.1 |
聖保祿學校 | | | 43.0 | | | | 81.0 | 43.0 | | | 64.1 | 76.6 | 87.5 |
作者: cow 時間: 18-1-29 21:44
凝聚態 發表於 18-1-29 14:52 
總之,單計考公開試學生平均取得多少A或多少5**可比較學校的學術水平是沒有多大參考價值。
雖不中,不遠矣。
作者: 凝聚態 時間: 18-1-29 2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ow 時間: 18-1-29 22:29
凝聚態 發表於 18-1-29 22:00 
若與我提出的方式計算比較,就相差得遠。
可有數據?
作者: 凝聚態 時間: 18-1-29 22: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2-1 14:28
凝聚態 發表於 18-1-29 14:52 
比較公平及凖確的計算方法是應計算那學校公開試每一個學生所考每一個科目的總分(例如5** - 7分,5* - 6分. ...
IBDP成績同DSE換算, 可參考UCAS既標準..... 雖然好多人覺得唔多準
作者: 凝聚態 時間: 18-2-1 14: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dy 時間: 18-2-1 15:28
IBDP成績同DSE換算, 可參考UCAS既標準..... 雖然好多人覺得唔多準
最新嘅换算好似IB升咗值,7=5**, 6=5... 以前是7=5*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2-1 17:46
judy 發表於 18-2-1 15:28 
最新嘅换算好似IB升咗值,7=5**, 6=5... 以前是7=5*
過幾個月又有新版, 唔知又會唔會變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2-3 10:22
hkpapa852 發表於 18-2-1 17:46 
過幾個月又有新版, 唔知又會唔會變呢?
UCAS 2017年5月出咗新版俾2018 收生,重有新版?
*****
今次幾好,個表後面有教點計 Tariff Point ,同時顯示 lB 不是科目比科目,還要計埋 EE及TOK!因為 lB 學生根本除了要考試,比其他課程做多好多嘢!
https://www.ucas.com/file/56691/download?token=OZbZ0gsQ
用上靣個表,可以做到用 Tariff Point 比較,表下面有教點樣計不同考試課程!
你就算作比較,要考慮一下以下:
1。考生科目多少,lB一定要6科,其他課程可以多可以少
2。DSE 數學 Core 只計一半分,M1M2計另一半分
3。lB core 點計
4。DSE科目中文考還是英文考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2-3 10:25
ANChan59 發表於 18-2-3 10:22 
UCAS 2017年5月出咗新版俾2018 收生,重有新版?
*****
UCAS之前平均一年出一次新版,只係唔係次次會有大變化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2-3 10:37
hkpapa852 發表於 18-2-3 10:25 
UCAS之前平均一年出一次新版,只係唔係次次會有大變化
2017版本就是為2018入學,我見今次是大改,因為因應GCEAL改變。2018改善/微調會有可能,不會大改了!
上文我後面所講才是主菜,好難作公開試比較,太多變數,而且資料顯示不全面!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2-3 10:41
ANChan59 發表於 18-2-3 10:37 
2017版本就是為2018入學,我見今次是大改,因為因應GCEAL改變。2018改善/微調會有可能,不會大改了!
上 ...
係嫁,我都認為不同學制既成績其實好難直接比較。
正如我唔認為係IBDP攞到滿分既學生,考DSE一定又會好高分(反之亦然)。
所以要比較,應以Apple to apple方式去比會合理D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8-2-3 11:16
hkpapa852 發表於 18-2-3 10:41 
係嫁,我都認為不同學制既成績其實好難直接比較。
正如我唔認為係IBDP攞到滿分既學生,考DSE一定又會好 ...
你的毅力比我高,我就冇決心做這些大工程 
我傾向做目標學校學科分析,有剩餘價值,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為一深入,就好花時間,隨著兒子成長,一直在改變,加上公私兩忙,就要靠你們的後浪了!
時間飛逝,回首過去,我自己都有不少 hindsights 及回顧,我覺得最後 Qualitative 是稍微比 Quantitative 重要,因為所謂數據只是歷史,當在制度,人事,社會氣氛有改變,數據的代表性失效較嚴重。
近期我所見你的角度開始有改善,兩者都有考慮,是好的進步!繼續努力。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