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2018年全港B1中學名單 (以第二至第六屆DSE成績和入U率計算) [打印本頁]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2:22     標題: 2018年全港B1中學名單 (以第二至第六屆DSE成績和入U率計算)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9-5-6 14:36 編輯

以下係參考2012-2017年5屆DSE成績和入U率後既中學Banding名單 (只列B1和部份B2中學):

中學網

中學表現資料 (EK參考)

Banding

中學

HK1

#10

B1

英皇書院, 高主教書院, 聖嘉勒女書院, 聖若瑟書院,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英華女學校,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男女中學

B2

聖類斯中學

HK2

#11

B1

皇仁書院, 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瑪利曼中學, 聖保祿中學,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 聖保祿學校, 香港華仁書院

B2

鄧鏡波,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 何東

HK3

#12

B1

庇理羅士中學, 筲箕灣官立中學, 嘉諾撒書院, 張祝珊英文中學,  中國婦女會中學, 聖馬可, 港島民生

B2A-1C

* 中華基金

B2

金文泰中學, 顯理中學, 衞理中學, 劉永生, 寶血女子中學,  培僑中學

Remarks

* 中華基金: 重新核實後,  中華基本過去5年,有4年既3322率未達70%,加上有3年主科4+成績未達B1水平 (部份主科4+未達30%), 所以下調為B2A-B1C

HK4

#13

B1

嘉諾撒聖心書院, 港大同學會書院, * 聖士提反書院

B2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Remarks

* 聖士提反書院:  近年只公佈DSE每科達2級的和少部份科目4+成績, 沒有提供更詳細的DSE成績和畢業生去向資料, 估計仍屬B1中學

KL1

#14

B1

伊利沙伯中學,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九龍華仁, 聖芳濟書院,  循道中學, 真光女書院, 拔萃女書院

B2A-1C

李國寶中學, * 銘基書院

Remarks

* 銘基書院: 重新核實後,  銘基書院每年DSE整體4+只有~40%(未達45%), 只是接近B1水平, 所以下調為B2A-B1C

KL2

#15

B1

寶血上智, 聖母玫瑰, 銘賢書院, 德雅中學, 英華書院, *  長沙灣天主教, * 香島中學, * 黃棣珊

B2A-1C

瑪利諾神父學校,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學

B2

基督教崇真中學

Remarks

* 長沙灣天主教:  近年只曾在2012-2013年度公佈DSE每科達4+的成績, 當年達B1B/C水平, 其後沒有再向外界公佈DSE成績和畢業生去向資料,  估計仍屬B1中學
    * 香島中學: 重新核實後, 香島中學每年DSE整體4+比例超過45%, 屬B1水平
    * 黃棣珊: 近年只曾在校訊公佈入U人數分佈。按照升讀3大比例和入U人數推算,屬B1水平

KL3

#16

B1

喇沙書院, 瑪利諾修院學校, 培正中學, 民生書院, 華英中學,  迦密中學, 旅港開平,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丘佐榮, 何明華會督銀禧, 嘉諾撒聖家書院, 協恩中學, 拔萃男書院 , * 顏寶玲書院

B2A-1C

九龍真光中學

B2

陳瑞琪(喇沙)書院, 何文田官立, 培道, 鄧鏡波, 胡兆熾,  基道

Remarks

* 顏寶玲書院: 重新核實後,  顏寶玲書院每年DSE主科4+成績和升讀Local degree比例, 都屬B1水平

KL4

#17

B1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 保良局何蔭棠中學, 協和書院,  德愛中學, 德望中學

B2A-1C

* 基督教國際音樂中學, * 可立中學

B2

聖母書院, 培敦, 伍華

Remarks

* 可立中學:  只曾在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公佈DSE成績和畢業生去向資料, 當年水平未達B1 (3322率只有6X%, 升讀Local  degree只在25%-35%之間)
    * 基督教國際音樂中學: 目前只有此中學2014-2015, 2015-2016和2016-2017部份DSE成績. 按照相關成績,  3年中只有2年的3322達70%, 所以暫時列作B2A-B1中學

KL5

#95

B1

觀塘官立中學, 觀塘瑪利諾書院, 藍田聖保祿中學, 聖言中學,  順利天主教中學, 匯基書院(東九龍), 聖傑靈女子中學, 蒙民偉, * 梁式芝, * 福建中學

B2

呂郭碧鳳, 聖安當, 寧波

Remarks

* 梁式芝: 重新核實後,  梁式芝過去5年有4年3322率超過70%, 所以調升為B1
    * 福建中學: 重新核實後, 福建中學每年DSE主科4+成績, 整體4+表現和升讀Local degree比例, 都屬B1水平

NT1

#100

B1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保祿六世書院, *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B2A-1C

* 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

B2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伍若瑜

Remarks

*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重新核實後,  此校過去5年有3年既3322率達70%以上, 升讀Local degree比例亦有4年達35%以上, 所以上調為B1中學
    * 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 此校的3322率只在2016-2017年達70%, 升讀Local degree只在2016-2017年明顯高於35%,  另有年大約35%, 所以暫時列入B2A-B1中學

NT2

#101

B1

荃灣官立中學, 可風中學, 王少清, 何傳耀

B2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 荃灣聖芳濟

NT3

#102

B1

百周年李兆忠, 董玉娣, 陳瑞芝,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 仁愛堂田家炳

B2A-1C

* 馬可賓

B2

屯門官立中學, 南屯門官立中學, 劉金龍, 屯門天主教

Remarks

* 馬可賓:  近年只有堑015-2016和2016-2017公佈較多DSE成績. 以此兩年成績去評估, 馬可賓大約B1水平, 所以屬時列入B2A-B1C

NT4

#103

B1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趙聿修紀念中學,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元朗商會中學, 元朗信義中學

B2A-1C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B2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 天水圍官立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 基元, 基朗,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

Remarks

*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每年DSE成績只列出4+表現比全港平均好的科目(通常包括4主科), 至少有B2A水平, 所以改為B2A-B1C

NT5

#104

B1

鄧顯, 田家炳, 李嘉誠, 甲寅年總理, * 風采

B2A-1C

* 陳融

B2

馬錦明

Remarks

* 風采: 重新核實後, 此校3322率多年都未達70%,  但整體4+表現郤年年高於50%, 所以列作B1中學
    * 陳融: 按此校公佈之DSE成績, 多年來的3322率應在6X%-7X%之間, 所以暫列作B2A-B1C中學

NT6

#105

B1

迦密栢雨中學, 王肇枝中學, *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B2A-1C

*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

B2

* 恩主教書院, 救恩書院, 羅定邦

B2

*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此校只曾在2012-2013年公佈DSE成績和入U分佈, 當年屬B1B水平, 估計目前乃達B1水平
    *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 過去5年有3年DSE既3322率高於70%, 但升讀Local degree只有2年高於35%,  所以暫列入B2A-B1C
    * 恩主教書院: 過去年5年DSE成績一年比一年差, 近兩年3322率只有4X%, 所以下調為B2中學

NT7

#106

B1

沙田官立中, 曾肇添中學,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沙田崇真,  沙田蘇淅, 沙田循道衞理, 沙田培英, 林裘謀, 聖羅撒女子中學, * 培僑書院

B2A-1C

* 郭得勝, 五旬節林漢光, 鄭榮之, 聖母無玷心, 培基

B2

胡忠, 梁文燕, 德信, 楊葛小琳, 青年會書院

Remarks

* 郭得勝: 經核實後, 過去5年只有3年公佈較多DSE成績,  當中只有1年達B1水平, 所以改為B2A-B1C中學
    * 培僑書院: 最近3年DSE的整體4+表現(超過50%)和升讀Local degree比例(超過35%)都達B1水平,  所以上調為B1中學
    * 王錦輝: 近年沒公佈DSE成績以及畢業生去向資料, 未能確認所屬組別

NT8

#107

B1

宣基中學, 迦密主恩中學, 景嶺書院,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B2A-1C

將軍澳官立中學,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B2

播道書院, 啟思中學, *  真道書院

Remarks

* 真道書院: 以DSE成績計, 真道書院只有B2水平,  如以DSE和上IBDP畢業生合計既升讀本地學士學位比例, 即有B1C學校水平.

NT9

#108

B2

馬錦明夫人章馥仙, 港基信青

其它

B2A-1C

賽馬會體藝中學

以上名單和2016年份名單主要變化如下:

評級下跌既中學:

HK3: 中華基金 (B1 => B2A-B1C)
KL1: 銘基書院 (B1 => B2A-B1C)
NT4: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B1 => B2A-B1C)
NT6: 恩主教書院 (B2A-B1C => B2)
NT7: 郭得勝 (B1 => B2A-B1C)
NT8: 真道書院 (B1 => B2)

評級上升既中學:

KL2: 香島中學 (B2A-B1C => B1)
KL2: 黃棣珊 (B2A-B1C => B1)
KL3: 顏寶玲書院 (B2A-B1C => B1)
KL5: 梁式芝 (B2A-B1C => B1)
KL5: 福建中學 (B2A-B1C => B1)
NT1: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B2A-B1C => B1)
NT5: 風采 (B2A-B1C => B1)

另外, 有幾間中學, 係值得留意:

NT3 翁佑: 呢間中學過去幾年其實除英文科外, 其餘3科主科, 以及選修科既成績都達B1水平
NT8 王華湘: 同翁佑相似, 呢間中學過去幾年其實除英文科外, 其餘3科主科, 以及選修科既成績都達B1水平
(東涌直資中學) 港青基信: 呢間中學有開辦DSE同GCE-AL, 但年呢兩個Stream既學生成績都有進步, 尤其係GCE-AL個班,



因為DSE成績/入U比例每年都略有不同,所以我覺得應該要參考幾年既資料,如學校能恒常地保持同一水平,才能歸類為該水平既學校。

例如: 同一間學校係五屆DSE中,有至少三屆達到相關標準,就可以歸類為該標準既學校

至於如何為學校分Banding? 請參考 #2 的個人意見。

當然,一間學校好唔好,適唔適合自己個小朋友,唔應該淨係睇呢D。至於其它有D咩要睇,有D咩要考慮,你應該要自己諗下,因為每個人要求唔同。

PS: 各校網DSE成績幅圖,要點選放大後,再用Mouse Zoom先會清楚,或下載後再打開嚟睇會好D


參考連結:
2016年全港B1中學名單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2:22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7-12-29 12:51 編輯

我一向都係鍾意睇D可量化既資料(統計數據)既人,所以選校時,不管係小學定中學,都會睇下佢地既【學術表現】作為先決條件。


點解要睇【學術表現】?好簡單,香港教育制度,求學就是求分數,不論升中定入大學,都係要睇你有幾多分。


中學既【學術表現】要點睇呢?最直接既方法,當然係睇公開試,即DSE或其它國際認(如IBDPGCE-AL等)既成績,退而求其次,就係睇吓一間中學有幾多學生能升讀本地學士學位課程。


以下係個人用膚淺既定義定下既學校分類:


中學篇:(201712月更新版本)


一般可歸類為B1中學既基本指標:


(1) 整體科目達4級或以上平均比例:>=45%

(2) 四主科(中、英、數、通識)達4+比例(所有主科均需達30%+):>=40%

(3) 升讀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包括資助和自資)比例:>=40%

(4) 3322率:>=70%

(5) 人均取得4+數:>=3.0

(6) 升讀3大比例:>=15%


參考過多間學校幾年既資料,能恆常地符合以上其中一項單一指標既中學,都係有B1既水平 (如有個別中學,升讀Local degree4X%,但3322率只有6X%;亦有個別中學,3322率達70%以上,但升讀Local degree可能只有~35%)


*備注:

關於條件 (6),因為發現有學校將非正式3大資助學學士學位 (SPACE既副學位),也當作3大學位計算,所以此條件要小心分析。如能肯定該中學升讀3大學士皆為資助學士,符合條件的也可算是B1中學


個別學校沒有發佈以上既資料,較難評價,所以再加入另一些考慮條件:


(7) 升讀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包括資助和自資)比例:35% - 40%

(8) 整體科目達5級或以上平均比例:>=15%

(9) 四主科(中、英、數、通識)達5級或以上平均比例:>=15%

(10) 人均取得5+數:>=1.0


如學校沒有指標 (1) (6) 的資料,但能恆常地符合以上 (7) (10) 的其中一項/多項指標,可歸類作B2A-B1C類學校。 


可能有家長會話,名校叻學生都去晒外國讀書啦!參考升讀Local degree根本無意義。

的確有可能有不少叻學生去咗海外升學,不過現實中,係首6DSE後,各大B1名校既畢業生去,最後決定去海外升學既比例,一般都在15%以下,只有個別中學較高 (SPCC~25%St Paul College~30%)。而且只要睇番該中學既DSE成績,如整體達4級或以上比例,就可以估計到是否真係叻人就海外升學了! (定係敗走DSE)


而且,如果真係叻學生先走,咁佢地入到既大學,應該不比本港既8大差,更加唔好講個堆攪自資學位既院校了。咁扣除海外升學既學生後,個一間中學應該都有一定比例既學生係會合留港升讀degree!


否則,如果只有大比例學生海外升學(但又唔講係咩海外大學),但郤只有很低比例(不足35%)學生留港升學,好難說服我呢間學校走咗去外國個班學生一定係叻而又有能力入到本地大學囉!


因為DSE成績/U比例每年都略有不同,所以我覺得應該要參考幾年既資料,如學校能恒常地保持同一水平,才能歸類為該水平既學校。


例如: 同一間學校係五屆DSE中,有至少三屆達到相關標準,就可以歸類為該標準既學校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2:23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9-1-8 11:23 編輯

以下係本人對中學組別再作細分既方法,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B1A:

B1B:

B1C:

B2A:

B2B:

B2C:

B3:

呢類學校無謂再去細分了,因為DSE成績同入大學率已經唔重要,校風同對學生日後既畢業支援(如有否開辦應用學習,協助職訓等)緊要D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2:23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3-5 09:31 編輯

各中學公佈DSE成績同入U率既方式, 可謂五花八門, 家長想自行比較係非常困難, 所以我又紀錄了一些自己研究出嚟既心得.

以下既建議, 暫時只適合去評估B1水平既中學

(A) 入U率的估計


      入U率, 似乎係不少家長關心既一項指標, 不過不少中學都沒有公佈呢方面既資料, 我又試吓用自己既經驗, 定出一D簡單既計算方式:

      方法(1). 如學校有公佈3322率, 整體/主科4+平均

      (估計最低比例, 實際通常會更高)

      Local degree比例: 3322率 x 整體/主科4+平均

     方法(2). 如學校只公佈3322率:

      (a) 如3322率在80%以下: 除非係直資中學, 或男校, 否則通常只有B1C水平, 咁可以考慮以本帖 #3所講既用B1C中學既主科4+比例如估計, 即大致如下:
      
      升讀Local degree (估計): 3322率 x 40% to 3322率 x 55%

      
(b) 如3322率在80%或以上: 好大機係B1B或以上水平 (只有極少數B1B以下學校既3322率可達80%或以上), 咁可以考慮本帖 #3所講既B1B中學既主科4+比例如估計

      升讀Local degree (估計最抵比例): 3322率 x 60%

      (c) 如3322率在90%或以上: 一定係B1B或以上水平, 咁可以考慮本帖 #3所講既B1A中學既主科4+比例如估計

      升讀Local degree (估計最抵比例): 3322率 x 70%

      
方法(3). 如學校只公佈整體/主科4+/5+平均:

      
(a) 如只公佈整體/主科4+平均: 可參考以上方法(2), 先以整體/主科4+平均去估計學校屬B1A/B/C水平, 再以合適既3322率去估計

      (b)
如只公佈整體/主科5+平均: 如學校達B1水平, 通常入3大率不會低於整體/主科5+平均的百份比


(B) 不同DSE成績的轉換建議

      部份中學, 會公佈各科DSE成績達各級既比例, 部份只公部主科平均成績, 亦有部份只公佈人均取得4+/5+等既資料, 又如何比較呢?

以下係一D心得可以俾大家參考:

1. 大部份達B1水平既學校, 整體4+/5+比例, 都較主科4+/5+平均為低, 不過差距通常只有2%-3% (絕大部份都不多於5%)  [主科成績較選修科優秀的中學, 有SJC, 民生書院, 荃官等]

2. 目前大部份達B1水平既中學, 學生人均應考DSE既科目數(包括M1/M2), 都係 6-7科之間
    所以如學校公佈人均取得4+數目, 可考慮以中位數6.5去評估該校成績.


     假設A校人均取得2.8科4+, 全校中六畢業生共120人, 估計整體4+比例為:

     以人均考6科成績計:
      (120 x 2.8) / (120 x 6) = 2.8/6 = ~46.67%

     以人均考6.5科成績計:
      (120 x 2.8) / (120 x 6.5) = 2.8/6.5 = ~43.08%

     以人均考7科成績計:
      (120 x 2.8) / (120 x 7) = 2.8/7 = ~40.00%

     過去幾年, 人均考取科目數達7科以上
既學校, 暫時確定的只有QC和聖言兩間.
     

(C) 中學發佈既DSE成績/U率等資料的理解/分析心得, 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3322率:

可以睇到學校補底功力,如3322率高,代表大多數學生都能符合升讀local degree既基本資格,但唔代表整體成績都好


整體4+成績比例:

可以估計到學校大多數學生攞既成績,尤其係可取得UGC degree既人數比例 (當然最好有各科breakdown)

整體5+成績比例

可以估計到學校中,有機會入讀3大既比例


U

單純既入U率,參考價值不高,因為入U依家變咗質。以前入U一定係讀degree,依家大學充斥大量副學位;加上,近年即使自資學士課程,部份只需3322+2都有得讀,如果計埋自資副學位,9X%U率其實好平常。


升讀Local degree比例:

較入U率有參考價值,畢竟升讀Local degree要求,比入U(包括副學位)高。


3大率:

U率"和升讀Local degree比例"有參考價值。畢竟真正既3大學位,只有之UGC degree(資助學士學位課程)。係8間資助大學中,只有5間大學(3+浸大+嶺大)沒有直接開辦副學位。不過,雖然入3大率參考價值較高,但亦不適合以入3大既比例去衡量/比較學校既水平,因為不少名校近年都多了成績好既學生去海外升學,而且3大之中,亦非每一科入讀要求都較其它大學高。



個人認為,入U率/3大率,只能評估學校是否達B1水平,想較全面去比較中學之間既學術能力,應同時參考 3322 + 整體科目/主科4級或以上比例 + 整體科目/主科5級或以上比例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2:23

Reserved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2:23

Reserved
作者: Bebichhichi    時間: 17-12-29 13:36

Reserved
作者: Ktfk    時間: 17-12-29 13:38

本帖最後由 Ktfk 於 17-12-29 13:40 編輯

回覆 Bebichhichi 的帖

正!

作者: Jovywong824    時間: 17-12-29 13:52

請問hkpapa852
鴨真, 培德, 鴨利州呂明才, 係咪資料不足, 所以 no comment?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4:42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2-22 16:09 編輯

中西區HK1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4:46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2-22 16:09 編輯

灣仔區HK2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4:47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2-22 16:09 編輯

東區HK3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4:55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2-22 16:10 編輯

南區HK4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4:59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2-22 16:10 編輯

油尖旺區KL1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5:00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6-25 13:01 編輯

深水埗區KL2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5:00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3-14 10:22 編輯

九龍城區KL3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29 15:00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2-22 16:11 編輯

黃大仙區KL4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melodyq11    時間: 17-12-29 15:20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期待已久
作者: subb    時間: 17-12-29 17:03     標題: 回覆樓主

(emoji)(emoji)(emoji)(emoji) 如果有需要本人服務,通知一定(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

作者: 傻豬仔    時間: 17-12-29 21:18


作者: kat0318    時間: 17-12-29 21:55     標題: 回覆樓主:



作者: OSL    時間: 17-12-29 22:50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2-29 23:01

I have a question, is it really no. of B1 schools > B2 schools ?
作者: yovin    時間: 17-12-30 01:19

THANK YOU SO MUCH.
祝hkpapa852 健康 、 富貴  、 開心 、美麗
作者: dkwlai88    時間: 17-12-30 09:15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謝謝你的資料及分析
作者: bobbob    時間: 17-12-30 11:12

本帖最後由 bobbob 於 17-12-30 11:1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7-12-29 23:01
I have a question, is it really no. of B1 schools > B2 schools ?

好似唔覺邊度有講b1學校多過b2?
btw, 多謝樓主嘅偉大工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2-30 11:16

bobbob 發表於 17-12-30 11:12
好似唔覺邊度有講b1學校多過b2?
btw, 多謝樓主嘅偉大工程

他列出來是B1》〉 B2,所以好奇一問!


作者: elbar    時間: 17-12-30 11:33

ANChan59 發表於 17-12-29 23:01
I have a question, is it really no. of B1 schools > B2 schools ?
可能不少被認為係主要收band 2生中學並沒有係校網公佈公開試表現以致佢冇法評估
作者: bobbob    時間: 17-12-30 11:42

ANChan59 發表於 17-12-30 11:16
他列出來是B1》〉 B2,所以好奇一問!
我估佢志在釐定一啲ambiguous嘅學校而特別講某啲係b2,應該無列晒所有b2校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7-12-30 11:43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7-12-30 11:4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7-12-30 11:16
他列出來是B1》〉 B2,所以好奇一問!

四百幾间中学列哂出黎都好唔得閒唔入選band1咪就係band2/3, 有d甚至可能应該“不值-提”?
作者: cornelius    時間: 17-12-30 11:48

hkpapa852 發表於 17-12-29 12:22
以下係參考2012-2017年5屆DSE成績和入U率後既中學Banding名單 (只列B1和部份B2中學):

偉大工程又來了,多謝數佬造福人群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2-30 12:09

Yanamami 發表於 17-12-30 11:43
四百幾间中学列哂出黎都好唔得閒唔入選band1咪就係band2/3, 有d甚至可能应該“不值-提”?:hehehe ...

因為個別校網有列B2,B3,所以我先會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2-30 12:14

bobbob 發表於 17-12-30 11:42
我估佢志在釐定一啲ambiguous嘅學校而特別講某啲係b2,應該無列晒所有b2校

May be!

Let him reply.

作者: YmOra    時間: 17-12-30 13:49

本帖最後由 YmOra 於 17-12-31 10:03 編輯

睇"數據"之前先要十分清楚每項數據的""由來"",是從哪堆"""大數據"""中產生出該項目的("""百分比率"""),在完全無根無據無計算無趨勢方向之下""""定義""""的""""達標百分比率"""",極其量都只是一堆""""個人數據""""而矣!!大大減少其可讀性?!?!趴趴常言道:""""不要人云亦云""""看數據,但偏偏這裡就用上這種手法給數據人看,jm們看不懂就只有硬記著70%以上就是Band幾Band幾了,當問到為何這樣定義,答案只是回你一句:EK趴趴話嘅!!可能不知不覺間,EK也締造了另一處(("""人云亦云"""))之源頭了!!!

希望"EK"二字,真的可以代表"造福人群"之偉大呢!
作者: elbar    時間: 17-12-30 13:59

YmOra 發表於 17-12-30 13:49
睇"數據"之前先要十分清楚每項數據的""由來"",是從哪堆"""大數據"""中產生出該項目的("""百分比率"""),在 ...

自從當年(約10年前左右)教育局不准許各校公佈收生banding 後,網上就充斥著各種不同中學分band權威

作者: YmOra    時間: 17-12-30 14:06

本帖最後由 YmOra 於 17-12-30 14:06 編輯

係就話啫!可惜响EK哩到只得""""唯一一種""""數據分析和Banding定義的所謂""""權威""""的呢!
作者: elbar    時間: 17-12-30 14:40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7-12-30 18:00 編輯
YmOra 發表於 17-12-30 14:06
係就話啫!可惜响EK哩到只得""""唯一一種""""數據分析和Banding定義的所謂""""權威""""的呢!:i ...


用公開試資料去評估各校 banding 可能係現時最接近方法但並非絕對準確


作者: mannewliv    時間: 17-12-30 17:56

YmOra 發表於 17-12-30 14:06
係就話啫!可惜响EK哩到只得""""唯一一種""""數據分析和Banding定義的所謂""""權威""""的呢!:i ...
其實我覺得用公開試成績來排,已經係好公正,至於BAND 1定2,難免有主觀,各位就自行決定吧,畢竟B1C同B2A相差其實並非想像中咁大
作者: b3410    時間: 17-12-30 19:19

elbar 發表於 17-12-30 14:40
用公開試資料去評估各校 banding 可能係現時最接近方法但並非絕對準確

...
agree.  至少有可以比較的客觀數據。至於其他選校因素,例如地點,名氣口碑,校舍設施,師資,教學方法,ECA,等等,個人喜好唔同,好難界定。
作者: mcl203    時間: 17-12-30 19:56

b3410 發表於 17-12-30 19:19
agree.  至少有可以比較的客觀數據。至於其他選校因素,例如地點,名氣口碑,校舍設施,師資,教學方法,EC ...

本帖最後由 mcl203 於 17-12-30 19:58 編輯

連最基本既數據,都用上個人主觀意願去加以否定,真係唔知可以信乜。

任何分析都近乎必定用上假設,用上假設已可認定未必係事實真相,結論與事實存在偏差係無可避免。

信咪睇吓參考吓囉,唔信咪用番自己睇法亦可。數據引用可以好多變化,亦會得出唔同結果,去拗數據真實性,似乎,係為拗而拗,目的都可能係為否定而找支持理據~~~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30 20:01

ANChan59 發表於 17-12-29 23:01
I have a question, is it really no. of B1 schools > B2 schools ?


My primary intention is to clarify not all EMI school attained B1 standar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number of B1/2 school, B1 > B2 is true for the followings districts:

HK1, HK2, KL1

Other than those districts, ratio of B2 and B1 school is nearly 1:1, or B2 > B1



作者: Bbkingdombb    時間: 17-12-30 20:08

整體來說 又是否band3學校最多呢 皆因他們未必能開足四班 而每班的人數仍未必有33左右

作者: Bbkingdombb    時間: 17-12-30 20:12

本帖最後由 bbkingdombb 於 18-1-3 01:33 編輯

純粹計數 全港好似有四百六十幾間學校 band one學校是否應該要有120至130間左右才算合理呢

作者: Ktfk    時間: 17-12-30 20:25

本帖最後由 Ktfk 於 17-12-30 20:40 編輯

回覆 Bbkingdombb 的帖子


Band 1 學校通常每級人數比 Band 2 或 Band 3 學校較多。

因此, Band 1 學校數目應少於全港學校總數 1/3 ,可能約100 間多少少。







作者: kirstyau    時間: 17-12-30 20:25

本帖最後由 kirstyau 於 17-12-30 20:26 編輯

辛苦哂
作者: elbar    時間: 17-12-30 20:32

Bbkingdombb 發表於 17-12-30 20:12
純粹計數 全港好似有四百六十幾間學校 band one學校是否應該要有130至140間左右才算合理呢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7-12-30 20:35 編輯

通常band 1生加上如果有啲家境亦較大機會轉去一些著名國際學校或海外名校升中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2-30 23:01

hkpapa852 發表於 17-12-30 20:01
My primary intention is to clarify not all EMI school attained B1 standard academic performance.

...
I guess you may take one more prerequisite criteria, how many are really EMI schools? Unless you check their prospectus in consecutive years, how many class in EMI and any changes among years.
You better take out DSS schools and only focus on public and aided schools, some DSS schools claimed as EMI only by defaul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2-30 23:03

Ktfk 發表於 17-12-30 20:25
回覆 Bbkingdombb 的帖子
Before "Fine tuned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11X EMI schools only, not included DSS.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7-12-30 23:25

Very good
Thank you!
作者: c1234    時間: 17-12-30 23:55

Thank you for sharing!
作者: HM168    時間: 17-12-31 00:15

hkpapa852 發表於 17-12-29 12:22
以下係參考2012-2017年5屆DSE成績和入U率後既中學Banding名單 (只列B1和部份B2中學):

多謝樓主嘅偉大工程

等待另一工程各區入BAND 1 %

作者: taxibird    時間: 17-12-31 01:40     標題: 回覆樓主

感謝樓主的詳盡分析

作者: bbkingdombb    時間: 17-12-31 02:31

Ktfk 發表於 17-12-30 20:25
回覆 Bbkingdombb 的帖子
純粹根據各band學校的開班數目估計, 如果band1有100間, band2應該有110至120間, band 3就有130至150間左右, 加起來三百幾間. 但全港應該有四百幾間官津直資中學. 三個band的學校數目應該有多少呢? 歡迎各位討論

作者: elbar    時間: 17-12-31 09:28

ANChan59 發表於 17-12-30 23:03
Before "Fine tuned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11X EMI schools only, not included DSS.

比較接近真實,因當年還未有直資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17-12-31 09:56

其实大家咁關注banding, 都係希望小朋友最終入到U,

但HK每年有超過50000孝生, 但只得萬二三个位, 入U率約25%多d, 即就算Band1生, 位也是唔夠分的, 再加上唔係入左B2/B3就冇硬, 我前两天經過某b3校外, 它也有学生入到HKU Medi.

所以話, 料資用泥參考, 入左边间都好, 下一部的努力更重要!
作者: elbar    時間: 17-12-31 10:04

twhkleung 發表於 17-12-31 09:56
其实大家咁關注banding, 都係希望小朋友最終入到U,

但HK每年有超過50000孝生, 但只得萬二三个位, 入U率約 ...

What’s the best school in Hong Kong?Forget “best” – look for “best fit”!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7-12-31 10:46

ANChan59 發表於 17-12-30 23:01
I guess you may take one more prerequisite criteria, how many are really EMI schools? Unless you che ...


In fact, I don't care whether the school is EMI or CMI.

If the school can help atheir student to seek a good pathway, it is a good school.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NSS, the major option of student's pathway is further study.

Therefore, the ability of school to help their students further their study in University i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evaluation factors.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7-12-31 11:16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7-12-31 11:16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17-12-31 09:56
其实大家咁關注banding, 都係希望小朋友最終入到U,

但HK每年有超過50000孝生, 但只得萬二三个位, 入U率約 ...

世事當然無绝对~~
Band3係咪一定绝望呢个課題係EK上討論多的是。不过無可否認,從某校每年出廿个医科生,同某校幾年先出一个医科生,就可以見到学生質素同学校支援既重要性。除成績以外,对青少年黎講,朋輩亦非常重要。所以無可厚非家長先禁紧張边间学校係咩banding.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09:50

更新了 #4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0:12

twhkleung 發表於 17-12-31 09:56
其实大家咁關注banding, 都係希望小朋友最終入到U,

但HK每年有超過50000孝生, 但只得萬二三个位, 入U率約 ...

其實香港教育政策的確係好多問題, 近年考DSE人數一年比一年少, 未來三年應該會持續下降, 一直至上年小六畢業個屆既學開始, 人數先會有明顯回升.

但新特首一上任, 為咗減少噪音, 馬上嚟個學位量化寬鬆, SSSDP既學額 (JUPAS degree其中一類), 由1076 個大幅加至 2776個, 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UGC既學士學額, 多年嚟無乜大變, 過去4年都只係由 17100 加到 ~18000, 加上全港8大以外每年提供至少 6500個自資學士學額, 可預見今年不少中學既入U率將會有明顯既提升.



作者: October.    時間: 18-1-2 10:24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8-1-2 10:26 編輯
hkpapa852 發表於 18-1-2 10:12
UGC既學士學額, 多年嚟無乜大變, 過去4年都只係由 17100 加到 ~18000, 加上全港8大以外每年提供至少 6500個自資學士學額, 可預見今年不少中學既入U率將會有明顯既提升.
...

所以, 我唔會凈係睇JAPUS DEGREE 幾多個%, 見到SSSDP既學額及15分入OU,都知彼U同此U有幾大差別.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1:13

October. 發表於 18-1-2 10:24
所以, 我唔會凈係睇JAPUS DEGREE 幾多個%, 見到SSSDP既學額及15分入OU,都知彼U同此U有幾大差別.
...
可惜, 又D家長仲係沉醉於學校既入U率幾高...... 話無理由學校入U率咁高, 仲只係被人評為乜乜級別.....

簡單一點去諗, 如果學校既整體4+只有7X%, 即係每位學生係5科既平均攞到20分或以上既都只有~7X%
如果間學校個自己入U率有8X%-9X%, 咁唔達整體4+個1X%-2X%既學生, 即係只有5科不夠20分, 以呢個成績, 又會入到邊D大學同學科呢?

作者: mcl203    時間: 18-1-2 11:35

hkpapa852 發表於 18-1-2 10:12
其實香港教育政策的確係好多問題, 近年考DSE人數一年比一年少, 未來三年應該會持續下降, 一直至上年小六畢 ...

即係黎緊果幾年中學可以升Banding,D粉絲開心C~~~

作者: taxibird    時間: 18-1-2 11:41     標題: 回覆樓主

DSE的4級成績,是否等於以前會考的C同D之間?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1:50

taxibird 發表於 18-1-2 11:41
DSE的4級成績,是否等於以前會考的C同D之間?
DSE 4: 應該大約HKAL的C
DSE 5: 應該大約HKAL的B
DSE 5**: 應該大約HKAL的A

聖言中學呢方面有較深入分析, 可以睇吓佢既校務報告

作者: b3410    時間: 18-1-2 11:58

October. 發表於 18-1-2 10:24
所以, 我唔會凈係睇JAPUS DEGREE 幾多個%, 見到SSSDP既學額及15分入OU,都知彼U同此U有幾大差別.
...
請問是否三大率繼續有參考價值?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2:03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1-2 12:05 編輯
b3410 發表於 18-1-2 11:58
請問是否三大率繼續有參考價值?

3大率都只可以評估學校是否屬B1中學, 或是否能大致達到B1A/B/C

實際上唔能夠完全反映真實成績

而且, 仲要知道所謂3大率, 是否只計3大既UGC Degree.....



作者: elbar    時間: 18-1-2 12:03

hkpapa852 發表於 18-1-2 11:50
DSE 4: 應該大約HKAL的C
DSE 5: 應該大約HKAL的B
DSE 5**: 應該大約HKAL的A
聖言個表係DSE對照GCEAL,當年多數英國大學收生都認為 HKAL理科 比 GCEAL高一個 Grade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2:05

回覆 elbar 的帖子


EDB應該只係限制小學唔可以公佈學生Banding, 中學並沒有限制

君不見不少中學校長係簡介會上, 高調講自己學校S1收咗幾多第一組別學生?

個別學校, 如沙蘇, 基朗, 更直接將資料放係校務報告上

其實學校一直沒有官方Banding, 一直都係家長喜歡為學校排名/分Banding.

如何為學校排名/分Banding, 其實無乜大問題, 最重要係, 要基於一個清楚既原則.

只要評分原則有公開, 大家可自行去評價/衡量; 如果沒公開, 咁到底係以哈佬喂定維威喂既方式去評價呢?

好似近年好受家長注目既HKPEP 50小強排名, 雖然我覺得係得啖笑, 但至少人地又列出一堆指標同評分, 大家可以自行睇下是否合理, 總比什麼"學校之書", "學校園地" 來得有根據.

至於有會員問, 點解要攪D評級去令群眾人云亦云呢?

呢個係一個好問題.... 其實人云亦云既問題係邊呢? 點解我當初咁反對別人以人云亦云既方式去選校呢?

不少家長既人云亦云, 其實都係毫無根據, 如話A校比B校好, 問佢點解, 根本答唔出, 只係話大家都係咁講, 無理由係錯...... 呢種情況以選小學時最為嚴重.

不能量化既資料, 當然也要參考, 但根本無法比較吧!

唔通以個別會員自主意見, 認為某校為求DSE取得好成績, 會勸退學生既可能性, 或者要求學生drop科既可能性用嚟作比較會更合適?


以客觀資料去讓家長瞭解學校可量化既一些指標, 總比毫無根據地以訛傳訛, 人云亦云合理吧!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2:08

elbar 發表於 18-1-2 12:03
聖言個表係DSE對照GCEAL,當年多數英國大學收生都認為 HKAL理科 比 GCEAL高一個 Grade
...
UCAS 每年會發佈一份 GCE-AL, DSE, IBDP 既成績對照表

呢個換算指標, 話晒係由一個都算係權威既機構發佈出嚟既資料, 當然大家可以唔認同

作者: elbar    時間: 18-1-2 12:17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8-1-2 12:20 編輯
hkpapa852 發表於 18-1-2 12:05
回覆 elbar 的帖子

係有限制中學學唔可以公佈學生Banding, EDB當年講法以免大家對各中學因不同收學生Banding而做成標籤效應,當然大部份肯對外公佈都主要收Band 1學生學校,10-20年前左右市面不少升學書刋都收集到相關資料而刋登(不知現時圖書館還有冇10-20年前左右升學書刋),自從EDB唔容許可以公佈收生學生Banding,近年升學書刋都冇法收集到相關資料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8-1-2 12:26

hkpapa852 發表於 18-1-2 11:13
可惜, 又D家長仲係沉醉於學校既入U率幾高...... 話無理由學校入U率咁高, 仲只係被人評為乜乜級別.....

簡 ...
絕對同意,學校既入U率水份太高,所以我從來唔睇學校既入U率。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8-1-2 12:42

Bbkingdombb 發表於 17-12-30 20:08
整體來說 又是否band3學校最多呢 皆因他們未必能開足四班 而每班的人數仍未必有33左右
  ...
理論上係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8-1-2 12:47

Bbkingdombb 發表於 17-12-30 20:12
純粹計數 全港好似有四百六十幾間學校 band one學校是否應該要有130至140間左右才算合理呢
  ...
當佢有140間,會多啲人開心啲。


作者: 李大人    時間: 18-1-2 12: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8-1-2 12:50

ANChan59 發表於 17-12-30 23:01
I guess you may take one more prerequisite criteria, how many are really EMI schools? Unless you che ...
好多其實係英書中教。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8-1-2 12:54

bbkingdombb 發表於 17-12-31 02:31
純粹根據各band學校的開班數目估計, 如果band1有100間, band2應該有110至120間, band 3就有130至150間左右, ...
我估(純粹估)Band 1 有 110 間左右,Band2 有 160間,Band 3 有 200 間多啲,加起上來大約有475間。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3:28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1-2 13:38 編輯
elbar 發表於 18-1-2 12:17
係有限制中學學唔可以公佈學生Banding, EDB當年講法以免大家對各中學因不同收學生Banding而做成標籤效應, ...

啱啱查番資料, 又的確係要求全港學校唔好公佈, 之前有學校公佈過又俾人投訴: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5331

不如果學校想大家知其實好簡單, 唔公佈派位組別既資料, 公佈Pre-S1平均成績一樣可以估計到一D嘢

可惜現實係不少學校都唔想被街外人知咁多嘢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2 13:31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1-3 08:09 編輯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8-1-2 12:26
絕對同意,學校既入U率水份太高,所以我從來唔睇學校既入U率。

如果其它乜資料都無, 入U率就有參考價值....

另一方面, 如果有部份成績, 加埋入U率, 亦可能睇到一D嘢..... 到底學校升學支援好唔好? 學生成績是否兩極化?

作者: milkcandy    時間: 18-1-3 10:43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Thank You hkpapa852! 明燈呀!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18-1-7 23:07

hkpapa852 發表於 18-1-2 13:31
如果其它乜資料都無, 入U率就有參考價值....

另一方面, 如果有部份成績, 加埋入U率, 亦可能睇到一D嘢.... ...
hkpapa, 可將這貼置頂嗎? 太后有時要找數句好唔方便...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8 09:12

twhkleung 發表於 18-1-7 23:07
hkpapa, 可將這貼置頂嗎? 太后有時要找數句好唔方便...
呢樣嘢你要問吓版主

作者: lcyesther    時間: 18-1-8 09:38     標題: 回覆樓主

希望置頂。把置頂的舊數據換下來。

作者: yzhou    時間: 18-1-8 16:32

reserved
作者: miriam    時間: 18-1-9 11:00

hkpapa852 發表於 18-1-8 09:12
呢樣嘢你要問吓版主
到到到

作者: Q4    時間: 18-1-10 13:40

hkpapa852
作者: little12    時間: 18-1-11 09:22     標題: 回覆樓主

多謝 hkpapa852 (emoji)(emoji)(emoji)(emoji)
新、舊數一齊置頂,造福人群(emoji)

作者: samhoyk    時間: 18-1-16 08:24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HK3 B2 宝血 近3年縮班 收生不足? 已跌落B3?
作者: JJ_KK    時間: 18-1-28 00:35

回覆 subb 的帖子

你的資料很詳盡,很有參考價值!謝謝你的分享!
請問南區的聖心書院歷來的DSE成績和入U率又如何呢?
作者: JJ_KK    時間: 18-1-28 00:48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你的資料很詳盡,很有參考價值!謝謝你的分享!
請問南區的聖心書院歷來的DSE成績和入U率又如何呢?
謝謝!
作者: subb    時間: 18-1-29 09:23

JJ_KK 發表於 18-1-28 00:35
回覆 subb 的帖子

你的資料很詳盡,很有參考價值!謝謝你的分享!
sorry, 資料不是我的 !
只是見到hkpapa852 的帖子出帖, 支援下
問一下, 如有用到本小人地方, 隨便紛呼呢 !


作者: jpaddington    時間: 18-1-31 19:12

想請教一下邊度有15-16, 16-17的中學DSE成績/入U率數據? 謝謝
作者: wongkaka    時間: 18-2-8 11:23

hkpapa,
想問依家九龍塘學校(中學部)屬Band幾?
作者: BB成長期    時間: 18-2-21 14: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2-22 15:13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3-14 09:27 編輯

觀塘區KL5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作者: edwinasokf    時間: 18-3-1 10:11

Hkpapa好多謝你詳盡既資料。請問可否放大九龍城區圖表,thanks a lot!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3-1 11:52

edwinasokf 發表於 18-3-1 10:11
Hkpapa好多謝你詳盡既資料。請問可否放大九龍城區圖表,thanks a lot!
我到版主講咗呢個問題了....... 有個辦法, 不過未攪

作者: edwinasokf    時間: 18-3-1 13:03

hkpapa852 發表於 18-3-1 11:52
我到版主講咗呢個問題了....... 有個辦法, 不過未攪


作者: goodmama2003    時間: 18-3-13 15: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3-13 17:10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3-14 09:27 編輯

葵青區NT1 部份中學DSE成績/入U率資料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