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學者:幼兒學英語 毋須「犧牲」漢語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12-13 14:22     標題: 學者:幼兒學英語 毋須「犧牲」漢語

【明報專訊】移民海外的華人家庭中,兒童在家庭和學校會接觸到中英雙語,中文大學研究顯示,兒童若在家中持續接收大量來自父母的語言,仍能發展出與單語兒童不相伯仲的雙語、甚至三語能力。


中大兒童雙語研究中心記錄多名在美國出生及成長、在家接觸中英雙語兒童的語言發展,其中一個家庭除了說普通話和英文之外還說粵語,成功發展出三語能力。堅持在家跟兒子說粵語的母親稱,雖然現居美國,但自己從小跟家人講粵語,認為粵語不止是一種語言,更承載着文化和傳統,是她想和子孫後代分享的生活方式。


家長在家每人講一語言可行


研究中心總監、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教授葉彩燕稱,兒童學語言很快,但若缺少與某種語言的接觸,同樣很易會失去該語言,她認為語言的傳承很重要,因為語言有如人的身分證,若下一代不再說廣東話,「失傳就弊」,也會影響下一代跟祖父母輩的溝通。


現時部分香港家長為培養子女的英語能力,會在家「轉台」只講英語。該系研究助理教授麥子茵指出,研究證明不用犧牲講漢語的能力也可學好英語,反之亦然,認為家長在家每人講一種語言,培養出雙語甚至三語的兒童是可行的。


中大首推華裔兒童中文語料庫


中大將推出全球首個「華裔兒童中文語料庫」,並開放予國際研究團體使用。首階段發布的多媒體語料庫,包括3名兒童的縱向語料,記錄了他們於24到36個月間,從單詞彙到多詞彙階段的發展情况。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12-14 07:02     標題: 回覆樓主

恕我直言,嚴格來說,識講並不等同認識識該語言,必須懂得看和寫,才做到文化承傳,我很欣賞移居外地仍然希望下一代認識自己的母語,但到了第三代,難矣。語言是應付生活需要,如不需要,自然捨棄,我們上一代的鄉下話(父母來自國內者)很難傳授給兒女,學英文是討生活。
其實香港人也算幸福(半杯水心理)夾縫於兩個大國之間,中英皆有,很多報告指出香港人英文水平不佳,但考慮學習中文同時,還欲何求,兩種南轅北徹文化的溶合,並不簡單。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