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數碼鴻溝大 基層生協作解難遜色(程尚達)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11-27 10:16 標題: 數碼鴻溝大 基層生協作解難遜色(程尚達)
中文大學最近公布一五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關於學生協作解難能力的國際電腦化評估結果,發現港生解難能力不遜周邊地區,在五十二個國家及地區之中排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及日本。然而亮麗表現背後,卻反映社會貧富懸殊的隱憂,近一成在家使用電腦的學生,協作解難能力顯著高於家裏沒有電腦的學生,平均成績差距達四十分。有教育界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雖然政府近年推出「上網學習支援計畫」,但數碼鴻溝問題仍有待解決。
研究發現,九成三港生在家可使用電腦及連線,而近一成在家使用電腦的學生,協作解難能力顯著高於家裏沒有電腦的學生,平均成績差距達四十分;學生在校內使用互聯網完成課業,與協作解難表現呈「負相關」。研究團隊相信,須在校內上網的學生多是弱勢背景,他們在家中未有資訊和通訊設備,令他們的協作解難能力遜色;建議學校和當局宜對基層學生施以援手。
友好坦言,調查結果正說明本港仍有相當大的數碼鴻溝,以往學校開放電腦室,供基層學生上網做功課或搜集資料,只能部分解決問題,「畢竟學生在有時限下使用,他們的使用習慣與瀏覽量未必相同,在搜索資料、製作簡報,甚至利用網上平台共同編輯,若不能平日養成,差距只會愈來愈大。」
既然家中有電腦,比起沒有的表現高,政府有否措施鼓勵基層家庭購置電腦?友好指,現有「上網學習支援計畫」由志願機構與資訊科技業界合作,為基層家庭提供價格較低的電腦,原意雖好,但落實卻有不少問題,「不少基層家庭反映計畫下的電腦,硬件配套不太理想,運行速度慢,維修亦不包括軟件,令這些家庭往往『得物無所用』。」今年《施政報告》提到邀請關愛基金,資助清貧學生購買平板電腦以支援電子學習,友好認為政府應避免重蹈「上網學習支援計畫」選擇彈性低、配套不足等問題,「無論是實報實銷津貼,抑或類似『醫療券』定額資助,均是值得考慮的方案。」
隨着政府大力推動STEM教育,電子教學將更為普遍,避免基層學生在電子教育中「輸在起跑線」,值得當局研究對策。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27 12:56
elbar 發表於 17-11-27 10:16 
中文大學最近公布一五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關於學生協作解難能力的國際電腦化評估結果,發 ...
有電腦的家庭又會煩沈迷? 所謂協作解難,只是答MC,聽落好兒戲,因為咁又要買呢買路,係兒戲中兒戲。

作者: judy 時間: 17-11-27 14:32
研究發現,九成三港生在家可使用電腦及連線,而近一成在家使用電腦的學生,協作解難能力顯著高於家裏沒有電腦的學生,平均成績差距達四十分;學生在校內使用互聯網完成課業,與協作解難表現呈「負相關」。研究團隊相信,須在校內上網的學生多是弱勢背景,他們在家中未有資訊和通訊設備,令他們的協作解難能力遜色;建議學校和當局宜對基層學生施以援手。
要資助基層無問題,先多做一個研究吧。将基層分兩組,一組送電腦,一組照舊,再睇睇结果。我估,最緊要係换個父母。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