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文匯》引港大梁卓偉:盼中港專科醫生資歷 數十年後互 [打印本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1-18 00:14 標題: 《文匯》引港大梁卓偉:盼中港專科醫生資歷 數十年後互
《文匯報》今天報道,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日表示,醫學院於今年9月首次獲納入「中國住院醫師培訓精英教學醫院聯盟」,未來除為內地「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確立提供參考與分享經驗外,更在醫學教育、研究、專業領域上重新與國家接軌,期望將香港醫療培訓、醫療研究推出去。他續說,現時香港的專科醫生資歷獲海外認可,希望數十年後可實現與內地資歷互相認可,同時為本港醫科畢業生提供更大發展平台。
報道引述梁卓偉指,希望藉今次獲納入精英聯盟的機會,為讓本港醫科畢業學生更早融入國家醫療發展進程,並能透過內地龐大及全面的病例資料擴闊醫學視野。
梁卓偉指,回歸20年來,本港醫療系統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無論在學術範疇或專業領域上一直給人「自給自足」的狀態,很難直接參與內地大型科研平台或申請研究基金。國際層面上,因以往國家的醫療組成不包括香港團隊,亦令香港本地團隊較難參與海外大型醫學平台。
《文匯報》指梁卓偉強調,「無一個醫學院無國家平台可以去到頂尖」,他指在現時大醫學、大科學、大數據時代,醫療教學、研究及臨床實踐,必須要有國家級平台支撐,才能達到較高國際水準。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1-18 00:15
為引入內地醫生鋪路?港大醫學院長:只負責培訓不包執照
港大醫學院在今年9月獲邀加入「中國住院醫師培訓精英教學醫院聯盟」,將與內地8間教學醫院交流及分享培訓經驗。《文匯報》今日引述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於傳媒茶聚中表示,希望將來本港的專科醫生資歷與內地資歷互相認可。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報道,不少人留言質疑梁的說法,等同為引入內地醫生來港執業鋪路。
港大醫學院傍晚回覆查詢,稱對報道引起誤會感遺憾,並節錄茶聚對答,指梁卓偉當時意思,是期望維持本港專科培訓水平,醫生欲到海外及內地工作時,其專科資格可獲認可,並符合當地執業要求。至於本港是否認可內地資歷,則非醫學院決定,該院負責培訓、教育和科研工作,不包括醫生執業牌照。
據醫學院提供的對答節錄,梁卓偉指出,本港專科資格與海外地區,如英國皇家外科學院及內科學院掛勾,「到四十年、五十年之後,資格是否也能夠得到內地認可呢?」他當時表示「絕對不是說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讓內地醫生來香港。這不是我的決定,也不是我做事的出發點」。
作者: EASTCOAST 時間: 17-11-18 09:53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8 00:15 
為引入內地醫生鋪路?港大醫學院長:只負責培訓不包執照
不務正業的醫生,之前專注搞政治,做了醫學院院長之後,走這路線是必然的。

作者: ABC-DAD 時間: 17-11-18 10:20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1-18 10:26 編輯
就憑表面下定義,不都很帶政治偏見嗎?
還沒攪清楚誰在只攪政治?
作者: ABC-DAD 時間: 17-11-18 10:33
有人可以有條有理的分析利弊嗎?
任子彈飞?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1-18 10:42
ABC-DAD 發表於 17-11-18 10:33 
有人可以有條有理的分析利弊嗎?
任子彈飞?
我覺得有利有弊,遲些講講我的看法!
你有什麼看法?

作者: MC1128 時間: 17-11-18 11:00
ABC-DAD 發表於 17-11-18 10:33 
有人可以有條有理的分析利弊嗎?
任子彈飞?
小事一樁
我慳番啖氣

作者: ABC-DAD 時間: 17-11-18 12:27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1-18 12:27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8 10:42 
我覺得有利有弊,遲些講講我的看法!
你有什麼看法?
我問:[size=27.5293px]有人可以有條有理的分析利弊嗎?
[size=27.5293px]任子彈飞?
[size=27.5293px]自然明白有利有弊,還用說?
作者: ABC-DAD 時間: 17-11-18 12:30
MC1128 發表於 17-11-18 11:00 
小事一樁表意見
我慳番啖氣
潛台詞係,言之尚早
中大還未有發表看法哩。
作者: ABC-DAD 時間: 17-11-18 12:42
剛看過陳沛然議員的Facebook 留言。
要發表意見,真的早了一點,太早了吧,沒有具體框架,空談沒太大意義,飲杯茶好過,充其量多關注關注,學一學公關手段。
作者: readymama 時間: 17-11-19 10:54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應關注. 國內的硬件及軟件都還需改進. 最起碼能提升"accountability" . 我在中資公司工作, 面對的國內人談討有禮. 但一些高管只講"快" 就當有效率, 開了個項目頭, 不想理解中間需要理解成個運作加測試是需時, 因不是每個人全力只做一個項目. 但我見太多從國外歸來的, 在國外都生活這麼多年, 但就不改那沒有責任感的心態, 或太急功近利. 那些只講"快"要有效率的高管, 全部係最快收工回家.我往往只看到香港人在公司裡做到好晚. 國內律師同事最離普.
作者: ABC-DAD 時間: 17-11-19 14:27
readymama 發表於 17-11-19 10:54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應關注. 國內的硬件及軟件都還需改進. 最起碼能提升"accountability" . 我在中資公司 ...
閣下意思是。。。?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11-20 09:12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8 00:15 
為引入內地醫生鋪路?港大醫學院長:只負責培訓不包執照
汝欲國家認可,並求開門立戶,惜儕輩強自封,拒外人於千里,保自身,獨圖利,此舉多為己益。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