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電競=廢青?(伍婉婷)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11-6 12:21     標題: 電競=廢青?(伍婉婷)


職業電競手分享了很多夢想。


【閒話人文】


「小時候,我覺得打機的都是讀書不成的壞孩子。」很老土的說法,卻是很多對電競不了解的人的心聲,包括我。


然後,我們看見很多「打機好叻」的,贏得很多大獎,揚威國際,才發現,「打機」其實都可以好有前途,兼好有「錢途」。擔心孩子不務正業的,開始稍為安心了點。


又其實,今天流行的電子競技,實在又點止打機咁簡單?電子競技(eSports),實質是透過電子遊戲作競技,美國70年代已開始有公開比賽,至千禧年代開始流行「電競」一詞。到今天,電競已由一般遊戲比賽發展成職業運動,具觀賞性,甚至最受歡迎的遊戲可以全球直播達三億觀眾。


職業電競已發展至有公司代理,選手或團隊與電競公司簽約,有基本薪金與訓練保障,參加比賽獲勝獎金可高達1,000萬美元。目前,部分國外亦有很多知名學府如史丹福郡大學亦有開辦電競課程;2022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亦已接納電競為正式比賽項目。


電競講求參加者互相比拼,當中包括有對判斷力、協調能力、即時反應和技巧等方面的磨練,並且講求團隊合作與溝通。正好就是我們渴望年輕人擁有的素質。因此,當社工朋友跟我說要一起推動電競活動,想不到任何不支持的理由,鄰舍輔導會與灣仔區議會屬下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合辦的「灣仔區青年電競才藝祭」由此而生。


要促成社區層面的電競比賽,過程並不容易。當「污煙瘴氣的網巴打機」、「宅男/宅女不眠不休打機猝死」的印象充斥社會,實在感謝社工拍檔用心的分享和議會同事開放的支持。


11月4日下午的動漫基地,我們不但有《英雄聯盟》電競比賽,還有手作乾花、皮革和天然護膚品體驗工作坊、Cospla y、K-POP 舞蹈示範、Busking音樂分享,很熱鬧。令我感受至深的,是電競「忘年座談會」上的分享。


說是「忘年」,不過是18、22歲的電競青年,跟18+22的我和社工簡明旭的對話。「忘年」二字,說明了在電競的世界裏,三數年已經是一個年代,年過40歲的「姐姐」,彷彿不屬於那個世界。但是,職業電競手Bella、Cherry&芍妏,大學生兼職電競活動統籌的Gap姐還有電競導師SKY,分享了很多那個18、22的夢想,如何努力打好每一場比賽、如何用成績說服家人長輩,還有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友誼給他們的支持和策勵。


我想,對電競,就像任何一門興趣一樣,可以是消閒活動,可以是令人意志消磨的「毒藥」,也可以是發展成個人事業的專業。走上哪條路,都只在乎自己的選擇。由是,對電競,我們都不宜低貶或神化,默默支持青年人正向發展便好。


文:伍婉婷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11-6 18:54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8-6-27 17:53 編輯

del....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