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新高中升學選擇多 文憑試重考生大減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11-6 12:12 標題: 新高中升學選擇多 文憑試重考生大減
(星島日報報道)新高中學制提倡學生多元出路,愈來愈少文憑試考生選擇重讀中六。據教育局、考試及評核局數據顯示,去年中學文憑試有二千八百多名重考生,佔全體考生百分之四點二,較以往中學會考每年有逾一成重讀生的比例大減。有升學專家分析,學生以副學位銜接八大較以前容易,亦考慮重考「升級」入大學難度甚高,故不全科重讀。
在中學會考年代,每年有逾一成重讀生,並選擇全科重考,盼可繼續升讀中六。不過,隨着文憑試踏入第七屆,重讀情況不復見。考評局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應考至少五科的重考生,包括學校考生及自修生,不足三千人,佔全體考生百分之四點二;由一二學年開始,重考生所佔的全體考生比例,維持五至六個百分點。重考生之中,大部分屬自修生,據教育局資料,一五學年有七百人在學校重讀,佔該年所有重考生的兩成四。
重讀生比例下跌,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分析,源於兩個考試制度模式不同,「重讀生無非想以更佳成績考入資助大學,但要在七、八個月時間複習兩年半的文憑試課程,內容分量比舊制中學會考多,要短時間內成績突飛猛進,難度甚高。」
重讀「翻身」有難度,副學位銜接大學成為另一出路,大學高年級收生學額近年增加,由一五學年的四千二百多個,逐步增至一八學年的五千個。吳認為部分考生不擅長公開試,可通過副學士、高級文憑銜接八大,成功機會比以前大,「中六適齡人口下降,大學高年級銜接學位增加,紓緩競爭,更易銜接大學。」隨着自資院校開辦更多學士課程,亦為考生提供另一升學選擇。
取得不同分數的考生亦各有考慮,吳寶城稱「對未能取得文憑試『二二二二二』的考生,通過修讀資歷架構第三級別課程,如基礎文憑、毅進文憑,取得相當於文憑試五科二級成績的資格,再升讀副學位,較重考文憑試的路容易。」部分科目失手的同學,亦傾向重考個別學科,而非全部重考。
作者: hksarhksar 時間: 17-11-7 10:43
Chinese Lang. change syllabus
作者: elbar 時間: 17-11-10 16:13
文憑試重讀不再主流有因(程尚達)
新高中學制下,學生完成中六課程後有多元出路,令重讀生人數大為減少,以去年中學文憑試為例,重讀生佔全體考生比例不足半成。有教育界友好同程尚達傾開,指重讀在新學制已非出路,反映新學制的升學階梯已側重副學位銜接。
今屆文憑試考生報考人數逾六萬一千人,按考試及評核局資料,有約一萬七千七百名合資格考生,獲教資會資助大學與公開大學學士課程取錄,比例是一二年文憑試推行以來的新高。在舊制會考年代,每年有逾一成重讀生,不少人更選擇全科重考,盼可繼續升讀中六,但去年應考文憑試至少五科的重考生,不足三千人,僅佔全體考生的百分之四點二,即不足半成。
有教育界友好分析,隨着近年出生人數下跌,入讀大學機會已較以往為高,更重要是通過副學位銜接大學,已成為升學的「第二跑道」,「以往重讀生主要是個別科目失手,又預期自己經過重讀一年『洗禮』,成績便能『翻身』,但從現實出發,文憑試課程較以往會考課程艱深,也意味『翻身』是知易行難,相對而言,供副學位銜接的大學高年級學額近年增加,從副學士、高級文憑銜接八大,已非幾年前般困難。」
友好坦言,生涯規劃教師多不支持學生重讀,「與其在中學再花一年時間,倒不如報讀有興趣的文憑課程,再逐步銜接大學。」友好指,就算是文憑試成績未達五科二級,亦可報讀毅進文憑課程,以考獲有關的資歷認可,「既然出路多元,再沒必要留在中學,甚至建議單科失手的學生不如選擇自修。」經過幾年的宣傳,友好認為家長已明白新學制的出路多元,重讀如今已不常聽聞,「反而更普遍是,家長要求學校提供更多銜接升學資訊,特別是副學位與外地升學課程。」
隨着重讀不再成為升學主流,副學位課程已成為升讀大學的跳板,更甚於一個獨立資歷,但課程質素、學費高昂等問題,近年亦引起不少討論。教育局早前宣布,由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出山」,除了檢視自資專上院校的角色及定位,另一焦點是副學位課程未來路向,如何適應重讀「沒落」後的升學階段,值得拭目以待。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