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RCHK 啟新小學部中文科 [打印本頁]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3 17:16     標題: RCHK 啟新小學部中文科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3 19:54

宏心 發表於 17-11-3 17:16
請問 Year 1-6 教繁體抑或簡體中文?用本港抑或大陸出版社的課本?每星期有幾多節中文課?謝謝!

CNL 是用繁體字,課本主要是朗文為啟新而編寫,一星期有五節中文堂,上課用普通話。高小時明顯有streaming, 分pathway 1-3, 不同level。
Pathway 3 到中學時大概會入Chinese A班, 入咗就預考IBDP時中文是Lang A, 學校絕對強調老師專業判斷。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4 0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4 07:24

宏心 發表於 17-11-4 01:05
謝謝解答。請問五節中文課怎樣分佈,是否每天一節?一節課時有多少分鐘?

很高興知道啟新教的是真正的中 ...

CNL 學繁體字、即是CFL學簡體字;學生要與世界接軌,兩樣都懂,無所謂。

小學一節課好像是40分鐘,小兒以前是一星期四天有中文,其中一天是雙連堂,所以合共五節。

IB Lang A是高程度的,中文可與昔日A level 相比。

Be open minded, 中文老師來自五湖四海,有學歷有経驗、愛學生就是好老師。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4 1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oly1220    時間: 17-11-4 11:30

本帖最後由 poly1220 於 17-11-4 11:33 編輯

事實就是, 大部分都是大陸來的老師。so
作者: birdbird    時間: 17-11-4 12:33

宏心 發表於 17-11-4 11:04
謝謝回覆。CNL是初小,CFL是高小嗎?打好正宗中文基礎,再學破壞它容易得多。假若次序倒轉,或繁體字和簡 ...

現實是家長只能揀學校, 不能揀老師。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4 13:46

宏心 發表於 17-11-4 11:04
謝謝回覆。CNL是初小,CFL是高小嗎?打好正宗中文基礎,再學破壞它容易得多。假若次序倒轉,或繁體字和簡 ...

CFL 多是for 外籍小孩,當然也有香港小孩因不懂中文而讀該班。

小學時遇過的老師有來自北京、南京、台灣和新加坡;中學的中文老師有來自廣州、北京和南京,so far 無出現你擔心的現象。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4 14:02

poly1220 發表於 17-11-4 11:30
事實就是, 大部分都是大陸來的老師。so

這是國際學校的普遍現象吧?

作者: MM2H    時間: 17-11-4 16:32

宏心 發表於 17-11-4 11:04
謝謝回覆。CNL是初小,CFL是高小嗎?打好正宗中文基礎,再學破壞它容易得多。假若次序倒轉,或繁體字和簡 ...
CNL - Chinese as a Native Language CFL -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評估分班,Native 以繁體為主。

作者: poly1220    時間: 17-11-4 17:12

回覆 Radiomama 的帖子

是的
作者: poly1220    時間: 17-11-4 17:13

本帖最後由 poly1220 於 17-11-4 17:15 編輯

回覆 poly1220 的帖子


作者: poly1220    時間: 17-11-4 17:16

本帖最後由 poly1220 於 17-11-4 17:16 編輯

......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4 23:50

國際學校還有教繁或簡體字可以揀,但因為普教中為主,一般師資都係國內老師為主,這是現實。即使學校有台灣老師,亦未必教你小朋友果班,始終唔到家長話事。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看得很重,可能本地廣教中的學校會比國際學校更適合你。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5 0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5 01:03

宏心 發表於 17-11-4 11:04
謝謝回覆。CNL是初小,CFL是高小嗎?打好正宗中文基礎,再學破壞它容易得多。假若次序倒轉,或繁體字和簡 ...

看你的要求,可能國際學校未必適合你,國際學校的家長,多數稔著學得好中文是bonus, 如果像你要求般有原則性,你可能會失望。另外RC的中文雖然已經比ESF深,但除非你家中很有support, 否則未必可達到你預期的效果。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5 0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5 07:44

宏心 發表於 17-11-5 01:27
你說的對,IS未必適合我。我很貪心,既想小朋友讀IB,遠離香港的填鴨制度,又想他接受正宗的中文教育,承 ...

什麼是「正宗的中文教育,承傳古舊的中國文化和文字」?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5 07:47

964000 發表於 17-11-5 01:03
看你的要求,可能國際學校未必適合你,國際學校的家長,多數稔著學得好中文是bonus, 如果像你要求般有原則 ...

你說的是,RC 中學唸Chinese A的話,真的不易。Y9的小兒,最近的功課包括要背誦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5 08: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5 08: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5 09:47

宏心 發表於 17-11-5 08:59
中學背《桃花源記》很正常,我記得我以前是中三背的。

你以前都係讀國際嗎?,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5 09:48

Radiomama 發表於 17-11-5 07:44
什麼是「正宗的中文教育,承傳古舊的中國文化和文字」?

同問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5 09:50

宏心 發表於 17-11-5 08:53
學正體字,最好讀一點《說文解字》,了解每個字的由來。讀押韻的唐詩,普通話讀不押韻,因為唐詩用粵語寫 ...

相信香港只有3間學校符合你廣教中又正宗的要求。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5 10:03

宏心 發表於 17-11-5 01:27
你說的對,IS未必適合我。我很貪心,既想小朋友讀IB,遠離香港的填鴨制度,又想他接受正宗的中文教育,承 ...

承傳中國文化,我覺得要家庭配合,要懂得欣賞和融入生活品味,否則只靠學校,在IS的所謂中國文化只是有形無實,鬼婆著旗袍咁。
我自己思想比較西化,所以小孩讀IS的價值觀不會和我相差很遠,我只要求小朋友有functional level的中文便可,暫時我小朋友算好學不抗拒中文,自己教她現在都達到Local k2水平(她IS K2), 也會看中文繪本,想通了,便不再執著一定要中文好的國際學校,選擇便多很多。
當然也有朋友小孩讀IS讀到中文也不會説,我自己也接受不到,所以真係個別家庭和小孩考慮,這種情況我覺得一早入bilingual的IS比較好。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11-5 10:57

回覆 宏心 的帖子

如果想學校重視中國文化,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和弘立書院(ISF)應該適合你。蔡繼有有中史堂,更可讓你孩子認識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我6299是印尼華僑,繁體字唔識、粵語又唔曉,但我老公喜愛文學,自學了不少古詩文言文。如果孩子對中華文化有興趣,他自己都會找辦法學的。

作者: sxd    時間: 17-11-5 12:39     標題: 回覆樓主:

cky不清楚,但isf應該可以滿足你,小女正在isf讀小一,中文班主任是台灣來的,而且程度非常深,唐詩、三字經都是要熟識並且能背誦的,學校的小麒麟識字也很有幫助,唯一的遺憾是小朋友們大都能識很多繁體字但未必寫得出來。

作者: 貝珠    時間: 17-11-5 12:56

sxd 發表於 17-11-5 12:39
cky不清楚,但isf應該可以滿足你,小女正在isf讀小一,中文班主任是台灣來的,而且程度非常深,唐詩、三字 ...

ISF 繁或是簡?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5 13:15

sxd 發表於 17-11-5 12:39
cky不清楚,但isf應該可以滿足你,小女正在isf讀小一,中文班主任是台灣來的,而且程度非常深,唐詩、三字 ...

但也有朋友(不只一個)覺得ISF中文要求太高花太多時間,小朋友也沒有興趣放心機在中文,中一跳船,所以真係睇自己要求

作者: josechan    時間: 17-11-5 14:17     標題: 回覆樓主

對中文要求咁高,實在不宜讀IS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5 15:09

宏心 發表於 17-11-5 08:53
學正體字,最好讀一點《說文解字》,了解每個字的由來。讀押韻的唐詩,普通話讀不押韻,因為唐詩用粵語寫 ...

說文解字是一部東漢時期的字典,今人極其量只讀到許慎的序和其他人轉述的注釋。有興趣拿本康熙字典慢慢掲也可。

但,這是對小學生的要求嗎?小人不材,到高中才開始知有説文解字、文心雕龍,並讀國史大綱;等到大學才知有饒宗頣、劉殿爵教授等國學大師,但我輩也只能受教於他們的弟子。何謂正宗?我想他們也未敢説。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即是説不同年代環境有多樣的變化,我們讀中文、歷史的人不拘泥,單是學甲骨文一個字的轉變和意義,就明白「變」有其必然。

扯遠了,回說孩子的教育。孩子是個體,他有書緣,才好發展。父母一味要求這樣那樣,徒添壓力和苦惱。




作者: sxd    時間: 17-11-5 18:09

964000 發表於 17-11-5 13:15
但也有朋友(不只一個)覺得ISF中文要求太高花太多時間,小朋友也沒有興趣放心機在中文,中一跳船,所以真 ...

是的,每個家庭的關注點都不一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但是如果讀到中一再跳船,小朋友的中文根基已經很好,去外國又好,轉英文為主的is又好,都不用擔心小孩子會
以後會抗拒中文。

作者: sxd    時間: 17-11-5 18:10

貝珠 發表於 17-11-5 12:56
ISF 繁或是簡?

普通話,繁體。

作者: 宏心    時間: 17-11-5 18: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貝珠    時間: 17-11-5 19:03

你的要求,應該係我們以前的中國文學,IS 有冇中國文學?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5 19:06

貝珠 發表於 17-11-5 19:03
你的要求,應該係我們以前的中國文學,IS 有冇中國文學?

IB Lang A有Literature 及Language&Literature兩種選擇,當中再分High 及Standard Level, 英文如是、中文亦如是。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5 20:32

宏心 發表於 17-11-5 18:42
謝謝大家的意見。大家提到的IS中,弘立太遠,還是RCHK較方便,完成傳統小學課程才轉IS也可以考慮。其他意見 ...

但你題目係關於啟新小學部。
你小朋友現在讀k3,相信真係要等到year 7才可申請入讀。但當year7才申請,英語能力要求就相對提高了,當年我有朋友個小朋友讀開本地課程國際班(已經係外籍老師做班主任,國內/台灣老師教中文,成績上游),都考唔入year7,這一點你要注意啊!

作者: sxd    時間: 17-11-5 20:39

skmibb 發表於 17-11-5 20:32
但你題目係關於啟新小學部。
你小朋友現在讀k3,相信真係要等到year 7才可申請入讀。但當year7才申請,英語 ...

沒錯,想要中英文都出類拔萃,或是小學在LS打好中文底,中學再轉去IS,都相當困難。家長必須一早做好取捨。

作者: lanjarbi    時間: 17-11-5 23:04

skmibb 發表於 17-11-5 20:32
但你題目係關於啟新小學部。
你小朋友現在讀k3,相信真係要等到year 7才可申請入讀。但當year7才申請,英語 ...

咪係囉,攪咁耐原來只係R水吹(emoji)

作者: Baymax2009    時間: 17-11-6 00:11

964000 發表於 17-11-5 10:03
承傳中國文化,我覺得要家庭配合,要懂得欣賞和融入生活品味,否則只靠學校,在IS的所謂中國文化只是有形 ...

非常贊同。

另現代社會對中國古文化傳承也不應一概接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好,唐詩宋詞值得熟讀背誦,弟子規這種糟粕也要背,學校對「中國文化」理解扭曲至此我實在無言以對。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6 07:18

Baymax2009 發表於 17-11-6 00:11
非常贊同。

另現代社會對中國古文化傳承也不應一概接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好,唐詩宋詞值得熟讀背誦, ...

其實我對「傳統中國文化」有許多思想都有點保留,我同意要去蕪存菁,不噟照片單全收。

作者: Artie    時間: 17-11-6 10:53

本帖最後由 Artie 於 17-11-6 10:58 編輯

我兩個孩子在 RC 十年,不單中文科,其實其他科的老師也來自不同背景。RC 是 IB school ,其中一個 profile 就是要 open minded 。網友說要 open minded ,相信意思是要接受不同背景的老師,並非包容水平不夠的老師。我印象中,老師們繁簡都會,IBDP (高中課程) 試題一份內有繁體版也有簡體版,學生可自由選擇用繁或簡作答。唯一要問清楚,是答題時可否繁簡混合用。
RC 在小學好像不會特別教弟子規和說文解字,或者問一問其他 IB school 有冇教。
RC 教中華文化算不錯,小學時英文科花了不少時間學 Opium Wars, Battles of Hong Kong,Cultural Revolution 好像是中學時 cover。RC 是一間沒有任何國家背景的學校,IB 也非某個國家的課程,沒有政治包袱,可以很客觀看歷史。
想真正了解一間學校課程,最好是 school visit ,直接問老師。
家長不要只看中文科,其實先多點了解 IB 是甚麼。
很多人關注 RC ,每年申請人數十分多。作為 alumni 家長,反而希望大家真正了解 IB 才選擇申請,不要羊群心態。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7-11-6 11:25

回覆 宏心 的帖子

正確來說, 唐詩不是用粵語寫. 只是當時的語言的發音跟粵語相當接近.
作者: Baymax2009    時間: 17-11-6 12:11

964000 發表於 17-11-6 07:18
其實我對「傳統中國文化」有許多思想都有點保留,我同意要去蕪存菁,不噟照片單全收。
...

同,很多觀點不能接受,不希望幼子被灌輸。




另,我前面講要背弟子規的IB學校並非指RC,特別說明以免誤解。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6 12:15

回覆 Baymax2009 的帖子

弟子規係近幾年有些幼稚園定小學開始學習和背誦,有段時間好興咁。望過,唔係好明點解突然咁受追捧。
作者: Baymax2009    時間: 17-11-6 12:46

Jane1983 發表於 17-11-6 12:15
回覆 Baymax2009 的帖子

弟子規係近幾年有些幼稚園定小學開始學習和背誦,有段時間好興咁。望過,唔係好明 ...

這些年「國學」在全國興起,夾帶糟粕橫行,今上所好,內地公校是不得不學。但在hk一年學費十幾萬送進IS居然也要學習300多年前的一個腐儒秀才寫給社會底層民眾兒童的洗腦讀物,美其名曰「中國傳統文化」,就真的匪夷所思。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11-6 13:24

回覆 Artie 的帖子

十分同意,選擇一間學校或一個學制之前,應該多了解其模式與教學方法,是否與自己理念相同。國際學校跟傳統學校的教學是兩碼子事,要看自己和孩子喜歡哪一種學習模式,才能使學習有趣並有效。以我有限的理解,IB著重探索,鼓勵孩子自由發揮,如果家長屬於較緊張學業的一類,希望孩子按自己的計劃去學習的話,IB可能不是你心目中的那杯茶。試過有傳統名校畢業的媽媽不習慣兒子讀IB沒有功課,也有IS幼稚園家長因為嫌學校太hea而轉校。選校不宜人云亦云,否則花了金錢又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更不能轉回傳統學校,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11-6 13:36

回覆 宏心 的帖子

以我理解,國際學校的本意是服務旅居香港的外國人,或在外地回流的孩子,因為他們不懂中文,未能入讀主流學校,而且也不打算長居香港,就讀非本地學制的學校會讓他們較容易適應,也方便他們日後到其他國家旅居或回家鄉時能銜接當地學制。中文科在國際學校本來只是一門外語,怎可期望一所國際學校重視中文教育呢?如有理解錯誤請更正,謝謝。

作者: Artie    時間: 17-11-6 13:49

Jane1983 發表於 17-11-6 12:15
回覆 Baymax2009 的帖子

弟子規係近幾年有些幼稚園定小學開始學習和背誦,有段時間好興咁。望過,唔係好明 ...



網上曾經瘋傳一個內地六七歲小女孩上電視節目的 video,她會背古文背詩,她會弟子規會孟子等。她媽媽說她是自己教,每天一句句教一句句解釋。如果父母有這種時間和水平,自己每天在家教一些,應該行得通。很多古著其實是教孩子專敬父母長輩,長幼有序等。家長若然有心,在家每晚教一兩句,也是親子機會。老實說,即使本地小學,要孩子們學好白話文已經不易。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6 13:52

mandy_ng207 發表於 17-11-6 13:36
回覆 宏心 的帖子

以我理解,國際學校的本意是服務旅居香港的外國人,或在外地回流的孩子,因為他們不懂中 ...

正想問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6 14:07

回覆 Artie 的帖子

呢d係屋企的教化,好難旨意學校。我有教我女朱子治家格言,雖然有d亦唔合用,但只要佢有d感受,我都ok的。
作者: HKTHK    時間: 17-11-6 14:18

回覆 mandy_ng207 的帖子

RCHK is a PIS and not an IS
作者: kriskris55    時間: 17-11-6 15:24

回覆 mandy_ng207 的帖子

認同,如選IS,或RCHK, 樓主對這些學校的中文要求有點高。或者,考慮THINK,IB 又中文教學為主。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6 17:10

Baymax2009 發表於 17-11-6 12:46
這些年「國學」在全國興起,夾帶糟粕橫行,今上所好,內地公校是不得不學。但在hk一年學費十幾萬送進IS居 ...

我吾敢講,比你講左。我唔需要咩弟子規教如何尊敬父母尊重,我子女自會愛我尊重我,因為出於我對佢的愛及我所做的事,不是因為「古人話係就係」。甚至孔子儒學有些論點我也有點保留,例如所謂「君君臣臣」之中心思想只是想人民容易管理,所以最近國內大力推行。
唐詩三百首有興趣值得學習。
三國演義西遊記很精彩有趣。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6 17:55

宏心 發表於 17-11-3 17:16
請問 Year 1-6 教繁體抑或簡體中文?用本港抑或大陸出版社的課本?每星期有幾多節中文課?謝謝!

本帖最後由 skmibb 於 17-11-6 17:59 編輯

樓主,其實你可考慮啟思小學,既行IB亦行本地課程,提供粵教中及普教中。

而中學亦供考IB或本地DSE公開試。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6 18:01

回覆 964000 的帖子

時代唔同咗,即使你教小朋友古代迂腐果套,佢地亦有自己演繹,無可能達到“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愚忠個套。
最近沙地容許婦女駕車,同我女傾開,講起中國昔日婦女的三從四德。佢地呢代人即使學過,最多亦係尊重丈夫,唔會為我獨尊,已經算唔錯。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6 19:51

Jane1983 發表於 17-11-6 18:01
回覆 964000 的帖子

時代唔同咗,即使你教小朋友古代迂腐果套,佢地亦有自己演繹,無可能達到“ 君要臣死 ...

敗在D男仔學左,以為係真,lol

作者: royckl    時間: 17-11-11 13:54

Artie 發表於 17-11-6 13:49
網上曾經瘋傳一個內地六七歲小女孩上電視節目的 video,她會背古文背詩,她會弟子規會孟子等。她媽媽說 ...

我本身每次見到人showcase 自己幾歲大嘅小朋友識背呢樣識背果樣非常反感......

其實我相當懷疑咁細個背中國古詩嘅意義,古詩用嘅一字一句,有文字上,文學修辭等意義,孺子真能理解?

我覺得教孩子還 是應用age appropriate 嘅方法,與其花時間背自己唔明嘅野,不如用時間去盡情玩!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