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商科難敵科技(左丁山)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10-25 09:54     標題: 商科難敵科技(左丁山)




地產行業在香港這個人為缺地的地方,對樓市的剛性需求很大,地產仍會是未來賺錢的一個重要來源,但假如特區政府有決心重新規劃土地用途,減少郊野公園與綠化地區佔香港總面積的比例,比如下降一兩個百分點,向星加坡學習大規模填海的話,香港的地價樓價便很難維持只升不跌的走勢。問題是,左丁山願意指出,星加坡沒有環保團體力量可言,香港的環保聲音相當大,香港人為缺地、開發土地長久耗時,是托穩樓市的來由;無論如何,在其他地方,目前科技業才是有「大茶飯」的新經濟,也只有在科技業,才可能發生小則大疆,大則騰訊這樣的奇蹟,十數年之間便可由無到有,由一百幾十萬元變成千億、三萬多億!Google,facebook1997年時在哪裏?


P君等富二代早已着眼科技投資,在地產業則穩守突擊。大概凡是曾留學美國的富二代皆有此思維,十月十九日星島日報報導,英皇集團大股東楊家第二代行政總裁楊政龍表示近期英皇發展三大方向,設英皇創投基金,共用工作空間及英皇電競,換句話說,把從舊經濟賺回來的錢,投向新經濟領域,不再主力集中於珠寶、金融及地產。


像P君,楊政龍這類富二代,以致鄭志剛等富三代,掌握全部或部分家族企業實權後,已了解到跟隨上兩代的經營主題和發達模式,在21世紀將會落後於人,於是逐漸把資金投向科技研發及投資初創業者方面。他們不是創新者或先行者,只是不甘落後於矽谷和深圳,希望能夠急起直追企業家。相應他們的實際行動,本港精英中學生報讀大學課程,除醫科外,如還要選擇環球商業、計量金融、國際貿易這些科目,未免不合時宜。


P君說:「未來十年,交易員、衍生工具分析師,結構性產品開發、國際貿易模式,將全部受AI衝擊,甚至取代,大量交易員失業、計量金融是機械人的世界,叻仔叻女要做一個開發機械人的專才,還是要做一個極可能給機械人搶去工作的計量金融分析師?」大膽的說一句,讀STEM科目,有機會變成另一位汪滔,堅持讀Global Business,有機會變為執包袱的雷曼兄弟僱員,今天很多ibank聘請新人,已傾向STEM學科畢業生,為人家長者,輔導子女選擇大學學系時,應看清楚未來經濟潮流大勢!




左丁山


作者: linrongyao    時間: 17-10-25 10:05

同意。我朋友在90年代已提建議,在大學時應念工科,然後才念MBA。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0-25 10:51

linrongyao 發表於 17-10-25 10:05
同意。我朋友在90年代已提建議,在大學時應念工科,然後才念MBA。

因為當年Fortune 100 公司的掌舵人,大比例是工程或理科,再加個MBA,所以有這個說法,我當時相信,身體力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0-25 11:00     標題: 回覆樓主

我唔知點解左丁山咁講 QFin,事實上當中好大程度是 Maths, programming, modelling and statistics. 個學位是BSc,而不是BBA,是跨學院的學位,理學院+商學院。

現今世代是走向跨界別,跨界合作,一個STEM學位,在職場是有好大局限性。

當年開咁多BBA學位,因為硬件投入不多,而且香港經濟走向服務業,先甜後苦,現在飽受壓力!

作者: Doray    時間: 17-10-25 12:18

ANChan59 發表於 17-10-25 11:00
我唔知點解左丁山咁講 QFin,事實上當中好大程度是 Maths, programming, modelling and statistics. 個學位 ...
If the one studied QF then take some IT-related course, he would become very competitive.  Alternatively, AML would be another good area for career developmen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0-25 12:27

Doray 發表於 17-10-25 12:18
If the one studied QF then take some IT-related course, he would become very competitive.  Alternati ...
AML, not my son's cup of tea.

Administrative hurdle with political reason against certain regions and certain sectors.


作者: AniaLeung    時間: 17-10-25 15:56     標題: 回覆樓主:

請教各位A M L是指邊科?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0-25 16:47

AniaLeung 發表於 17-10-25 15:56
請教各位A M L是指邊科?

反洗黑錢,compliance.

作者: ILoveAA2017    時間: 17-10-25 17: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oray    時間: 17-10-25 17:41

2017年10月25日

林日彥 堅‧離地城

四叔教你不要太早結婚生仔

除了特首要開Facebook專頁和民眾拉近距離,就連香港首富之一的四叔,也緊貼潮流開設個人網頁。四叔教你如何致富,大家無理由不去八卦一下吧!其中四叔提及四點青年人成功致富之道,林日彥抄出來畀大家參考一下。

①刻苦耐勞,勤奮勉力:俗語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②經濟未定,不宜早婚:太早結婚便有家庭負擔,要養兒育女,又要供書教學,便很難有餘錢。

③要有第一桶金,以錢賺錢:例如由20歲起,以1萬元本金計算,每月有2%利潤,每年息疊息計,50年後就會變成4.68億元,所以先要有「本」最重要。

④「男最怕入錯行,女最怕嫁錯郎」: 俗語有云:「捕魚之人世世窮」,選錯行業就難以翻身。例如順應時勢,投身好的行業如金融業等,近年便造就了不少大富翁,因此選對行業是致富之道。而傳統女性以丈夫為重,如果選擇一個不務正業、游手好閒的丈夫,就會抱憾終生。

無家底 輸在起點

望住四叔一番苦心塞錢落年輕一代的褲袋,林日彥忽發奇想,化身年輕少男,想和四叔來個隔mon交流。

四叔:

感謝你的肺腑之言,教導我們年輕一代如何踏上致富之道。自小老師也會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也對此深信不疑,由於本人自小家境一般,早已輸在起跑線,但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及肯學肯捱,終有一日我也可以踏上中產之路甚至做個有錢佬。在這種堅持及信念下,由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我非常用功地讀書,大學年代更有幸年年獲得獎學金以助升學。

畢業後,我也如你所教導,男人千萬不要入錯行,於是我選擇了投身金融業投行內,由小薯Associate做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名言又再佔據腦海,所以我朝7晚10或晚11,依然面不改容。無可否認,我目前的薪酬比其他同屆同學略為高一點點,但卻不如前輩們在早十幾二十年前的風光。現在的金融行業面對日益收緊的監管條例,還有機械人的步步進逼,裁員早已成為業內常態;再加上我是一個沒有任何家底背景的人,面對現在投行內講國語多過講英文、大量職場內地生湧入,隨意問個也總能說句我爸就是誰。像我這種早已輸在起跑線的人,只能再付出大量努力才能保住職位,外人以為有一年花紅的日子,其實早已成為歷史。

上車難 談何結婚

至於四叔你說:「經濟未定,不宜太早結婚生仔」,簡直就是當頭棒喝,作為一個尚有3年才踏入「三張嘢」的年輕港男,每次我和女朋友拍拖睇樓,總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其實我們收入已經不算低,但也只能夠錢買個不足200方呎但價值逾400萬元的納米房!結婚?過多幾年才算吧!

每當想到如此,我只能慨嘆為何我不是貴公子李家誠,然後,我會向女朋友說句sorry,由於我不是李家誠, 所以我無法令你變成徐子淇。

一位年輕少男敬上

林日彥返回現實世界,別說四叔和年輕一代已像相隔幾個世紀一樣,就是我等中年,其實也不能用我們那一代的成長經歷套在現今年輕一代身上。



作者: AniaLeung    時間: 17-10-25 19:20

ANChan59 發表於 17-10-25 16:47
反洗黑錢,compliance.

谢谢前輩!
乜原來anti-money laundering都有得讀嘅咩!我真係要update 吓自己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0-25 19:54

回覆 AniaLeung 的帖子

He said another career development in i-Bank and not a proper program.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0-25 20:15

AniaLeung 發表於 17-10-25 19:20
谢谢前輩!
乜原來anti-money laundering都有得讀嘅咩!我真係要update 吓自己咯
...

甚麽科最有前途?  可能係孩子最有興趣和熱誠的科目。

每一個時期也有一些熱門科,科網在2000年也爆過,所以講乜都假,選科應以興趣行先。唔係唔考慮前途/錢途,係不應為最重要的考慮。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0-25 21:34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每一個時期也有一些熱門科,科網在2000年也爆過,所以講乜都假,選科應以興趣行先。唔係唔考慮前途/錢途,係不應為最重要的考慮。



*****


Agreed.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10-25 23:39

elbar 發表於 17-10-25 09:54
地產行業在香港這個人為缺地的地方,對樓市的剛性需求很大,地產仍會是未來賺錢的一個重要來源,但假如 ...

其實香港比較奇怪輕視工程科,北美大學工程入學要求都比較高。人家科技發展一直都無停過。只是香港落後了想追返, 所以講多左。也難怪香港普通認知不足,以為工程師註冊為 終極目標, 忽略咗工程科的發展其實可以好大。
帶領呢個世界向前走的人會繼續創新,唔會為理普通人的想法。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10-26 07:04     標題: 回覆樓主

缺地,環保不過是政府籍口耳,根本政府不想地價跌樓價沉,也不想開罪大財閥,政府開支靠地產這條水喉,制水就好像當年沙士。
一日有地產一日STEM都無望,道埋如同有個水塘,為何掘井,政府官員根本對發展新科技一無所知,"攞舊錢"出來資助下就以為交了差,根本不了解自己強弱,也沒有怎分析現實(更談不上接受);大量投資入STEM,可以造夢,但要夢想成真,則需要實業家,香港還有嗎?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10-26 07:14

AniaLeung 發表於 17-10-25 19:20
谢谢前輩!
乜原來anti-money laundering都有得讀嘅咩!我真係要update 吓自己咯
...

對,當日後洗錢時知道如何避免被抓;金融海嘯後發覺印銀紙可救命,下一次災難來,這一招肯定再上場,當四處水浸,誰不想有個桶,既要知道自己個桶是否可用,也要看別人的桶有沒有違規。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0-26 07:52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0-25 23:39
其實香港比較奇怪輕視工程科,北美大學工程入學要求都比較高。人家科技發展一直都無停過。只是香港落後了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0-26 07:52 編輯

香港學生幾十年前曾好重視工科,有工業學校,大學熱門科係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後來漸漸變成電腦科熱門,2000年後金融科跑出了。

這是反映社會的變化。科研呢家野,付出多,收獲不確定,香港人工貴,香港人無耐性,唔太適合。

讀乜科都可以做地產的。

作者: ABC-DAD    時間: 17-10-26 09:35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0-26 09:36 編輯

還在考慮念什麼系?科系早就落伍了,台灣大學落後世界名校一個世代

2016年的文章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