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研資局大學資助計畫 擬增人工智能項目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10-4 12:14 標題: 研資局大學資助計畫 擬增人工智能項目

人工智能(AI)在全球冒起,相關技術發展愈趨成熟,可應用於不同範疇。
(星島日報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周三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料推動創新科技,提高本港競爭力是重要環節。人工智能(AI)席捲全球,大學不少研究都與AI有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及資助局每年批出多達十多億元研究經費,主席華雲生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唯一由政府主導研究方向、每年撥款約二億元的「主題研究計畫」,計畫於新興研究及創新項目框架下,加入人工智能為新題目,助推動八大做更多人工智能研究項目,與業界新科技接軌。
研資局轄下有多個研究資助計畫,其中「主題研究計畫」針對香港長遠發展做策略性研究,是政府唯一主導研究方向。研資局主席華雲生接受本報專訪時指,「主題研究計畫」彈性最高,每年均按社會趨勢、政府大方向作微調題目,「重視學界反應,而非在象牙塔做研究。」
現時計畫設四大主題,包括促進健康;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加強香港作為地區及國際商業中心的策略性地位,以及促進對香港起重要作用的新興研究及創新項目,各大框架下有不同題目。大數據、機械人技術均是新興研究範疇下的題目,華雲生稱下一步計畫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研資局與科學園、八大緊密聯繫,得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都是相當熱門的項目,大學對此深表興趣。」
華雲生稱,一直都有收到人工智能相關研究項目申請,有融合機械人技術、電子學習,亦有獨立項目。他稱,現階段須再在教資會、研資局討論,諮詢八大,相信可將人工智能元素納入一八學年「主題研究計畫」。「主題研究計畫」涉及研資局每年約兩億元的撥款,約五個項目可獲資助,各項目年期可長達五年,資助上限為七千五百萬元。
大學是做研究之地,八大共有約四千五百名教學人員合資格申請研資局的項目。華雲生稱,近年申請研究資助的人數愈來愈多,如本年度的優配研究金及傑出青年學者計畫,合共收到三千四百份申請。他稱,申請數字每年持續增長,由六、七年前的六成人申請,升至本年度有多達七成五合資格學者申請研究計畫,他們競逐的成功率亦不低,大約是三成三。
本港研究涉獵的範疇多元化,華雲生稱,研資局審批撥款時未有特定側重個別範疇,以「優配研究金」為例,是交由本地及海外專家組成的學科小組評審,檢視該項目是否「世界一流」。研資局不同的撥款計畫之中,以「優配研究金」佔最大部分,每年撥款總額達近六億元,五大學科範疇包括生物學及醫學、工程學、商學、人文學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前兩者的撥款金額最多,華雲生解釋,金額有別因每個學科都有不同研究方式,如醫學研究有儀器的需求;工程學項目需大量研究助理共同完成等。
作者: elbar 時間: 17-10-4 12:16
政府要求大學研究更「貼地」

政府要求八大做的研究要更「貼地」。
(星島日報報道)大學在知識轉移上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政府要求大學做更多「貼地」、具經濟及社會效益的研究,過往特首公布的《施政報告》,亦要求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檢討研究經費的分配方法,加入研究影響、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等評審準則。研資局主席華雲生稱,已「拍板」於研究評審工作(RAE)中,加入研究影響因素,最快在下一輪二○二○年RAE評審時採用,將影響大學「研究用途撥款」多寡。
教資會透過「整體補助金」向大學「泵水」,當中二成三屬「研究用途撥款」,大學在此瓜分多少款項,取決於研究評審工作(RAE)及大學申請研資局研究項目的結果。RAE結果主宰大學研究經費,追溯上一次RAE工作是在一四年,而下一輪將於二○二○年進行,華雲生稱,已「拍板」將研究影響納入RAE評審元素之一,將要求學校提交具研究影響的個案,現階段他們仍在審視RAE計分框架,今年內公布最終方案。據教資會五月諮詢八大的文件,評分比重分布包括研究成果佔六成五;影響及環境,分別佔兩成及一成五,由海外及本地專家負責評審。
華雲生提及,大學之間都肯定研究影響的重要性,「量度研究成效,非單純只看論文發表的數量、引用率,研究如何發揮對社會的影響亦很重要。」而影響力未必是一時三刻就可顯現,「影響可以是在學術界引起迴響;轉為產品、服務,對社會民生、經濟有影響,很多都是數以年計,甚至要長達十年才見到效果。」
八大各有研究定位,華雲生稱,不論是人文學科、工程、醫學,發揮的影響都可以是不相伯仲,「社會科學研究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比醫學、工程來得更快,因前者可依政府制定政策時參考。」他又認為,本港學者做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有優勢,因本港結合中西文化,有利不同題材的研究。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10-4 12:38
華雲生提及,大學之間都肯定研究影響的重要性,「量度研究成效,非單純只看論文發表的數量、引用率,研究如何發揮對社會的影響亦很重要。」而影響力未必是一時三刻就可顯現,「影響可以是在學術界引起迴響;轉為產品、服務,對社會民生、經濟有影響,很多都是數以年計,甚至要長達十年才見到效果。」
*****
Now follow the global trend finally. also focus on Social Impact. Because the university rankings also count Social Impact, not just "publish or perish"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