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拉近與子女的距離 心理學家拆解家長常說禁語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8-8 14:31     標題: 拉近與子女的距離 心理學家拆解家長常說禁語


                                                                                                  
家長要跟子女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密切的溝通是十分重要。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彭馨兒認為,人與人的相處,要時時關心「自己的視線」和「對方的視線」,意思是有時想告訴孩子的是同一件事,但表達方式若果有所不同,孩子領略的意思就不同了。


她列舉一些家長常說的說話,拆解這些說話背後家長的真正意思,以及孩子領略到的意思,原來兩方對同一番說話,表達和接收的意思大不同。


1. 「你再這樣做,我就不愛/疼你了」


家長的真正意思:我不希望你再做這個行為,你這個行為令我很生氣,請你停止!


孩子領略的意思:我只有聽你話,你才愛我;我只有乖,你才愛我,我不值得你愛。


2. 「你這樣做,是一個很壞的小孩」


家長的真正意思:我不希望你再做這個行為,你這個行為令我很生氣,請你停止!


孩子領略的意思:我是一個壞的小孩;我只有乖,你才愛我,我不值得你愛。


3. 「你這點小事也害怕,有甚麼好怕?」


家長的真正意思:我知道你覺得害怕了,我想幫助你克服。


孩子領略的意思:你不明白我,你不重視我的感受->你不是我依靠的對象,我不信任你了


4. 「為甚麼連這種小事也做不到?」


家長的真正意思:我希望你完成這件事;更多的是:我很生氣、失望。


孩子領略的意思:我令你失望、我很無用,是我的問題(或者覺得被質問,所以要找借口)


5. 「我一早就說了!」


家長的真正意思:你該聽我的指令去做,你信任我吧!


孩子領略的意思:你讓我選擇,其實是假的;你只不過想我聽你說話去做,你不尊重我->你不是我依靠的對象,我不信任你了。


給家長的反思


彭馨兒表示,身為家長,都想知有哪些說話真的不可以說,其實問這個問題時,背後反映出家長在照顧孩子時面的矛盾或多重盼望,包括:


1. 明知道用正面言語比較好,但有時可能迫不得已,控制不了情況,說出了狠話。


家長實際需要:情緒管理


反思:如何在哪一刻有所察覺,停一停,然後說出比較有效的指令;如何化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2. 希望確保自己不會傷害孩子的心靈。


家長實際需要:怕被孩子討厭,想做一個好爸爸、好媽媽;想孩子喜歡自己,欣賞自己的付出。


反思:如何建立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3. 想在管教時要孩子聽從自己的方案。


家長實際需要:做家長的無力感或長期與孩子有衝突,想孩子受教。


反思:如何化解自己的無力感?如何與孩子建立互相尊重和欣賞的關係?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