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休學年」掀教育界熱話(程尚達)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8-1 14:54     標題: 「休學年」掀教育界熱話(程尚達)

  近年教育界提倡中學畢業生,在入讀大學前有三個月至一年的「休學年」,學生離開校園利用一年時間追求夢想或體驗生活,為大學生活作好準備。最近有青年團體建議政府設立「休學年」先導計畫,提供一定名額和服務支援,讓有興趣或有需要學生自由參加。有中學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休學年」用意雖好,但在港推行的利弊,則要仔細考慮。

  「休學年」概念在教育界討論多年,連首屆文憑試中文科寫作卷亦以此為題目。香港青年協會屬下的「青年創研庫」調查發現,逾七成半受訪中學生會考慮參加「休學年」,主要原因是增加生活體驗、學會獨立、認識不同地區朋友等。至於不會考慮的則近半成,以不想延誤學習、不習慣長時間離家、缺乏經濟支援為主因。有六成二人認為最合適參與休學年是完成中六後,近四成人認同「休學年」應為期十個月至一年,三成人則希望是三至六個月。

  有中學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休學年」旨讓學生在入讀大學前,短暫離開校園與學習生活,「無論是去外地體驗生活,抑或海外義工服務,總之體驗與學生不一樣的生活,從而重新認識自我。」友好指,有教育界人士更倡議中三應安排「休學年」,讓他們了解是否適合傳統升學,抑或改走職業專才教育的升學途徑,「總比硬着頭皮讀高中應考文憑試為好。」

  然而友好指,隨着大學學制「三改四」,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時間更長,而他們往往因到海外當交換生,或學習規劃等考慮,延遲畢業近年愈見普遍,「休學年」恐會進一步延後畢業,學生亦要思考機會成本,「經歷『休學年』再升讀大學,學生閱歷及年齡與同級新生不同,對投入大學生活恐更困難。」友好坦言,無論是交換生抑或工作假期,均有追求夢想與體驗生活的元素,實際上與「休學年」安排無異,「況且理想的生涯規劃,應在中學階段貫徹,在入讀大學前始『一次過』作生涯規劃,未免為時太晚。」

  青少年應有空間追求夢想與體驗生活,無疑是社會共識,然而採取「休學年」的做法是否實際,得視乎學生的個人規劃,加上功能重疊的交換生與工作假期,似乎難以說服教育界接受,會否徒具形式,相信仍待社會討論。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8-1 16:07

elbar 發表於 17-8-1 14:54
  近年教育界提倡中學畢業生,在入讀大學前有三個月至一年的「休學年」,學生離開校園利用一年時間追求夢 ...

見到這類話題,感覺又是香港教育制度帶出的問題。香港學生小學、中學教育考試壓迫太大。如果每年放暑假是真正的假期,不必趕補習,趕考八级,趕比賽上台拿名花門別類的獎座(指 濫用那種),讓學生玩玩外展,到處體驗生活,又何必搞什麼休學期?
所謂Experiential Learning, 在教育上應該是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唔應該只是填滿硬知識,如果從體驗生活學習應用知識或甚至創造知識才是優勝之道。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8-1 17:06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8-1 16:07
見到這類話題,感覺又是香港教育制度帶出的問題。香港學生小學、中學教育考試壓迫太大。如果每年放暑假是 ...

教育唔應該只是填滿硬知識,如果從體驗生活學習應用知識或甚至創造知識才是優勝之道。

****

邊個有能力去教呢?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8-1 18:24

ANChan59 發表於 17-8-1 17:06
教育唔應該只是填滿硬知識,如果從體驗生活學習應用知識或甚至創造知識才是優勝之道。

****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17-8-1 18:33 編輯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17-8-1 18:25 編輯

大家想得太複雜了。
中學生可以去做下義工, 或者做下暑期工。 參加外展活動, 體驗下不同 獨立 生活。 唔好一放假就上補習班啦。
應用知識其實唔難,大大小小周圍都可以。講創造有啲誤導,收返! 表達得唔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7-8-1 19:40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8-1 18:24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17-8-1 18:33 編輯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17-8-1 18:25 編輯

你所描述的,我同意是普通常識,觀察,歷練及反思,但又真的不用休學一年吧!靠父母或 Mentor 機會高d!

你醒目,懂得收回,創造知識在中學是好難好難做到,因為這一代的老師,絕大部分都未夠班!

Contribution of knowledge 是我博士班第一堂教授說的,是五至七年時間的心血,只有20%合格做得到,畢到業,不是一般中學生休學一年自學能夠做到吧!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23:58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8-1 16:07
見到這類話題,感覺又是香港教育制度帶出的問題。香港學生小學、中學教育考試壓迫太大。如果每年放暑假是 ...

Gap year seems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  Nothing to do with HK's learning pressure, or so it seems.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8-2 12:13

ANChan59 發表於 17-8-1 19:40
你所描述的,我同意是普通常識,觀察,歷練及反思,但又真的不用休學一年吧!靠父母或 Mentor 機會高d!

...

明白的Dr. Chan.
我其實只是想說增强創新之類,不是這麼高層次的contribution of knowledge.
其實好多年輕人都好多創新意念, 應加以鼓勵, 求學 階段, 如果學生有興趣自己initiate projects最好,可簡單可 複雜  result不是最重要,process才是最重要。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8-3 00:35     標題: 回覆樓主

休學年的概念確不錯,讓年青人停一停,想一想(比什麼教育局的生涯計劃更好)自己的將來和自己在學術以外的能力,實施也不難,只要把休學年的生活(工作)經驗作為大學錄取學生條件之一,鼓勵大學考慮具有相關經驗的考生。而部份人擔心學生休學後再難投學乃杞人憂天,若在休學年(emoji)積極投入社會的年輕人,相信比沒有休學的同學在大學(emoji)表現更佳,本人亦在工餘時間修讀一大學課程,同班工餘時間修讀的同學的成績並不比全職學生差,因為我們更成熟知道自己做什麼和教授要什麼。
對部份可能浪費一整年時間而一事無成的年輕人,即使大學四年後也不會成熟多少,即使到街市賣菜,可能也學懂不少經濟學或工商管理的實況,對日後再進大學修讀社會科學有所幫助。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3 14:03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8-3 00:35
休學年的概念確不錯,讓年青人停一停,想一想(比什麼教育局的生涯計劃更好)自己的將來和自己在學術以外的能 ...

當我問有乜理由做細仔細女晤做大?  有多過一個家長說,早一年畢業嗎。

Gap year 相信在香港不受家長歡迎。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8-4 13:37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3 14:03
當我問有乜理由做細仔細女晤做大?  有多過一個家長說,早一年畢業嗎。

Gap year 相信在香港不受家長歡迎 ...

社會上有一迷思,認為什麼都愈早愈好,胎敎、起跑線、快一年課程或暑期先導等等,旨在希望自己孩子在學業表現比同齡孩子優勝,甚有飄飄然感覺,結果形成催谷文化,學生只為考試而學習,對求知缺乏興趣。
欲使孩子學習事半功倍,必使其樂,七,八歲小孩背誦乘數表、唐詩宋詞或英文時序動詞絕對不難,可惜不明所以,人類知識學習受智力發展和成長經驗影響,揠苗助長非為正道。
休學年不一定馬上付諸實行,大學可仔細研究,例如接受休學學生投考或容許新生休學,後提交一份報告,再追踪該同學日後表現,政府機構或工商私企(提供誘因下)配合,我相信在金融、資訊科技、法律、醫護、工商管理等浸泡一年的同學,再回大學,一可了解自己需要,二則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作者: IloveJJ    時間: 17-8-8 09: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8 13:09

IloveJJ 發表於 17-8-8 09:16
今次同道喎!

我也是主張做大不做細。有人同我講,咁細一年,將來留班都唔駛咁大,我真係唔會未讀就諗定留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8 13:09 編輯

留班好可能都係细仔女的原因,自己做成的。原全無聽過合理理由做細。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