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delete [打印本頁]

作者: 964000    時間: 17-7-23 07:55     標題: delete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18-6-30 20:11 編輯

Delete

作者: 964000    時間: 17-7-23 07:56     標題: 回覆樓主

Can someone post the link here? I can only post like this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08:39     標題: 回覆樓主:

其實父母點解唔比佢學中文?


中學文憑試上星期放榜,今屆報考人數較去年少六千多人,跌幅近一成。相反,大多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開辦的IB課程,報考人數則較去年上升近百分之八。近年,國際學校受不少本港家庭追捧。以共有二十二所國際學校的英基學校協會為例,過去一年近七成入讀學生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四成九學生為華人,成為校內最大族群。不少辦學團體亦摩拳擦掌,準備進駐香港。

面對本地學校沉重的課業和考試,不少家長不惜支付高昂學費,安排子女接受國際學校教育,學好英文。已安排兩名子女入讀國際學校的文生文太認為英文比中文重要,文太說:「讀國際學校嗰個語言環境唔同,變咗佢哋依家逼啲英文,就一多講多睇。」反而中文,文太認為可透過補習及日常訓練,例如閱讀《叮噹》、《老夫子》等中文書惡補,認為兒子的中文比以前有進步。

雖然英文好,但中文差卻成為國際學校畢業生走入社會的一大難關。中學就讀沙田學院的張彥加,自問中文只有小六程度,與其他同學相差甚遠。IB課程要求學生修讀兩科語言,由於不喜歡用簡體字和普通話學習中文,除了英語,張彥加選擇修讀西班牙文,整個中學生涯並無修讀中文。為鍛鍊自己的中文,她曾嘗試閱讀《射雕英雄傳》,可是讀過一頁便決定放棄,「讀完啲中文,唔get佢言下之意。」記者跟她做訪問,她說話不時中英夾雜,文法亦有錯誤。除了閱讀,她亦不擅長寫作,「我記得個shape(形狀),但又爭咗啲畫(筆畫)。」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08:40     標題: 回覆樓主:

然而,張彥加需修讀關於中藥的課程,才能成功畢業。課程卻要求學生用中文熟讀各種藥材,教材亦涉及大量中文,令她感到憂慮,「驚已經輸在起跑線,又蠢,又唔識寫啲字。驚handle唔到,可能有時知,但去到exam冇得話你知,點都要寫到出嚟。」

周樂心就讀的耀中國際學校,要求學生必須上中文課,但由於其餘課程均採用英語教學,她接觸中文的時間有限,水平與一般本地學生仍有很大差距,「我同ischool(國際學校)啲friend傾偈,突然諗到啲四字詞語,就會覺得自己好勁。」她表示自己的中文表達能力有限,習慣將英文文句直譯成中文,導致文法及用字容易出錯,「我記得細個用咗好耐時間先記得係『粉絲』唔係『絲粉』,我會有啲咁嘅struggle(掙扎)。」

中文差是她最大的死穴,更一度抗拒與出身本地學校的同學接觸,「一開始會唔想同人講嘢,因為好似我一講嘢,佢哋(出身本地學校的同學)就覺得唔係好溝通到。」為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她決定加入學校社團,莊員多以中文溝通,她比其他同學需要更多時間適應。她憶述,當初要背熟一段中文口號已非常困難,更引起其他同學不滿,令她感到頗為吃力。她曾後悔留在香港升學。

撰文:戴晴曦

攝影:胡智堅、林金展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08:41     標題: 回覆樓主:

太長分兩次copy

作者: 宮二    時間: 17-7-23 10:55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7-23 08:39
其實父母點解唔比佢學中文?

本帖最後由 宮二 於 18-7-2 22:56 編輯



作者: newdaddy    時間: 17-7-23 12:39

本帖最後由 newdaddy 於 17-7-23 13:01 編輯

Deleted
作者: Saboc    時間: 17-7-23 13:22

其實現今安排子女入國際學校的家長很多會比以前家長更重視中文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13:49

Saboc 發表於 17-7-23 13:22
其實現今安排子女入國際學校的家長很多會比以前家長更重視中文

正是。
所以現在很多人重視雙母語。至於是否兩頭唔到岸?我又覺得無需同英國人比英文,或爭辯有幾native, 也無需同中國地内人比中文。如果是雙母語的國際或IB學校,基本上接近雙母語無問題。這些學校所有老師都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s或Native Chinese Speakers. 而student mixture也盡量令雙語得到有效發展。

作者: Saboc    時間: 17-7-23 14:04

睇返壹週刊嗰篇passage 似乎反映係以前年代的部分國際學校學生。
I school 學生離地?似乎以前I school 主要係 upper class 家庭,現今有好多我地呢啲中產家庭,絕不離地地,因為根本不能離地。中文方面,絶不用亦不能跟本地學生比較。只希望小朋友能愉快學習,有很好的英文能力,也有基本中文能力,起碼要達到職場需要。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14:25

Saboc 發表於 17-7-23 14:04
睇返壹週刊嗰篇passage 似乎反映係以前年代的部分國際學校學生。
I school 學生離地?似乎以前I school 主 ...

雙母語的學校如CIS, VSA, ISF 等等中文绝對唔基本,英文都能達母語程度或接近。(强調,又無需同英國人比有幾native.)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14:42

Saboc 發表於 17-7-23 14:04
睇返壹週刊嗰篇passage 似乎反映係以前年代的部分國際學校學生。
I school 學生離地?似乎以前I school 主 ...

李生D孫都不能離地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23 15:25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7-23 14:25
雙母語的學校如CIS, VSA, ISF 等等中文绝對唔基本,英文都能達母語程度或接近。(强調,又無需同英國人比有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3 15:27 編輯

看你如何定義双母語或近双母語。

强調中文如lSF,由選學生,課程設計,老師也把中文放首位,也只能有6x% bilingual diploma, 其他的是 Chi A+Eng B, or Chi A+Eng B.即不能有接近双母語程度。其他中文強的學校如VSA也只有3x%

所以我一直強調,双母語要好大決心和要一點天分。

作者: Dear-Valerie    時間: 17-7-23 15:38

本帖最後由 Dear-Valerie 於 18-3-29 11:12 編輯

del.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16:03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7-23 15:25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3 15:27 編輯

看你如何定義双母語或近双母語。

如果孩子能在考試上也能考到雙母語當然途最理想狀態,但不用考試做標準而在學校也學到接近母語程度的中文我們做父母的都收貨。例如打算去外國讀大學而日後又會回來大中華地區打滾。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7-23 16:39

讀IS,中文好差,唔係必然。

但如果父母唔重視中文,或者就讀的IS不是每日都有中文堂,甚至學校把中文當第三語言,咁達唔到高水平的聽講讀寫,係意料中事。呢d係個人選擇,唔係突然發現的弊病。
作者: freespeech    時間: 17-7-23 17:13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7-23 15:25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3 15:27 編輯

看你如何定義双母語或近双母語。
其實語言天份真的好重要,有時勉強不來的!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3 17:16

Jane1983 發表於 17-7-23 16:39
讀IS,中文好差,唔係必然。

但如果父母唔重視中文,或者就讀的IS不是每日都有中文堂,甚至學校把中文當第 ...

現實是大部份人在没有羣體壓力下都好難keep住要向難度投戰,語言如果唔由環境浸出來真系好難。個别家庭可能keep到孩子中文程度,但好多父母都忙的就未必咁理想。
語言一定有主有次,是基本腦部思考操作。就算雙語學校,家庭背景是英语的都會用英語多,家庭背景是中文的會用中文多。一路上去學校有要求的話,學生自然要對弱项多下功夫。而父母重視中文的都希望學校比些壓力自己仔女。
就算雙母語學校,去到中學畢業階段,都會以英文為主,(讀得IS或IS模式私校,都預左去外國多), 現實是英文比較好,但中文程度也令人滿意.
見好多父母不懂中文的華人都好想學校"迫"多D中文。

作者: 964000    時間: 17-7-23 17:22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18-6-30 20:10 編輯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24 07:26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7-23 16:03
如果孩子能在考試上也能考到雙母語當然途最理想狀態,但不用考試做標準而在學校也學到接近母語程度的中文 ...

哦,咁大家的要求好寬鬆。所以我第一句說要看家長如何定義雙母語,或近雙母語。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24 07:33

Dear-Valerie 發表於 17-7-23 15:38
native或近native與否... 唔能夠只以考試作為標準...

難道DSE中文fail的學生其中文唔夠native? 或者英美當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4 07:47 編輯

考試是一種全面的評估,公認的水平。考試與否,最大差别在讀寫。你只要 native, 咁你非常寬鬆,你話齋文盲也合你要求。你有權自己定義双語係乜也可以。

作者: Dear-Valerie    時間: 17-7-24 11:08

本帖最後由 Dear-Valerie 於 18-3-29 11:12 編輯

del.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24 13:01

Dear-Valerie 發表於 17-7-24 11:08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這個世界唔係只得1 and 0... 你唔好混洧視聽話考試差/唔考試就等於文盲...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4 13:05 編輯

我提出 bilingual diploma 定義為双母語,你反定義出 native , 提出 native 是你啊。以你的定義,文盲也可被視為 native, 是正確的。我無話1與0之間無任何野。

我的文唔啱睇,唔睇唔覆便可以,唔使覆完又叫人唔好再覆。

我鐘意覆便會覆。

作者: Dear-Valerie    時間: 17-7-24 13:25

本帖最後由 Dear-Valerie 於 18-3-29 11:06 編輯

del.
作者: ratafan    時間: 17-7-24 16:08

Dear-Valerie 發表於 17-7-24 11:08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這個世界唔係只得1 and 0... 你唔好混洧視聽話考試差/唔考試就等於文盲...

若要應付工作要求,恐怕真的不用通過DSE或什麼IB  language A考試。我「那些年」(或更早) AL 甚至沒有中文科要求,也可以跟國內不同部門官員溝通....
一些比較junior 的文職也會聘用一些當年會考中文未能達標的應徴者,他們也不算文盲吧

作者: Dear-Valerie    時間: 17-7-24 16:43

本帖最後由 Dear-Valerie 於 18-3-29 11:06 編輯

del.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24 19:28

Dear-Valerie 發表於 17-7-24 16:43
回覆 ratafan 的帖子

agree...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4 19:34 編輯

我一開口便說要看定義,然後才拋出我的定義,亦是lB0的定義,我没有說這是「公認的」,但lBO 的定義,你叫它做「公認亅我也不反對。

最近有不少家長選校只會由雙語學校中選,其他不考慮。這些學校 bilingual diploma 比例遠高於一般學校,考試不代表雙語能力?你說服左佢地先喇。

作者: Dear-Valerie    時間: 17-7-24 19:38

本帖最後由 Dear-Valerie 於 18-3-29 11:06 編輯

del.
作者: planetearth    時間: 17-7-24 19:39     標題: 回覆樓主:

孩子慢慢長大,開始有自己主見,有次抱怨某些事情(忘了是什麼), 對我說,"mom, sometimes you make me lame."
希望將來不抱怨父母没有给他機會學中文。因為,這實在是太基本的需要……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24 19:45

Dear-Valerie 發表於 17-7-24 19:38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公認係你自己喺#21講

唉,原來你理解不到「考試是一種公認的水平」和「Lang A + Lang A 是公認的雙母語標準」是不同的。

作者: Dear-Valerie    時間: 17-7-24 19:48

本帖最後由 Dear-Valerie 於 18-3-29 11:06 編輯

del.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24 19:52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7-24 19:39
孩子慢慢長大,開始有自己主見,有次抱怨某些事情(忘了是什麼), 對我說,"mom, sometimes you make me lame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4 19:52 編輯

香港人,在香港讀書,要兩文三語是共識。最好梗係兩文三語佳皆母語程度,但好少學生得。至於中英普的「期望」比例,是價值判斷,難分對錯。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7-24 21:31

其實如果有外國passport , 唔使識中文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7-24 22:52

壹週刊的報導是否偏頗,這個由讀者判斷。

但從身邊朋友仔女讀不同IS的例子,隨著小朋友到高小,係好明顯睇到有些與中文漸行漸遠,尤其男仔更易。如果家長重視中文,要加倍留心。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7-7-30 13:21

其實,中文和英文也是香港的法定語言。
香港本地 DSE 課程,中文是第一語水平,英文是第二語水平而已。
我唔明白,點解國際學校學生就 expect 去到中英都要第一語呢。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7-31 18:50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42 編輯

.......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7-31 19:05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41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7-24 19:52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7-24 19:52 編輯

香港人,在香港讀書,要兩文三語是共識。最好梗係兩文 ...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7-31 19:10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7-31 19:05
如果拿外國護照不打算在香港長住生活,我估學好英文溶入外國社會更重要。 ...

呢個屬於調節兩文三語相對強弱的範疇。調節到中文係零就太極端了。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7-31 21:48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40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7-31 19:10
呢個屬於調節兩文三語相對強弱的範疇。調節到中文係零就太極端了。

......
作者: FattyDaddy    時間: 17-7-31 23:10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7-31 19:05
如果拿外國護照不打算在香港長住生活,我估學好英文溶入外國社會更重要。 ...
If the plan is to settle abroad, then even if the child's Chinese is not zero, the grandchild's Chinese will almost certainly be zero. With that in mind, one might as well cut the child some slack today and go easy on Chinese.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01:14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7-31 21:48
就算係,如果完全無打算係香港工作,零中文跟本無影響。而且我唔相信係零中文。 ...

第一,在香港言讀書,就算係西人,唔學中文係哂左。

第二,家長以為可以估計到孩子一生也不回亞洲做事?不和亞洲人拍拖結婚,在亞洲定居?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07:11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40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1 01:14
第一,在香港言讀書,就算係西人,唔學中文係哂左。

第二,家長以為可以估計到孩子一生也不回亞洲做事? ...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07:23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07:11
以你的理論,你以為可以估計一生也不回法國做事,所以要學法文?你試下問一個美國人使唔使學中文?你在美國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08:13 編輯

記住,我說香港人,在香港讀書,雖有外國藉,但父母在港工作。咁情況下講學中文,係有 ethnic, social and economical reasons to learn Chinese, HK is also a very good environment to learn Chinese, 你扯去法文?

每位lB DP學生也要學第一和第二語言,例如英文和中文,你認為學中文為第二語文,會令英文為第一語言不夠好?咁所有1B學生有這問題。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7-8-1 07:47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07:11
以你的理論,你以為可以估計一生也不回法國做事,所以要學法文?你試下問一個美國人使唔使學中文?你在美國 ...

美國人?侵侵嗰孫女都要在镜頭前show off 下D中文幾勁,你話學唔學中文好?又點解學好中文等於英文唔好?我同意在香港唔學中文哂咗,唔學繁體字一樣哂咗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10:26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48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1 07:23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08:13 編輯

記住,我說香港人,在香港讀書,雖有外國藉,但父母在港 ...

.......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10:32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41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17-8-1 07:47
美國人?侵侵嗰孫女都要在镜頭前show off 下D中文幾勁,你話學唔學中文好?又點解學好中文等於英文唔好? ...

........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11:04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39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1 07:23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08:13 編輯

記住,我說香港人,在香港讀書,雖有外國藉,但父母在港 ...

........
作者: Artie    時間: 17-8-1 11:37

識多一種語言冇壞。
小女上年在紐約做了四個月的 intern ,僱主僱用她時,會否中文並非考慮因素,但卻又剛好公司有一位華人客戶,老外上司帶了她見客 。其實客戶和上司很熟,也是在當地多年,英語流利,見面時也主要是用英語,但上司仍帶小女去。後來的一些間單的聯絡工作,上司也交給了小女處理。其實在紐約工作的四個月,工作上生活上的確用不上中文,但識多一種語言,是可以令人與人之間距離拉近。
做人計唔到咁多,下下計住冇用定有用,做人冇乜意思,亦非和我想孩子有的態度。至於孫子會否中文,唔關我的事,由我仔女為他們想。
在 IS / IB 社群耐,看到一個有趣現象,像我這種在外地住過的遊子,尤其似乎希望孩子多學中文。
其實冇乜好討論,每個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各有各選擇啦。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7-8-1 11:53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10:32
那些念口黃的中文算吧!我相信99.99%非華藉美國人係唔識中文的,也能在美國好好生活及找到好工。 ...

真係好佩服你,時常在EK同人拗來拗去,又唔会有答案,正如樓上家長講,怎下下計有用定冇用,Steve Jobes當年在大學學calligraphy 唔通又知日後有用才學?無所謂啦,你锺意點就點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11:58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33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17-8-1 11:53
真係好佩服你,時常在EK同人拗來拗去,又唔会有答案,正如樓上家長講,怎下下計有用定冇用,Steve Jobes當 ...

.....
作者: FattyDaddy    時間: 17-8-1 12:29

Artie 發表於 17-8-1 11:37
識多一種語言冇壞 ...
This is very true.
If only all languages are equally easy, if only everyone has the same level of talent when it comes to learning languages, if only there are 720 hours in a day.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practical and physical limits so at some point we all need to decide what to pursue and what to forgo and adjust our expectations accordingly.

Like someone said before in this thread, which language(s) to concentrate on is a 價值判斷 and everyone's value is different let alone their plans, so 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作者: Choisumwong    時間: 17-8-1 13:57

語言如生活,各有各精彩,每個人不同,無有對錯。我的孩子選擇他們的中英文深淺,他們在香港/外國生活得很快樂。語文是工具,適合自己就好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14:02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10:26
這個是你的想當然。但對於那些拿住外國passport 跟本無打算留在香港的人,跟本唔會理你中文不中文。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14:09 編輯

你的想法唔係理所當然?父母以為香港人的孩子有外國藉便永不回亞洲,又係唔係理所當然?

我只係話咁情況下唔學中文好大哂,好蠢。

你的判斷可能不同,OK的。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14:04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11:04
鬼仔鬼妹香港出世父母香港工作但唔識中文算不算香港人?

佢哋唔會上EK。講佢地有乜意思?

作者: Artie    時間: 17-8-1 14:30

Choisumwong 發表於 17-8-1 13:57
語言如生活,各有各精彩,每個人不同,無有對錯。我的孩子選擇他們的中英文深淺,他們在香港/外國生活得很 ...

對,自己選定目標就好,不用理會其他人的批評。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19:21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34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1 14:04
.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19:47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19:21
原來人地唔上EK就唔算是香港人?香港人唔可以唔識中文?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19:58 編輯

You argue for argue's sake.   Nothing you argue with is meaningful.

Ethnic HK parents, kids studying in HK for many years, whether or not they have foreign passports, should learn Chinese to the best of their ability.  Not doing so is missing a golden opportunity and frankly poor judgment.

For them, there are ethnic, social and economical reasons to learn Chinese.

Anything else you want to argue about?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20:20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35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1 19:4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19:58 編輯
.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20:46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20:20
其實你搞清楚你想講的問題裹所有的terms 的定義未?定義不清,點argue? Your hidden agenda 究竟是什麼?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21:17 編輯

I didn't know I need to define ABC to a EK parent.  I usually explain this level of details to a 3-year old.

You want to argue?   Don't side track, go back to the topic.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8-1 21:34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1:35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1 19:4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19:58 編輯

.....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8-1 21:42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8-1 21:34
咁夠竟係一定要學好中文定尤得父母決定?你有咩authority 指點人地學定唔學?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1 23:43 編輯

我無指點,我一早講是價值判斷,我亦不會評論個別人士。

以我的判斷,認為咁做係大失良機,poor judgment. 你可以認為沒有大失良機, very good judgment 也可以。我一早說你不同意也OK的。

作者: golfwu    時間: 17-8-1 23:16

Artie 發表於 17-8-1 11:37
識多一種語言冇壞。
小女上年在紐約做了四個月的 intern ,僱主僱用她時,會否中文並非考慮因素,但卻又剛 ...


系加拿大多倫多和溫哥華好多餐廳的餐牌乾脆連英文都唔寫,全部系簡體中文。


作者: Artie    時間: 17-8-2 11:45

golfwu 發表於 17-8-1 23:16
系加拿大多倫多和溫哥華好多餐廳的餐牌乾脆連英文都唔寫,全部系簡體中文。

...


其實有些餐廳,會另外印一個中文餐牌比華人睇。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8-2 19:08

咪話使唔使學中文,唔需要拗。人地仔女,使唔使英文好,使唔使追求學術好,使唔使栽培體藝,一概尊重人地睇法。

有朋友家長話,咁多官津免費學校,點解要讀直私國際,好似個個月供樓咁供十幾年。佢咁唸無問題,我和她無需要樣樣嘢有共識。
作者: phoebechong1111    時間: 17-8-18 01:14

Artie 發表於 17-8-1 11:37
識多一種語言冇壞。
小女上年在紐約做了四個月的 intern ,僱主僱用她時,會否中文並非考慮因素,但卻又剛 ...

我老公的所有同事沒有一個識中文,不能寫、講和讀中文,但全部高薪厚職,全部用英語溝通,在港生活完全無問題,如果英語唔掂,無論係香港、係外國都好難生存。話雖如此,小朋友將來畢業後出來做事,所面對的環境難以估計,學好些中文,起碼識講、寫、讀,基本溝通我認為已經足夠。
諗番以前自己讀書時用太多時間背書、背詩、文言文,依家一d都唔記得,又用不著,好浪費時間!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8-18 11:52

回覆 phoebechong1111 的帖子

甚有同感!
其實識中文又點,中學中文好唔等於20年後中文也好。
學習態度最重要

作者: ACE2126    時間: 18-4-11 17: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李大人    時間: 18-4-11 19: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MWLee    時間: 18-4-11 2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964000    時間: 18-4-11 23:11

AMWLee 發表於 18-4-11 23:03
如果你將來上司係外國人(以英文為母語的外國人),英文差過你,佢會否成世抬唔起頭做人呢?亦是否好大機會 ...

我見到利君雅都心理不平衡,佢廣東話説得好過我十倍,咬字清晰到

作者: 李大人    時間: 18-4-12 06: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ra2006    時間: 18-4-12 10:06

李大人 發表於 18-4-11 19:42
如果你將來上司係外國人,中文好過你,你成世抬唔起頭做人,亦好大機會心理唔正常 ...

老外上司中文好,我未有經驗。但記得看過電視節目,介紹一個外籍女孩,隨父母來香港生活,入了某 IS ,媽媽和女兒,普通話都說得比本地人標準。

作者: AMWLee    時間: 18-4-12 12: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lfwu    時間: 18-4-13 22:31

回覆 planetearth 的帖子


張彥加需修讀關於中藥的課程,才能成功畢業。課程卻要求學生用中文熟讀各種藥材,教材亦涉及大量中文,令她感到憂慮,「驚已經輸在起跑線,又蠢,又唔識寫啲字。驚handle唔到,可能有時知,但去到exam冇得話你知,點都要寫到出嚟。」








唔想學中文中學去讀國際學校,大學居然去讀中醫!可笑。




作者: freespeech    時間: 18-4-14 11:21

golfwu 發表於 18-4-13 22:31
回覆 planetearth 的帖子
只是選錯科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