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短片】德國現代學徒(環球新聞檔案)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6-8 17:13 標題: 【短片】德國現代學徒(環球新聞檔案)
【短片】德國現代學徒(環球新聞檔案)
以簡單言語表達,德國製造業幹得出色,皆因奉行現代學徒制,不是培育工人,是工匠。全國約四成中學生可進大學,其他則選擇職業教育,與該國「二元制」教育有關。
上世紀20年代,德國人得出結論,優勢不在於大規模生產,而是倚靠專業技術滿足市場精細需求,於是建立職業培訓體系,二戰後漸發展為「二元制」,即學校及企業合作辦學,學生三分二時間在企業實習,少部分時間在校學理論。傳統「師傅帶徒弟」與職教結合,學生所學的,是企業真正要的。
德國《職業教育法》還規定技術人員須擁手工業協會證書,在歐盟及不少國家都獲認受,德國手工業協會亦有份製造德國工匠,明天說說。
作者: ABC-DAD 時間: 17-6-9 11:03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6-9 11:03 編輯
期待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6-10 11:43
ABC-DAD 發表於 17-6-9 11:03 
期待
我港社會眼中只有$,對任何工藝不重視,也對工匠職業缺乏尊重,事事追求成本效益,沒有德國人(日本人)對手藝的耐心,德國模式難以植入香港人的"快"文化。

作者: elbar 時間: 17-6-10 14:09
【短片】德國手工業協會(環球新聞檔案)
上集說到「二元制」職業訓練教育,為德國製造業提供高素質勞動力,德國手工業協會是獨立官方機構,被喻為歐洲職業培訓最高標準制定者。
全國工業企業必須參加,受監管,協會統籌有關教育和培訓,進行考核,設有不同類型職訓教育,涉及數碼技術、汽車維修等數百種專業。
全德國近6成青年接受這類教育,在技術大學或職訓學校修畢2至3年「二元制」課程,獲協會授予從業資格後,進入製造業。
一入職有關企業已是「老員工」,因為已在那兒實習了兩年,這些「應用型高級工匠」平均工資亦高於英、美、日等,從不因「藍領」身份受歧視,反而是奠定「德國製造」的重要一分子。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