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談教育幾個問題(王永平)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5-11 13:49 標題: 談教育幾個問題(王永平)
有讀者來函,希望我談談幾個有關教育政策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經常在媒體上出現。我找不到有關當局的清晰回應,所以在下面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第一個問題是,政府的教育政策好像是向直資學校傾斜。例如,資助中學要待統一派位放榜後(即直資學校收生後)才可公布自行取錄學生的名單。為甚麼教育局不容許資助中學在自行收生階段公布取錄名單?這個疑問,我聽過很多次。現行安排令不少家長先向取錄其子女就讀的直資中學交足學費,假如稍後其子女在心儀的資助中學收生榜上有名,早前所交的學費就像「保險金」般報銷。希望下屆教育局長能夠處理這個表面看來不公平的情況。
第二個問題是,為何直資學校可以自由選擇教學語言,而資助學校需要按照教育局的規定?答案是政府既然容許直資學校自由收生,也應該容許它們的教學有更大自由度,包容選擇適合教其學生的語言。這個收生和教學的自由度,正是有資助學校申請轉為直資學校的主要原因。不過,經過「微調」的教學語言政策效果如何,希望下屆教育局可以交代。
第三個問題是質疑政府的直資學校政策製造不公平,影響基層學生就讀這些學校的機會。十多年前我擔任教育局長時,政府推行直資學校政策的立場是透過學校成立充裕的助學金,確保清貧學生有同等機會就讀。然而,幾年前的審計署報告揭發部分直資學校唯利是圖,或只挑選有「良好」背景的學生,違背政策原意。我曾撰文指出問題。教育局當時表示會跟進情況,但好像沒有下文。這個政策走了樣的事實,是早前一所名校的舊生成功阻止其母校轉為直資的原因。現在,我曾就讀的中學也考慮轉直資。我希望有關人士三思,確保最終決定不會違反前人辦學時堅持「有教無類」的理想。
現時香港的教育問題當然不止上述三個。下屆教育局長可以考慮在網上開個專欄,回答家長過去五年來累積的疑問。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5-11 19:00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5-11 19:02 編輯
第三個問題。唔係所有公帑, 也要讓全港市民相同機會獲得。
幼稚園學卷, 有學校收學卷再要家長補貼, 不是全港家庭也可負担, 和直資一樣。
公屋耗大量資源, 但門檻低, 中產夾心階層好無資格拿。
屋居夾居只有中產可拿。
醫療卷用於貴價診所, 這些 top up , 不是全港家庭可負担。

作者: cow 時間: 17-5-11 22:08
elbar 發表於 17-5-11 13:49 
現行安排令不少家長先向取錄其子女就讀的直資中學交足學費,假如稍後其子女在心儀的資助中學收生榜上有名,早前所交的學費就像「保險金」般報銷。 ...
王先生明顯不明白現行升中派位怎安排。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