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短片】心理學家拆解家長密語背後 子女學業成績欠佳禁語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5-5 16:30     標題: 【短片】心理學家拆解家長密語背後 子女學業成績欠佳禁語

                                                                          


家長與子女經常發生不愉快的情況。當家長收到小朋友一份不理想的成績,家長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有不開心,有憤怒,因而跟小朋友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說話。其實,家長們有時都不知道,自己的說話原來帶著含意。


TOPick請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彭馨兒拆解家長密語背後的意思。


1. 「點解阿某某讀到你讀不到?」


家長希望孩子能做得更好,但孩子接收到的意思:「我比不上其他人」。


2. 「你還未夠努力呢」


家長希望孩子能更加努力,但孩子接收到的意思:「我被人找錯處和忽視我的努力」。


3. 「你最叻是打機」


家長希望孩子打少些遊戲機,負面暗示子女的不當行為; 但孩子接收到的意思:「你在串我」、「你對我感到不滿」。


4. 「你真是個懶惰的人」


家長希望孩子能更勤力,但孩子接收到的意思:「你攻擊批評我」、「為我貼負面標籤」。


5. 「這麼簡單的問題也做錯」


家長希望孩子能完成習作,但孩子接收到的意思:「你看不起我」、「攻擊批評我」。


6. 「你知唔知我花了幾多時間同你溫習」


家長希望孩子能快點完成溫習,抱怨子女做不到;而孩子接收到的意思:你向我抱怨,覺得我讓你失望了,你覺得我蠢。


以上各句,孩子所領略都是同一個信息:你對我不滿,你找我錯處。這些說話都見到家長的負面情緒,家長並使用負面暗示/人身攻擊/貼負面標籤,孩子因而出現情緒反應也是正常不過的事。彭姑娘認為:



縱使他們停止打機,也只不過是因為想你停止抱怨或攻擊,但不會領略到自己真正需要改善的地方。



請知道多一點,請聽聽彭姑娘的親自解說,去片!


[youtube]KpsJSjTZMF4[/youtube]


理想的溝通方式


彭姑娘又指,如雙方只是把焦點放在言語的唇槍舌劍上,可會忽略大家的真正的需要,是甚麼?


家長的需要:




孩子的需要


彭姑娘提醒家長,跟孩子表達時,可以用一個比較能夠滿足孩子需要的說法,例如:




*這個說法能夠給予孩子的支持,肯定孩子的能力和付出。




*這個說法能夠讓孩子直接確認自己的負面情緒。



                                                                                                                                                                                                                                                     

家長的期望可會是孩子的包袱。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5-5 17:28

都係睇小朋友係幾歳,做錯乜嘢事。喪鬧當然唔好,但吓吓呵佢,乜嘢都係讚住10句來彈兩句,佢地大個真係好難適應社會,邊個會咁樣錫住佢呀!
作者: ritb    時間: 17-5-7 09:25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絶對同意。
現今小孩抗逆力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人一味讚,搞到完全唔可以接受批評,大人要忍氣吞聲。每當他們未能如願,就只會放棄,少了堅韌、克服難關的精神。

當然不可只用打罵方法教孩子,但如果要求高小生每天溫習半小時,佢都話唔想溫,話辛苦,這不是不夠勤力嗎?大人只是說事實啊!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