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給「魔鬼」媽媽忠告:不要再用分數「綁架」孩子!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4-28 09:13     標題: 給「魔鬼」媽媽忠告:不要再用分數「綁架」孩子!


                                                                                                  
香港的家長到底有幾瘋癲?嫻姐的facebook再被洗版,有家長引述朋友發帖聲稱,有媽媽對就讀小四的兒子極其嚴格,考試測驗必定要得100分,結果適得其反,兒子太大壓力測驗失準不合格,媽媽大受打擊痛罵兒子,



你唔好諗住自殺啊,你死咗我都燒幾個老師和一大疊練習落去畀你做!



雖然不知事件有幾分真、幾分假,但同樣作為媽媽,嫻姐見到真的心寒,真的為那孩子感到非常痛心,被最親的人如此脅迫恐嚇「死都不會放過你」。



世上竟有如此陰毒的媽媽,錯,應該是如此陰毒的魔鬼媽媽,叫只有10歲的小男孩如何承受?



我真心希望呢件事是假的,現實卻告知我,這類悲劇在香港地比比皆是。嫻姐樓下有個家長,她的女兒在某地區名校就讀小學三年級,因學校壓力大患情緒病,需要見精神科醫生及服食精神科藥物,女兒多次哀求媽媽為她轉校,家長都無動於衷,依然要求女兒繼續在名校努力讀書,理由是擔心女兒轉校後難以適應,說穿了,這位媽媽是不願放棄女兒頭上那個名校光環,為了這個無形的光環,她選擇犧牲女兒的健康。


最恐怖的是,虎爸虎媽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她們認為自己是為子女鋪最好的道路,童年是用來操練的,遊戲等於浪費時間,分數是衡量子女的重要指標,只要子女考到100分,名列前茅,將來肯定出類拔萃,是職場上的佼佼者。



說到底,這些思想扭曲的虎媽,怪獸爸媽,甚至是魔鬼父母,只是借子女的分數,去證明自己才是人生勝利者。



一句「媽媽都是為咗你好」,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寶貴童年?斷送了多少和睦的親子關係?哪有父母不想抱緊孩子?但抱得太緊,只會讓孩子窒息,扭曲的愛可能成了殺人的武器。


從年初至今4個多月,已經有至少8名中學生因學業或生活壓力而自殺,數字太觸目驚心,實在不忍再提。孩子的心靈很脆弱,媽媽可能以為在自己的魔鬼教育下,子女可以操出好成績,更可以操出無比堅強的心靈。



我想請問這位媽媽,這一刻你覺得孩子考100分比生命重要,假若有天兒子的生命凋零,你真的不會後悔今日的所作所為嗎?我保證你會極度後悔,甚至内疚終生,除非你已經喪失良知。



嫻姐承認,有些孩子抗壓性高、鬥心強,適合操練,父母可以適當指引,作為孩子的同路人,將他們的才能發展到淋漓盡致。但當子女真的出現情緒問題時,父母可否停一停,可否將孩子先從懸崖上拉下來嗎?



香港,實在不能再容忍有悲劇的出現!自殺,真的一宗都嫌多!



扼殺孩子的,是魔鬼家長、教育制度還是瘋狂的香港?嫻姐實在猜不透,我只想奉勸一句:



子女不是父母的扯綫公仔,子女的生命不應由父母去操控,請放過孩子!




撰文 :  都市嫻情



作者: ABC-DAD    時間: 17-4-28 18:39

文章的作者基於咩心態去咁寫呢? 對兒女講出類似嘅說話,當然係一種病態;子女出生後才開始有實戰經驗,無人天生就懂得做家長,解決問題係要睇到問題,明顯係社會忽視對家長嘅支援,對明日棟樑嚟睇,家庭嘅土壤先係最先起嘅作用,如果可以有待產假,咁社處可否聯同大學嘅教育院校,研究一下提供教育兒女嘅課程?兒童健康/心智成長/情緒輔導、兒同心理,升學支援工作坊等等。(可以成為香港未來的社會福利嗎?)

對有病態嘅家長,係要提供協助,唔係歧視。
作者: skkeung    時間: 17-4-29 19:31

elbar 發表於 17-4-28 09:13
香港的家長到底有幾瘋癲?嫻姐的facebook再被洗版,有家長引述朋友 ...

要再死多少小朋友,大人才反省!

作者: ABC-DAD    時間: 17-4-29 20:28

咁講好涼薄
別忘記,那是人家的骨血,社會應向有困難的家長朋友提供協助。


作者: cow    時間: 17-4-29 22:42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7-5-2 18:37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17-4-29 20:28
咁講好涼薄
別忘記,那是人家的骨血,社會應向有困難的家長朋友提供協助。

唔係話協助就協助,政府已推廣“求學不是求分數”。唔通要政府主動接觸經常攞100分學生啲家長?
作者: ABC-DAD    時間: 17-4-30 00:03

誰在扭曲了社會?誰在放大問題?誰在壓縮解決問題的空間?

一面倒的「負面思維」
作者: ABC-DAD    時間: 17-4-30 00:34

當父母難道就沒有壓力嗎?寫出這種文章就站在道得高地嗎?算是善意的援手嗎?
作者: skkeung    時間: 17-4-30 12:50

ABC-DAD 發表於 17-4-28 18:39
文章的作者基於咩心態去咁寫呢? 對兒女講出類似嘅說話,當然係一種病態;子女出生後才開始有實戰經驗,無 ...

好對!有見地!

作者: Band5    時間: 17-5-2 14:32     標題: 回覆樓主:

難道家長聽“求學不是求分數”聽得少了嗎?問題係有幾多個會相信!

家長所見所聽所相信嘅係:攞多一分,考前一名或攞多個獎項,就決定你係咪band1,B1A,或者有冇機會考入SPxx,DxS等等,甚至決定你係龍係蟲!

當家長越是在局中,越難轉身而出!

作者: judy    時間: 17-5-2 15:16

小六分banding真係不合情理。



作者: ABC-DAD    時間: 17-5-2 15:45

分banding真係無必要。
話分兩頭
學童輕生的事,無人想見,隨便下定義指責某某要為此負嘅專家好有趣,往往某人(虎媽)有子女入到劍牛哈佛史丹福,走出嚟搖旗吶喊,大吹大擂又係佢地。

有人真係識,亦有人真係sick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