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別輸掉一代人(何昆洛)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4-6 08:55 標題: 別輸掉一代人(何昆洛)
【明報文章】作為「90後」,一代出生於回歸前後過渡與蜜月期的香港人,成長於剛成立的特別行政區,視香港為我們唯一的家。
從小,於中小學接受《基本法》教育,對具體內容雖則印象模糊,但對被稱為「金科玉律」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與「高度自治」絕不陌生,其中基本法第二章〈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主要內容,「除了防務、外交及其他根據基本法由中央負責管理的事務外,其他事務一概由港人依照基本法自行處理」(註1)更是我們的「共同回憶」。筆者細想,過去多次到異地交流,每每有外國人詢問中港關係,以上內容均琅琅上口,更是令人自豪。
遺憾地,近年兩地愈走愈近,價值與行為上之差異愈見明顯,甚至讓一貫備受信任的基本法有「被僭建」之嫌。只以「實質任命權」為例,筆者於慧科新聞(WiseNews)搜尋由1998年1月1日至今(註2)該詞曾出現於香港主流媒體的次數,前特首董建華與曾蔭權時期分別為39與106次,而現任特首梁振英則有473次。由2004年京官首次提出有關特首選舉辦法至收錄在基本法「文件23」的俗稱「人大8.31框架」,歷時10年,不經不覺間改變一代人共同認識歸屬「其他事務」的範疇。未來數載,仍有多少個「龍門」要搬?
仍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歷經兩年前雨傘運動,不少善忘的青年人相信「薯片叔叔」(曾俊華)或能團結香港,過去數月更擺出靠近甚至走進建制的姿態,筆者認為情有可原。由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兩大民調顯示,愈年輕的受訪者愈傾向支持敗選的特首選舉候選人曾俊華,而勝選的林鄭月娥則為負關係,前者更以遙遙領先的民望完成整場選戰。無疑,這一仗勢如向香港年輕人當頭棒喝,赤裸地道出,即使下一代與「保守」兩字走得再近,亦不及由中央親自挑選的能人異士來得親近。
某次,筆者被知己教訓,「仁慈的獨裁者(benevolent dictator)才是最可怕」。樂觀一點,這代人可由夢醉,提早走進夢碎。2047年,「90後」將漸入「不惑而知天命」之年。當下尚有三四十年的香港路要走,筆者不禁詰問:「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youtube]Vsr5gpmmvhs[/youtube]
註1:《基本法》簡介.常見問題(www.basiclaw.gov.hk/tc/materials/FAQ/index.html#q1)
註2: 因慧科新聞資料庫可供搜尋之日期由1998年1月1日起,未能包括199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之新聞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四年級生
[何昆洛]
作者: palmchristy 時間: 17-4-6 10:24
呢篇文章, 結構鬆散, 列出數據卻又沒帶出相關結論, 寫的論點又沒有說明原因, 文章內容又唔知同題目有乜關係, 真係好難睇.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4-6 13:15
palmchristy 發表於 17-4-6 10:24 
呢篇文章, 結構鬆散, 列出數據卻又沒帶出相關結論, 寫的論點又沒有說明原因, 文章內容又唔知同題目有乜關係 ...
希望佢將來唔係教語文或通識。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7-4-6 13:31
elbar 發表於 17-4-6 08:55 
【明報文章】作為「90後」,一代出生於回歸前後過渡與蜜月期的香港人,成長於剛成立的特別行政區,視香港為 ...
旺暴已判的3名,其二為大專生。有時,我想高等教育出了什麽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4-6 13:50
Stillgood2 發表於 17-4-6 13:31 
旺暴已判的3名,其二為大專生。有時,我想高等教育出了什麽事?
我可以接受大學生玩某程度的離經叛道, 但要有基本尊重, 不可以玩到入獄。「鳥刑」可能有手尾跟!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7-4-8 14:08
elbar 發表於 17-4-6 08:55 
【明報文章】作為「90後」,一代出生於回歸前後過渡與蜜月期的香港人,成長於剛成立的特別行政區,視香港為 ...
讀咗四年,便毁了一生。可悲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4-8 15:40
Stillgood2 發表於 17-4-8 14:08 
讀咗四年,便毁了一生。可悲
師長有示範作用, 有一定責任。

作者: Cheeselover 時間: 17-4-9 21:44
若果這不過是一篇有感而發的散文,也不算是什麼爛文章,文筆水平也不錯(傳媒較之更差勁),散文寫發於心底,風花説月,只求讀者心神領悟即可。我不會苛責今天年青人所作所為,他們不過是我們這一代一手造成的產物,他們不過是果。年輕時的我,在老父輩眼裡也不會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7-4-9 22:27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4-9 21:44 
若果這不過是一篇有感而發的散文,也不算是什麼爛文章,文筆水平也不錯(傳媒較之更差勁),散文寫發於心底, ...
那是誰做的果?蘋果日報的果?
旺暴的果,又是誰做?
有了政治便赢,没了政治,人生便輸了。
什麽理念?
今天,學生面對問題,居然係政治為先,
那工作,知識學習,居住,家庭,....人生問題呢!
青春的時光不多。究竟要花時間在那裡?
况且,今日大學生的政治理解有多深?
知少少,有d亮點在眼前,便以為深入認識。好可能,只是瞎子摸象。
我見到旺暴被判的年青人,好顯淺的是非觀,點解出現錯誤。
高教界,有無偽君子?
叫人衝,自已鬆。
他們為了什麽利益?
各人有各人意見,之不過,近日所見,所謂教育界(政治先啱),真係得人驚!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4-10 13:56
Stillgood2 發表於 17-4-9 22:27 
那是誰做的果?蘋果日報的果?
旺暴的果,又是誰做?
有了政治便赢,没了政治,人生便輸了。
不學無術, 所以我認為香港學生應該多讀歴史, 多正反思考。
我們理科教育從來不缺, 未必着緊要加D咩 STEM, 咩電子教學。。

作者: akys 時間: 17-4-10 15:36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4-10 13:56 
不學無術, 所以我認為香港學生應該多讀歴史, 多正反思考。
我們理科教育從來不缺, 未必着緊要加D咩 STEM, ...
總覺得讀歷史,修古文,虔誠信仰會令所有人達到真善美係一個迷思。歷代帝王和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都是歷史古文專才,但結果呢?我總是認為歷史是用來驗證歷史係一個循環,並不是用來學習避免歷史重演。(呢個句子都幾亂)
歐美教育(應該和IS課程差不多啩)出來嘅市民一樣會有Trump和Brexit呢啲匪夷所思嘅Outcome。今日香港佛門的奇怪行為;天主教,聖公會等虔誠教徒處事手法南轅北轍,誰對誰錯?
重申,我唔反對多讀聖賢文章和歷史,阿仔三字經,千字文,各朝歷史,唐詩宋詞,論語都稍有涉獵。但認為咁就可解決問題就睇得太簡單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4-10 19:24
akys 發表於 17-4-10 15:36 
總覺得讀歷史,修古文,虔誠信仰會令所有人達到真善美係一個迷思。歷代帝王和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都是歷史古 ...
你誤會了我意思。學歴史, 最重要不是歴史中的事情。學歴史, 最重要是由歴史中的事情所帶出的思考, 正反的假設, etc。主要係思考的訓練, 不是記憶的訓練。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4-10 20:08
akys 發表於 17-4-10 15:36 
總覺得讀歷史,修古文,虔誠信仰會令所有人達到真善美係一個迷思。歷代帝王和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都是歷史古 ...
唔知你知唔知, Trump / Brexit 的支持者, 好多就是不學無術的讀書少的階層。

作者: akys 時間: 17-4-10 22:38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4-10 20:08 
唔知你知唔知, Trump / Brexit 的支持者, 好多就是不學無術的讀書少的階層。
...
我真係唔知,我以為西班牙語系等讀書少啲添,原來白種人讀書少。睇多啲,唔好俾所謂主流媒體Fake咗你。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4-10 23:01
akys 發表於 17-4-10 22:38 
我真係唔知,我以為西班牙語系等讀書少啲添,原來白種人讀書少。睇多啲,唔好俾所謂主流媒體Fake咗你。
...
白人一定讀書多? 哈哈,失陪了。

作者: akys 時間: 17-4-10 23:53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4-10 19:24 
你誤會了我意思。學歴史, 最重要不是歴史中的事情。學歴史, 最重要是由歴史中的事情所帶出的思考, 正反的 ...
我明白你的意思,思考分析有時正正就是問題的所在。有冇發覺有人開始提出取消通識?同一件事,得出十個正反意見,你攞住個正嚟講,佢攞住個反嚟講,你話經個人分析後正方好,佢話經過嚴謹思考後反方好,咪得個嘈字!歷史話聖人要兼聽,呢度多唔多人做得到?哈哈!
你唔贊成STEM,覺得太多類似科目,又係另一個呃錢項目,你有你的理據,但我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做呢一行隱隱感覺不妙,啲嘢嚟得好快,未來好似睇唔通,工種多年來由Primary轉到Secondary再轉到Tertiary Industry,但今次好似有機會一次性郁到2同3,而班大帝如BillGates,ElonMusk等一齊寫類似文章嚇人,所以寫多幾句討論一下。
我贊成歷史應該要讀,如果唔使考試記年份記事件仲好。
作者: Doray 時間: 17-4-12 09:51
akys 發表於 17-4-10 15:36 
總覺得讀歷史,修古文,虔誠信仰會令所有人達到真善美係一個迷思。歷代帝王和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都是歷史古 ...
But as a 文科人 who studied history before, I incline to think 讀歷史用來學習避免歷史重演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