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視頻】小二學生聲言要殺死父母 要多恨父母才做到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7-2-27 15:42 標題: 【視頻】小二學生聲言要殺死父母 要多恨父母才做到
香港學生的苦,無論說多少次都不會多。曾經拍攝《公屋潮文》的團隊香城映畫再推出短片《我的生涯規劃》,故事內容以一名小學生尋死的故事,反映出時下學生受學業壓力所逼而被逼走上絕路的困境。片中企圖自殺的小學生雖被同學救回,但被同學恥笑自殺行為愚蠢,其中一位同學更提議他以慢性方法殺死父母來脫離被父母壓迫的魔掌。
[youtube]jSHjvMnMpo0[/youtube]
虛構的故事內容引起網民熱烈討論,有人討論內容是否誇張。導演兼編導趙羅尼更收到一名補習老師的whatsapp,該位老師稱曾見過學生企圖謀殺父母,稱看到影片最後一幕感覺心寒,「因為真實細路就係甘」。
該名補習老師稱在教育界已工作逾十年,指5年前曾教過一位家境不錯的小二學生就曾聲言要殺父母。她憶述首次到學生家中上課時,
見到疊額外補充多到唔知可以幾時做完,
該位學生的家長要求兒子在放學後連續補三科三個補習老師,更要完成她額外指派的補充練習,家長放工回家後更會抽問兒子課業。那時她只覺得該學生可憐,稱
一個小二學生好認真同他說要殺晒屋企人,要幾恨父母才可以做到,
更稱
我學生個時同我講,父母死我先可以瞓,恐怖過得故,
當時她向家長反映學生情緒有異,但未有予以理會。
導演在Facebook亦提到《我的生涯規劃》是一個扭曲社會下催生的一個瘋狂的故事當教育的原意被扭曲,他希望能引領觀眾反思時下學生的學業壓力問題,
讀書不再是求知識而是求分數;上興趣班不是為興趣,是為了考上一間更好的學校;『競爭』成為小朋友的核心價值,賺錢成為了他們的終極目標。父母在荒謬的制度下無形間成為了謀殺他們童年的幫兇。小朋友,你們快樂嗎?
該名補習老師在看過《我的生涯規劃》後,亦同樣希望各位觀眾能夠反思影片內容,不要輕視問題的嚴重性。
作者: skkeung 時間: 17-2-27 18:12
elbar 發表於 17-2-27 15:42 
香港學生的苦,無論說多少次都不會多。曾經拍攝《公屋潮文》的團隊香城映畫再推出短片《我的生涯規劃 ...
父母才是 完兇!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2-27 22:18
想起了呃父母去睇樓,跟住碎屍果單案。那對父母打普通工,由細比個細仔學鋼琴,供佢去澳洲留學。到頭來,原來個仔咁大仇恨。
望子成龍,想栽培對方,係父母心。但講到尾,都要睇對方受唔受。人地唔受,覺得「亞媽死咗,我先有得訓」,真係無謂勉強。
作者: skkeung 時間: 17-2-28 08:13
Jane1983 發表於 17-2-27 22:18 
想起了呃父母去睇樓,跟住碎屍果單案。那對父母打普通工,由細比個細仔學鋼琴,供佢去澳洲留學。到頭來,原 ...
還記得殺死父母那個人,非常憎父母要他學琴!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2-28 08:26
回覆 skkeung 的帖子
記得,話父母逼佢練琴,唔比佢打波,累佢生得矮追唔到女仔wor。
作者: judy 時間: 17-2-28 10:02
生涯規劃有何用?别說我烏鴉嘴,做咩都不會解善此一形狀。
不知現時日本自殺率多少,我認為香港的自殺率将只會比日本多,不會少。
本來,生活於己香港注定壓力爆錶,大城市汰弱留强,在外國,能力次點的可到中小城市生活,港人能力不足的去那里?以前去大陸,我剛畢業時工作的公司需中港两地奔走,見識過在本港中五畢業的到內地廠房當主管,也文也武,嗰種咀臉,真係終生難忘。嗰時在港生活得一塌糊塗的中年男人,都到大陸娶一20多歲的女子回來。當時,自些信心满满,開開心心。現在,呢啲歌仔當然冇得唱啦。
本來,富足有富足的生活,窮困有窮困的生活。但先决條件,就要內心能安穩。你看看四周,有幾多貧而能安的?有一两個錢,都走到日本台灣食碗拉麵去了。
現在,心態不好的人鼓動着燥動之心,小小事兒放到大一大。每個父母都愛孩子,父母好担心孩子之将來,將來本己艱難,将之放大,更是不得了。所以考試一、二分睇成銅鑼咁大,大人唔跳就輪到小朋友跳!
作者: skkeung 時間: 17-2-28 14:10
提示: 該帖被管理員或版主屏蔽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7-3-2 19:15 標題: 回覆樓主:
呢個世代,所謂的潮文、所謂的寫實製作, 為咗引起話題、為咗吸幾個銅錢, 真係乜嘢都寫得出、乜嘢都拍得出。

作者: ABC-DAD 時間: 17-3-2 19:53
回覆 JustAParent 的帖子
前兩朝聽左拍個位上商台節目,批評香港教育如何如何,香港有父母如何不堪,佢如有小朋友,為左小朋友教育,就會去台灣定居。
我感覺台灣教育有自己一套,不過我知道,三十年前,台北的補習社密度比得上香港的投注站,高考壓力也不能少看。
資訊爆炸,但真實與否,要冷靜去思考一下,刺激情緒嘅Sale's talk, 到底有幾可信呢?
父母有權為子女分担壓力,同埋釋放壓力,只係負面訊息太多,流傳太快,影響左判斷能力了。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7-3-3 00:40
skkeung 發表於 17-2-28 08:13 
還記得殺死父母那個人,非常憎父母要他學琴!
係唔係上電視節目,話父母失蹤,尋人那一個?
作者: skkeung 時間: 17-3-3 19:48
nintendo 發表於 17-3-3 00:40 
係唔係上電視節目,話父母失蹤,尋人那一個?
是! 斬下頭顱那個!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7-3-5 15:31
judy 發表於 17-2-28 10:02 
本來,富足有富足的生活,窮困有窮困的生活。但先决條件,就要內心能安穩。你看看四周,有幾多貧而能安的?有一两個錢,都走到日本台灣食碗拉麵去了。
兩年前,朋友 A 一家去了日本浸溫泉,租住貴酒店,二萬多港幣一晚,當然他們不忘 post 相上 facebook 。
朋友 B 今年農歷年又去了同一家酒店,同一間房,當然又係要 post 相啦。
朋友 A 有錢,一個短 trip 住十萬八萬酒店好少事。
朋友 B 是中產,屋企梳化爛晒唔換,洗衣機漏水又唔理,但又要學人去豪玩,酒店住兩晚,港幣花了四萬多。
另外又去買名錶名袋,LC 煲都買了兩個。
咁樣的生活態度,兩個初中仔女會點解讀?
時代不同,上 facebook 見得太多 "幸福的人" ,令後生仔以為個個咁風光。
邊個知,有人呢頭用 Miele 爐 + LC 煲炆日本三十頭吉品鮑 post 上 facebook ,佢屋企張平價實惠梳化已經爛咗都唔換?
身邊更有不少三十歲左右的,明言不會生小孩,因為想將全部收入自己用,養一個小孩太貴。
所以,甚麼生涯規劃都假,首要教仔女正確理財觀念。
作者: MrBeast 時間: 17-3-6 07:16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價值觀又幾有趣,有fd 每年幾次旅行,雖不是每晚貴酒店,但都花費不少,有次買車我建議bm ,但佢就中情日本車,話唔想係同事面前show off咁話。
sofa 我自己都是買平,最主要是孩子年紀小,是destroyer, 會心痛,大左唔跳先再換。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