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成醫之路】第三集・醫科生告訴你為何不要讀醫科 [打印本頁]
作者: kwokyk 時間: 16-12-25 14:27 標題: 【成醫之路】第三集・醫科生告訴你為何不要讀醫科
本帖最後由 kwokyk 於 16-12-25 15:24 編輯
【成醫之路】第三集・醫科生告訴你為何不要讀醫科|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每年文憑試放榜,尖子狀元中都總有幾個選擇兩所大學的醫科課程。我深信大家做決定(informed choice)前都該知道選項的正反兩面,才不致於被單方面浪漫的想法蒙蔽,進來後才發現「貨不對辦」。讓醫學生告訴你,我們的生活和普通大學生的生活有甚麼分別,為什麼這可能是the worst choice of your life。
一般大學生的上課時間可以自己安排,喜歡晚睡晚起的就不要reg早上的課,或者reg可以走的課(戴頭盔:絕無教壞人的用意),但醫學生就不能了。自一年級起,我們就得適應早上的八半堂,在同濟都睡眼惺忪之際,聽著教授天花亂墜地說著他們覺得像常識的艱深理論,筆下或鍵盤上飛快地打著他們說的每一隻字,但實際說了甚麼卻消化不來了。升上大學後,睡覺時間逐步推遲;但上學時間卻一樣的早,倒是考驗大家自制能力的難關啊──你可能會說,大學生不是不走堂嘛?但每天早上演講廳都是密密麻麻的滿了人(某些課題除外),令大家都在朋輩壓力之下繼續做乖學生。
其他科的大學生擔心的是group project與free riders一組,聽見我們基本上沒有功課要交,也不用擔心爛grade、GPA太差的問題,會覺得我們少一點要煩心的東西吧。可是可能讀醫的同學都對自己要求特別高,我們會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清lecture」:就是說上完課後一定要儘快溫一次,若非,以每天一課的進度,很容易就會「未清」的lectures堆積如山,令人抓狂。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每天一空閒下來就會產生極大的罪咎感,一邊懊悔自己又浪費了一次清lecture的機會,一邊心想還要繼續這種沒完沒了的追逐多久呢。後來才發現,這種為自己花了時間玩樂而愧疚的心情不是我一人獨有,為了讀書而已,何必呢?
考試也是大家關心的重點事項吧!經過文憑試的洗禮,如果你希望上大學後再不要受這樣的煎熬,那我可以保證你,醫科的讀書生涯沒有最chur,只有更chur。中學時幾堂課教完的一課生物課題,我們用兩張投影片就說完了。將它乘以每堂四十多五十頁投影片講義,再乘以共一百堂lectures,這大概就是一年級首學期醫學生要讀的基本內容吧。And it only gets better──有別於其他科目考完就可以燒掉課本,我們考的知識都是每年累積上去的(當然這是理所當然的)。你打定如意算盤把今年教的一切都背得滾瓜爛熟都好,考試時一個乘你不防,考你去年學的百幾種藥裡其中一隻的副作用,已經夠你大歎考試還是看彩數的多了。曾經聽過一位師兄說,讀醫就像重覆每年再考一次公開試,我非常同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敢寫包單我這幾年讀得比以往十八年人生都努力得多。
文章主題是discourage大家讀醫科的,始終如果這不是你(或你孩子)的興趣所在,如果你不願把人生最美的年華都奉獻予圖書館和寒窗之下,如果你只是應付文憑試已經疲於奔命不願再重覆一次無日無天的密集式溫習;那我奉勸你再三思量,勉強無幸福,更或況你賭上的是六年光陰甚至餘生的工作。但如果你屬意踏上這條路途而且能說服自己一切都值得的話,我肯定你會在病房裡、自修室裡、與同學的交流裡找到滿足感──可能是病人窩心的舉動,可能是終於解開一直困擾良久的學術難題的豁然開朗,可能是終於親眼看見一個罕見病例的激動。這些都是醫科獨有的,而那種喜悅抵得上你一切的犧牲。
#青醫匡時成醫之路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eramedics/posts/1600326836942385:0
作者: brother4 時間: 16-12-25 14:36 標題: 回覆:【成醫之路】第三集・醫科生告訴你為何不要讀醫科
第一集
?

作者: kwokyk 時間: 16-12-25 15:23
【成醫之路】第四集・課程|Dr Who
入了醫學院,學醫的生涯就正式開始了。
醫科課程和小島大學的其他所有學位科程有很大分別。
第一,醫科是不計學分 (GPA) 的。升班與否就看考試的Pass或Fail,全班最高分的一小撮會獲得Distinction,也就是我們說的「Ding友」。去到畢業的一年,全級最高分的同學更有可能得到Gold Stethoscope的優異獎,聞說並不是每年也會頒發。不計GPA是好是壞,就要看你是問誰了。計GPA的朋友常跟我說「你地就好,grade再爛也不怕」;醫學生的回覆總是「要Pass考試,跟你們要過3爆4一樣難」!
第二,醫科是沒有課程規範的。別的學科,考核範圍便是lecture的內容,醫科才不跟你說範圍。我們的課程大致分為lecture、practical/workshop、PBL、clinical skills等四款,包括生理、病理、藥理、治療、醫學倫理等等。我常叫朋友試想一下,一份40頁的lecture簡報,最後兩頁寫了reference list,註解欄寫了幾篇論文,再附上幾條超連結,你會怎樣溫習?可以只溫40頁,可以再溫reference、論文,甚至超連結內文。要理解以上內容,又可能要再做資料搜集。問題來了,考試究竟要溫多深入?別說我太「搏盡」,我一年級的一次考試,考了一題正是註解欄的內文。
第三,醫科的semester (sem) 和其他的也有很大分別。正常大學學科有兩個學期,每次期末一次考試;每個學期中有一個reading week(其實也就是revision week),大概那個時間就是考mid-term的日子。醫科才沒有reading week這回事。我們的課程是以block為單位。一年級開始,我們先讀一個introductory block,再讀system blocks (以人體器官系統為單位,分為呼吸系統block、腸胃系統block等等) ,再來三次clerkship blocks (分別是junior、senior、specialty三次),便畢業了。每block之間有長短不一的假期,去到最後clerkship的三個blocks,卻是連暑假也沒有,三個blocks差不多連起來了。
醫科會讀的內容,另一位小編再上一篇《成醫之路 3》都已經說過了,我在這裏便精要地說多一遍吧。
1) Lecture是所有block的骨幹,其他大部份的課堂都是圍繞著lecture的內容而設。一個lecture是一份大概有40頁的簡報 (有些甚至有過百頁),而每個block的lecture數也不同。Introductory Block有100個,System Blocks每Block大概30個,Clerkship Blocks也是大概每block 100個lecture上下。
2)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一種新興的上課方式。全級學生分成大概10人一組,每星期會與導師一起進行一次小組討論。形式很簡單,討論開始時每人會獲發一頁寫有案件資料的問題紙,上面可以是一個病人的病歷或者是一些檢查報告。這時,小組便會就這一頁進行討論。直至討論完結,導師便會派發下一頁紙,如此類推,直至案件完結。導師並不一定是該案的專科醫生,甚至未必是執業醫生,因為導師在討論期間甚少插嘴、亦不會教導甚麼。他們的角色是所謂的「Facilitator」,只會在討論離題或太偏重任何一點時作出干預。
篇幅所限,我們在下一集再看看其他醫科課程的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eramedics/posts/1601609650147437:0
作者: 978212 時間: 16-12-25 15:24
唔好話佢冇咁嘅能力,即使有我從來唔想我仔讀醫,讀醫壓力太大,我只想佢健康安穩過一生。
作者: brother4 時間: 16-12-25 16:04 標題: 回覆:【成醫之路】第三集・醫科生告訴你為何不要讀醫科
医生有很多好好,有仁心。。朋友講番佢下面留血兩星期,因冇錢冇看医生,家人同佢去政府專科,結果要做人做珤門,但要排約一年,之後去咗法國医院,醫生問有冇冒保險,佢冇。有冇30萬,佢冇,果医生好好人,幫佢再驗,現可做一個手術,收佢全費幾萬便可。。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6-12-27 09:14
brother4 發表於 16-12-25 16:04 
医生有很多好好,有仁心。。朋友講番佢下面留血兩星期,因冇錢冇看医生,家人同佢去政府專科,結果要做人做 ...
即係所謂的醫保,其實係多餘產物。有左保險,收得貴D,無保險,變回收正常價。
作者: 701003 時間: 16-12-28 11:42 標題: 引用:唔好話佢冇咁嘅能力,即使有我從來唔想我仔
原帖由 978212 於 16-12-25 發表
唔好話佢冇咁嘅能力,即使有我從來唔想我仔讀醫,讀醫壓力太大,我只想佢健康安穩過一生。 ...
同意!尤其女孩子

作者: bbbusy 時間: 16-12-30 15:08
興趣與毅力的結合
作者: 文仔媽 時間: 17-1-2 2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inniesiu 時間: 17-1-8 00:02 標題: 回覆樓主: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wokyk 時間: 17-2-1 09:38
【成醫之路】第五集・練習|Dr Who
除了lecture和PBL,其他的課堂大都比較著重手上的功夫。
Clinical Skill Laboratory (CSL) 訓練的是臨床技巧。中醫有望聞問切,西醫也有四招-inspection(觀察)、palpation(觸診)、percussion(叩診)和auscultation(聽診)。每一個器官系統也有不同的技巧,著重的部份也不同。例如呼吸和心血管系統較為偏重叩診和聽診,要聽一聽肺清不清、心跳聲如何;腹部和性器官等則較重觸診。除了身體檢查外,還有很多其他行醫必備的技巧也是在CSL裏學的。較初階的要學量度血壓血氧、度高磅重等等,高年班的便學抽血打點滴。
在大學的頭三年,課程都較著重教授「甚麼是正常」。「血壓正常有多高?」、「甚麼才叫肺沒有雜聲?」通通都是低年級時學的。即使是考試時,請回來的「病人」大都是健康的演員,不會有甚麼不正常的檢查結果。醫學院裏教授常說:「初班學的只是學整套拳的招式,有姿勢無實際;高年班才要學如何運用這套拳。」
Workshop學的則更廣。微生物學的會教如何種菌、用甚麼東西培養怎麼樣的菌、如何檢測抗藥性;解剖學的會教如何解剖、如何使用顯微鏡分辨不同身體組織;生物化學的會教一些基本的實驗室技巧去做基本臨床測試,例如血型、全血測試、基因檢驗等等。
這些課堂較少紙上談兵,學了大綱便要落手練習。要是你害羞、讀了書便不去練習的話,你是會甚麼也學不到的。
https://www.facebook.com/eramedics/posts/1605166949791707:0
作者: kwokyk 時間: 17-2-1 09:46
【成醫之路】第六集(上)・考試準備篇|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考評局說「Assessment for learning」(評估促進學習),套用到醫學生身上,考試的確也算是一直罩在我們頭上的霧霾,由九月學年初伊始,已經是我們一直廢寢忘食的目標。
而至少在頭三年的理論學習(pre-clinical years),準備考試,可以和「操卷」畫上等號。
不要以為「操卷」只屬於奉行填鴨教學的中小學,而大學的試題都是講求融匯貫通和臨場反應。只靠熟讀lecture notes,然後可以胸有成竹地進考場。
知識的領域是何等的廣闊,而醫科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硬吞死嚥的是多麼的少。縱然大家心裡都明知背試題只是捷徑(而求學不該求捷徑),但試前反覆背誦lecture notes之餘,我們反而更著重操練題目──甚至乎好像中學考試那樣,鑽研一下哪幾課的課題更熱門,哪幾課值得深入探討。
如果我要為醫學生這種填鴨式的複習方法找原因,恐怕結論現實得悲哀:這是最省時、效率高又最能切合考試要求的方法,醫學生在有限的複習時間中,走捷徑是逼不得已的事。也有就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畢竟,如果我們不知道題目的難度,卻要把幾本參考書中海量的知識吞進肚裡,是不切實際的妄想。更實際的考量是,很多時題目問的內容藏於lecture notes內一張投影片的一個角落,或者是眾人以為的旁枝細節,令大家都對考試有莫明的不確定與恐懼。
故事耐人尋味之處未止於此:學校從不發還試卷(所以我們根本無從知道自己的錯處),past paper從何而來?這就要靠每年的學生了。每次考試前總有人分配一下工作,大概是誰背哪幾條問題之類的,試後再集體創作。就這樣,我們的神碟裡積存了不算完備但總好過沒有的試題庫。
但讀者們不難發現整個故事的漏洞:所謂操卷,就要背正確答案嘛。我們又何來model answer?大家突破盲點了,在大家相親相愛的醫學院裡,我們反覆咀嚼的都只是師兄姊提供的參考答案,誠然會出錯都是理所當然的。有時筆者會想,與其這樣代代相傳不盡正確的題庫,學校不如發還試卷讓我們明辯是非吧。
只說考試前的準備工夫未到「戲肉」,下回我們再談《實戰篇》。
https://www.facebook.com/eramedics/posts/1611174902524245:0
作者: kwokyk 時間: 17-3-8 11:32
本帖最後由 kwokyk 於 17-3-8 11:42 編輯
【成醫之路】第六集(下)・考試篇|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上回說醫科生怎樣準備考試,今次就輪到實戰篇了。醫科考試各式各樣,很多都是外人聞所未聞的,先介紹一份緊張刺激的考卷--minicase。
這份考卷的設計在旁觀者而言十分新奇有趣,對未進入臨場學習的考生來說,卻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惡夢。 一般來說,Minicases的考卷包含3個個案(case),每個簡述一位病人由出現徵狀,到醫生做檢查、化驗、診斷、處方等的每一步。其中會從病人的情況引伸出考題,每個個案合共100分,總共300分內要取得60%才算及格。唔,這樣看來,就是把醫生斷症的過程濃縮到三小時的考試中嘛,困難在哪呢?
-1. 即考即收即派
Minicases的最大特色是把一個case分為3–4個部分,每部分都接續前一部分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section 1尾未完待續,留待section 2下回分解,如此類推。每個section的佔分、考試時間各異。 考生一入場會收到全個case的答題紙,但就只有section 1的題目。監考官說開始後,一按timer,所有考生就埋頭苦幹做題目,務求不要浪費寶貴的一分一秒。因為時間緊逼,監考官也懶得提你剩餘時間,只待計時器響起,所有同學要停筆,Case 1 section 1就此作罷。監考員會迅速收起所有section 1問題與答題紙,再派section 2的問題。 Section 2講述的內容,正是你前一部分題目的正確答案。例如section 1問你看到這樣的病人,該做什麼檢查與化驗;section 2就白紙黑字寫明當值醫生所作的臨床決定。如果前一部分答對猶自可,就能專心應負新一堆問題;但若一收到考卷就發現自己要推翻之前的全盤假設,不但會懊悔自己的一番工夫付諸東流,前一部分答案全無分數;更會方寸大亂,要花費掉更多時間,在腦海裡的云云lectures中重新搜索相關知識再默寫出來。 無容置疑,能夠在考試中即時知道自己的錯處,並在之後的題目避免「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算是我們不幸中之大幸。但考生同時也要面對即時的挫折,我們不自覺在考試中途計算自己累積錯了多少分,還差多少才及格。這份考卷,也未嘗不是一場對心理質素的考量。
- 2. 時間極度緊張
Minicases中每個部分收卷到派卷到做卷都只是彈指之間的事,稍微放鬆心情、稍微吁一口氣,已經要再次進入作戰狀態。你還沒看得清楚這一部分有多少時間可用、要答多少道題目,監考官已經再次按下計時器,十數分鐘的倒數計時再次開始。這時你就要立刻把開卷時間寫在試卷上,若非如此,你根本沒可能在答卷中途得知自己還剩多少時間可用。最麻煩的是,考試時間通常不是整數,有時9分鐘、有時17分鐘,單是計時已經令人頭昏腦脹了。 其次,每個section除了題目外,考生還要閱讀約半頁A4紙病情進展,有時真是顧此失彼,不知該如何分配時間。有些朋友到後來就直接不看病情,直接答題,反正有時兩者也沒大關係。最大問題倒是考試中途沒有時間上洗手間,膀胱塞爆還是直接失掉幾分,大部分人寧願選擇後者。哪一部分中途很多人舉手離開,原因只能:一是考題答案長度與時間比例不符(試過只寫一個細菌名稱就有5分,給你5分鐘寫;後面一整版的橫線要解釋藥理,又是5分),二是考題太難,同學直接放棄不做吧。 (以前未分答題紙與問題紙,我們還要額外花時間貼考生貼紙。這點算是醫學院難得的進步吧?)
- 3. 永遠都做不完
如果考卷只有一個case四部分,這樣腎上腺素急升的感覺多試幾次也無妨,就當玩幾次過山車。但當同一個程序重覆十次,你還能保持考試狀態嗎?考試通知說minicases只考三小時,但我們都心知超時半小時是常態,預算四小時才能離開吧! 而且,你試過一場考試要貼近50個考生貼紙,單是翻頁也翻到疲累的感覺嗎?看著一大沓單面影印的答題紙,我懷疑我下一輩子做樹也贖不了這紙債。原因是每一個學系(譬如是微生物學系、公共衛生學系、解剖學系)要分一頁改,如果該部門只改一題,則一頁只得一個橫線也未嘗不可。 一邊做卷,一邊翻頁,一邊看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精神緊張之餘也極度疲憊,所以minicases也算是對醫學生耐力的訓練吧!
- 4. 考試範圍不定
醫科考試不應該有範圍,因為「No knowledge is useless」,這我認同。這點在minicases更加明顯──這份考卷是大條道理,明擺著可能考year 1、2的內容的。要我隔著一年的記憶,在幾百個lectures 中抽取簡報頁內的一個圖表做答案,不懂也是心甘命抵。 此外,三年以來,我們看過的病人十隻手指以內數得盡,有時在個案中遇見病人一些臨床表徵,也未必能即時聯繫到課本上的理論,想出相應的診斷。唯有說服自己:在考試中也能學到新知識,不錯啊!
筆者認為,對未上過病房,只會紙上談兵的醫學院新丁來說,這樣緊張刺激的考試方法真是難以輕鬆面對的。不過,「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醫學生沒有經歷過千錘百鍊, 將來又怎有資格手握病人的生命呢?
https://www.facebook.com/eramedics/posts/1618102178498184:0
作者: BSCYL 時間: 17-5-1 19:4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BSCYL 於 17-5-1 19:51 編輯
https://m.youtube.com/watch?v=yyOvlEu2FK4
大醫之道, 千里之行

作者: BSCYL 時間: 17-5-1 19:53
BSCYL 發表於 17-5-1 19:49 
https://m.youtube.com/watch?v=yyOvlEu2FK4
大醫之道, 千里之行
https://m.youtube.com/watch?v=60ZItnIM8GA&itct=CBEQpDAYACITCOHP_IXRztMCFWSEWAoduCIJCzIGcmVsbWZ1SK6p2N3E8uuRywE%3D

作者: BSCYL 時間: 17-5-1 19:54
BSCYL 發表於 17-5-1 19:53 
https://m.youtube.com/watch?v=60ZItnIM8GA&itct=CBEQpDAYACITCOHP_IXRztMCFWSEWAoduCIJCzIGcmVsbWZ1SK6p ...
https://m.youtube.com/watch?v=FhtiU-3a0Xs&itct=CBAQpDAYASITCM6xu6LRztMCFYWlWAodAYoBsDIGcmVsbWZ1SK6p2N3E8uuRywE%3D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