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梁錦松牽頭倡教改 四大建議放眼未來 [打印本頁]
作者: JWKun 時間: 16-7-5 07:46 標題: 梁錦松牽頭倡教改 四大建議放眼未來
梁錦松牽頭倡教改 四大建議放眼未來
2016-07-05
「教育2.1」小組由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左五)擔任召集人,聯同港大前副校長程介明(左三)等十七名專業人士籌建而成。
(星島日報報道)由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牽頭,香港大學前副校長程介明、前教育統籌會委員戴希立等十七人籌備的「教育2.1」小組網站昨正式成立,並就香港教育前景提出四大建議,包括改變應試文化、進一步改進中學文憑試制度,又提出檢視本港的考試制度及大學收生標準,實行「不一樣的教育」。梁錦松指,報告建議內容非解決現今逼切教育問題,旨在引起社會正面討論;又稱上月底已與教育局官員會面,對方歡迎有關研究。
「教育2.1」小組由前財政司司長、前教統會主席梁錦松擔任召集人,聯同港大前副校長程介明、前教統會委員戴希立等十七名關心香港未來教育發展的專業人士籌建而成;小組網站昨日正式成立,並就香港多變教育前景提出四大改革範疇及建議,包括改變應試文化、擴大專上教育資助範圍、增強教師專業潛能及聯動工商企業籌建大教育平台。
為了培訓未來多變、創新社會「T型知識」人才,小組報告建議提出「以多變應萬變」;首先要改變社會應試文化,因此小組建議進一步改進中學文憑試制度,如簡化校本評核及刪除當中非必要內容,例如英文、應用學習等學科可研究試行提早應考,增加彈性。小組成員之一戴希立認為有改革必要,「現今教育政策單一,只面對考試,學生自主空間不足。」
小組又提出檢視本港的考試制度及大學的收生標準,大學收生除考慮考試成績外,亦應重視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首席研究員程介明直言,「社會須釋放學生,學生教育非要將學生訓練成從業員,而是可以同時面對失業、轉工、待業等危機,僅用成績評核將產生很多失敗者。」
此外,報告又建議學校增加教師、非教學人員及支援工作人員數目,以減輕教師雜務,並研究拓展教師「有薪進修假期」,鼓勵教師到海外交流。作為小組成員之一的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校長潘淑嫻指,前線老師需要更多「刺激」,「放下教學擔子到海外學習,才能夠豐富教學經驗及提升團隊士氣。」
梁錦松表示,成立小組目的非解決眼前急切教育問題,旨在引起社會各界對未來教育發展之討論;又指小組諮詢超過四百名家長、前線教育工作者、僱主及相關專業人士,認為建議具前瞻性,上月底與教育局官員及特首會面時已就相關報告交流,對方亦表示歡迎。小組計畫未來數月諮詢社會各界,稍後將公布更多調查及研究結果。
另外,對於最近有研究指無明顯證據顯示「普教中」對中文學習有促進作用,梁錦松回應時表示,不能因為一個學術研究決定「普教中」去留,暫時毋須「一刀切」,「畢竟每所學校的語言教學環境都不一樣,最好是按學校需要以校本方式推行。」又強調自己一向主張兩文三語,並沒有反對母語教學。

作者: judy 時間: 16-7-5 16:33
梁錦松,程介明,戴希立, 足足比97老了20年。接近退休的老人家諗嘅嘢好得過壮年時期的想法?
20年前是這班人,20年後又是這班人。香港無人?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