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玩轉M+夏令營 激發高中生創意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6-6-1 16:49 標題: 玩轉M+夏令營 激發高中生創意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6-6-1 17:11 編輯

「M+夏令營2016」邀請不同範疇的創作人或藝術家,到營內跟中學生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導演黃修平(右一)就是去年其中一位導師。
今個學年已進入尾聲,各式各樣的夏令營都開始接受報名。Elsie知道,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在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三日,將會在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舉辦「M+夏令營2016」,對象是就讀中四至中六,熱愛藝術的學生。這個夏令營的特色,是會邀請不同範疇,包括視覺藝術、設計、建築、插畫、漫畫、電影、寫作及表演等的創作人及團隊,入營當導師,在四日三夜的夏令營中,跟中學生對話交流,探討不同創作模式,啟發年輕人的創意,在坊間也較少這類夏令營。
Elsie上周跟主辦單位及有份參與今年夏令營的創作人見過面,知道今年有九個單位的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及創作人擔任導師,包括城市漫遊者林兆榮、自由錄像工作者林森、創作以雕塑及塑置為主的劉學成、漫畫家李香蘭、跨媒體藝術家伍韶勁、建築師蕭國健、畫家黃進曦、藝術家及教育工作者楊秀卓、設計團隊KaCaMa Design Lab;另外,去年曾入營當導師的導演黃修平,以及女子獨立樂隊「雞蛋蒸肉餅」和舞蹈戲劇組合旅藝團,今年也會在夏令營擔任嘉賓,跟同學分享創作心得或表演。
M+首席策展人方詠甄(Stella)說,M+博物館的定位為視覺文化博物館,雖然現時仍未開館,但已不斷在開拓觀眾群,而年輕人正是未來博物館重要的觀眾支柱,故去年首次舉行夏令營,就是希望年輕人有多些機會,接觸視覺文化的元素。「夏令營不是想招募將來想在藝術範疇發展的學生,希望找到一些年輕人,純粹只是對文化藝術有興趣。」她又說,香港是個有趣地方,假如學生不在某個範疇發展,將來就未必有機會接觸,因此想通過夏令營,召集對文化藝術有興趣和好奇心的年輕人,將來即使並非向藝術界發展,也會到博物館參觀。
至於在「M+夏令營2016」有甚麼活動呢?Stella就說營內有三十多個不同主題的工作坊,讓同學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例如去年曾有寫生、攝影,甚至在跑步中思考或創作劇場等;至於各創作人導師,也會帶領小組,每組約十人,跟同學們作不同主題的討論,並在營內的空餘時間,跟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或遇到的困難,讓同學了解創作人和藝術家的日常生活和挑戰。
為了甄選出對活動真正有興趣的學生,大會在報名程序上,也有些小考驗,包括在網上報名表內,須以五個字,說出自己想參加夏令營的原因;另外,又需要上載一張相片,並提供方法,可以改變天上的雲。Stella說,設立這些創意問題的目的,都是鼓勵學生多思考,走出平日思考的框框,並希望參加的同學有好奇心和創意思維。
Elsie問過曾取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藝術教育)」的楊秀卓(Ricky),今年再度參與夏令營做導師,他認為該夏令營,是學校課程以外,一個另類選擇。 「在夏令營內,不是在考試框架,年輕人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因為我們不是要學生取分數和考試。」Ricky說,年輕人都在玩和遊戲之中學習,過程中他們未必自知,但日後會發現;他透露,今次會帶年輕人到營地外,為外牆做裝飾,將是一個有趣的經驗。
另外,首次當夏令營導師的漫畫家李香蘭,認為年輕人須通過多方面嘗試,才可以知道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而夏令營中就有不同工作坊,讓同學發掘自己興趣,至於她主持的工作坊,會着重讓年輕人自我了解,構思中會跟大自然有關。
此外,Elsie又跟去年當導師的黃修平導演傾過,他說去年夏令營,主要是教授有關拍片的技巧,夏令營後仍有跟部分學生聯絡,曾有學生因報讀有關媒體的大學課程,在面試前再向他查詢當時在營內所播的片段來源。至於對有意參加的中學生,他則希望同學要認真參與。「認真來吸取藝術的養分,用心來認識這兒的人。玩當然是重要,但不可以只顧玩,因為參加夏令營也是一種學習。」
Elsie知道,「M+夏令營2016」的截止報名日期為六月十三日,名額一百個,費用為一千二百元,若申請人有經濟困難,在提交證明文件副本後,可獲申請豁免收費。如有興趣的中學生,可以瀏覽活動網頁和報名,網址:www.westkowloon.hk/tc/mplussummercamp。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