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6-4-21 14:12     標題: 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香港大學教育近年來已相對普及,根據政府資料,公私立大學、專上學院的學位課程,加上副學士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文憑課程,香港青年入大學的適齡人口裏,已有七成學位可供選擇。考慮到香港人口老化,年輕人入學的人數會逐年遞減,學位供應可能超出需求。證諸近年副學士入學人數減少,顯然供求關係正在變化。


學位多,學生入學容易,未必是好事。一來競爭減少,馬馬虎虎便可升讀大專,入學學生的質素便會下降。甚至許多本來不願讀大學或副學士課程的學生都勉強入學,結果整體學生的平均質素未如理想。二來選擇多了,可能導致部分學位空置,公私資源浪費。


大學不是福利,也不是全民教育,而大學畢業生過多,就業條件便會下降。台灣二千多萬人口百多所大學,不少大學收不到學生,畢業生找工作也不易,工資亦低。而在英國,適齡青年入學比例減少,理由是大學畢業找工作與工資不比中學畢業生佔優,且少了工齡,多了大學就讀時負上的重債。在美國,不少大學畢業生同樣找工作難、工資低。普及大學教育結果使大學畢業生面對眾多挑戰,入大學沒有競爭,找工作依然有競爭,只是競爭的時間延後,也多了各種負擔。


香港應檢討大學教育,副學士一類學位應大削,或回復到政府資助社區學院的原意,不是大學預備班。整體大學入學競爭也應增加,迫使學生努力學習,也使更多學生走向職業訓練、有利生涯規劃的途徑。




陳文鴻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4-21 17:12     標題: 回覆: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雖然是事實,但不少人聽不入耳!




作者: skkeung    時間: 16-4-21 18:07     標題: 引用:香港大學教育近年來已相對普及,根據政府資

原帖由 elbar 於 16-04-21 發表
香港大學教育近年來已相對普及,根據政府資料,公私立大學、專上學院的學位課程,加上副學士和香港專業教育 ...
大學生自殺得唔夠,若是他的子女,叫他再寫一次!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1 19:51     標題: 回覆: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大學教育除了為爭錢,也是為了明更多事理,更會獨立思考,提升整體人民素養。




作者: skkeung    時間: 16-4-22 08:55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美國入大學率夠高,畢業生質素低?笑話!




作者: nintenda    時間: 16-4-22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卓遙    時間: 16-4-22 1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16-4-22 11:27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6-4-22 11:30 編輯

要大幅提升港人質素,增加資助大學學位是個好做法。現在學生進不了八大就要讀條件差得遠的副學士、High Dip、IVE等。以香港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大约20%的資助大學是個可恥的比率。

只要在餐廳捧餐的很多都是大專畢業,香港的整體服務業水平就能大幅提升。

為何大專生不能做侍者、的士司機?五十年前,高中畢業當的士司機是件不可想像的事,規在很普遍了。就是較高學歷的人都願意從事這些從前認為較低下的職業,香港的服務業質素才可以一個較快的速度提升。
作者: sheffield    時間: 16-4-22 11:33

回覆 卓遙 的帖子

理想是可做到這個效果,但香港似乎收效唔大…要達到這個效果,不是只讀下大學就行。社會風氣,思想…到孩子入讀大學的目的都好影響孩子如何去完成佢個學位及過程有什麼得著。看見現今有好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大都只顧人工多少,假期多少,是否要OT…
我已試了幾個,冇人願意跟番d客嘅購買記錄,了解番d客嘅生產工藝…佢地覺得好煩…開始時要花時間同心機去學去了解,都唔願做…說實話,我公司類形同請得起的就是唔係最叻最top個d…
我老公做電視台,仲好笑,d fresh grad好開心入到去做,有試過有個女仔天天都話定"今日我要準時走…",又有個要求只做旅遊節目…更有個叫佢搵某舊歌手的資料,但該新人回覆是"我連聽都未聽過去d歌,點搵呀!記住,佢個職位係research writer,唔識咪做research囉!
見到呢d大學畢業生,真係覺得嘥晒d錢同資源…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4-22 11:46     標題: 回覆:sheffield 的帖子

你接地d!




作者: 小小山    時間: 16-4-22 11:59

副學士一類學位應大削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2 13:19     標題: 引用:回覆+卓遙+的帖子 理想是可做到這個效果,

原帖由 sheffield 於 16-04-22 發表
回覆 卓遙 的帖子

理想是可做到這個效果,但香港似乎收效唔大…要達到這個效果,不是只讀下大學就行。社會 ...
你講的問題,係責任感,處事態度等等。我懷疑和讀唔讀大學,讀咩大學,無乜好大關係。無理由牛津畢業,全部有責任感,處事態度極佳,無私博命架?!

退一步,假設讀大學和責任感,處事態度有莫大關連,這些人唔讀大學,可能要做體力勞動的工作?




作者: MASAYA    時間: 16-4-22 13:45

不如增加大學,減低入大學要求,從而中學時唔只係集中讀書一項,同時全人發展唔好咩?當然,家庭教育都至關重要啦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4-22 14:11

小小山 發表於 16-4-22 11:59
副學士一類學位應大削
呢樣又係前前特首既德政

不過其實要改革既係, 將教育制度變番: 不要只以升學為目標

以前既職業先修, 俾學術能力較遜既學生多一條升學以外既出路. 但如今教育局將職業先修異化到高中既應用學習課程, 目得又係升學.......

作者: sheffield    時間: 16-4-22 15:06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用唔科學嘅角度去睇,讀唔讀書同責任感是冇必然關係…但睇翻上一代的香港精英,又似乎係能入到大學的多為有質素,包括有責任感嘅人。唔期望所有精英都有責任感或唔係講緊讀書唔叻嘅人就冇責任感,而係如學位少嘅話,又想入U的,我assume呢班孩子多是先懂得為自己定目標,跟住會為目標而努力付出嘅人。付出不單止,如要爭到入U的可能更要有比人強的problemsolving skill, time management skillpresentation skills 等等。

現在學位多了,真的多了小聰明但不願付出又或是付碌入大學的人…

不是說這些人要做體力勞動的工作,只是對如何善用資源有疑問…

大學畢業成了光環,大家都覺得好好醜醜都要讀下嘅,而非認真去想自己嘅長處和喜好以選擇自己該走的路,還掂都入到就讀左先啦,乜科冇所謂,總之有張cert

我讀書時,沒有什麼副學士,但有好多技術性的certdip課程。上唔到F.6的同學都去了讀電腦,土地測量,秘書,護士,甚至各樣的修理技工…他們大都工作了一段時間,想更上一層樓而補讀學位,現在有不少都是出頭的專業人事。從這個角度睇,一個社會係咪真係要做到人人都要讀完大學才出黎做野呢?唔知自己想做乜,讀住書先啦的亦大有人在…由小一開始補習補到大學,總之補到攞埋張cert的大學生一樣有!我相信如學位唔多的話,呢類大學生做到大學生的機會應比較微…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個人見解,不認同的都請手下留情


作者: MASAYA    時間: 16-4-22 15:53

sheffield 發表於 16-4-22 15:06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用唔科學嘅角度去睇,讀唔讀書同責任感是冇必然關係…但睇翻上一代的香港精英, ...
同意補習個part,一直都覺得大規模補習係高分低能既其中一個主因
作者: dobbybabie    時間: 16-4-22 16:43     標題: 引用:回覆+shadeslayer+的帖子 用唔科學嘅角度

原帖由 sheffield 於 16-04-22 發表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用唔科學嘅角度去睇,讀唔讀書同責任感是冇必然關係…但睇翻上一代的香港精英, ...
我覚得讀唔讀到書,除咗天份,責任感好重要,麼是責任?是我是誰,我而家應做好什么?我有麼辦法做得更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2 17:31     標題: 引用:回覆+shadeslayer+的帖子 用唔科學嘅角度

原帖由 sheffield 於 16-04-22 發表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用唔科學嘅角度去睇,讀唔讀書同責任感是冇必然關係…但睇翻上一代的香港精英, ...
我想,關鍵係香港社會認為,多些人接受大學教育,對人民的明事理,辨是非有幫助,值得投資,定係呢D人係浪費大學資源,對社會無幫助?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4-22 18:3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sheffield+於+16-04-22+發表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6-04-22 發表
我想,關鍵係香港社會認為,多些人接受大學教育,對人民的明事理,辨是非有幫助,值得投資,定係呢D人係浪 ...
你又玩二分法,香港人全部大學生,都不能明道理,辨是非。

香港的氛圍,家長希望孩子大學畢業,是明道理,辨是非,抑或是其他原因。

我見到家長及孩子們,對大學學位的渴求,人望高處嗎。

但部份真的會認為一登龍門,人工低唔做,辛苦唔做。




作者: sheffield    時間: 16-4-22 18:51

本帖最後由 sheffield 於 16-4-22 19:34 編輯

唉,明道理,辦是非,其實幼稚園已開始學,要在學校學的,應上高中前已學了,同時,家庭教育更重要。我個人認為,在大學應是接受更高層次的思考學習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當然,如有無限資源唔怕嘥,咁個個讀多少少書都無害。
作者: ABC-DAD    時間: 16-4-22 18:58

我個人對媒體畀較關注,每日都接觸到,會影響下一代文化走向;文字媒體、大氣電波、網上訊息電視電影,近二十年,提供左咩題材?質素如何?年青人節目,吃喝玩樂,成人節目,投資同高消費生活品味,遊戲節目,要低俗又要舒服,玩過龍,玩踩界;講包裝,重表面,如果唔係有好嘅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情況更不堪。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4-22 19:15     標題: 引用:唉,明道理,便是非,其實幼稚園已開始學,

原帖由 sheffield 於 16-04-22 發表
唉,明道理,便是非,其實幼稚園已開始學,要在學校學的,應上高中前已學了,同時,家庭教育更重要。我個人 ...
現在家庭教育可能興外判,靠大學,死硬!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2 19:58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shadeslayer+於+16-04-22+發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6-04-22 發表
你又玩二分法,香港人全部大學生,都不能明道理,辨是非。

香港的氛圍,家長希望孩子大學畢業,是明道理, ...
陳sir,我說「有助」明道理辨是非。個人層面,要搵食,難怪,但社會層面,應該要考慮明道理辨是非。所以始終係判斷明道理辨是非,是否值得投放大學資源。

這些價值判斷,非常主觀。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2 20:08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sheffield+於+16-4-22+19:34+

原帖由 sheffield 於 16-04-2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sheffield 於 16-4-22 19:34 編輯

唉,明道理,辦是非,其實幼稚園已開始學,要在學校學的, ...
我個人認為,在大學應是接受更高層次的思考學習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當然,如有無限資源唔怕嘥,咁個個讀多少少書都無害

Xxxxxx

同意大學應是接受更高層次的思考學習。有高層次的思考學習,便可以明道理,辨是非。

除左一些少數專業科,其他科不應該把學科的知識傳授看得太重。尤其在網路年代,思考比知識重要,問問題也比答問題重要。

不用無限資源,也可增加資助學位。香港的 Education expenses per capita 好像比很多外地低。

再增加入大學難度,孩子壓力會更大,又有誰想見到?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2 20:12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sheffield+於+16-04-22+發表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6-04-22 發表
現在家庭教育可能興外判,靠大學,死硬!
大學是學習高層次思維的地方。有高層次思維,便有助明道理,辨是兆。和家庭教育無沖突。




作者: MASAYA    時間: 16-4-22 20:13

ANChan59 發表於 16-4-22 19:15
現在家庭教育可能興外判,靠大學,死硬!
香港教育有幾多教育成份?不少家庭教育仲要跟住教育局條路走,唯有讀書高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2 22:4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sheffield+於+16-04-22+發表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6-04-22 發表
我個人認為,在大學應是接受更高層次的思考學習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當然,如有無限資源唔怕嘥,咁個個讀多少 ...
Just checked world bank data on education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as % of GDP per capita, HK is lower than most developed economies.  Even Mongolia and Kuwait are higher than HK. We are on par with Maxico, Chile, Malaysia.




作者: 璇子    時間: 16-4-23 05:39

ANChan59 發表於 16-4-22 18:35
你又玩二分法,香港人全部大學生,都不能明道理,辨是非。

香港的氛圍,家長希望孩子大學畢業,是明道理, ...
贊成,可能主觀意願會認為上得大學應該感恩,學歷高理應知識多點,明辨是非能力就會相應高一些,但這個不存在必然性,反而有部份大學生或家長會認為既然已是大學畢業生,找到的工自然應該尊貴點,人工也會高一點,做的工種應該比沒有那麼高學歷的人重要些,但現實是一個新人入到職場,沒有工作經驗,未識人情世故,辛苦的不想做,基層一點的工作不想做,即使讀到博士畢業都沒有可能一步登天吧,怎樣都要花時間去熟習公司工作流程,書本學到的只是死的知識,實踐時未必盡然直接可以代入,活化知識運用需要時間。

個人體會:大學畢業文憑或者會係一張進入職場的入場票,學歷高低會對排那條隊入場有關,影響入職點不同(不同於入職起薪點),但對於一些經驗或個性重要過學歷的工種,大學畢業未必為入職者提供多少捷徑,要成功一樣要具備其他重要品質。市場都講供求,若供過於求的話,大學生也只能做起薪點低的工種,教育問題又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準。

作者: sheffield    時間: 16-4-23 09:06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係呀,其實我嘅意思係,如有無限資源就人人都讀多少冇害,但香港資源好有限,所以唔好浪費資源,也沒有必要個個讀大學....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6-4-23 09:35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卓遙+於+16-4-22+10:42+編輯+\

原帖由 卓遙 於 16-04-2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卓遙 於 16-4-22 10:42 編輯
台灣唔係詐騙之都咩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3 11:17     標題: 引用:回覆+shadeslayer+的帖子 係呀,其實我嘅

原帖由 sheffield 於 16-04-23 發表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係呀,其實我嘅意思係,如有無限資源就人人都讀多少冇害,但香港資源好有限,所 ...
但香港用於教育的錢不及發達地區,只和 Kuwait,Malaysia,Chile 相約。

起少D大白象,可以比香港孩子讀多D書,學位多左又壓力少左,幾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3 11:20     標題: 回覆: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主觀?你唔認同大學係學高層次思考的地方?有高層次思考,應該更能夠明道理,辨是非,對嗎?




作者: talknwrite    時間: 16-4-23 13:12

對於一般家庭, 本地入唔到大學, 還可以付一百几十萬供子女到外地讀, 對於沒有能力家庭的子女, 會有一定影響. 知識上的貧富懸殊會加劇.
作者: eviepa    時間: 16-4-23 13:22

talknwrite 發表於 16-4-23 13:12
對於一般家庭, 本地入唔到大學, 還可以付一百几十萬供子女到外地讀, 對於沒有能力家庭的子女, 會有一定影響 ...
能夠負擔百幾萬,但讀書唔係幾好嘅學生,過咗海就係神仙,讀完幾年大學就可以同嗰D讀書讀得叻嘅學生平起平坐。也嘢叫做有資格,乜嘢叫做無資格呢?有錢就一定有資格,無錢就要睇你造化咯。
作者: sheffield    時間: 16-4-23 13:44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們這代的父母大都讀書唔多,但他們都明基本事理,更能辨是非…起碼知道一分艱耘一分收獲,沒人欠了自己,願為生活和家人付出辛勞,為能養活一家而快樂,為孩子能沒學壞成長有自己工作和家庭而滿足。他們又大都樂於互助,見到大肚婆都會讓座…
讀大學同明事理和辨是非真有必然關係?人要明的是什麼事理和要辨的是什麼是非才足夠?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3 13:53     標題: 引用:回覆+shadeslayer+的帖子 我們這代的父母

原帖由 sheffield 於 16-04-23 發表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們這代的父母大都讀書唔多,但他們都明基本事理,更能辨是非…起碼知道一分艱 ...
沒有足夠,只要更好。一個更明事理辨是非的社會,是個更好的社會。明事理辨是非,肯定不會始在家庭,終於中學畢業。更多教育,會有更多智慧,明更多事理,辨更多是非。

你過去BK或高登看看,明道理,辨是非之程度,大有分別。

香港在教育的經費,遠不及已發展地區,代表咩呢?




作者: 卓遙    時間: 16-4-23 15: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4-23 16:17     標題: 回覆:shadeslayer 的帖子

Can you share with me the link of the data?




作者: sheffield    時間: 16-4-23 16:52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認同你說的一部份,特別是沒有足夠,只要更好。但讀大學不等同明事理,辨是非。EK的家長不一定都大學畢業,高登的也不少是大學畢業...我絕對認同應有更多資源在教育上,但不是讓每個人都讀下大學就會有個文明健康又快樂嘅社會。我愛烹飪,對食物有興趣,不愛讀書,如完了中六,有個烹飪課程給我,可預備我將來做廚,我相信這樣會比你給找一個機會入大學隨便讀一科跟住出黎唔知做乜好。最慘就係話晒都係大學生,你叫我去餐廳跟學廚,阿爸阿媽話我嘥左幾年讀大學嘅錢,又辛苦....
孩子的壓力,好多時可以是來自別人的期望,有孩子唔喜歡讀書,也沒有天份,但阿爸阿媽想佢入大學....如父母同仔講「唔想讀上去唔緊要,完成左中學課程後就認真去讀個你喜歡的整車課程,到時唔好怕污糟呀!」,你估這孩子要跳樓嗎?
整車課程也好,烹飪課程也好,一樣可教人思考,明理。最重要是,社會要認同每個職業嘅重要性和專業性,醫生重要,修車師傅一樣重要....如大家的價值觀都如此時,父母和孩子還會認為讀大學是唯一的出路嗎?

雖然我跟你的看法有分岐,但我確實因這個issue不停的在思想和從其他角度去思考,甚至跟先生和囡的畫畫老師有討論。有趣有趣。謝謝!


作者: annie40    時間: 16-4-23 17:48

因合齡學生人數下滑,一兩年后,是大學學位過剩,過剩的定義是學位多於合乎學歷資格的學生。大學只有兩種做法。

1) 向海㚈合格的學生招手,交全費,補助部分,獎學金等,來填滿空位,確保整體大學畢業生質素。這樣做必然受盡全港學生,家長,路人甲乙丙反對。

2)非常非常勉強地濫收水平不合格的本地學生,結果是整體大學畢業生或畢業不了的學生,水平參差得讓社會失望,僱主是敬而遠之,決定只考慮海外非常均真要求的海外大學畢業生。結果本土top  U 瓜直,金漆招牌被破壞,張cert 無乜用, 本土精英只有medic 生搵到食。

各位大仁大義家長,敬希賜教。

P.s. 有無計盡快教出更多合格學生?

作者: annie40    時間: 16-4-23 18:17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16-4-23 18:18 編輯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孩子長大了,需要一個人生崗位,這個崗位可以在大學,可以在職埸,可以在信仰,可以在家中,可以是其他,我們好心的為孩子設定崗位,看似既安全週到,又舒適方便,那真的合適他們嗎?
最近經常見到斯文年青的建築工人,幹的是粗活,竟然譲人肅然起敬。他們做事生活有承擔,總勝過有博士銜的啃老八十后吧。

作者: skkeung    時間: 16-4-23 18:19     標題: 引用:因合齡學生人數下滑,一兩年后,是大學學位

原帖由 annie40 於 16-04-23 發表
因合齡學生人數下滑,一兩年后,是大學學位過剩,過剩的定義是學位多於合乎學歷資格的學生。大學只有兩種做 ...
精英教育被批多年,思維仲咁守舊!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4-23 18:27     標題: 回覆:annie40 的帖子

你的第二點正在發酵,後果十分嚴重,影響深遠!




作者: 無知人    時間: 16-4-23 20:31

陳博真係高人。
用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減少黎將減大學學位合理化,聽起黎真真係倒吸一口梁 (陳博吸左好多粱氣,我地都要吸下)。。 如果當年6-7%失業率,咁40幾萬香港人依佢呢個邏輯,恐怕有生命危險喎。
教育係佢心中只係為社會既工作崗位,大家只係做好鑼絲釘。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3 21:37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annie40+於+16-4-23+18:18+編

原帖由 annie40 於 16-04-2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16-4-23 18:18 編輯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如果年輕人大學畢業做扎鐵,揸巴士,I respect that freedom.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3 22:36     標題: 回覆: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E.XPD.TOTL.GD.ZS

Singapore is low too.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3 22:38

才能深入研究探討思考的。不是話肯做,由零開始,就一步入大學。   發表於 5 小時前

Xxxxxx

當然,放一些不能明白大學課程的人入大學,是浪費而已。
作者: 卓遙    時間: 16-4-23 23: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3 23:24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6-4-23+21:37+

原帖由 卓遙 於 16-04-23 發表
事實上近年真的有大學生咁做,他們也做得開心。
聽說去揸巴士的大學生,已開始投入管理和巴士營運工作。
我亦不會叫這些做浪費資源。A better educated person is a better educated person regardless of the work he/she chooses to do.




作者: 卓遙    時間: 16-4-23 23: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4-24 09:36     標題: 引用: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E.X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6-04-23 發表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E.XPD.TOTL.GD.ZS

Singapore is low too.
我看了另外幾個表,大學開支比率數字一樣,但未深入研究數字基數。

我懷疑是大中小學相對教育開支的比率,越精英化的國家,大學開支比率越高,例如印度,智利,墨西哥等地。越教育普及的地區,大中小開支%差異細。所以新架坡跟香港差不多,好似有道理。

我有沒有理解錯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4 11:17     標題: 回覆: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When I told my daughter, her immediate reaction was "Oh, that means HK and Singapore have a lot of private funds for Education".

I don't know if that is true but is a plausible reason.




作者: 卓遙    時間: 16-4-24 1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16-4-24 12:47

卓遙 發表於 16-4-24 12:39
一個富裕城市如香港,最終是會出現一些有文化學識的巴士司機,和懂得處理數據和計劃的扎鐵工人。
有誰會說 ...
唔好忽略佢揸巴士前做過咩,受過良好教育,又有足夠工作經驗,佢想過自己喜歡嘅生活,自然有佢原因,教育,可以認識真善美,選擇做定唔做,好個人,同時機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6-4-24 13:44

//一個富裕城市如香港,最終是會出現一些有文化學識的巴士司機,和懂得處理數據和計劃的扎鐵工人。
有誰會說得定,他倆將永遠停留於僅僅楂巴士,或只困在地盤扎鐵的位置。 //

教育精英制,便是教育階級化,教育階級化,便是社會階級化的源頭. 那些極度贊成巴士司機及扎鐵工人都不需要大學生資歷的人, 前提是他們都假設這兩種人, 永遠都只會停留在他們現今的位置, 也假設這些工種不會為他們提供其個人的各方面提升.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6-4-24 13:57

本帖最後由 20120808 於 16-4-24 14:00 編輯
sheffield 發表於 16-4-22 11:33
理想是可做到這個效果,但香港似乎收效唔大…要達到這個效果,不是只讀下大學就行。社會風氣,思想…到孩子入讀大學的目的都好影響孩子如何去完成佢個學位及過程有什麼得著。看見現今有好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大都只顧人工多少,假期多少,是否要OT…
我已試了幾個,冇人願意跟番d客嘅購買記錄,了解番d客嘅生產工藝…佢地覺得好煩…開始時要花時間同心機去學去了解,都唔願做…說實話,我公司類形同請得起的就是唔係最叻最top個d…
我老公做電視台,仲好笑,d fresh grad好開心入到去做,有試過有個女仔天天都話定"今日我要準時走…",又有個要求只做旅遊節目…更有個叫佢搵某舊歌手的資料,但該新人回覆是"我連聽都未聽過去d歌,點搵呀!記住,佢個職位係research writer,唔識咪做research囉!
見到呢d大學畢業生,真係覺得嘥晒d錢同資源…

很多高官都要 [顧人工多少,假期多少, 房津多少] 的

否則何來 [握房津] ?我從前的老板最不喜歡人開 OT, 他的理由是沒有效率的人, 才需要開OT 的....


作者: sheffield    時間: 16-4-24 14:22

回覆 20120808 的帖子

願不願意和需不需要是兩件事。而電視台大部分工作崗位是必須OT的,不是效不效率,而是要就人,就景,就場地....大家晚上安在家中看的直播節目,就是有一大班人在OT製作出來的。入得去做就應有心理準備要OT。不是要預天天OT,但不能天天都説「今天不能OT」吧!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6-4-24 15:00

sheffield 發表於 16-4-24 14:22
回覆 20120808 的帖子

願不願意和需不需要是兩件事。而電視台大部分工作崗位是必須OT的,不是效不效率,而 ...
年輕伙子工作態度有待磨練, 誰人年少不輕狂? 可能電台工作, ot 才叫合理吧......所以不願ot, 就是不良工作態度, 明白了.....應該找個願意經常ot的大學畢業生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4 15:42     標題: 引用:Quote:sheffield+發表於+16-4-24+14:22+回

原帖由 20120808 於 16-04-24 發表
年輕伙子工作態度有待磨練, 誰人年少不輕狂? 可能電台工作, ot 才叫合理吧......所以不願ot, 就是不良工作 ...
這是專重份工的問題。如果某大學生唔願OT,咁可以講電視台份工唔啱佢。但大學生一日做緊份工,都要尊重份工,盡力做好佢。份工或機構唔會為左一個人變,要個人適應份工,真的頂唔順就走,係咁簡單。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6-4-24 16:38

各剛位應有異,電台工作亦屬異類。工作態度評價不只以願意ot與否。ot 是工作以外的時間。

是工作本身的额外要求。但同意那人要辭退。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6-4-24 20:29     標題: 引用:各剛位應有異,電台工作亦屬異類。工作態度

原帖由 20120808 於 16-04-24 發表
各剛位應有異,電台工作亦屬異類。工作態度評價不只以願意ot與否。ot 是工作以外的時間。

是工作本身的额 ...
OT係電視業呀,會計財務,審計等等的文化。係員工適應公司文化,不是公司適應員工。員工應該專重份工及公司文化,亦可以選擇唔做。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6-4-24 21:27

你當然啱。

作者: skkeung    時間: 16-4-25 08:11     標題: 回覆:20120808 的帖子

應增加成為學者的難度!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6-4-25 10:32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6-4-26 09:06 編輯
20120808 發表於 16-4-24 13:57
我從前的老板最不喜歡人開 OT, 他的理由是沒有效率的人, 才需要開OT 的....

那些年,又真係好多朋友將呢番話卦咀邊。
而家諗番轉頭,真係得淡笑。
估唔到幾十年後,有人仍然當秘及。







作者: 佛朗多    時間: 16-4-25 12:02

完全係院校收生問題. 根本D院校係為錢不斷收生,但對學生又不能做好培養工作.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6-4-25 12:04

那些年,在創作行業,設計者當可不眠不休。但因公司大,老板認為ot人消耗過量資源,亦有以加班為勤者,不敢在上司前下班。各行各業各崗位亦異,不同老板不同要求。

並無一概而論之想,無心惹任何人不滿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6-4-25 12:13

草莓之失,本份之缺,亦非一日之寒。既嫌今日之草莓,又何解當日那边廂之大仁大義。大學生多,草莓亦多,屬必然關係。尚有社會大學,一炒了之。

作者: dobbybabie    時間: 16-4-25 18:58     標題: 引用:Quote:20120808+發表於+16-4-24+13:57+我從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6-04-25 發表
那些年,又真係好多朋友將呢番話卦咀邊。
而家諗番鞍轉頭,真係得淡笑。
估唔到幾十年後,有人仍然當秘及 ...
見咗你段文,突然唸起一些家長既説話,叻既學生是唔使補習,唔叻既先去補。




作者: ACE2126    時間: 16-5-6 16: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renchfries    時間: 16-5-9 14:14     標題: 回覆:ACE2126 的帖子

既然有人認為讀大學可提高人民素養,也有人認為濫收大學生會拉低畢業生的質素,影響校譽。易入難出,不達從前的標準的便得不到畢業證書。不就可解決了嗎?
但是質素低的同學影響學習或教學又是另一議題了。




作者: ACE2126    時間: 16-5-9 14: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renchfries    時間: 16-5-9 15:17     標題: 回覆:ACE2126 的帖子

我早前的建議似乎不合適,已那麼多大學生自刹,如改為”難畢業",可能壓力更大。




作者: dolala    時間: 16-6-7 18:42     標題: 回覆:增加入大學難度(陳文鴻)

要明白很多家庭學子一定要上大學,除了方便將來搵工,也是為了自家的虛榮心。不考慮家長學子們的心理,一味強調什麼辦學質量、人才供需……也只會走向另一種極端。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