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全港排名次第,呈分試是公平嗎? [打印本頁]
作者: rinarina 時間: 16-1-15 08:34 標題: 全港排名次第,呈分試是公平嗎?
本帖最後由 rinarina 於 16-1-15 08:38 編輯
對於選小學,自然會諗埋上中學條路。
EK 討論中得知,小五,六呈分試是用作排列學生全港排名名次。咁我就有疑問了:
1)程度淺的小學學生,考試內容會淺些。比較有名氣的小學,一般考試題目和課程也教深一級,這樣,學生會比起程度淺的小學「難取高分成績」嗎?2)那如果想要得到較前的全港排名次第,應該怎樣?要入讀程度淺的小學?
有沒有人可替我解答這個迷?
作者: mandycml 時間: 16-1-15 08:37 標題: 引用:對於選小學,自然會諗埋上中學條路。EK+討
本帖最後由 mandycml 於 16-1-15 12:52 編輯
原帖由 rinarina 於 16-01-15 發表
本帖最後由 rinarina 於 16-1-15 08:37 編輯
原來我理解錯﹗SORRY~

作者: rinarina 時間: 16-1-15 08:42
本帖最後由 rinarina 於 16-1-16 15:46 編輯
-//////
作者: kuromi5 時間: 16-1-15 08:50 標題: 回覆:rinarina 的帖子
全港排名關鍵在於子女在校名次及師兄姐Pre-S1 成績,他們取得的分數會應用於子女身上,如今次考第十會取得考第十位的師兄/姐的分數,再用複雜運算得出全港排名。這是我的理解。

作者: tkinwong 時間: 16-1-15 08:52 標題: 回覆:kuromi5 的帖子
大致係咁,而學生係分三組去抽學位。

作者: jaycee_mami 時間: 16-1-15 08:53
我有個假設題想問, 如果在名校的成績只算中等至中下, 好大機會入不到 band 1 的pool內, 應否在小四轉去程度較淺的二線小學, 博下擠身全級頭十名, 是否好過留在名校做band 2?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1-15 08:59
mandycml 發表於 16-1-15 08:37 
TSA就在這時發揮他的作用了!
唔識就咪亂講
作者: tkinwong 時間: 16-1-15 09:11 標題: 回覆:jaycee_mami 的帖子
名校可以有一半或以上的學生,但其他學校的比例可以很參差。另外,在抽獎前,也有自行分配,我認為名校有優勢

作者: tkinwong 時間: 16-1-15 09:22 標題: 引用:名校可以有一半或以上的學生,但其他學校的
原帖由 tkinwong 於 16-01-15 發表
名校可以有一半或以上的學生,但其他學校的比例可以很參差。另外,在抽獎前,也有自行分配,我認為名校有優 ...
係有一半以上學生係第一組別

作者: 喜樂果子 時間: 16-1-15 09:44
當然名校一定有優勢, 如果唔係點會咁多人想入呀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1-15 09:53
rinarina 發表於 16-1-15 08:34 
對於選小學,自然會諗埋上中學條路。
EK 討論中得知,小五,六呈分試是用作排列學生全港排名名次。咁我就有 ...
我一向都覺得呢個制度唔公平,因為唔係按學生自身能力去排名,而係睇前人既成績。而某程度上,亦係因為呢種安排,令派位成績不理想既學校更難招到好學生,更難翻身。
作者: Ryan_baba 時間: 16-1-15 09:56
hkpapa852 發表於 16-1-15 09:53 
我一向都覺得呢個制度唔公平,因為唔係按學生自身能力去排名,而係睇前人既成績。而某程度上,亦係因為呢種 ...
正正係,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作者: punlik 時間: 16-1-15 1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uromi5 時間: 16-1-15 10:28
回覆 punlik 的帖子
唔咁做又點會有9成BAND 1, BAND 2 生留一年, 日操夜操變BAND 1都唔奇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6-1-15 10:29
Ryan_baba 發表於 16-1-15 09:56 
正正係,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又唔好禁講,名校之所以能成為名校,非浪得虚名。学校有—定水平,学生每屆水平穩定,唔会大起大跌~師兄姊考PreS1除為師弟妺,亦為自己编班,唔会hea考揾自己教飛~師弟妹受益師兄姊,亦会為自己師弟妹“种树”。
作者: kwan_kwan3 時間: 16-1-15 10:30
kuromi5 發表於 16-1-15 08:50 
全港排名關鍵在於子女在校名次及師兄姐Pre-S1 成績,他們取得的分數會應用於子女身上,如今次考第十會取得 ...
有些BAND1 中學嫌Pre-S1份卷太淺,令佢地難於分班,唯有自己學校再出多一份深的中文,英文,數學試卷,叫中一學生做,才可以分到班,所以對於真正BAND1 來講,如果只是單一用Pre-S1卷去評估學生,真的不太公平!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6-1-15 10:37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6-1-15 10:38 編輯
hkpapa852 但係二線學校要升Lvl, 就唔易了!
*******************
弱肉强食既世界……大机構人工高福利好,要招攬人才总比蚊型公司易……但二線又好三線都好,都有佢存在价值。正如band2/3学校-定要有,总要有呢个level既学校去收唔同能力既学生。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1-15 10:40
Yanamami 發表於 16-1-15 10:37 
hkpapa852 但係二線學校要升Lvl, 就唔易了!
*******************
小學唔同中學, 入學根本唔係按能力分配. 所以個人認為目前小學升中編排成績既方法並不理想
作者: AgapePa 時間: 16-1-15 10:47
rinarina 發表於 16-1-15 08:34 
對於選小學,自然會諗埋上中學條路。
EK 討論中得知,小五,六呈分試是用作排列學生全港排名名次。咁我就有 ...
小六畢業生隔年要考全港統一的 Pre-S1 試. 以評定該小學下兩年學生全港排名.
呈分試是排列自己學校的校内名次. 所以毎間學校的呈分試程度不同是無問題, 因為只是排校内名次.
簡單舉例:
某小學前年有10個學生, Pre-S1 成績是 99, 95, 90, 85, 80, 75,70, 65, 50, 40
計算全港成績後:
假設 90-100分是Band 1, 70-89分是Band 2, 70分以下是Band 3
即係該小學有3個Band 1, 4個Band2, 3個Band 3
假如今年你的呈分試校内排名是第二, 你就等於95分 Band 1
另一學生校内排名是第8, 即係65分Band 3
校綱内的Banding 亦用相同方法計算, 但只用校綱内成績分Banding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6-1-15 10:48
hkpapa852 發表於 16-1-15 10:40 
小學唔同中學, 入學根本唔係按能力分配. 所以個人認為目前小學升中編排成績既方法並不理想
...
禁其实唔徐应該由学校檢討課程同教学質素与方向,去提升自己学生能力,等六年过後佢自己学生考好d PreS1去幫自己学校咩?定巧婦难為無米炊,小—收乜学生校方無得控制?但之前仁立vs宣道个post, 咪有家長話,虽然收乜学生番黎校方無自主,又多新移民,但都有靚靚升中成績,所以想升level, 我覚得校方係課程同教学方面要出多d力。
作者: punlik 時間: 16-1-15 10: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1-15 10:59
Yanamami 發表於 16-1-15 10:48 
禁其实唔徐应該由学校檢討課程同教学質素与方向,去提升自己学生能力,等六年过後佢自己学生考好d PreS1去 ...
二線小學要升呢, 至少要等兩至四年, 等一至兩屆Pre-S1成績改善, 但有幾多人願意等? 中途跳船可能仲多
作者: punlik 時間: 16-1-15 1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iw 時間: 16-1-15 11:25
回覆 Yanamami 的帖子
由於資助小學需要維持亮麗升中成績,所以會投放更多資源去精英班, 谷仁個80 到100個...
作者: tam_bb 時間: 16-1-15 11:33 標題: 回覆:全港排名次第,呈分試是公平嗎?
其實(1)在一缐小學keep住做頭嗰50-70%好?定係:(2)在二缐小學做頭嗰10-20%好?邊個升band 1中學機會大D?

作者: 小曳人 時間: 16-1-15 12:02
tam_bb 發表於 16-1-15 11:33 
其實(1)在一缐小學keep住做頭嗰50-70%好?定係:(2)在二缐小學做頭嗰10-20%好?邊個升band 1中學機會大 ...
其實好多二線學都都有~40% band 1如果得10-20%,應該係寶校級數喇!
小朋友讀呢d學校應該會開心d,輕鬆d,自信心大d
但同時,應該課程會淺d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6-1-15 12:04
tam_bb 發表於 16-1-15 11:33 
其實(1)在一缐小學keep住做頭嗰50-70%好?定係:(2)在二缐小學做頭嗰10-20%好?邊個升band 1中學機會大 ...
(1)係為長線利益(2)係短期成效~
一線小学教学質素高,確保学生水平上一線英中適应得好d, 学习事半功倍;相反,二線小学学生或者升中後更感吃力。只係睇升唔升到英中?定睇唔睇果六年小学点準備得个小朋友更好?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1-15 12:11
小曳人 發表於 16-1-15 12:02 
其實好多二線學都都有~40% band 1如果得10-20%,應該係寶校級數喇!
小朋友讀呢d學校應該會開心d,輕鬆d, ...
現實係, 官津小學升B1比例超過50%其實唔多, 而且未必區區都有; 所以係不少地區, 間學校有4X%都已經受喻為地區一線, 二線既可能只有2X%-3X%, 20%以下就的確係差D.
而且, 係地區一線爭唔到入Top 50%, 去到二線亦唔保証一定入到Top 30%.
作者: rinarina 時間: 16-1-15 16:27
多謝大家回覆, 明晒!!!!
作者: gracelam 時間: 16-1-15 18:26 標題: 引用:其實(1)在一缐小學keep住做頭嗰50-70%好
原帖由 tam_bb 於 16-01-15 發表
其實(1)在一缐小學keep住做頭嗰50-70%好?定係:(2)在二缐小學做頭嗰10-20%好?邊個升band 1中學機會大 ...
二線小學band 1生可能在全港排名後過一線小學band 1生!! 對升中自行階段有影響,特別係自行誇區選校!!

作者: mcl203 時間: 16-1-15 18:32
tkinwong 發表於 16-1-15 09:22 
係有一半以上學生係第一組別
又係果句......一半以上學生考/派入第一組別中學 =/= 一半以上學生係第一組別
仲有好多因素存在
作者: mcl203 時間: 16-1-15 18:38
Yanamami 發表於 16-1-15 10:29 
又唔好禁講,名校之所以能成為名校,非浪得虚名。学校有—定水平,学生每屆水平穩定,唔会大起大跌~師兄姊 ...
正是....只靠師兄師姐努力....最多頂得幾年
作者: mcl203 時間: 16-1-15 18:43
hkpapa852 發表於 16-1-15 12:11 
現實係, 官津小學升B1比例超過50%其實唔多, 而且未必區區都有; 所以係不少地區, 間學校有4X%都已經受喻為地 ...
2線企唔番係33%.....仲算唔算2線.....計D簡單數乍
作者: j3579 時間: 16-1-16 14:07
From the discussions above, the banding and secondary school allocation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TSA for our PARENTS and STUDENTS.
So why bother TSA and why there is so much NOISE?
Or there may have some hidden agenda for some particular parties.
If I were the primary student or parent, I dont give it a shxt to hanging around the subject. Dont see why some parents were so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and strongly demand the cancellation of TSA. I recalled my daughter when she was in primary school that she and her classmates did not bother and sometimes even forgot the date of TSA exam till the exam came during the class of the day.
Interesting indeed??
作者: gracelam 時間: 16-1-16 14:37 標題: 引用:From+the+discussions+above,+the+banding+
原帖由 j3579 於 16-01-16 發表
From the discussions above, the banding and secondary school allocation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
根本好多人連TSA係咩都唔知,總之唔好叫我啲仔女做咁多練習就得!!! 咪反TSA囉!!

作者: Tophand8899 時間: 16-1-16 15:40 標題: 回覆:全港排名次第,呈分試是公平嗎?
真唔明D家長點解會接受呢種次第排名,
考試唔統一,排名真系假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1-16 15:45
mcl203 發表於 16-1-15 18:43 
2線企唔番係33%.....仲算唔算2線.....計D簡單數乍
假設所有學校原本都係33%,但突然間有間較出色去到50%,咁其它學校拉番平均,自然全部係低過33%。問題係低幾多先叫可接受呢?
作者: mcl203 時間: 16-1-16 15:56 標題: 引用:Quote:mcl203+發表於+16-1-15+18:43+2線企
原帖由 hkpapa852 於 16-01-16 發表
假設所有學校原本都係33%,但突然間有間較出色去到50%,咁其它學校拉番平均,自然全部係低過33%。問題係低 ...
若3線係17%, 岩數

作者: Tophand8899 時間: 16-1-17 13:56 標題: 回覆:Tophand8899 的帖子
1線50%以上
2線33%以上
3線17%以上
??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1-18 09:45
Tophand8899 發表於 16-1-16 15:40 
真唔明D家長點解會接受呢種次第排名,
考試唔統一,排名真系假
無錯, 好多嘢都係唔公平, 唔合理. 但問題係, 如果你要係香港升學, 一係讀國際學校, 一係讀一條龍中小學, 如果唔係, 你都只能按遊戲規則去玩. 當然, 如果你個小朋友天生異品, 自然有本事可以唔跟呢D規則, 有學校一早mark定.
作者: Tophand8899 時間: 16-1-21 10:10 標題: 回覆:hkpapa852 的帖子
天生異品冇用㗎,抽獎命最重要

作者: Soundervolt 時間: 16-1-21 11:04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6-1-21 11:05 編輯
Tophand8899 發表於 16-1-21 10:10 
天生異品冇用㗎,抽獎命最重要
抽獎命當然重要,面試抽獎升小一唔係死線,但就算冇抽獎命不過天生異品,往後會有更多機會。俾我會揀天生異品多過有抽獎命。
作者: QOOGIRLZOE 時間: 16-3-11 16:47
回覆 Soundervolt 的帖子
其實"次第"呢個名詞, 我是剛得悉, 實際都不太明白。
我估你們意思係天生異品學生可能在自行已經被睇中,
只不過是大抽獎後才一起公報結果,
而有抽獎命學生可能是靠抽獎入心儀學校,
之所以"次第"即使靠師姐師兄成績去分都未必有大影響,
我這樣理解, 請問對嗎?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6-3-11 21:15 標題: 引用:間學校如果是九成BAND1又如何呢?如果小朋友
原帖由 punlik 於 16-01-15 發表
間學校如果是九成BAND1又如何呢?
如果小朋友是BAND2, 五年級要你留級, 唔好影響到學校評級.
...
到時轉都不遲,而且如果不冒險向呈分試進攻,只守各科合格線係唔難。

作者: Doray 時間: 16-3-11 22:00
其實選小一前以問過小學副校朋友究竟升中的機制,聽完都聽不出所以然,佢見我hang 哂機,就補多多其實冇所謂band one 中學,只有band one 學生,多band one 生選自然就是band one 學校……
但其實第一階段自行是中學有權先選學生,咁是否可100% 學位自行,唔駛留位俾大抽獎?
第二階段抽獎是每個band各自隨機抽,定跟全港次第排?
作者: Soundervolt 時間: 16-3-11 22:14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punlik+於+16-01-15+發表間學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6-03-11 發表
到時轉都不遲,而且如果不冒險向呈分試進攻,只守各科合格線係唔難。
O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6-3-11 22:25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6-3-11 22:25 編輯
Doray 發表於 16-3-11 22:00 
其實選小一前以問過小學副校朋友究竟升中的機制,聽完都聽不出所以然,佢見我hang 哂機,就補多多其實冇所 ...
係咪睇下khmama置頂个錦囊好d呢?又或者呢個简单版~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14646&extra=page%3D2
作者: lovecupid 時間: 16-3-12 09:47
有些好小學,120人一級,頭60名是入Band1的
有些差小學,80人一級,頭6名才派Band 1
作者: Doray 時間: 16-3-12 09:55
回覆 Yanamami 的帖子
哈哈,唔該晒,其實我之前睇過一次,但係都係唔知到我有個全港次第之後的process,自行派位究竟佔間中學幾多位?即是如個間中學有一百五十個位,共收180張申請,是咪可以收哂跟排名頭150交表申請人?
到統一甲部,學生是可以誇區選校嗎?如果中學淨返50個位,是咪又是排名次收生?如果是,點解要分自行同甲部呢?
到乙部,又是咪跟本區次第先派比名次高的學生,但如果佢第一志間學校已冇位,到第二志願時,是會先派選第一志願但名次低過佢的學生,定派俾佢?
作者: mcl203 時間: 16-3-12 10:05
Doray 發表於 16-3-12 09:55 
回覆 Yanamami 的帖子
哈哈,唔該晒,其實我之前睇過一次,但係都係唔知到我有個全港次第之後的process, ...
最直接睇例子....自己計下% ~~~
https://www.schooland.hk/ss/belilios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6-3-12 10:30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6-3-12 10:36 編輯
Doray 發表於 16-3-12 09:55 
回覆 Yanamami 的帖子
哈哈,唔該晒,其實我之前睇過一次,但係都係唔知到我有個全港次第之後的process, ...
自行、甲/乙部都有規定%,教署網有講~(無記錯既話自行佔30%,甲部佔10%,乙部佔60%)
乙部全睇隨机no.,所以只要佢个no先过你,係有机会成績差过你都比你派得好过你(大家同band情况下)~自行学校可收全港禁多区既学生,有面試有篩選叫有番d自主权,甲部都係抽獎入,虽然全港学生都可以抽~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6-3-12 10:39 標題: 引用:其實選小一前以問過小學副校朋友究竟升中的
原帖由 Doray 於 16-03-11 發表
其實選小一前以問過小學副校朋友究竟升中的機制,聽完都聽不出所以然,佢見我hang 哂機,就補多多其實冇所 ...
津校就要跟政府規定,你估學校唔想100%自行咩!揀岩至收,幾好!
大抽獎係先做band one生,再做band two生,再做band three生。每一個batch 以隨機號碼random排先後。

作者: Doray 時間: 16-3-12 12:04
Tophand8899 發表於 16-1-21 10:10 
天生異品冇用㗎,抽獎命最重要
Then, this is very true lu.....
作者: tkinwong 時間: 16-3-12 13:57 標題: 回覆:全港排名次第,呈分試是公平嗎?
其實大家想點樣的公平?統一升中試全港排名次就就最公平了,但這是大家想要的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3-12 14:10 標題: 引用:其實大家想點樣的公平?統一升中試全港排名
原帖由 tkinwong 於 16-03-12 發表
其實大家想點樣的公平?統一升中試全港排名次就就最公平了,但這是大家想要的嗎?
...
我最贊成升中試,一舖過,不用考三次呈分試,不用體藝拼比!
靠 HKTA 調整,是多餘的!

作者: tkinwong 時間: 16-3-12 14:2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tkinwong+於+16-03-12+發表其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6-03-12 發表
我最贊成升中試,一舖過,不用考三次呈分試,不用體藝拼比!
但那小學就有補習天皇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6-3-12 14:40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ANChan59+於+16-03-12+發表我
原帖由 tkinwong 於 16-03-12 發表
但那小學就有補習天皇了
現在沒有嗎?只是掩耳盜鈴!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6-3-12 15:25
最好有多d—條龙学校,由幼稚園讀到上中六。中学分男、女校。再設selective schools俾叻人考入去……幾好~
作者: Doray 時間: 16-3-12 16:09
Yanamami 發表下於 16-3-1三"'2 15:25 
最好有多d—條龙学校,由幼稚園讀到上中六。中学分男、女校。再設selective schools俾叻人考入去……幾好~ ...
贊成,外加小學返半日或下午功課堂加課外活動堂最好!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6-3-12 16:23 標題: 引用:最好有多d—條龙学校,由幼稚園讀到上中六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16-3-12 16:25 編輯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6-03-12 發表
最好有多d—條龙学校,由幼稚園讀到上中六。中学分男、女校。再設selective schools俾叻人考入去……幾好~ ...
我就想要多些IB學校,外地學制的津貼或直資學校,多些不同特色的學校,不同科目的選擇,最好還有和海外或內地中學作整個學期交換上課的學校。至於升中競爭,我完全不介意。

作者: Doray 時間: 16-3-12 16:34
冇錯,應該多元一啲俾家長選擇,各適其式.
Shares fr 張堅庭[明報]
教育議題實際上是一個政治議題,家長們必要明白而且不要害怕被標籤為搞政治,當四分一的稅收用在教育上,納稅人的不同意見就變得非常政治,而教育也是家庭的第一要務,孩子是當然的受益人,我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成為受害者。教育局長先天是政治人物以滿足雙方的需求,是真正的求穩,現在局面破碎,因為在上的只求風雨而不求穩,我們只能坐定定,唔好畀人拋落船。
這次和大家介紹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有什麼新意,讓各位參考。這裏介紹世界各地6間不同學校,如何因應自己、因應未來而各自精彩。
水上浮場 Makoko
尼日利亞的水上浮場Makoko,這間水上學校可容納100名學生,由國際級設計師設計,建設便宜快捷,混齡班房、基本設施班房、遊樂場地、廁所均有,設計彈性,可因應生育繁衍的非洲,盡早協助孩子以知識脫貧。
讓學生自由選課的 Orestad Gymnasium
Orestad Gymnasium 為丹麥的開放式教育體育館,學生上堂時自由選課,香港人一聽開放式必定以為是廚房。但丹麥這家高中有一個有玻璃外牆的體育館,可以容納超過1100名學生花上一半時間在這裏學習。校長要學生有和外面連接的感覺,課程設計也不是我們想像的文理分科,同學可按自己的興趣組合,共同做研究解決問題,而題材必定要緊扣社會,校長說未來趨勢就是教育融合社會需求,而非得高分數。
彈性學習的大視野中學
Big Picture Learning School 這間位於美國羅德島的大視野中學,要求學生入學時已知道自己興趣,完全開放的空間,老師就是師傅,興趣可以隨時改變,類似舊式的工業中學,但更有彈性,課程由法律到飛機工程都有。
無性別標籤幼兒園
無性別標籤幼園學平等博愛 Egalia Pre-School 瑞典的無性別標籤幼兒園,不論男女,不分性別,沒有She or He ,只有名稱,教育孩子以平等對待你我,做一個世界公民,不分宗教、膚色的區別,自由平等博愛,可能會被人標籤為瑞典左膠。
顛覆教育模式的 AltSchool
我先前已在此介紹過,可以說是急不及待把4 至14 歲學生投入最新科技知識和應用中,細細個就要用3D 技術製造玩具及自用物品,也是混合(齡)班,舉例你是三年級生可以上二年級的數學或四年級的英語課,家長反應熱烈,現在開始推廣到全世界去。
社區會堂變社區學校
NGO 學校課餘變社區會堂Sra Pou Vocational School 高棉的社區學校,由 NGO 的設計師設計,由學生及社區人士一起建造,學校容納不同年歲的學生,由 NGO 派出老師任教,學校不上課時會變作社區會堂, 舉辦社區活動, 包括小型買賣。1
作者: Doray 時間: 16-3-12 16:35
今天續說世界教學新潮流,了解先進國家如何看待教育與實際社會需要。
希望讀者與上期連續看,有了基本概念,就不要被 TSA 弄得頭昏腦脹,心裏的底氣也厚一些,不要往死要考得好成績的思維去。
P-TECH 高中(紐約市)這是 IBM 設計的「STEM(數理科技課程)優化版」課程,培養職場缺乏的科技員工,是六年的一條龍訓練,不像 IVE 唔鹹唔淡,畢業後可以立時投身職場。老師是科技職場人士,以師傅帶徒弟的精神傳授知識,包括待人接物和適應市場變化,因此幾乎沒有考試。同學畢業就已經得到社區學院(紐約市科技學院)的副學位,要繼續進修,學分可累積完成大學教育。
你想想我們花在考試補習的社會成本,如果轉換到這種科技先修學院,會如何補充社會不足。這個似足以前「學師仔」的傳藝手法,在美國方興未艾,在德國則十分成熟,而以色列實行教育與企業需求的配對,成功把沙漠之國變作花城,輸出世界。這種職業專科(科技、電腦工程)值得學習。
Steve Jobs School 喬布斯學校(荷蘭)以蘋果教主命名的學校,壓根兒不把傳統學校放在眼裏,老師給每個學生一個屬於自己的發展計劃書,每六周由老師評家長估。老師以「coach」自稱,Coach 不可直接譯作「教練」,應類似生命導師,由4 至12 年級,肯定每個人的計劃發展不一樣,按人施教,每人有自己的 Apps,天文地理盡在其中。
Brightworks School(三藩市)鼓勵小孩子自小面對不同的挑戰,學習面對危險,例如玩火,拆走廚房用具去研究;尤其重視創意,美術、話劇,培養他們顛覆舊有思想,座右銘似乎是「創造從破壞開始」。
Carpe Diem Schools(俄亥俄)學校將課室變做辦公室,不同學生有不同Project,也鼓勵學生多元化學習,培養自己的興趣,而學習媒介首選是網上課程,不明白的地方才和老師商量。這所學校成績比很多學校優勝,學習一年有如別校的三年時間。同樣重視學生的多元性格和能力。
Innova Schools(秘魯)在秘魯這發展中國家竟有如此大膽的嘗試。這間學校以網上科技學習為主,老師作輔導,以小組學習,但對自己的文化傳統仍然擁戴。學校設計也別出心裁,全是大師的設計。這個學習理念非常成功,全國已有29 所學校,從幼稚園到11 班,學校收費大約千多港元一個月。看看數學成績,國民數學能力測試總體達標率17%,該校學生則有61%。
Blue School(紐約市)以創意創新為學校理念,二年班到八年班,不論大小,鼓勵從「打爛沙盆璺到豚」開始去理解這世界,不怕破壞規矩,最怕墨守成規,因為網絡社會變化太快,他們必須有相應的學習態度。
Samaschool(三藩市)學校理念是「永不太晚」。訓練職場人士,尤其低收入階層,用最短時間催谷他們的數碼學習能力,有了應用電腦的能力,他們的收入普遍提高三分之一,而且有更多晉升機會。
上述全球最有創意的學校都有一共同特徵,就是認同學生各有特色,按人施教,創意先行,利用科技教授數碼知識。再想想我們的 TSA 多麼不堪,還在爭論操卷是否需要,人家到了火星,我們仍然停留在抬轎上山頂的階段。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6-3-14 09:19
別人的方式, 制度, 不一定適用於本地, 只懂盲目地東施效顰, 最後好大機會事倍功半, 甚至徒勞無功
作者: Doray 時間: 16-3-14 10:47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Are you talking about DSE?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