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一個荒謬的建議(Jenny媽)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12-11 13:54 標題: 一個荒謬的建議(Jenny媽)
一則漏網新聞,主流傳媒未有大篇幅報道,在國際學校圈子卻泛起一點漣漪。話說有議員在立法會上提出,港人英語水平似有下降趨勢,要求政府加強推動英語教育。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回應,正安排中小學與國際學校配對,讓不同語言背景的學生一同上課,以提供良好的英文語境。
家長為子女選讀國際學校,部份原因正是因為其提供的英語環境。要知道放棄主流教育,代價是每年逾十萬元的學費,加上將來未必能升讀本地大學(非聯招學位只佔整體資助學額的一成多),整條升學路徑的規劃,對一般中產家庭而言,是極為沉重的負擔。況且重英文的代價是輕中文,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兩文兼備。
港人英語水平下降,主要原因是回歸後重中輕英,在所謂「去殖化」的大前提下,這是難以避免的現實。但要締造英語語境,是否就可透過學校配對成事?譬如說,若公共屋邨缺乏休閒設施,而康文署的康體設施又長期爆滿,一眾私人屋苑的優質設備,是否應該開放讓公眾使用,以藉此提升普羅大眾的消閒水平?那一眾月月繳交數千元管理費的業主會有何感想?
國際學校不乏校際交流活動,有時會到內地學校,也有到東南亞或歐美學校,主旨是文化交流,當然也會體驗人家的語言環境,屬一種互惠互利的安排。至於往弱勢社群教授英語,就屬於另一個範疇,是學生自願參與的義務工作。
如何創造良好語境去推動兩文三語,明明就是政府的責任,卻把球推給非主流學校,製造主流與非主流學校的矛盾。教育主事者的思維,有時真令人摸不着頭腦。
Jenny媽
作者: bookreader 時間: 15-12-11 19: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kkeung 時間: 15-12-11 20:55 標題: 引用: 一則漏網新聞,主流傳媒未有大篇幅報道
原帖由 elbar 於 15-12-11 發表
一則漏網新聞,主流傳媒未有大篇幅報道,在國際學校圈子卻泛起一點漣漪。話說有議員在立法會上提出,港 ...
二+年後, 中國肯定超過美國, 到時又話政府無操中文!

作者: judy 時間: 15-12-12 13:03
對,政府現在很多新聞公佈只有中文版,即使有外國記者在場,部份局長極少以英語發言。又係嘅,我聽到克儉講英文我就驚。
做咩有外國記者在場,就要用英語呢?
美國開記者會,有中國記者在場、有俄國記者在場、有阿拉伯記者在場,使唔使講中文、俄語、阿拉伯語?
學語言,係要來用的、要來享受的,而不是用來練習啲。
作者: Urbanlegend 時間: 15-12-12 14: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Urbanlegend 時間: 15-12-12 14: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2-12 18:01
外國記者會否有職業所須而學好中文做採訪?如果他們有困難,可以考慮自費自攜即時傳譯。
作者: Urbanlegend 時間: 15-12-12 1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2-12 19:48
回覆 Urbanlegend 的帖子
謝謝分享。會向香港官方傳媒朋友查證今天的規則和慣常安排,是否完全如君所言。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5-12-12 21:29
elbar 發表於 15-12-11 13:54 
一則漏網新聞,主流傳媒未有大篇幅報道,在國際學校圈子卻泛起一點漣漪。話說有議員在立法會上提出,港 ...
唔知唔得掂發表前有否咨詢過國際學的意向?全港幾多間本地學校?幾多間國際學校?有幾多間肯同佢玩?人地比萬幾蚊學費一個月 ( 未計 debenture ),係自己返學,唔係幫你教學生。
真係當人儍。
作者: Urbanlegend 時間: 15-12-12 2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5-12-12 22:28
又來。。。。。
難為吾家克儉嫂 今次又來一頭烟
局長最缺乏的是面對傳媒的即席對話智慧,還記得他的[沉默等如認同] 的特别邏輯。。
若非如此,筆者也少了一話題。
還得要認真對代局長之話,有助正常思巧。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2-12 23:31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我覺得做義工咁中學IS學生,幫小學local學校練吓oral,係可行的。但一齊上堂學習係吾work,IS英文初小已經教得好深,好難遷就程度。
作者: sofesofe 時間: 15-12-12 23:36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Urbanlegend+於+15-12-12+22:1
原帖由 Urbanlegend 於 15-12-1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Urbanlegend 於 15-12-12 22:10 編輯
聯合國法定語言也有六種,不見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民,有責任開記者會時,用哂六種語言來説明!

作者: Urbanlegend 時間: 15-12-13 09: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5-12-13 09:20 標題: 回覆:Jane1983 的帖子
吳局長所說的配對可圈可點,他把國際學校的學生看為工具嗎?莫非本地學校才是他要服務的對象?

作者: sofesofe 時間: 15-12-13 10:02 標題: 引用:Quote:sofesofe+發表於+15-12-12+23:36+聯
原帖由 Urbanlegend 於 15-12-13 發表
凡事要融匯貫通及懂得作合適判斷。
就讓我再次説明怎樣思考及用常識常理作判斷。
先多謝你聯合國六個語言詳解,希望你也明理及思考,即使有外國記者在場,聯合國也不一定要用晒六個法定語言,same case in Hong Kong, 而且比較貼近現實是,廣東話記者問咪答廣東話;英文記者用英文問,咪用英文答,這也是情理之內!(利申:雖然我也認為吾得掂 英語不標青

作者: Urbanlegend 時間: 15-12-13 1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2-13 11:04 標題: 引用:Quote:elbar+發表於+15-12-11+13:54+ 一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5-12-12 發表
唔知唔得掂發表前有否咨詢過國際學的意向?全港幾多間本地學校?幾多間國際學校?有幾多間肯同佢玩?人地 ...
適當交流也是好事。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5-12-13 12:34
適當交流沒問題,但相信只能做到開眼界的地步,未必能提升英語能力,重[量] 的局長會認為多少次才有成效?三十次?會否做成騷擾 IS 學生?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2-13 12:41
回覆 20120808 的帖子
我相信大部份IS學生樂意分享,認識多些香港學校的同齡朋友,對他們也是見識和學習。作用是否很大,要視乎安排上設計,和個別孩子的開放態度和吸收力。,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5-12-13 12:56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5-12-13 13:38 編輯
Jane1983 發表於 15-12-12 23:31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我覺得做義工咁中學IS學生,幫小學local學校練吓oral,係可行的。但一齊上堂學習係 ...
我認為要先搞清楚概念和模式。
國際學校義工團隊唔少,國際學校學生走入本土社區社群亦一直有。
不少國際學校學生有做過服務本地小朋友做功課輔導,教成人老人英文亦聽過有。
與學習無關的義工團隊更多,有人會選擇去草根社區派飯,有人選擇探訪老人。
學生做義工,可以選擇服務對象,服務社區,同唔得掂話的 "配對" 唔同。
點解要國際學校承擔或分擔教本地學生的責任?
本地生英文差?唔該政府比多D錢,請多 D 高質素有教 ESL 經驗的 NET。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5-12-13 13:02
shadeslayer 發表於 15-12-13 11:04 
適當交流也是好事。
甚麼是 "適當" 已經有排討論。
義工我女做唔少,冇時間幫政府執手尾。
我唔識扮大方。
我女就畢業,如果佢畢業前推行,我唔會比佢參加。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5-12-13 13:08
annie40 發表於 15-12-13 12:41 
回覆 20120808 的帖子
我相信大部份IS學生樂意分享,認識多些香港學校的同齡朋友,對他們也是見識和學習。 ...
其實,主動自發的服務分享一直有。
作者: ronniedad 時間: 15-12-13 13:27 標題: 引用:Quote:annie40+發表於+15-12-13+12:41+回覆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5-12-13 發表
其實,主動自發的服務分享一直有。
同意,義務工作基本就係要由主動自發出發去做,唔會去計算回報係d乜野先去做。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2-13 14:05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叫得吾得掂,真係吾掂。係,用義工係人情,吾應該係教育政策。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2-13 14:52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5-12-13+11:04+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5-12-13 發表
甚麼是 "適當" 已經有排討論。
義工我女做唔少,冇時間幫政府執手尾。
我唔識扮大方。
當然要看細節才知合不合理。交換生唔係成日都有咩?由一兩星期起。短?好多數萬元Summer language Camp都係兩星期左右。
女大,又唔係壞事,家長唔比,唔係咁易。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2-13 14:53 標題: 引用:回覆+nintendo+的帖子 叫得吾得掂,真係吾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12-13 發表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叫得吾得掂,真係吾掂。係,用義工係人情,吾應該係教育政策。 ...
用交換生會唔會好聽D。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5-12-13 15:03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5-12-13 15:08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5-12-13 14:52 
當然要看細節才知合不合理。交換生唔係成日都有咩?由一兩星期起。短?好多數萬元Summer language Camp都係 ...
吓?乜佢個模式係 "交換生" 型式?
咩叫 " 女大 " , " 家長唔比 " ?
講到我女好恨,而只我唔比。
嘩,同幾萬蚊 camp 比,真係明益國際學校學生喎,
咁我地係唔係要多謝政府?
想揾笨揾到上心口,仲好似好大恩典,真係當我儍。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2-13 15:18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nintendo+於+15-12-13+15:08+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5-12-1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5-12-13 15:08 編輯
要設計合理的交換生計劃唔難,但而家乜細節都冇,我點會以為任何人好恨?
不過我不會未看細節先否定。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2-13 15:23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nintendo+於+15-12-13+15:08+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5-12-1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5-12-13 15:08 編輯
看清楚,我係用幾萬元的language camp 説明二星期也有用,係說明「時間」。
。乜細節都乜,我點將教局的計劃和幾萬元的language camp比較?!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5-12-13 15:38
shadeslayer 發表於 15-12-13 15:23 
看清楚,我係用幾萬元的language camp 説明二星期也有用,係說明「時間」。
。乜細節都乜,我點將教局的計 ...
係,S 兄一定對,你繼續啦,bye bye。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2-13 15:56
義工也好,交換生也好,交流學習也好,有人喜歡做,有人不喜歡做,覺得被搵笨的可以唔做,覺得無被人搵笨的可以做,唔介意被人搵笨依然喜歡做的,也可開開心心去做,知得唔多而開開心心想去幫助別人是更好。
聰明是學習,愚蠢也是學習。青春無價,孩子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教是不容易,迫也迫不來。
大家是否討論得太早。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2-13 18:20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5-12-13+15:23+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5-12-13 發表
係,S 兄一定對,你繼續啦,bye bye。
我只係唔想比人誤會。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