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男孩危機:老問題?有問題?(趙永佳、李子樂)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10-27 14:02 標題: 男孩危機:老問題?有問題?(趙永佳、李子樂)
【明報專訊】男生學業表現不如女生的現象在全球不少地方似乎愈趨普遍,備受關注及熱議。香港亦不例外,近年常聽到這種所謂的男孩危機議題。例如大家大概有個印象,在大學裏除了所謂「傳統工科」外,大部分學科「陰盛陽衰」,女多男少的情况早已見怪不怪。不過,印象歸印象,我們還需基於實際數據求證,看看本港經過多年來教改政策推行,2009年新高中課程實施後,男女成績差距的趨勢變化。
根據近年學士學位資助課程的一年級生男女分佈,大學一年級的女生數目確實一直較男生多。若追溯更早年代的相關數字,不難發現大學生女多男少現象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到2000年代這個差距都是相當穩定的(甚至到新高中學制推行前有稍微收窄的現象)。2012/13年是新舊學制的公開試並存(double-cohort)的學年,其後學年的高中畢業生均以文憑試成績考本地大學,當中升讀大學的女多男少情况看來比舊制時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學新生男女比例大致徘徊於4.5:5.5左右。
4核心科 男生「輸」3科
首3屆中學文憑試男生女生又考得怎麼樣呢?據考評局資料,2012至2014年3屆文憑試日校考生的男女比例大致各半,我們可以參考附表中考生在最佳成績的5科中取得4級或以上成績,及各核心科目中取得4級或以上成績的男女比例。以最近公布的2014年文憑試中文科為例,男女比例為1:1.68,即在該科上考獲4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們當中,每100個男生就有168個女生。在過去幾屆中學文憑試成績上,中文科一直被視為「死亡之卷」,但這張「死亡之卷」的殺傷力,其實是「男女大不同」。最近有本地著名女校,因有少數該校學生中文科不及格(未能考得3級或以上),導致不能升讀本地大學,故希望讓部分同學改考GCE A-level。不過,從考評局數據可見,去年全港中文科日校女生的合格率是60.7%,但男生卻只得43.1%,男女差距為各必修科中最大。換句話說,在男生當中,有近六成單純因為中文科未能達標,而失去申請入資助大學的資格!
總括而言,過去3屆文憑試相關數據均顯示,女生在中文、英文、通識科的成績上比例明顯高於男生,當中中文的成績差距比英文科的更為顯著。在數學科的成績上,男生則比女生稍強。通識科的趨勢比較有趣,第一屆文憑試中與中文科掛鈎,但到了前兩屆,男女差異卻大幅收窄至與英文科相若。但無論如何,4科核心科中,男生「輸」3科。在各核心科上取得更高成績(5級或以上)的考生群組中,這種女強男弱的情况越趨顯著。由此可見,文憑試中女同學的優勢,似乎是增加了她們入大學的機會。加上上述所言,資助大學的新生男女比例,已相差10%左右,這算得上是確定了高等教育出現「男孩危機」嗎?
男女成績及升學情况存在明顯差異絕非新鮮事,在國外倒是個教育的老問題。不少教育學者以往對性別課題開始進行研究的時候,重點主要放在教育系統各個層面上女生成績稍遜情况,以至女生如何受到社會對女性角色的傳統觀念影響而未能充分發揮潛能,即所謂玻璃天花板效應(glass ceiling effect),尤其是當中女權分子的論述更集中在為女性爭取均等教育機會的議題上。然而,過去30多年來通過社會各方努力,不少地區的女性在教育和工作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教育上性別不平等仍有不少課題持續受到廣泛關注。
學習態度及付出努力的不同
只不過近年的問題是,愈來愈多人發現男女學能表現似乎呈「逆轉」趨勢,甚至對種種「男孩危機」的迹象有所警覺。英美等地學者為此進行不少研究並嘗試提出解釋,例如有論者指幼兒、小學教育中男女老師比例失衡,大多數老師是「Miss」,不利男孩學能發展。亦有評論指現時有不少學制設計帶有所謂女性化的特質,例如課程編排及考核方式,往往側重女生普遍表現較優的語文元素,致令男生整體表現落後。
美國社會學家Thomas DiPrete及Claudia Buchmann,基於美國近10年的相關大量教育數據作分析,指出男孩學業表現遜色乃更關乎到男女在學習態度及為學習所付出的努力上大為不同。無論在學校裏還是家庭中,女孩比男孩普遍會花上更多時間在學業之上,亦更重視學業表現,學業表現亦有助女孩建立個人自信。相反,男孩們在校的朋輩文化互相影響之下,通常覺得只有書呆子才天天埋首讀書溫習。對男孩子來說,當個運動健將,甚至常常搗蛋的壞學生,總比考第一的更值得推祟。就在這樣氛圍下,男孩們的學習動機不強,繼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參與度以至學習表現。
或反映香港教育不到位
前線教育界可能會覺得這些討論有點老生常談,而在學業上男不如女也不是什麼新問題。不過,除了個別男校校長外,這議題似乎在本地教育界一直未受到廣泛注意。其實,這或許反映了香港教育系統對照顧學習差異並不到位,也長期忽視確保及提高不同學生學習動機的工作。此外,課程設計與學習差異的關係也值得注意,例如數理相對語文的性別差異是人盡皆知的,但為什麼男生在文憑試上中文科的表現,比起英文科,甚至通識科出現更顯著的弱勢?在PISA國際測試中,香港15歲同學能力的性別差異相對其他地區其實較小,為何男孩在文憑試卻會栽了跟斗?男生在通識科的相對「進步」,又有何啟示?本文謹希望拋磚引玉,期望不久將來教育研究者對這些問題能提供更好答案。
延伸閱讀:
DiPrete, T. and C. Buchmann. 2013. The Rise of Women: The Growing Gender Gap in Education and What It Means for American School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作者趙永佳是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
社會學系教授,
李子樂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
作者: superying 時間: 15-10-27 15:08 標題: 回覆:男孩危機:老問題?有問題?(趙永佳、李子樂)
咁怎樣為男孩增加競爭力呢?

作者: huba 時間: 15-10-27 16:05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請問部份直資校在高中加入IB課程跟增加男生的競爭力有什麼關係?

作者: elbar 時間: 15-10-27 16:18
huba 發表於 15-10-27 16:05 
請問部份直資校在高中加入IB課程跟增加男生的競爭力有什麼關係?
【視頻】大學捷徑(時事多面睇) 
作者: cow 時間: 15-10-27 16:19
回覆 huba 的帖子
見過啲報道話定型,好似以前都話男仔理科好啲。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0-27 17:14 標題: 引用:請問部份直資校在高中加入IB課程跟增加男生
原帖由 huba 於 15-10-27 發表
請問部份直資校在高中加入IB課程跟增加男生的競爭力有什麼關係?
冇必然關係。
大部份直資lB都是男女校!

作者: huba 時間: 15-10-27 22:40 標題: 引用:Quote:huba+發表於+15-10-27+16:05+請問部
原帖由 elbar 於 15-10-27 發表
【視頻】大學捷徑(時事多面睇)
多謝分享但看不到關係,可否說明一下?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28 00:09
IB 課程的雛形孕育於二次大戰前的德國,校名是Salem,很快便成為遠近驰名的Model School.就是要培育柔弱型男孩成為有責任,自信,遠見,有承擔,重分享,投入改善社會的年青人。今天重心教育影子依然留存,可惜焦點总是落在分数上,往往出現入宝山空手回的狀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0-28 09:05 標題: 引用:IB+課程的雛形孕育於二次大戰前的德國,校
原帖由 annie40 於 15-10-28 發表
IB 課程的雛形孕育於二次大戰前的德國,校名是Salem,很快便成為遠近驰名的Model School.就是要培育柔弱型男 ...
Any link?

作者: elbar 時間: 15-10-28 10:25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5-10-28 10:26 編輯
IB or DSE? Pros and cons of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s explained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28 10:40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Read it from several books, the book name seems like IB History, Kuhn Hahn Educator. you can check them via amazon.The version xoukd be old, quite eexpensive. I didn't buy it, But borrowed from HKU library.
More I know the IB establishment, I do more respect and appreciate i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0-28 11:38 標題: 引用:回覆+ANChan59+的帖子 Read+it+from+sever
原帖由 annie40 於 15-10-28 發表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Read it from several books, the book name seems like IB History, Kuhn Hahn Edu ...
最近去完以色列,我暗暗覺得 lB 的教育訓練及理念,有些猶太人教育的影子。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28 12:06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其實更像孔夫子的禮樂射御書數,再加大量人道社區公義發展等義務工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0-28 13:21 標題: 引用:回覆+ANChan59+的帖子 其實更像孔夫子的禮
原帖由 annie40 於 15-10-28 發表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其實更像孔夫子的禮樂射御書數,再加大量人道社區公義發展等義務工作。 ...
以色列,不論男女,高中畢業就要服兵役,男三年,女兩年。
到入大學,要看服務國家多少年,同時考慮服兵役的部隊及性質!最高優先權是空軍,情報,網絡情報!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0-28 13:21 標題: 引用:回覆+ANChan59+的帖子 其實更像孔夫子的禮
原帖由 annie40 於 15-10-28 發表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其實更像孔夫子的禮樂射御書數,再加大量人道社區公義發展等義務工作。 ...
以色列,不論男女,高中畢業就要服兵役,男三年,女兩年。
到入大學,要看服務國家多少年,同時考慮服兵役的部隊及性質!最高優先權是空軍,情報,網絡情報!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