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中大京崑通識課考唱戲 學生一嘗全副行頭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10-27 13:44     標題: 中大京崑通識課考唱戲 學生一嘗全副行頭


左一及右一分別是反串花旦的學生陳鍵漳及反串小生的學生劉紫涵,左二及右二分別為和聲書院贊助人李和聲及院監顧鐵華。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和聲書院去年推出「體驗京崑戲曲課程」作為書院通識課程之一,教導學生體驗京劇及崑曲,希望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課程與上海戲劇學院合作,請該校導師來港執教,本月中更舉辦校園巡演,一眾學生及旁聽生除了會踏上舞台表演,還能穿戴專業演員的頭飾、化妝及服裝等。

和聲書院創辦人李和聲是京崑迷,他憶述自己3歲時第一次看京劇,被一名「花臉」(戲曲中性格剛烈暴躁、動作誇張的男性角色)嚇到大哭,用手蒙着眼睛的同時,卻又忍不住從指縫間偷看。之後他被京崑戲曲吸引,笑言沒心機看書,卻從戲中看了很多歷史故事,學到了忠厚仁愛及禮義廉恥等傳統價值。李又指對現時京崑文化式微十分失望,希望通過課程讓學生了解這些傳統文化。

課程佔2學分,由書院院監顧鐵華統籌。顧本身是京崑大師俞振飛弟子,他上學年負責課程教學,但有感自己不夠專業,且香港也缺乏相關人才,故專門從上海戲劇學院聘請導師來港教學,每周有不同主題,如教「生旦淨末丑」不同角色時,便會請來擅長該角色的教師。

上海戲劇學院導師教學

課程側重實踐,上課時會教授行檔的「唱、唸」及表演身段「手、眼、身、法、步」等。期末考試是5至6分鐘演出,教師會視乎學生的熟練程度及表演優美度評分。顧鐵華指本學期有10餘名正式學生,另有10多名旁聽生,課程亦歡迎中大研究生及校友旁聽。上課時,顧鐵華及87歲的李和聲,也會和同學們一起練習身段及動作。

本月17日中大舉行中國傳統戲曲巡演,本學期的學生及旁聽生們雖只學了4堂課,也有機會上台表演《牡丹亭‧遊園》等曲目。反串花旦的學生陳鍵漳指出,學生只表演十分基本的合唱及動作,但演出翌日,他們能夠穿著由上海運來的戲服頭飾拍攝劇照,總算一嘗做專業演員的感覺。陳指他光化妝便需1小時,臉要上4、5層油彩,頭飾更重約兩公斤,「光拍照擺甫士已十分困難,戴着唱有幾辛苦,真是可想而知」。

作者: elbar    時間: 15-10-27 13:48

愛《霸王別姬》 男生反串旦角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計量金融及風險管理三年級學生陳鍵漳反串崑旦,他指中學時看過有關崑曲的小說及紀錄片,對此產生興趣,選擇反串是受電影《霸王別姬》影響。

已故演員張國榮在戲中反串旦角,陳感覺花旦、青衣(中年女角)的造型十分華麗,且唱腔也十分優美,故希望反串。

陳鍵漳沒有戲曲基礎,他指課程主要學習部分曲目的唱腔及動作,例如雲手及水袖,平時雖不用紮馬,但要表現出氣質及女性身段並不容易。他溫書疲累時,便會對鏡練習唱段,當作放鬆。至於唱腔,作為男生他要用假聲才能唱出旦角的柔媚,且每句都要配合動作,故也要多加練習。

另一學生劉紫涵則選擇反串小生,她去年旁聽此課程兩學期,卻因學分限制無法正式報讀,本學年終於可正式學習戲曲。陳鍵漳直言,對戲曲的愛好較冷門,身邊同學都感到十分新奇,上次他表演也特別去捧場。劉亦指藉此課程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學,她相信課程有助了解及欣賞京崑戲曲,希望日後能影響更多人。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