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怪獸」本色礙子女成長(石老師工作室)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10-6 09:36     標題: 「怪獸」本色礙子女成長(石老師工作室)


香港家長以目標為本的教學法,窒礙子女對學習的興趣。

不少人會用「贏在起跑綫,輸在跑道上」來形容本地家長教養子女弄巧反拙的結果。很多港爸虎媽望子女成才心切,反而害了他們的成長,香港學生讀牛津暑期學院正暴露了本地青少年學習的通病。

今年全球只收120名學生讀暑期密集式學術課程的牛津暑期學院有27名港生,比例最高。這個課程旨在讓學生及早體驗大學生活,為日後入大學作好準備。不過,這個大學暑期「預備班」卻顯示出港生時間管理差、緊張、怕做錯等通病。

可以想像,參加著名學府預備班的學生,其成績及家庭經濟背景應較一般學生優越,他們不但應是本地學生中成績優異的少數,還得到家人支持報讀,這種在學習上「有心有力」的本地精英竟得到以上批評,值得大家深思。

原來這個為期兩周的課程除了有溜冰、戲劇欣賞等體藝活動之外,內容還是以由牛津大學教授的授課、個別指導及研習等學術目標為主,香港學生反而不能擺脫多年來學習和競爭的陋習,備課不惜開「夜車」,愈讀愈多,貪多務得,難怪被學院評為「時間管理差」,當被人發現又顯得緊張、怕做錯的特質。

當中國學生遇上外國學習環境,又或中國老師遇上外國學生,都會凸顯中外學與教的衝突。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一輯紀錄片就記述了五名中國老師在英國一所中學實施四周中國式教學實驗的故事,其教學成效可能會較顯著,但那種「目標為本」的功利主義或會對求學態度和興趣所造成的災難,卻不一定能在成績中表現出來。

港生在暑期班的通病或可歸因自小被家長要求「一定要完美」有關。「乖孩子才會較完美」令青少年要聽話,也怕做錯;因怕做錯,故表現太緊張,神經兮兮;因要完美,故無視精神、時間的限制而愈讀愈多,為學之道可能在於專精與創意,而並非貪多務得,這都是家長自小對子女要求太多、太苛之故。

這些家長無疑早已令子女「贏在起跑綫上」,但去了暑期班,才會嘗到「輸在跑道上」的滋味-因在世界級培育精英的機構評價中,港精英學生仍有不足。其實,不少家長看到子女擅長打乒乓球,就要求他/她練跳水,再進一步要子女習單槓,當以上各項講求個人表現的運動都出色,又要求子女練足球、排球,甚至欖球等講求團隊精神的運動,繼而要求文武全才。個別家長更連小學都會要求達到牛、劍等名校水準,若不能做到他們心中的標準就投訴,導致很多小學校長擬提早退休,卻很少副校長或資深教師願意接任。

無論是本地高中學生的通病及小學校長遇到的管理困難,都顯示本地家長的「怪獸」本色,值得父母反思。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家長要信任子女、信任學校,並予以支持和配合,香港才會有可以打贏「國際賽」的下一代。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作者: elbar    時間: 15-10-6 10:52

港生讀牛津暑期學院 弱點現形記



港爸港媽向來對名校趨之若鶩,就連在全球只招收120人的牛津暑期學院(Oxford Summer College),在剛過去的暑假,有27人為港生,佔近四分之一,比例最高。

學院創辦人兼總監James Gold接受專訪時表示,為期兩星期的密集式暑期課程,學生可感受大學生活,並由院校的學者教授與大學學科相關知識,讓學生及早為入大學作好準備。

課程愈來愈吸引本港家長的目光,他們多關注課程學習量、是否確保能順利入讀名牌大學,並希望「讓子女佔盡優勢」;因此,報讀人數大增,由去年本港只有約25人申請,最終6人入讀,增至今年50人申請,27人獲取錄。

James直言,港家長競爭心強,為子女鋪好前路,致「需求明顯增加」,預計來年報名人數或有機會再倍增。


然而,短短兩星期,港生的弱點一一現形。

1. 賴床

由於課程緊密,每日最少有6至8小時課堂,學院規定須於晚上10時回房,10時半關燈就寢;但港生「賴床」情況不減,甚至早餐都不進食。

James最初以為學生未能適應時差,但事隔數日情況仍維持,甚至要拍門才起床。


2. 愛「趕夜車」

在一次巡房時,他發現深夜仍有光綫,正以為學生聚在一起玩耍時,卻發現有學生利用手機搜尋翌日要交功課的資料,「當時學生的表情十分驚訝,就好像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事一樣。」

他指,挑燈夜讀的正是一班選修法律課的港生,課堂導師提供一篇「濃縮版」判詞,希望學生翌日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們卻漏夜上網想找出整件案件來龍去脈、冗長逾百頁的判詞,故至凌晨一時仍未入睡。


3. 時間管理差

James表示,明白學生希望在老師面前有好表現,但這卻凸顯他們不懂有效管理時間,因每日的課堂已有充足時間可用作蒐集資料,「即使大學生也不能每周工作100小時」,認為學生應要作出選擇。他提醒,毋須做一些非課堂要求的工作。

4. 怕錯

James認為學生希望找出所有事件的來龍去脈,是源於不願發揮思考力,而且怕錯,寧願晚上利用休息時間上網尋找更肯定答案;他料與港生在充滿競爭的環境學習有關,「只會愈做愈多」。

然而,量多不一定取勝,James指1頁答案可以完成的,根本毋須刻意以5頁紙作答。他希望學生明白「工作10小時的成效,不一定是5小時的雙倍!」學習是否有效率,與動機及好奇心有一定關係。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0-6 11:15

賴床係抵鬧,要求交一版紙,寫足五版,係走精面吾守規矩。

但除非老師話吾好,上網找尋案件前因後果,再準備判詞,吾係壞事。好過吾知頭唔知路亂噏...有無多少為左批評而批評!?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6 15:4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自己的直接反應都系咁諗。但轉頭想,學生和家長是老細,James 要靠佢地搵食,做乜個James要伸個頭出呢批評老細呢?事實上,佢講個D系平常不過的香港學生行為吧。是他要求高左D, 定系我地整系関心成績,其他是無欲無求的至高境界。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0-6 16:58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比錢人培訓,會盡量虚心聽人教……
但用自由時間備課,點等于怕錯呢。想赢,吾一定怕輸wor,教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0-6 17:05     標題: 引用:賴床係抵鬧,要求交一版紙,寫足五版,係走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10-06 發表
賴床係抵鬧,要求交一版紙,寫足五版,係走精面吾守規矩。

但除非老師話吾好,上網找尋案件前因後果,再準 ...
有冇英文版?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6 18:05

個課程由牛劍畢業生編制,細看內容,明顯有考慮Life Balance.算唔算是絕學,是見仁見智吧!不過交得出大拿拿幾萬蚊的,應該是很想跟人學野吧!

會唔會情境是:

牛劍畢業生好想傳授瑞士精鍊超級高純精鋼祕技,點知發覚香港學生偷偷練習「土法鍊鋼」,攪到無食早歺,又無精神上課,一心只想表現下挫死對手的真功夫,學習心態本末倒置。

人家英國打算介紹吃牛扒,點知同學們先偷吃幾隻網上鮑魚打底(食多D,無乜唔啱啫),等表現勁D嘛, 點知要吃牛扒時吽吽地,無嘥胃口添,被老師發現左,上埋報紙。最終返香港是肥左兩磅,卻無乜牛劍fat咁囉。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0-6 18:45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無見到,我都懷疑過可能係 lost in translation。
作者: cow    時間: 15-10-6 19:06

http://www.ejinsight.com/20151005-hk-students-rated-poorly-oxford-summer-college/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6 19:28     標題: 回覆:「怪獸」本色礙子女成長(石老師工作室)

一日上八小時課,導師比得判詞綱要,又有指定 lights out 時間,好自然課程主管沒有預期學生開夜車研究。到明天表現比別人好,導師便會錯誤評估學生能力。

如辯論,有一種叫 impromptu debate,就是考辯論員即時反應。

好聽就叫做元美主義者,識走精面,勤力。唔好聽就叫做無所不用其極,出貓。不論叫甚麼,也違反課程原意。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6 19:42     標題: 引用:回覆+annie40+的帖子 比錢人培訓,會盡量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10-06 發表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比錢人培訓,會盡量虚心聽人教……
Lights out 係規定的睡眠時間,不算自由時間。

其實 James 評香港學生怕出錯,係幾準。K3小一錯幾隻字,測驗低小小分,老師家長如臨大敵,又補習又補充,孩子由這環境長大,怕出錯也難怪。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6 20:50

晚上行山客,平日是六乘人,四乘鬼佬,今晩天雨濕滑,雖然只是雨微,甚至無雨,剩番唔夠兩乘人,八成是鬼佬。結論可能是:

1)華人好聰明,知所進退。

2)鬼佬唔介意take risk, 遇難都唔多有感覺, 落大雨至算,無有怕。

是文化差異!
作者: EMS    時間: 15-10-6 21:09     標題: 回覆:shadeslayer 的帖子

香港學生一日起碼6至10分功課(除非好彩入咗活動教學),日日做功課都花唔小時間,做錯第2日改正又加多份,令學生習慣不能錯,一定要岩曬。香港教育制度係咁,係咪只係家長同學生嘅錯?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0-6 21:32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補習呢樣野,有利有弊,吾係萬靈藥。我吾buy,但人各有志。

隔離個post,學校只教2成考試野,日日飛工作紙,無答案,錯都吾知咩事。咁家長搵食吾得閒,或者真係吾識,補習都係出路,對呢d補習,我係好同情。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6 23:08     標題: 引用:回覆+shadeslayer+的帖子 補習呢樣野,有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10-06 發表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補習呢樣野,有利有弊,吾係萬靈藥。我吾buy,但人各有志。
雖然小女讀到中學,也從未補習,但我意思不是説補習是邪惡。補習,有需要便補。

我意思係部分家長老師見幼兒有點錯,測驗低分少少,功課錯兩題數, Grammar 用錯少少,便大為緊張,又發揮「有為」老師家長所長。做幾十樣東西「惡補」,孩子在咁環境下有乜辦法唔緊張,有乜辦法唔怕錯。

所以 James 說的確是香港普遍現象。




作者: eko    時間: 15-10-6 23:16

本帖最後由 eko 於 15-10-7 00:06 編輯

"James認為學生希望找出所有事件的來龍去脈,是源於不願發揮思考力..."

基本上同我接觸既英國老師對中港黎英讀書D睇法 in synch。老師教高小,I was shocked when I heard the comment. But then I heard something very similar from my uncle's daughter in Vancouver, from her perspective as a fellow classmate of her migrant classmates from hk and China.  Same comment on 吾思考同冇原創力。By the way, she is Chinese from mainland China migrating to Vancouver during her primary years. I then started to take these comments more seriously.

Annie: 點評吾到覆你……   依家佢都幾ok ga, 可惜個阿媽完全吾似個仔


作者: cow    時間: 15-10-6 23:58

人在屋簷下 不得不低頭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7 00:04     標題: 引用: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原帖由 cow 於 15-10-06 發表
人在屋簷下 不得不低頭
仔女係自己的,成長只有一次,屋唔屋簷下部咁話。




作者: eko    時間: 15-10-7 00:38

小朋友忙到連靜心思考既時間都缺,只忙於記野同應付工課,點會有思考既動機,連玩既時間都未夠!有D家長吾同情而繼續逼迫,小朋友就好可憐……sorry 離左題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0-7 07:29

本帖最後由 Jane1983 於 15-10-7 07:42 編輯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昨晚同另一個仔大女大的家長講起,佢話James可能暗笑成班傻仔,比幾萬元咪過黎玩吓,真係以為自己入左牛劍搏盡.......吾同人睇,有吾同角度。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5-10-7 08:01

本帖最後由 torunpoland 於 15-10-7 08:02 編輯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話說仔仔同學的父親是德國人,有一次談到香港及德國的四歲小朋友,一般在學校學甚麼。那時,我仔學緊2+1=3這類add 1的基本數學,那位德國朋友說,那是他6歲時學的,剛巧他有事剛從德國回港,見到6歲的姪女也正正學著2+1, 3+1這些數。他說,香港孩子足足行快2年!那麼我便問,德國孩子4歲學甚麼呢?他說,就是玩!例如,明明在課室玩,但見下雨,老師便說,喂,小朋友,而家落雨喇,出去玩啦!個個玩到一身泥巴回來。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但香港?一落雨?喂,小朋友,而家落雨喇,快d入屋啦!

我知不能以偏蓋全。但似乎真係淋慣。同埋,係好同大自然friend囉!我兒學校的老師多數都是外國人,校舍近郊野處,多蚊蟲,但極反對在校園內噴殺蟲劑,如果發現有蛇會找校工(視乎情況)執拾,展示給孩子看,教他們如何處理見到蛇的情況。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5-10-7 08:21

torunpoland 發表於 15-10-7 08:01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話說仔仔同學的父親是德國人,有一次談到香港及德國的四歲小朋友,一般在學校學甚麼 ...
淋慣!昨日同女經过APS, 見有班AIS学生踢完波行过,當時落大雨無人担遮,阿女好奇問点解無人担遮,我話淋下雨怕乜,佢地唔会介意,反正踢完波淋下涼快(中国人又惊病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7 08:23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Jane1983+於+15-10-7+07:42+編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10-07 發表
本帖最後由 Jane1983 於 15-10-7 07:42 編輯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暗笑,大家只係估估下,James 的明批,可以討論吓。

呢班香港學生,不是香港教育的精英,也是在香港教育裏比較成功的例子。自細在競爭劇烈的環境長大,「打敗」無數同學同軰,他們的競爭力其實非同小可。要考慮的是,這種競爭力背後,個人和社會代價多大。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7 08:30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torunpoland+於+15-10-7+08:02

原帖由 torunpoland 於 15-10-07 發表
本帖最後由 torunpoland 於 15-10-7 08:02 編輯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德國人爭諾奬很多,它們的幼兒比我們的學東西遲那麼多,又有法例規管幼兒補習,令人思考為何香港課程要咁深,作用為何,對那些人有利。

昨天阿女Hockey比賽,佢話落好大雨,照打。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10-7 09:29

點解香港小朋友由小學開始谷,讀得咁痛苦,但end product吾及人,投入與收穫嚴重不相稱,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0-7 09:40     標題: 引用:點解香港小朋友由小學開始谷,讀得咁痛苦,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10-07 發表
點解香港小朋友由小學開始谷,讀得咁痛苦,但end product吾及人,投入與收穫嚴重不相稱,這是一個值得思考 ...
除了學習,社會大環境及氣氛不一樣!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7 10:18

等电梯,好無聊,偷偷閉起眼睛仔細摸摸盲人用的凸字指示牌,因為好想知道究竟能否摸到每個字的分別。突然間竟然感受到從未擁有focus,心想這樣靜態的focus, 能夠適當地運用在各種生活和學習上,真的是誰與爭鋒了。

天賦溶入大自然,啟發是無窮無盡。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7 11:26

回覆 torunpoland 的帖子

如果真的見到蛇,保證孩子們會開心興奮成個月,奔走相告,留下美麗童年回憶。順便觀察成人如何解決問題,而非因恐懼而強烈阻止問題的發生。
殺蟲劑未趕走蛇,先慢性毒害了每日四處奔跑的孩子了,如何兩害取其輕,彷彿如香港的教育。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5-10-7 11:30

shadeslayer 發表於 15-10-7 08:30
德國人爭諾奬很多,它們的幼兒比我們的學東西遲那麼多,又有法例規管幼兒補習,令人思考為何香港課程要咁深 ...
1945年之前,德國人的確是科學先驅,之後得獎者來自世界各地,多數都在美國做研究。話時話,那條德國不准學前教育的法例,我在網上聽得多,未見過原文。如見,可否分享?另外,中國人讀書求功名,振家聲,為名譽,此風自漢至今未衰,積習之久已然入血,學陶生話入了DNA,真是唯有多讀西方思想解毒。
以下是陶生近年比較長的訪問。當中關於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真箇鞭辟入裡。季老也說過,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是悲苦的開始(他捱過文革,這個話不無意思)。且看HKU校長如何捱得這一關。

http://www.books4you.com.hk/77/pages/page8.html

誠意推介這篇訪問。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7 18:01     標題: 回覆:「怪獸」本色礙子女成長(石老師工作室)

考試精英,但無乜soft skills?  發表於 9 小時前

Xxxxxxx

考試精英是當然。但學生涯過了十幾年而成績好,一係甚聰明,一係甚努力,一係鬥志高昂。一般工作的競爭力是很高的,創意則有保留。




作者: eko    時間: 15-10-7 20:23

本帖最後由 eko 於 15-10-7 20:26 編輯

除創意外,精英同精英比,以自信、people skills、 communication skills (verbal & written)、 leadership skills, 同弟地方比,吾好提美國德國,甚至如星洲印度,香港嘅都冇乜advantage,從cross country 開會同做project就顯現出來。希望只限於小女嘅有限見識啦。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5-10-7 20:48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eko+於+15-10-7+20:26+編輯+\

原帖由 eko 於 15-10-07 發表
本帖最後由 eko 於 15-10-7 20:26 編輯

除創意外,精英同精英比,以自信、people skills、 communicatio ...
在我工作層面裏,很多土生土長香港人,在國際性會議表現,依我的觀察,是太少發言,或缺乏自信,或是語文能力所限,最後係好似無到過會議。但他們通常是很好的專門人才。即專業有餘,通識不足。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10-7 20:52

回覆 eko 的帖子

Annie: 點評吾到覆你……   依家佢都幾ok ga, 可惜個阿媽完全吾似個仔xxxxxxx


個BB十足似棉花糖,望下已經被溶化,其實開心可以好簡單,,放大唔到張相,可惜!


第一次發覺自己成長了,是有無人讚都好少理,有人讚自己囡囡,就馬上飄飄然了。

作者: eko    時間: 15-10-7 21:10

shadeslayer 發表於 15-10-7 20:48
在我工作層面裏,很多土生土長香港人,在國際性會議表現,依我的觀察,是太少發言,或缺乏自信,或是語文能 ...
Soft skills 弱在國際層面來講好理虧,我同老公分別以前顧主D regional 大位都漸漸去晒隣國,除稅務優惠等原因,人材吾夠人地都覺係contributing factor, 有眼睇各方精英較量下高下立見。
作者: eko    時間: 15-10-7 21:47

本帖最後由 eko 於 15-10-7 21:51 編輯

deleted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5-10-8 07:53

annie40 發表於 15-10-7 11:26
回覆 torunpoland 的帖子

如果真的見到蛇,保證孩子們會開心興奮成個月,奔走相告,留下美麗童年回憶。順 ...
當日他真的很興奮告訴我校役捉到蛇之後,綁起那一條大約一呎長的蛇,然後老師拿著繩(吊住蛇屍),在他們面前展示,並教他們要怎做。之後,我知道學校再有蛇,他也說,不怕啦,快些走去告訴老師便可以。蝸牛青蛭蛇,他們學生都見慣,並不會很驚奇,但會望住一陣,打個招呼然後說再見。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