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分數同現實 [打印本頁]

作者: hinhei    時間: 15-8-20 20:39     標題: 分數同現實

本帖最後由 hinhei 於 18-1-24 09:52 編輯

其實現在韋氏的評估分數係米真的反應到智商呢?
我對呢點仍然充滿疑問!


唯有只當作一場遊戲吧!




作者: derek0811    時間: 15-8-20 20:50     標題: 回覆:hinhei 的帖子

分數唔代表一切,係真叻就ok!




作者: Lam3Tai    時間: 15-8-21 08:09

凡事兩面,分數可炫耀,也可讓家長了解小朋友多D,但教導係長遠,人生建立亦然。覺得日常表現,行為最最重要。這等如考試高份但做人低能也。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8-21 10:26

所以,要吾要帶小朋友去check?還在十五十六。

因為書讀得好好,無情緒社交問題,但就想,係咪check咗知道佢長短處更幫到佢。請問有無意見?
作者: chansiub    時間: 15-8-21 10:51     標題: 回覆:Jane1983 的帖子

若果是為了解小朋友,我自己不會check。有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小朋友?更可况沒有情緖問題。一個數字及幾小時的相處,真的看通小朋友?若果是為了報一些課程,我沒意見。




作者: chansiub    時間: 15-8-21 10:58     標題: 回覆:hinhei 的帖子

你的感覺有可能是對的。原因是個test給現今早教盛行的亞洲地方不大適用。看看自己身邊的朋友有幾多資優,再對比一下有多少朋友的小孩claim資優!莫非真的現時的奶粉那麼勁?




作者: 小曳人    時間: 15-8-21 11:36

測驗本身有誤差,好睇當時小朋友嘅狀態同合唔合作
另外,就係一個人能唔能夠做好件事 ,行出嚟係咪presentable,除IQ外,仲有好多因素... e.g EQ,領導能力等等

我眼見嘅,其實125以上已經可以好smart,但145以上嘅,可能會覺得同其他人溝通唔到,呢個除咗係性格問題之外,亦係因為佢地同普通人諗嘢方法好唔同,所以出現溝通問題。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8-21 21:17

回覆 chansiub 的帖子

謝謝,我都係因為甘,所以拖到而家6歲幾都未做。


作者: hinhei    時間: 15-8-21 21:40     標題: 回覆:分數同現實

本帖最後由 hinhei 於 18-1-24 09:53 編輯

測驗真係比到我知道佢原來吸收同支出不成正比,當時同佢check係因佢有另一問題。






作者: chansiub    時間: 15-8-21 22:18     標題: 回覆:Jane1983 的帖子

像你的情形是最好的。積優及情緖穩定是遠比現時的所謂資優好得多!人大了EQ比IQ來得重要!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1 22:19

回覆 hinhei 的帖子

我仔都無早教,完全無呢度小朋友那些特異功能。細個時他只掛住玩LEGO,對書本無興趣,興趣班一個都唔肯參加。無見到自學的威力,只是較喜歡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目前他給自己目標是要考試得高分。

測試已是兩年多前做的,應該沒用了。其實測試顯示他的強項和我自己對他的觀察好一致,如果我對自己信心大一點,是不必做這測試的。

我看他現在正多方嘗試,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同時努力去證明自己的實力。是一個過程。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8-21 23:02

回覆 chansiub 的帖子

希望係咁樣,但佢仲細,吾知以後會點。
好多時我係設置咗個客觀環境,好似買佢鍾意的書,同埋比好多空餘時間佢自己探索。但我又怕自己教養不得其法,hea得晒,耽誤咗小朋友。
有睇過有個表講gifted同very bright kid 的分別,睇完都吾係好明白。




作者: Anniemun    時間: 15-8-22 00:21

hinhei 發表於 15-8-21 21:40
一個做完測驗真係比到我知道佢原來吸收同支出不成正比,當時同佢check係因佢有另一問題。

15x 呢個份報告 ...
你小朋友應該是潛能未展資優兒,上資優學苑網站,可約見心理學家,看看有什麼方法幫同學。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2 09:31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很簡單地問一個問題:如果測試結果顯示小朋友數學資優,但他有空閒時間會選擇畫畫寫故事。那麼你會安排小朋友上數學班,又或者給他數學書看,努力栽培他數學方面的潛能嗎?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8-22 10:09

回覆 lillymarie 的帖子

其實某方面資優,係咪小朋友就會表現出興趣,定係無關?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2 10:50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可能小朋友很多方面都資優,問題是一日只有24小時,孩子真的能夠有十把刀,張張利?孩子有空閒時,就會找自己喜歡的事去做,好少會有小朋友呆坐不知道要做甚麼的。


如果測試說孩子在某方面資質普通,但他又好想去試試那方面的興趣,你會勸阻他嗎?會說:「唉!你這方面不是資優,不要浪費時間去試!」嗎?


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8-22 11:54

回覆 lillymarie 的帖子

都係,我估我吾會勉强佢。
小朋友讀幼稚園時,一心搵間好小學。到入左小學,一條直路,架車點行,個心反而無底。

作者: YanKanMom    時間: 15-8-22 12:29

lillymarie 發表於 15-8-22 10:50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可能小朋友很多方面都資優,問題是一日只有24小時,孩子真的能夠有十把刀,張張利? ...
這是一條很好的問題. 我因沒有帶孩子去做測試, 若以IQ分數定奪是否資優, 也實在不是100%確定孩子是否資優. 但從旁是可觀察到孩子的特性以及強益處. 我猜孩子可否將自己強項發揮出來有很多因素, 性格態度更是關鍵. 就算他有藝術/數學資優, 如不勤力練習/鑽研, 最後表現也可能平平無奇. 若然他的興趣剛好與強項配合起來便會如魚得水, 但難也難在兩者並非必然配合. 不過, 我贊成鼓勵孩子在強項上發展, 但重點是鼓勵不是勉強, 目的是加強他們的自信心. 如鼓勵了也不湊巧也就不要勉強了.
由於阿囝甚愛國, 一時說要做科學家興國, 一時又話要做中文作家(其實他的中文並不好)寫一些有興的兒童歷險故事(他說中文書缺乏這類故事), 我也由得他發住夢先, 有夢仲好過無夢. 但最頭痛的是他不夠殷勤, 常說最鍾意係屋企, 唔駛返學做功課, 歎住冷氣看書,電影, 及有美味的飯食便心滿意足了.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2 14:2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記得幾年前在收音機聽一位鋼琴家說香港有好多小朋友被家長逼去學琴,最慘的是他們又彈得好好!我當時覺得這話好奇怪,為甚麼彈得好好會是慘呢?



現在開始明白。
當小朋友對彈琴興趣不大,但又彈得好好時,彈琴對小朋友來說成為負担,雞肋 -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小朋友要放棄彈琴會遇到好大壓力,誰會毅然放棄一樣自己做得不錯的事?老師、家長和朋友對他都有一定的期望。孩子怎知若放棄學琴,能否找到一樣同樣做得好的事?他若不再彈,好多人都會來問:「What's wrong?」。
繼續呢,又總覺得似是責任,是「功課」。練琴變成一項會推到最後才做的事。


慘,是因為花了很多精神時間在彈琴。如果將這些時間還給孩子,讓他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他會選擇甚麼呢?這是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2 14:33

回覆 YanKanMom 的帖子

唔駛返學做功課, 歎住冷氣看書,電影, 及有美味的飯食」- 哈哈!

馬雲說20歲前要做個好學生好好學習喎!





作者: hinhei    時間: 15-8-22 15:44     標題: 引用:Quote:hinhei+發表於+15-8-21+21:40+一個做

本帖最後由 hinhei 於 18-1-24 09:54 編輯
原帖由 Anniemun 於 15-08-22 發表
你小朋友應該是潛能未展資優兒,上資優學苑網站,可約見心理學家,看看有什麼方法幫同學。 ...

其實本身佢個test巳係學苑做,心理學家無講佢有乜特別強。

而加佢做嘢都好隨人,但學大家話齋,一日得廿四小時,佢乜都想做乜都想學,我真係唔知點西選。叫佢簡佢間直有選擇困難症!

係開心係呢度有個平台,大家交換下心得分享感受。




作者: hinhei    時間: 15-8-22 15:44     標題: 回覆:hinhei 的帖子

隨心




作者: hinhei    時間: 15-8-22 15:47     標題: 引用:回覆+lillymarie+的帖子 其實某方面資優,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08-22 發表
回覆 lillymarie 的帖子

其實某方面資優,係咪小朋友就會表現出興趣,定係無關? ...
我覺得係有關,自己強項,自然有信心,更加會想更好,自然就係投入興趣!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2 18:14

本帖最後由 lillymarie 於 15-8-22 18:14 編輯

回覆 hinhei 的帖子

可以試下咁,他樣樣都想試的話,就每半年試一樣,讓他看看那一樣玩得最稱心。就當是讓他接觸不同類的活動。有好奇心是一件好事。
到他高中才專注一兩樣亦未遲。

作者: MASAYA    時間: 15-8-22 22:52

lillymarie 發表於 15-8-22 14:2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記得幾年前在收音機聽一位鋼琴家說香港有好多小朋友被家長逼去學琴,最慘的是他們又 ...
每次看到這些分享都只會想起阿加斯... 不斷被逼學習一樣東西,到長大後有能力擺脫束縳,但發現沒其他能力,唯有繼續下去,只看也很心痛...
可能阿加斯的故事太深刻,所以我不斷跟自己說為孩子不要為面子,不要被他們的能力誤判要走的路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3 18:01

MASAYA 發表於 15-8-22 22:52
每次看到這些分享都只會想起阿加斯... 不斷被逼學習一樣東西,到長大後有能力擺脫束縳,但發現沒其他能力, ...
我又有另一種看法。阿加斯長大後選擇繼續打網球,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其實不必心痛。唯有他自己想要成功,才能去到他那水平,打網球成為他成功的途徑。很多人廿幾三十歲仍未知道自己想做甚麼。Lang Lang的成長故事也差不多。
我很佩服那些父母鐵一般的意志,問題是我們自己能否做到這種地步。我自問就唔得啦!

作者: MASAYA    時間: 15-8-23 18:42

lillymarie 發表於 15-8-23 18:01
我又有另一種看法。阿加斯長大後選擇繼續打網球,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其實不必心痛。唯有他自己想要成功,才 ...
佢係自傳講佢冇選擇, 因為冇其他技能維生
作者: bubuG    時間: 15-8-23 21:00     標題: 引用:Quote:MASAYA+發表於+15-8-22+22:52+每次看

原帖由 lillymarie 於 15-08-23 發表
我又有另一種看法。阿加斯長大後選擇繼續打網球,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其實不必心痛。唯有他自己想要成功,才 ...
Agree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5-8-23 21:17

MASAYA 發表於 15-8-23 18:42
佢係自傳講佢冇選擇, 因為冇其他技能維生
前排睇BBC一個節目叫做「56 up」,最深刻是有一個男人因精神病影响,曾有段時間露宿街頭。到56歲接受訪問那次,他竟做了一地偏僻地區的議員。他的故事很令我感動。
要放棄一樣自己做得不錯的事,重頭再開始走一些未知結果毫無把握的路,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作者: MASAYA    時間: 15-8-24 11:09

我唔係否定阿加斯成就,佢既成功無可否定,不過我唔希望做父母將子女當做達成目標既途徑,講到呢度其實我都離左題...

http://www.modelcar.hk/?p=9578

球星自傳的第一章,通常寫事業光輝一刻的心情,然後以倒序法回顧一生;或者直接一點,順序講從小時候如何發現自己天賦、遇上名師指點平步青雲等等。但阿加斯的《Open》,第一章叫人驚心動魄,因為描寫的是痛:他如何和傷患搏鬥多年,每晚睡到半夜,因為背痛要爬下床,躺在地上,起身一刻亦是煎熬,但為了延續網球生涯,要打類固醇針入脊髓減輕痛楚……因為,全書的主題,圍繞阿加斯如何痛恨網球。

嚴父地獄式催谷 壓力下成長

痛恨的主因,是自小受嚴父地獄式催谷。阿加斯父親是伊朗移民,有點運動細胞,曾是國家拳擊代表,移居美國後,輾轉落腳拉斯維加斯當賭場荷官。他同時是網球拍穿線專家,球星干納斯、波格等到賭城比賽時,必會幫襯他。他早已決定,一家人的出路,是把幾個孩子訓練成職業網球手。為了實現這夢想,他悉心安排,在偏僻的沙漠地方買下房子,為的是後園夠空間建私人網球場,他也改裝了一部網球發球機,孩子們從幾歲開始,每日幾小時對着這「惡龍」練習(阿加斯的成名接發球絕技,大概就是如此練成)。他會叫孩子逃學打波,甚至曾要阿加斯兩兄弟出賽前,服用可疑藥物。

幾個孩子中,阿加斯顯露的天份最高,於是受父親特別「關照」,完全沒有機會做個正常孩子。「用力點!不可落網!反手!練窩利!」阿加斯童年,就是在這幾句訓令中渡過。而且,父親從一開始,就劍指世界第一,贏冠軍是理所當然,輸波就大發雷霆;多年後他贏了溫布頓,父親也沒半句祝賀,劈頭便鬧:「不應該輸掉那第四局!」自小在壓力下成長,面對只有罰沒有賞的教育,阿加斯痛恨網球不難理解。許勝不許敗的負擔,亦漸轉化為怕輸的心理,成為他日後發展重大障礙。

阿加斯13歲那年,《六十分鐘時事雜誌》播出了一間佛羅里達州網球學堂的故事,將之描繪為「網球童工血汗工廠」。父親卻認定,這是阿加斯成材之路的下一站,把他送往寄宿練波,這就是後來鼎鼎大名,訓練出古利亞、莎莉絲、威廉絲姊妹、希姬絲和舒拉寶娃等球星的Bollettieri Academy。主持人Nick Bollettieri也很快看中阿加斯的過人天份,從此他踏上不歸路,16歲便成為職業球手。

我們普通人往往忽視,職業網球員面對的枯燥和孤獨,大概冠絕運動界。隊際運動員主場和作客出賽各佔一半,就算坐飛機多過坐車,起碼有一半時間是在「家」,而且出外都是在本洲以內、幾小時的航程;網球員則一年到晚,不停穿梭七大洲參加大小比賽,回家的時間絕無僅有。況且,隊際項目無論在場內場外,都有隊友互相支援,但網球員只有自己和隨員。女友和太太或可隨行,但有小朋友後就幾乎不可能。阿加斯和波姬小絲(本身也常為演戲飛來飛去)拍拖和結婚的幾年間,聚少離多,甚至要靠傳真談情(這是未有電郵的年代)。

傷患困擾 排名曾插至141位

痛恨網球,兼要過着這種非人生活,阿加斯何以成為史上其中最傑出(少數贏盡四大滿貫加奧運金牌球手)和最長壽(33歲成為史上年紀最大的世界第一)球手,比同輩頂級球手都「襟捱」?
據他自己說,幾次想過放棄,但整個童年都花在打波,身無其他技能,讀書不成(中三輟學),不打波又可以做甚麼?而更大的驅動力,來自他的好勝性格。他在自傳提及,小時候在一次少年組比賽決賽,遇上杜蘭高(Jeff Tarango,後來成為職業球手但成就平平,最出名鬧球證),決勝分被對手「出術」擊敗。他感到憤怒——不是恨對手,而是怪自己不早早把對手解決,留給他出術機會。他發現已不需父親從旁鞭策,自己的好勝和完美主義,足以驅使自己拼搏。

轉戰職業賽後,阿加斯立刻聲名鵲起,短短兩年便攀上世界第三,並兩度晉身大滿貫四強,前途似是一片光明之際,卻撞上「玻璃天花板」,三次打入大滿貫決賽落敗,包括敗於同期出道、但阿加斯從來看不起的森柏斯和古利亞,張德培也比他早贏大滿貫。他除了在被看淡下勝出1992年溫布頓,成績乏善足陳,後來甚至承認多次在沉重壓力下,萌生「不如輸掉」念頭。

阿加斯和經理人決定換教練以求突破,看上的人選,是球手事業進入暮年、亦沒有教練經驗的基爾拔(Brad Gilbert)。作為球手,基爾拔沒有甚麼殺手鐧,大滿貫最佳成績只是八強,但特色卻是穩定,和擅長打心理戰。他寫過一本分享打網球心得的書,叫《Winning Ugly》,言下之意是只要贏,打得漂亮與否並不重要,正是這本書吸引了阿加斯和經理人。初次見面,基爾拔老實不客氣指出:假如我有你的技術,早就橫掃球壇了!你的弱點是完美主義,每球都想成為精華片段,但博得太盡卻容易犯錯失分;要贏比賽,最重要反而是穩陣,只要減少犯錯,長遠來說必然是技高者勝。正如我在本欄寫過,網球比賽是純技術較量,運氣影響有限,只要每球有52%機會得分,取勝率便高達75%。有基爾拔協助消除心魔,阿加斯果然擺脫水準不穩和逢大賽腳軟毛病,登上世界第一寶座。

但成為一哥後,阿加斯的事業仍不是一帆風順。1997年他受傷患困擾成績下滑,意志消沉、吸毒(事後承認當時有自毀傾向),排名直插至141位,與波姬小絲的婚姻亦亮紅燈。就在全世界都認定他已完蛋之際,他卻突然醒悟重新振作,得到「第二春」,99年拿下法國公開賽冠軍,完成大滿貫,也重登世界第一。

表面不可一世 實際大情大性

阿加斯自傳好看,正是因為他是個有血有肉、大情大性的人,人生充滿矛盾和大起大落。他初出道時形像反叛,常向球證球迷講粗口,也最怕讀書,但之後卻為成立慈善學校,造福清貧家庭深感自豪。他年輕時比賽衣着標奇立異,但原來為了掩飾脫髮,多年戴假髮參賽,更自言為怕假髮走位而分心輸掉人生首個大滿貫決賽。他表面是個不可一世的「串友」,但全書大量篇幅都強調哥哥、健身教練、牧師朋友和太太嘉芙的愛護和支持。阿加斯多次在書中嘲笑宿敵森柏斯,生命中只有網球,是個機械人;的確,阿加斯在球壇成就稍不及森柏斯,但他的自傳《Open》,在阿瑪遜銷售榜排名,比森柏斯的高四萬幾位,更曾被不少雜誌和網站,選為最佳自傳類書籍之一,絕對值得推薦。

- 姚崢嶸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