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小學設科技日 領悟科學啟創意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6-12 09:19 標題: 小學設科技日 領悟科學啟創意
科技日小息時段操場設有實驗攤位,其中旋轉火箭最受歡迎。
在小學禮堂玩空氣炮?雞蛋降落傘?人體是導電體嗎?科學是港人的弱項,因為大家印象中的科學,就是數理化,很深奧。小學科學老師把實驗變成遊戲和表演,寓遊戲於學習,吸引小朋友領略科學原理。
神召會梁省德小學兩年前把科學獨立成科,每個學生都有一套科技手冊,內容包羅萬有。該校科學科老師關展圖謂,小學常識科教學模式多是單向性傳授知識,較少鼓勵同學有獨到的見解與創意,故半年前構思科技日,師生各有主導環節,設計各自不同的實驗表演,並加入戲劇元素,同時講解科學原理。
飲管飛機
關Sir在科技日負責教小一、小二「設計奇怪紙飛機」的主題學習活動,活動是探討不同機身的設計如何影響飛行。堂上先播放一分鐘科學短片,再讓小朋友用紙條和飲管等簡單材料自由剪裁設計機身,並比賽誰飛得最快。
同學要自己思考、動手動腦,例如紙圈要多大、選擇粗或幼的紙條、放在飲管上哪個位置,都會影響到機身飛行的遠近。關Sir謂過程很有趣,「最理想是用粗一點的紙條裁成細圈放前,後面的大圈則要用幼身紙條,並要把兩個圈貼在飲管兩邊最邊緣位置,飛出去時才最容易受到空氣承托。」他形容活動期間不會告訴學生答案,有小朋友用盲力搏命拋飛機,也有人慢慢摸索,並打平手臂直向擲出。「我很意外看到小二的宇潼能把紙圈放下、飲管向上,這是令空氣為機身提供較佳的承托,故射得最遠。」
當日的重頭戲還有由學生主導的實驗匯演,匯演共有五隊學生參與,他們多是在科學書中找實驗靈感,有女生現場扮May姐用果汁製作沙冰,也有同學用紫色高麗菜榨汁,測試不同物品的酸鹼度。
環保氣墊
小五的張家俊以設計原創的光碟氣墊玩具,獲全校師生投票成為「最佳實驗」。他的設計結合了玩具、科學元素和環保理念,科用遊樂場玩氣墊球的經驗,思考用光碟設計並在桌子上推動來玩。他想到用光碟作氣墊球,是因光碟和桌面間會有摩擦反應,「但如何令光碟底部充氣,這是最難思考。」後來他想到可在光碟頂部貼上按壓式樽蓋,再套上氣球。當玩家推動時球會自然放氣,氣放盡遊戲便完結。關Sir謂同學最聰明是想到以按壓式水樽蓋作出氣的機關,為免空氣一湧而出,在光碟底貼上刺滿小洞的膠紙,讓球在底部慢慢出氣,「是環保又聰明的設計,超過他的年紀。」
自幼已對科研熱衷的小六生李子豪製作出降落得最慢的雞蛋降落傘,並在匯演中製作了一個簡單紙模型,套在風筒上表演風筒吹起球。他閱讀量豐富,問到天文地理樣樣都懂,「我只在學校讀書和完成功課,一返家便看書和玩發明直至晚上睡覺,考試前我也不多溫習。我同時愛研究迷你摺紙、寫小說,自砌過濾器。」
製作空氣炮
老師團隊負責最大型的空氣炮演出,用到以大紙盒和膠筒製作的兩枝空氣炮,演繹高小「空氣壓力」的學習主題。現場孩子負責發射,他們觀察到愈大枝的空氣炮會產生愈密集及明顯的空氣漩渦。老師先在膠筒內注滿煙霧,請一位高大的同學幫忙拍打膠筒底的膠膜,向學生頭上的紙杯射出空氣,當巨型一層層渦輪狀的煙圈快速射低紙杯,小朋友都叫到嘩嘩聲並體驗到空氣的威力。「空氣炮很快,直視時會看不清楚,感覺好似被氣球拋擲到頭頂,當煙輕飄飄壓下去時,也能體會到空氣的威力。」
有好奇的小朋友會問,還可用甚麼方法製作如此大的漩渦?關Sir謂其實用最簡單的大紙盒或膠樽已可製作空氣炮道具。「在黑色卡紙上射出空氣炮,過程也很刺激。」
家俊和隊友們示範氣墊球玩法。
子豪製作出降落得最慢的雞蛋降落傘。
宇潼的飛機是把紙圈放在飲管底部。
老師負責大型的空氣炮演出,向學生頭上的紙杯射出巨型渦輪狀煙圈。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