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男拔附小視藝展 二千作品看世界 [打印本頁]
作者: JWKun 時間: 15-6-12 07:18 標題: 男拔附小視藝展 二千作品看世界
男拔附小視藝展 二千作品看世界
2015-06-12
(星島日報)
不少學校都會定期舉辦視覺藝術展,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Elsie知道,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明天開始的「『世界公民II』視覺藝術展」,展出二千多件學生作品,除了藝術水平,作品題材更顯示出學生的視野及想法,包括珍惜食物、關注氣候,以及對本地社區文化的感情等。部分同學更與醫院院友合作,為醫院創作充滿生氣的藝術品。
「世界公民II」視覺藝術展明天開始在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舉行,一連三天展出逾二千件作品。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校長羅錦麗說,今次展覽有三大主題,分別是「全球資源」、「本土文化特性」和「信念」。「我們希望學生既有全球視野,亦對本地社區文化有歸屬感,加上我們是基督教學校,所以同學亦須具備『行當行的路』的信念。」
Elsie兩年前亦曾欣賞過該校的視藝展,原來今年的展覽就是「延續版」。「前年的世界公民視覺藝術展反應很好,所以我們今年亦決定舉行大規模展覽,仍然是以同學於課堂上的視藝作品為主。」羅校長說。
全部作品都是由該校小一至小六的同學創作,如果以為小學生只能創作小型簡單作品,這個展覽將令參觀者大開眼界,因為當中可找到水彩畫、塑膠彩畫、水墨畫、陶瓷、海報設計、馬賽克拼貼、藝術裝置等,更不乏大型作品。
羅校長就率先介紹一個高達六呎的陶瓷作品《Green Cake》,宣揚珍惜食物及健康飲食文化。「先以陶瓷製作大型蛋糕模型,同學亦以泥板法,製作陶瓷蔬果裝飾,更用上真的菜葉壓出葉脈及紋理。」原來,小一同學已經會接觸專業的陶瓷製作,「他們已經懂得陶瓷的各種工序,好像上釉並燒製後,畫上圖案須再燒製等等。」
展覽以「世界公民」命名,當然亦有關注世界的作品,一幅長達五米的畫作《7 Continents》,就以色彩繽紛的世界地圖,繪上富士山、企鵝等具代表性的圖案,點出全球資源分布,希望利用視覺元素,提醒大家關注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全球性問題。
羅校長指,視藝科另一個重點訓練,就是表達感受。「希望同學通過色彩、線條及構圖等表達想法,毋須倚賴文字,視覺藝術可以跨越語言界限。而這種能力需要經長時間累積及學習。」她又指,課堂以外所接觸到的各種事物都會被小朋友吸收。
而羅校長推介另一幅作品《Lion Rock Neighbourhood》,就能看到小一及小二的同學的觀察能力。「同學須留意街道上不同建築物的設計及外形,包括門窗、廣告招牌等,由於須製成半立體浮雕,貼在獅子山下面,所以同學要了解建築的正面及兩側設計。」
她又透露,從同學交回來的設計中,了解到他們的生活背景。「最初很多同學都交回銀行大樓的設計,原來是有家長在裏面工作。後來鼓勵他們留意其他行業,以及生活中其他建築物,就出現了快餐店、醫院,非常有趣。」
除了視藝課作品,展覽亦有兩幅很有意義的畫作《Flourishing Life with Hearts》與《Four Seasons》。羅校長同Elsie講,兩年前的視藝展已獲葵涌醫院青睞,並送出部分作品予醫院。「今年適逢葵涌醫院重建,他們亦有舉辦繪畫計畫,便邀請同學與院友合作。」
《Flourishing Life with Hearts》由二千多個顏色紙摺成的心形組成,全部由一百八十多名小一至小三學生及院友製作,象徵人與人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而《Four Seasons》則是繪有樹木於四季的不同形態,「由於小一同學已在堂上學過秋葉的畫法,所以視藝老師就到醫院,教授院友繪畫宮粉羊蹄甲,再將兩組圖畫合併。」展覽完畢後,作品將會送到醫院作裝飾。
Elsie知道,展覽期間,一班小二至小六的同學擔任「藝術大使」,為來賓導賞、派發單張及保持秩序,更會負責扮演吉祥物。原來同學與駐校視藝老師,兩年前為視藝展製作了水滴吉祥物,從竹架到布料都親手製作,今年這隻吉祥物亦會現身,跟大家合照。
羅校長指,學校亦準備了小冊子、石印章及紀念音樂盒,供大家欣賞展覽後留念。「今年有三件大型展品,外形是紅蘿蔔及番茄的馬賽克雕塑,頂部留有一個圓洞,可以用作種植。校歌音樂盒就參照它們製作。」
提提大家,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世界公民II」視覺藝術展將於明天(周六)下午二時起,在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舉行至下周一,免費入場。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