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沒有判斷能力的世代(康婷)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3-7 11:43     標題: 沒有判斷能力的世代(康婷)

上個聖誕假期姨甥女回港探望我們一家,她最愛到女兒的學校接她放學,一連三天我拖着她到學校均遇到以下情形:第一天碰着一位很熟的媽媽,她對着我大喊:「哎喲,她不怕冷嗎?」第二天當我跟一位保安姨姨打招呼時,她看看姨甥女再低着頭細聲道:「穿那麼少衣服,會冷壞呢!」第三天在平台等待女兒時,一眾媽媽不約而同投訴說:「你幹嗎不給她穿多點衣服呢?!」這些長輩只是看到姨甥女在十來度的氣溫之下穿了一條吊帶長裙,沒看見她發抖,沒聽見她投訴,更沒有觸摸到她那暖暖的雙手,已經下了這個判斷:姨甥女一定很冷,而她也沒能力斷定自己對天氣的感受。


可是這麼一個判斷跟真相的距離實在很遙遠,姨甥女身體壯健極少生病,她總是怕熱不怕冷,就算在寒冷天氣底下也只愛穿吊帶裙,她的手和身體長期也是暖的,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比她更清楚自己身體的感覺和需要。然而很多父母和長輩也是憑着自己的感受、經歷和想法來判斷小孩的需要,甚至當作小孩沒有能力為自己作合適的選擇,常常抱着的態度是:我感到XX,所以你也一定感到XX,我想要YY,所以你也一定想要YY。


以上的情況不僅在穿外衣時常見,還有在父母強迫孩子午睡時可見,亦可在父母「建議」孩子選擇學校、科目及職業之時明顯見到。孩子會用盡方法讓父母明白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從起初的抗議到熱血的反叛到最後無奈地屈服於權威底下,未能達成被認同之餘,還要被罵「不聽話」、「你不懂」、「你只是個孩子」,連最基本的自身感受也被父母懷疑,試問將來有甚麼能力和自信作判斷或做更重要的決定呢?


我認識一位念書非常優秀的高中生,在寒冷的冬天病倒了,她的媽媽一直在家中考慮帶她看醫生,對媽媽的一大堆問題:「那裏不舒服」、「喉嚨有多痛」、「感覺怎麼樣」,這位高中生只以聳肩和「不知道」作回應。另外一次我在朋友家用晚膳,當她問十三歲的女兒肚子餓不餓,想吃桌上那款菜時,得到的回應亦只是"I don't know"及聳肩示意沒有特別的想法。當孩子跑進房間後,朋友便投訴兒女沒主見,然後繼續猜測將來會難於應付上大學及工作的挑戰,說完這些憂慮,朋友自我安慰的解決辦法就是幫兒女安排念大學的道路。看到當中的矛盾嗎?又要嫌棄和擔心孩子沒主見沒判斷能力,但又不願意讓他們摸索自己的路徑,這是一個循環。


數年前公司有位非常聰明能幹的同事約我喝茶,他在這所投資銀行工作了十多年,不單止學歷高,更被認同是絕頂聰明的人,然而身邊的同事都一一比他更快升職,他愁眉苦臉地跟我說:「到底我欠缺了甚麼?」我放下茶杯用最真誠的眼神看着他,回答:「是judgment,判斷能力。工作上technical的事情是任何人也能學到的,聰明如你當然比一般的學得快,但到了更高的級別,判斷能力便更重要。」


作為父母,懂得不將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套落孩子身上,而且尊重和接納他們的感覺與選擇,其實是等同給了孩子一個既安全又有效的「判斷能力」訓練場地,對他們多麼的有益!


這是我親子專欄最後的作品,多謝捧場!




Profile:
曾是一間頂尖美國投資銀行的管理層,科技網創業者,現在選擇做最熱愛的工作:家中一腳踢的媽媽。  


康婷

作者: hogwarts    時間: 15-3-7 12:30     標題: 引用:上個聖誕假期姨甥女回港探望我們一家,她最

原帖由 elbar 於 15-03-07 發表
上個聖誕假期姨甥女回港探望我們一家,她最愛到女兒的學校接她放學,一連三天我拖着她到學校均遇到以下情形 ...
在投行做,沒有決断力,能生存下去,算是好運數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3-7 12:37

hogwarts 發表於 15-3-7 12:30
在投行做,沒有決断力,能生存下去,算是好運數了。
唔踩人,點抬高自己!
作者: samchan2179    時間: 15-3-7 12:53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elbar+於+15-03-07+發表上個

原帖由 hogwarts 於 15-03-07 發表
在投行做,沒有決断力,能生存下去,算是好運數了。
有人仕,有後台都得




作者: hogwarts    時間: 15-3-7 13:1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hogwarts+於+15-03-07+發表在

原帖由 samchan2179 於 15-03-07 發表
有人仕,有後台都得
後台可以幫起步,做得好就要多好多嘢了。有能力、有決斷又有後台的人也不少呢!




作者: agathasweetie    時間: 15-3-7 15:42     標題: 回覆:沒有判斷能力的世代(康婷)

撈左十幾年仲要問人呢個問題,抵佢無得升




作者: moondream3003    時間: 15-3-7 22:08     標題: 回覆:沒有判斷能力的世代(康婷)

我試過當街被呀婆大罵我比噤少衫個仔著,當時差不多十度, 呀仔短衫短褲, 我回句: 你報警啦。。  我個月病, 我仔一年病一兩次咋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5-3-7 22:30

凍就自然会攞衫著,餓就自然会揾野食,本能吧~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15-3-7 22:45

我打算收藏俾我家相公睇.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5-3-7 22:58

同事失意,同佢呻吓,問佢欠d也,佢寫篇野踩人。

正如女性朋友比人飛,問你佢有也吾好,吾同你又話佢無judgement,吾自知之明咩。

作者: MrBeast    時間: 15-3-8 09:37

hogwarts 發表於 15-3-7 12:30
在投行做,沒有決断力,能生存下去,算是好運數了。
Always need some doers, cant be all talker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3-8 09:52

Jane1983 發表於 15-3-7 22:58
同事失意,同佢呻吓,問佢欠d也,佢寫篇野踩人。

正如女性朋友比人飛,問你佢有也吾好,吾同你又話佢無jud ...
好彩她不再寫了!
作者: hogwarts    時間: 15-3-8 10:25     標題: 引用:Quote:hogwarts+發表於+15-3-7+12:30+在投

原帖由 MrBeast 於 15-03-08 發表
Always need some doers, cant be all talkers
對人生來說,快樂的做好本份,的確比削尖頭,踏著人往上爬好。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5-3-8 10:39     標題: 回覆:hogwarts 的帖子

判斷力?有時連家長都冇啦⋯⋯六神無主到方寸盡失到進退無據,應有盡有。越來越多AAA校 v BBB校 v CCC校的帖、有沒有人讀兩間幼稚園、個女3歲學西班牙話或法文好⋯⋯反映為人父母者欠缺應有的判斷力。近日友儕間,最駭人聽聞的是「父母生了我下來,責任是一世的,所以父母要幫我湊小朋友」。死未?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5-3-8 12:53

torunpoland 發表於 15-3-8 10:39
判斷力?有時連家長都冇啦⋯⋯六神無主到方寸盡失到進退無據,應有盡有。越來越多AAA校 v BBB校 v CCC校的 ...

而家見到 AAA 校 vs BBB 校的 topic ,真係冇乜興趣參與,其實真正有 first hand experience 在兩間的家長少之前又少,結果 topic 是兩間學校家長各自吹噓互相攻擊。

作者: annie40    時間: 15-3-8 18:58

回覆 torunpoland 的帖子

那些雞毛蒜事也上EK問,讓人懷疑:
究竟朋友去了那裡? 無朋友?朋友不可信?自己疑心重,左手不信右手,因此有事無事,也要做調查,信數據?


無論是那個原因,也會十分「大穫」。

其實求學不難,找位值得尊重的家長(唔熟不要緊),看看人家對孩子的態度,對別人的態度,對教育的意見,就是「天書」!偶爾問起分享,如果部「天書」,未能發展到「虛懷若谷」,部書是好書,值得看,依然可以打點折扣。總之閱人如閱書,光陰有限,只可盡量挑好書看。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5-3-9 01:55

冷暖飽餓的判斷是倚賴沒有客觀標準的主觀感覺而作判斷;投行作的判斷所倚賴的,是大量的客觀數據所給予而作預測的判斷,是客觀的判斷,預測的準確度就是對與錯,雖然這预測最終都要作主觀判斷。但前者屬純主觀,後者屬非純主觀,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或作者需解釋如何訓練下一代的主觀思維過度到非主觀思維。

脷伸:街市市場分析員

作者: lisinchi    時間: 15-3-9 1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5-3-9 13:21     標題: 回覆:lisinchi 的帖子

佢不嬲寫得麻麻。EK好多朋友好過佢多多聲。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5-3-9 13:40     標題: 回覆:lisinchi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torunpoland 於 15-3-9 13:43 編輯

反而同報另一蕭姓專欄偶有佳作。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5-3-10 02:24

elbar 發表於 15-3-7 11:43
上個聖誕假期姨甥女回港探望我們一家,她最愛到女兒的學校接她放學,一連三天我拖着她到學校均遇到以下情形 ...
看完後突然有感觸!感觸並不因為是作者搜索枯腸而來「兩句三年得」的字句,而是找到了共鳴,因此有「一吟雙淚流」的感觸。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古人寫文作詩詩,很多都是一些情感的舒發,但求有知音人的欣賞。或者只有同是淪落天涯,心裡才有共鳴吧!

年幼時不愛穿衣,除了渾身發熱不覺得凍之外,還認為「會使不在家豪富,風流不用著衣多」,所以跟作者一樣,很抗拒長輩經常提點著要穿衣。長輩憑豐富的經驗,老早已可判斷到事情的後果。可是,年青人又有其判斷的原則。最終可能是長輩的判斷正確,但至少讓年青人學習了判斷錯誤後實貴的一課。

曾幾何時,通識科被認為是帶領同學從只靠背誦的學習中走出來,培養同學判斷真理,明辨是非的思維。但在這三幾個月間,特別是佔中發生後,社會上卻不停有強烈的聲音要求修改通識科,甚至要取消通識作為核心科目。此後又將中史搬出來,要人人讀中史,要跟同胞「同喜同悲」!不知是否作者有感於今日世界中,判斷能力是生存的條件之一,但偏偏香港在最關鍵時卻向後退,放棄可訓練判斷思維的通識而取因循歷史,以古鑑今的中史而發出咆哮!香港的年青人有其獨立思考的基礎,若年長的一輩硬要將自己的思想套落於他們身上,不理他們的感受,最終有一天,香港的年青人就像文章中作者的那位同事一樣,縱有很好的學歷,但欠缺判斷力,只能呆在一處,慢慢落後於周邊其他地區的人!

10年、20年、30年.......後的香港,已是屬於他們的,難道我們仍想他們繼續停留活在我們這世代嗎?如果我們可以「尊重和接納他們的感覺和選擇」,這是我感到共鳴的地方!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5-3-10 14:49

goodenough 發表於 15-3-10 02:24
//曾幾何時,通識科被認為是帶領同學從只靠背誦的學習中走出來,培養同學判斷真理,明辨是非的思維。但在這三幾個月間,特別是佔中發生後,社會上卻不停有強烈的聲音要求修改通識科,甚至要取消通識作為核心科目。此後又將中史搬出來,要人人讀中史,要跟同胞「同喜同悲」!不知是否作者有感於今日世界中,判斷能力是生存的條件之一,但偏偏香港在最關鍵時卻向後退,放棄可訓練判斷思維的通識而取因循歷史,以古鑑今的中史而發出咆哮!//

黃菊恨

樓頭春日不感暖
衣襟輕薄接寒風
東風不解南柯夢
黃菊恨遇繡春刀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5-3-10 15:51     標題: 回覆:goodenough 的帖子

你呢篇都寫得好過作者啦,老實講。

如果這是作者意思,她的文筆就比較有待改進!




作者: MASAYA    時間: 15-3-11 10:55

annie40 發表於 15-3-8 18:58
回覆 torunpoland 的帖子

那些雞毛蒜事也上EK問,讓人懷疑:
//找位值得尊重的家長(唔熟不要緊),看看人家對孩子的態度,對別人的態度,對教育的意見,就是「天書」!//

同意,在EK已經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前輩,在這裡學到的方法固然得益不少,更寶貴的是學習大家對事的態度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5-3-12 00:45

20120808 發表於 15-3-10 14:49
黃菊恨

樓頭春日不感暖
「春日才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四季有序。花開花落總有時,恨人之無時;對花無信花有恨,恐明年不開!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要恨的,是人生苦短,去若朝露!年青人更加要努力學習,不畏艱難。年青人有一個好處就是雖容易犯錯,但亦容易得到原諒、寬恕。用年青換來機會,再用機會實踐判斷,如菊花之沐寒挺立,迎風怒放,儘管開不逢時,缺蜂少蝶,仍不減其花香冷艷。「待到金秋浪漫時,遍地黃花特別香」,萬事俱備,機會一到,就迎接遍地開花!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