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特首不應為大專校監(莫鍶軒)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2-18 13:52 標題: 特首不應為大專校監(莫鍶軒)
■梁振英被指向港大施壓,企圖阻止前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出任副校長。
最近,梁振英傳以校監身份干預港大副校長遴選工作,甚至運用權力刪除院校名譽博士頒發名單的人選,若事件屬實則為香港最為嚴重的干預學術事件。以特首的身份直接查詢顯然是一種政治姿態,姑勿論查詢內容是甚麼,但此做法絕對不恰當,更何況是查詢高層遴選工作此等院校自主事宜?當然,特首另一身份為資助大專院校(即七大,以及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校監,大學條例賦予校監權力參與院校事務,甚至委任校董會、教務委員會之成員,變相令特首可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參與院校決策。此制度必須改變,以保障院校自主的文化。
此傳統自港英時期已開始沿用,當時英國在其殖民地設立的資助大學,其校監必須為當地的總督(行政首長),以防院校的方針和教學與殖民地政府有所違背、不利殖民地政府的統治而度身訂做這個做法。數十年來,學界一直都要求港督(特首)不應再自動成為校監,不應由現任官員出任院校的監督。然而,在一九九七年主權移交後,臨時立法會毫不理會條例的合理性,就將港督所擁有的權力全數轉移至行政長官,自此以後,特首就自動成為資助大專院校、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的校監。
在世界的學術發展發達地區,絕大部份大專院校的校監均不是由現任官員出任,有些大專院校校監更是由民主選舉選出,如英國牛津大學現任校監彭定康就是由選舉產生,可見香港現時所沿用的做法並不符合世界潮流。然而,香港建制派仍對當下的校監制度不甚評價,甚至認為此制度實行並無不可。現時建制派放上口頭的都是指責年輕人「戀殖」,現存的制度出現不少擁護自由、民主價值的港英餘孽,但為何又對大專院校沿用英殖惡法毫無意見,難道他們認同當年的殖民地邏輯嗎?口裏罵人「戀殖」者,才是最擁護殖民地制度的人,何其可悲。
現時政府對於大專學界有着非常大的束縛,包括校董會主席、部份成員均需得到校監任命,這意味着政府可以有正式的渠道參與大專院校運作。另外,教資會的任命標準、成員的背景沒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準則,政府又可以透過任免的程序以控制教資會,從而操控資助大專院校的財政命脈,再加上研資局有部份撥款權被中央政策組收回,研究的目標、成果需迎合權貴口味的恐懼實在並非無的放矢。要實踐真正的院校自主、學術自由,實在應由透明、公開的方式產生大專院校校董會(教務委員會)、教資會成員。另一方法當然是促進院校校政民主化,容讓更多學生民選代表、教職員工會代表進入校內的各層面會議,讓他們可以就他們所面對的情況和困境發聲,加強院校內部的問責和交流,以令院校各單位的溝通增加,令無形之手更難干涉。
大專院校的學術研究、各項發展應由院校自行決定,政府不應在此有太大的角色,而校董會等決策單位應減少政府(特首)委任的席位。即使將來的特首是經真普選產生,不再是梁振英這類專制統治者擔任行政首長,特首自動成為校監的規定也必須要廢除,否則大專院校無法建立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的文化。假若大專院校最後無法自主自立,則只會長期在政治陰霾下辦學,隨時因不合政權意旨而陷入另一個政治風暴中心。
莫鍶軒
自由撰稿人
作者: YauMum 時間: 15-2-21 14:26
當年無反對? 今天才要求?
作者: samchan2179 時間: 15-2-21 14:52 標題: 引用:當年無反對?+今天才要求?
原帖由 YauMum 於 15-02-21 發表
當年無反對? 今天才要求?
就係!當年無,點解今日要有?一定有D嘢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5-2-21 18:03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YauMum+於+15-02-21+發表當年
原帖由 samchan2179 於 15-02-21 發表
就係!當年無,點解今日要有?一定有D嘢
以往是百家爭鳴,百樂俱興。現在是八佾舞庭,禮崩樂壞。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5-2-21 18:21 標題: 回覆:特首不應為大專校監(莫鍶軒)
特首出任校監本來是沒問題,只要他維護學術自由,不干預院校自主就可以。當沒辦法制衡特首的權力時,就需要一個有廣泛代表性選出來的特首了。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