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小學飯盒高鈉 衛署難辭其咎(新報社論)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1-31 14:38 標題: 小學飯盒高鈉 衛署難辭其咎(新報社論)
衞生署抽驗29家小學小一至小三的飯盒,選取樣本96個,測試其熱量及營養;發現有95個飯盒的鈉含量超標,原因是食物或醬汁太鹹;而攝入過多鈉,日後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腎病;亦有22個樣本提供的熱量超標,小學生飯盒高鈉、高熱量,衞生署亦難辭其咎。
理論無敵監管乏力
小學全日制,中午一頓飯,除了自己帶備外,70%以上學校,需要午膳供應商供應飯盒,而經營的不過二十多家,要監管並不太難。而衞生署亦編訂了《小學午膳營養指引》,內容有餐單及如何製作飯盒;甚至向學校發表:如何挑選合適午膳供應商等等,雖然官樣文章多多,但公布測試結果卻是98%不及格,這反映了甚麼?一是「理論天下無敵、監管無能為力」。或者是午膳供應商根本不理會衞生的「指引」。
觀看衞生署製作的「指引」洋洋灑灑,有量的要求、質的要求、包括定期收集學校、家長及學童對飯盒的意見,又有試食評分,學校午膳營養監察簡易手冊、監察表格等,但最終飯盒仍是高鈉!
在午膳供應商來說,若照足衞生署指引,自然不逾矩,但為甚麼食物會太鹹、高鈉呢?這可能涉及口味問題,現時市面的飲食,不論是中西式快餐,大多是鹽份較多,否則就被視為不夠味,廚師「手勢慣」,很自然在各種膳食中表現出來。若平日吃味濃的食物多了,太清淡的食物,小學生可能認為不好吃,若吃剩的食物多,學校方面可能認為供應商的膳食,不合學生口味自然會撤換,商人又怕屆時失去生意。這可能就是不止一家供應小學飯盒的膳食商,都做出高鈉的食物的原因。
頒訂每餐食鹽限量
高鈉食物對健康不好,大家都知道,衞生署要照顧小學生的健康,最好的方法是頒訂每餐食鹽的限量,目前的指引,只是提議減少糖、鹽的攝取量,卻未有提出每餐最高吃下肚裏的鹽,應該是多少克。
現時美國健康當局建議,成年人每日鹽份攝取量不超過5.8克,大約一茶匙,年紀愈大攝取量應該愈少。以一日三餐計,每餐應在兩克以下,若小學生飯盒鈉太多,何不如斯規限。在食物炮製方面,現時衞生署引指有要求,只採用小量健康且不經氫化的植物油,例如粟米油、芥花籽油、橄欖油、花生油來烹調。既然油可以作出規限,則鹽亦可以規定。
至於有的飯盒熱量高,是蛋白質豐富,即是肉類過多,有人認為,這是肉多油脂多造成,但情況不及高鈉普遍,而要對症下藥,應是杜絕飯盒太鹹。
作者: elbar 時間: 15-1-31 14:42
小學午膳營養素成分仍有改善空間(附圖)
*******************
由缳生署缳生防護中心進行的「香港小學午膳營養素測試2013」顯示,提供給初小學童午膳的部分營養素成分已有所改善,惟仍未能符合所有營養素成分的標準。
有關測試於二○一三年三月至四月期間進行,從29間小學收集96個午膳樣本。
此測試包括分析初小小學午膳樣本的熱量及主要營養素的成分。
缳生署助理署長(健康促進)馮宇琪醫生今日(一月三十日)在記者會公布測試結果時說:「與二○○七年同類調查比較,午膳樣本中的總脂肪、飽和脂肪和鈉的平均含量(每100克)分別減少35%、28%和19%,結果令人鼓舞。」
雖然午膳樣本的鈉含量顯著下降,但絕大部分的午膳樣本(99%)的鈉含量仍超出建議攝入量。進食過量鹽分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有關測試亦顯示與二○○七年的研究結果比較,午膳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每100克)下降19%。未能符合膳食纖維建議攝入量的午膳樣本的百分比則由二○○七年的4%,顯著增加至二○一三年的17%。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為蔬果,進食不足蔬果會影響健康及增加患上非傳染病的風險。
接近七成(68%)的粉麵類午膳樣本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於建議攝入量。
超過一半(52%)午膳樣本的蛋白質含量高於建議攝入量,但大部分(78%)的素菜午膳樣本的蛋白質含量卻低於建議攝入量。
馮宇琪醫生指出,只有4個午膳樣本的糖含量高於建議攝入量。有關樣本均含有甜酸汁。
馮宇琪醫生說:「為確保學生能進食營養均衡的學校午膳,以供正常生長和發育所需,午膳供應商應參考缳生防護中心的《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和食物環境缳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的《降低食物中鈉含量的業界指引》和《降低食物中糖和脂肪含量的業界指引》。」
馮宇琪醫生補充:「午膳供應商亦應確保午膳中穀物類、蔬菜類和肉類的比例為三比二比一。」
馮宇琪醫生強調:「我們鼓勵兒童應從小建立健康飲食習慣,並鼓勵學校、家長和午膳供應商一起營造一個健康飲食的環境。校方和家長應以身作則,鼓勵年輕一代選擇健康的食物。」
午膳供應商在製作午膳時應參考下列建議:
* 選用不同種類的低脂食材,例如瘦肉和去皮禽肉;
* 減少使用含鹽或高鹽分調味料的醬汁,以及加工或醃製食物;
* 確保午膳能提供最少一份蔬菜;
* 製作甜酸汁時避免加入過量的糖;
* 以粉麵作為主餐時,應確保足夠分量,以確保提供足夠碳水化合物;及
* 提供素菜餐時必須包括合適肉類代替品,以確保提供足夠蛋白質。
她補充:「缳生署將繼續為午膳供應商給予適切建議及協助,改善午膳的營養質素。」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楊子橋醫生在記者會上亦呼籲午膳供應商及食物業界致力改良食物配方,向學童及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低鈉及低糖食品。
楊子橋醫生說:「減低食物中的鹽和糖含量,是食物安全中心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展開『全城減鹽減糖行動』,推動市民和業界減低從食物中攝入的鹽和糖,推廣健康飲食。」
楊子橋醫生表示,政府去年成立「降低香港食物中的鈉和糖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5名內地和海外的有關專家,分享國際間推動減低食物中鹽和糖含量的成功經驗。
政府將在短期內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成員將包括醫護專業團體、食物業界、相關學術界、傳媒及消費者等不同界別的代表。
食物安全中心亦計劃在今年五月舉行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專家和不同持份者出席,就如何減低食物中鹽和糖含量進行交流。
楊子橋醫生說:「政府除在政策層面作出推動及配合外,亦積極推行宣傳及教育活動,包括設立『降低膳食中的鈉和糖』專題網頁及『全城減鹽減糖』Facebook專頁,透過教育、分享專家意見、展示國際成功例子等,協助市民實踐及培養健康飲食習慣。」
在支援業界方面,楊子橋醫生指出,食物安全中心除就降低食物中鈉、糖和脂肪含量發出業界指引外,亦邀請業界參與工作小組,討論如何降低食物的鈉和糖含量。
楊子橋醫生呼籲食物業界與政府攜手合作,製造及推廣更多優質的較低鈉及低糖食品。
為避免攝入過量鈉及糖影響健康,楊子橋醫生亦建議消費者小心選擇,除參考營養標籤,選擇鈉及糖含量較低的食物外,亦可改變飲食習慣,減少在食物添加鹽或含鈉的調味料,以及減少進食添加大量糖的食物,讓味蕾慢慢習慣清淡的飲食。
楊子橋醫生補充:「要成功推動香港減低食物中的鈉和糖含量,有賴政府、食物業界及消費者三方通力合作。食物安全中心未來會繼續與缳生署緊密合作,推動整個社會參與,進一步在香港推廣少鹽及少糖的膳食。」
完
2015年1月3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43分
作者: moondream3003 時間: 15-2-1 00:51 標題: 回覆:小學飯盒高鈉 衛署難辭其咎(新報社論)
父母平時比小朋友d 零食已經夠晒超標啦。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5-2-1 01:32
就算有指引,我估供應商未必會理會。味道好才能吸引學生,沒有同學投訴才可繼續經營。家長最關心的係同學有沒有食慾,如果同學一投訴提不起興趣食這個供應商的飯,這供應商肯定明年再見。通常有要求的家長都會預先安排好午膳給同學,不用光顧學校的供應商。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