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優質學校何處尋(張笑容)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5-1-29 16:08 標題: 優質學校何處尋(張笑容)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5-1-29 16:08 編輯


香港家長為了子女升學都竭盡心力,到處出席心儀學校的開放日、家長日,希望能掌握收生第一手資訊,面試貼士,與校長建立關係,目的是提升子女入學機會。但孩子是否適合讀這些學校,又是另一回事。
有團體邀請我在家長講座中分享如何替子女選擇優質學校。甚麼是優質學校?我認為所謂優質有實有虛。虛者,是指學校的名氣、公開試成績、名人校友等;實者,是指學校的辦學文化、老師的教學熱誠、校長作風、增值指標、學校能否照顧孩子的個別需要等。
有家長以為,某校校長時常接受傳媒訪問、某校學生時常獲得獎項、某校名人輩出,那麼某校便是好學校。但時常在媒體中曝光,名氣是可以包裝出來,名氣只是一種虛榮,自以為高人一等,並不等同實質內涵。名人校友呢?就要看看是那個年代了。若學校數來數去的都是三、四十年前的傑出校友,是否暗示近一、二十年乏善足陳呢?某些學校收到全港成績最優秀的學生,畢業時公開試成績不俗,那麼只代表學生經過六年學習,由A變成B+,是負增值吧了。
優質的學校的實質意義,在乎它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所謂適合,是指學術水平、學習文化、師生關係等。就算某校成績非常優秀,若孩子跟不上,也是無福消受。所以選校前先要認識自己的子女,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性格、強弱項、特別需要,然後再作配對選擇。學校的辦學理念只何作參考,因為它們都是幾十年前創校者留下的想法,近年學校的辦學文化才是最值得留意。有些學校,轉了校長後便轉了方針,辦學理念變成口號而已。
張笑容
作者: skkeung 時間: 15-1-29 17:50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值得細看!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5-1-29 19:42 標題: 回覆:skkeung 的帖子
嗯⋯她的仔女分別在神校就讀噃。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5-1-29 19:50 標題: 引用:嗯⋯她的仔女分別在神校就讀噃。 +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15-01-29 發表
嗯⋯她的仔女分別在神校就讀噃。
正常過正常,她冇話自己子女學校及自己!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5-1-30 00:29
一對戀人,經過多少歲月的考驗,以為自己找到世界上最適合的另一半,然後談婚論嫁,託附終身,展開人生的另一階段。殊不知美麗的憧憬背後,雖有愛但卻生了恨,最後仍難逃分開!
互生情愫的戀人也落得如此,何況對方是一間冷漠、不曉得言笑也不曉得跟你長出情根的學校,大家的相處永遠是一廂情願!他的錯,你或許會甘心原諒和包容,但換轉是你的錯,他會鐵面無私跟你說不,可以傷盡你的心!有時,你又會覺得他會移情別戀,特別喜歡有才藝的人,害得你夢繫縈牽,午夜醒來,忽覺天涯何處,今夕斷腸,唯托星月!
愛而怨、怨而恨,由此而生。選校前,做盡了思前想後,精心作好配對,以諾言作盟誓,以信念作夙約,最終是良藥、是毒藥,還是要看大家的造化!
作者: elbar 時間: 15-1-30 14:41
名校生


報載,名校學生壓力大,不少患有焦慮症,要靠轉校減壓。
曾經接觸過一些名校生,他們對自我要求十分高,以考入名牌大學為目標。「入不到三大(港大、中大、科大)便等於失敗,寧願到外國讀書避世,也不願在香港讀二流大學,無面見人。」
名校生的壓力部份來自學校和家長。學校出題故作艱深,目的是令學生有危機感,要爭取更好表現;但同時也增添了學生的挫敗感,他們誤以為就算不斷努力,仍然追不上進度,換來的是無力感。家長方便,部份人給子女定下超高的目標,要求他們各科都要處於高水平,又以為不斷鞭策會令他們精益求精。父母期望變成壓力源頭。
名校生的壓力,還有一些壓力是來自同儕比較。有些名校生,父母都是開明一派,很少給予壓力,但子女卻放不下,因為他們周遭的同學都成績出眾,樣樣皆能。在個個都是精英的班房內,有些名校生自覺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平庸,時常把自己和同儕相比,覺得不像同學般優秀。起初是焦慮來襲,若經過一番努力後仍沒有明顯進步,便開始感到無助、絕望、抑鬱,覺得自己冇用,被比下去。
名校生中,不少是資優生,他們都有一個心結,就是完美主義,不能接受失敗,甚至是少少缺失。當發現自己不是預期中的優秀,便很容易自我放棄。
名校生需要更多的情意教育,教他們認識自己的強弱項,學會接納自己,同時把自我要求降低,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張笑容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