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48%考生入讀八大夢碎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4-8-8 10:25     標題: 48%考生入讀八大夢碎

跨入八大門檻是大部分莘莘學子的目標,今年有二萬七千七百多人在中學文憑試考獲「33222」入讀大學的基本資格,約有一萬四千五百多人透過聯招獲八大院校的學位課程取錄;其餘四成八,即逾一萬三千一百多人進入八大夢碎,該批學生或需轉報自資學位及副學位課程,預計會掀起新一輪自資院校撲位潮,而未能進入八大的考生中,亦有一千五百多人獲公開大學自資學位取錄。

87%獲首三志願取錄

大學聯合招生辦事處資料顯示,今年有六萬三千九百多人申請聯招派位,爭奪八大及公大提供的學額,較去年減少五千三百多人,最終一萬六千多人獲學士學位課程取錄,三千五百多人獲城市大學副學士、理工大學或香港教育學院高級文憑課程取錄。八成七考生獲首三個志願的課程取錄,較去年上升四個百分點,近一成考生則獲第四至六個志願的課程取錄。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表示,部分未收滿學生的自資院校在現階段仍會接受申請,失意聯招的學生應盡快調整心理,按個人興趣及能力考慮是否報讀自資課程。他亦提醒學生不要對數日後公布的成績覆核結果寄予厚望,因「可以獲提升成績嘅始終得好少數!」學生應立下主意決定未來的升學路向。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8 11:49

如果標題是“一半以上考生能入讀八大”可能會讓人感覺好一點。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8 11:50

elbar 發表於 14-8-8 10:25
跨入八大門檻是大部分莘莘學子的目標,今年有二萬七千七百多人在中學文憑試考獲「33222」入讀大學的基本資 ...
報紙佬唯恐天下不亂。
作者: judywan    時間: 14-8-8 12:21

回覆 王家爸爸 的帖子

我都唔鍾意呢D標題。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8 13:25

judywan 發表於 14-8-8 12:21
回覆 王家爸爸 的帖子

我都唔鍾意呢D標題。
他們不應該以消極的方式看世界。
作者: penguin_chick    時間: 14-8-8 13:39

過半考生完大學夢
作者: judywan    時間: 14-8-8 13:42

penguin_chick 發表於 14-8-8 13:39
過半考生完大學夢

呢個啱聽。
作者: kayi0556    時間: 14-8-8 17:10

本帖最後由 kayi0556 於 14-8-8 17:22 編輯

不過如果計全部dse 考生黎講, 約只有18% 上到jupus 的u,  又真係的確好少

本身話有35% 考到最低入大學要求, 依家計返只有18%入到jupus u
作者: 701003    時間: 14-8-8 17:33     標題: 回覆:48%考生入讀八大夢碎

唓!不嬲都係精英先至入到大學ga啦!以前會考全部只得合格可曾入到?小朋友發下夢都有情可原,家長以為33222就可以入大學就有d不切實際




作者: PCCW2319    時間: 14-8-8 18:35     標題: 引用:唓!不嬲都係精英先至入到大學ga啦!以前會

原帖由 701003 於 14-08-08 發表
唓!不嬲都係精英先至入到大學ga啦!以前會考全部只得合格可曾入到?小朋友發下夢都有情可原,家長以為3322 ...
其實如果大學咁容易入,通街都係大學生,就更加越來越唔值錢。 到時做茶記收銀都要大學專業會計學畢業生。




作者: judywan    時間: 14-8-8 18:44

回覆 PCCW2319 的帖子

講出嚟好像有點殘忍,但我覺得依家大學學位已經屬偏多,有點濫,其實如果全民大學生亦未必係好事。
作者: kayi0556    時間: 14-8-8 19:25

其實依家成街都係大學生, 但大部分都係自資果d
作者: PCCW2319    時間: 14-8-8 20:49     標題: 引用:回覆+PCCW2319+的帖子 講出嚟好像有點殘忍

原帖由 judywan 於 14-08-08 發表
回覆 PCCW2319 的帖子

講出嚟好像有點殘忍,但我覺得依家大學學位已經屬偏多,有點濫,其實如果全民大學生 ...
要有質量控制




作者: sonkhl    時間: 14-8-8 22:14

回覆 PCCW2319 的帖子

最擔心是有些大學生畢業後心頭高,林住可以一出社會便可做經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8-8 22:40     標題: 引用:回覆+PCCW2319+的帖子 最擔心是有些大學生

原帖由 sonkhl 於 14-08-08 發表
回覆 PCCW2319 的帖子

最擔心是有些大學生畢業後心頭高,林住可以一出社會便可做經理.
你低估他們心頭了!




作者: sonkhl    時間: 14-8-8 22:4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Wow, do you mean that they want to be MD, CEO? Great. why no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8-8 22:53

sonkhl 發表於 14-8-8 22:4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Wow, do you mean that they want to be MD, CEO? Great. why not.
人工高,唔駛點做,不用孭飛......... 點解要做MD,CEO .........
作者: sonkhl    時間: 14-8-8 23:0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Sorry, not yet wake up. Finally, I got it. Yes, even worse.

作者: elsawing_927    時間: 14-8-10 10: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biepapa    時間: 14-8-15 00:33     標題: 引用:如果標題是“一半以上考生能入讀八大”可能

原帖由 王家爸爸 於 14-08-08 發表
如果標題是“一半以上考生能入讀八大”可能會讓人感覺好一點。
標題黨!




作者: km1357    時間: 14-8-15 09:38

家下根本就係教育界既 8萬5
作者: EChing    時間: 14-8-15 12:31

回覆 km1357 的帖子

故此有一說, 這是做成社會不穏定成因--太多學歷高的人, 但沒有足夠相應的職位吸納.

過渡前已有說港英陰謀升格所有大專為大學, 便是相承上說, 但港英沒有幹, 建華幹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5 13:07     標題: 引用:回覆+km1357+的帖子 故此有一說,+這是做成

原帖由 EChing 於 14-08-15 發表
回覆 km1357 的帖子

故此有一說, 這是做成社會不穏定成因--太多學歷高的人, 但沒有足夠相應的職位吸納.
謀乜略呀。英國二十幾年前已自己先把所有理工升格大學。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5 13:11     標題: 回覆:48%考生入讀八大夢碎

大學普及左,平均水平降,好自然。但香港市民多左受高等教育機會,點會係壞事?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15 15:38

EChing 發表於 14-8-15 12:31
回覆 km1357 的帖子

故此有一說, 這是做成社會不穏定成因--太多學歷高的人, 但沒有足夠相應的職位吸納.
理工學院在1994年正名為香港理工大學,點關董建華事?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15 15:45

shadeslayer 發表於 14-8-15 13:11
大學普及左,平均水平降,好自然。但香港市民多左受高等教育機會,點會係壞事?



  ...
香港市民多左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是好事,但大學畢業生“有大學生之名,無大學生之實”便是一個真實的社會問題。

作者: km1357    時間: 14-8-15 16:24

董生急於擴大大學/大專學位, 推自資副學仕, 私大等, 都變相加速學歷通脹.


家下有部份"大學畢業生"比廿年前A-LEVEL 畢業生仲低資質.
作者: ACE2126    時間: 14-8-15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8-15 16:33     標題: 回覆:48%考生入讀八大夢碎

自84年後,回歸前,移民人多,不少大學畢業生,因為人材大量流失的原因,所以非常容易上位,我都是受惠者。我們這代的黃金歲月不復再。在我們之前一輩晉升亦非容易,可能跟現在情況相似,但一比較,就有落差。

現在學位多了幾倍,對口職位是否倍增,我都不太肯定,學生及家長期望高了,公司期望不會低了,錯配或不對口便多了。




作者: penguin_chick    時間: 14-8-15 17:25

不是學歷通脹,而是以前本地大學生的學力超高,因只有2%中學生升大學,現在有20%上大學,整體能力自然下降,但也合國際標準,英美等都承認,可升碩士博士。
本地大學生多,會出現大學生找不到高職,但人數少,外國來投資時也會考慮本地人民質素是否符合要求,針無兩頭利!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15 17:26

ACE2126 發表於 14-8-15 16:30
多左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有大學生之名,無大學生之實”

***
大學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學不能收緊畢業的關卡。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15 17:31

ANChan59 發表於 14-8-15 16:33
自84年後,回歸前,移民人多,不少大學畢業生,因為人材大量流失的原因,所以非常容易上位,我都是受惠者。 ...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開放政策對容易上位也有一定的貢獻,所以我們要感謝鄧小平。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5 22:35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4-8-15+13:11+

原帖由 王家爸爸 於 14-08-15 發表
香港市民多左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是好事,但大學畢業生“有大學生之名,無大學生之實”便是一個真實 ...
有大學生之名,無大學生之實

xxxx


如何釐定大學生之實? 大學給予學士學位,就有一定之實,不過是學業之實,不能避免高分低能。

最近接觸一位九十年代最高學府畢業生,該不錯的。他很多方面卻比我期望的差。高分低能好常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5 22:37     標題: 引用:董生急於擴大大學/大專學位,+推自資副學仕,

原帖由 km1357 於 14-08-15 發表
董生急於擴大大學/大專學位, 推自資副學仕, 私大等, 都變相加速學歷通脹.
咁返三十年前得幾成人中學畢業咪仲好?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15 22:39

shadeslayer 發表於 14-8-15 22:35
有大學生之名,無大學生之實

xxxx
讀大學的目的除了取得證書,還要有實學,有大學學位水平的真正知識和能力。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5 22:44     標題: 引用:自84年後,回歸前,移民人多,不少大學畢業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4-08-15 發表
自84年後,回歸前,移民人多,不少大學畢業生,因為人材大量流失的原因,所以非常容易上位,我都是受惠者。 ...
這是雞同雞蛋的問題。現在很多高端職業,例如投行,居然請大量外國或國內大學畢業生。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5 23:23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4-8-15+22:35+

原帖由 王家爸爸 於 14-08-15 發表
讀大學的目的除了取得證書,還要有實學,有大學學位水平的真正知識和能力。  ...
對,但由誰來定夠不夠水平?由我?由你?定由大家同監管機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6 07:08     標題: 回覆:王家爸爸 的帖子

唔講82%大學夢碎算比面。




作者: senkawa    時間: 14-8-16 09:55

其實我眼見不少適合讀大學的輸給了考試,但走精面識考試的就入了大學,如果係前者,大學要學生自己睇參考書認真做論文,他們能認真去做,但後者就走堂借筆記睇一兩本書的5%就亂做論文然後碌過。。
作者: eviepa    時間: 14-8-16 12:05

阿女的相熟同學,全軍覆沒,只有自己孤身上路,進入香港的大學。女兒相熟的同們都無能力讀大學嗎?我完全不同意。

同阿女視覺藝術雙雙拿5**的同學,其他學科和阿女差很遠,但繪畫是她的生命,對此有無比的熱情,絕對應該讓她入大學,讀藝術。她現在決定到內地讀美術。幾年後香港會多了一個藝術家。

阿女有一個同學,很努力讀書,但可惜仍未拿到大學入場券。能讀大學的話,我女兒不會有信心成績勝過她。

上述兩個學生,我相信讀書潛力比起歐美很多能夠入讀熱門科目的學生更高,只是,香港提供的學額,是全世界所有先進經濟體系遠遠最低的地方,而不是她們無能力讀大學。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8-16 12:18

eviepa 發表於 14-8-16 12:05
阿女的相熟同學,全軍覆沒,只有自己孤身上路,進入香港的大學。女兒相熟的同們都無能力讀大學嗎?我完全不 ...
喺呀!

但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作者: judy    時間: 14-8-16 12:57

我有一萬全之策,保障大學生之水準:減收咪得囉!白痴都知道,現在大學18%收生率,大學生之平均水準,一定冇2%入學率時嘅大學生咁好。為了保持大學生之平均水準,行2%入學率舊路好麼?

18%入學率,最高2%學生仲係到噃,唔會烝發晒噃。同理,38%入學率,最高18%學生仲係到噃,唔會烝發晒噃。

教育的目的是甚麽?是提高人的水準。人的水準提高,社會才有發展。從前,只有少數人能完成中學,我們是不是要保持中學生之平均水準而凍結中學學額?好彩港英早董建華一步行教育八萬五,不然,個個小學生,叫港人捕鱼去?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8-16 14:16     標題: 引用:我有一萬全之策,保障大學生之水準:減收咪

原帖由 judy 於 14-08-16 發表
我有一萬全之策,保障大學生之水準:減收咪得囉!白痴都知道,現在大學18%收生率,大學生之平均水準,一定 ...
對,香港財政負擔得起前題下,應該譲多點人接受資助高等教育。




作者: eviepa    時間: 14-8-16 15:22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8-16 15:24 編輯

「嗰個乜水呀?個名叫做Johnny嗰個呢,幾大逆不道呀,居然自己開左間非資助學校,教D平民百姓讀書識字喎。

佢D學生,邊有資格識字呀?佢哋又唔似我哋咁,身體裡面流住blue blood。」

二千幾年前,孔子首創,將教育帶給平民,謂之有教無類,估計當年反對者眾,以上的對話,可能會是貴族門的共識。

用二千幾年的標準看,香港沒有一個人有資格去讀書識字。

筆者按:孔子別字仲尼,Johnny是他的英文名。



作者: EChing    時間: 14-8-16 17:41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呵呵, 大家不要這般激動, 已說過這有一說, 當然, 亦要看天時, 地利等實際環境的. POLY早已升格, 但其它呢? 聽說當日 就CITY (還未升格作大學時)該否有學位課程時有持此說的, 客觀效果是否如此, 大家自有見解. 至於是否建華幹了,  已有朋友指出其它的擴充, 不贅.
學位少的話, 畢業生平均水準 一定是高的, 學位多的話, 畢業生平均水準一定是降低了, 這點不用爭拗吧? 今只是該不該因此 而不增加學位, 甚而減少罷了.
如真的太少的話, 像從前般, 預科己是很不錯了, 太多的話, 自然不值錢, 要再上望了. 這個是互動的, 不是你我可以說了算.
只想說 今天是較從前多了, 客觀出來的效果 便是如此, 自當接受.
又, 聽說亞洲入大學很難, 畢業卻很易 (現今香港似乎 較難了, 起碼要較從前的大學生要多付些努力), 歐美卻是相反, 我沒調查研究過, 不知各位有何高論?

作者: eviepa    時間: 14-8-16 17:58

香港在所有成熟經濟體系中,大學比率最低,而且低得很多是個事實。如果香這種比率叫做合理,甚至有人認為太多,那麼其他成熟經濟體系對高等教育的浪費程度就肯定是極高。

自己讀小學時,偶爾會到雜貨店買東西,通常我都會很氣結,因為店員通常都會優先服務他們的大客戶 — 師奶們,我這等小孩通常都要等較久時間才能買到東西。幾十年前,店員通常是低學歷,服務意識較現在薄弱得多。我相信,讀書讀得越多,服務能力會越高。


我相信,當捧餐的、駕的士的很多都是大學畢業,香港會是一個更值得居住的地方。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8-16 18: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14-8-16 19:06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8-16 19:07 編輯

港英政府都做咗唔少?九七撤離前十年內,先後開辦公開大學、科技大學、城市理工。反而特區政府無起過新大學。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8-16 19: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14-8-16 19:35

副學士呢樣嘢,阿董都真係難辭其咎咯。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8-16 2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m1357    時間: 14-8-16 21:11

eviepa 發表於 14-8-16 19:35
副學士呢樣嘢,阿董都真係難辭其咎咯。
[size=15.199999809265137px]副學士呢樣嘢<-- 似(或者)商業產品, 多過教育.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8-16 21:31

tcmsung 發表於 14-8-16 18:59
港英政府在回歸前,只是將三間表現較好的大專,升格大學,即 HK Poly,CityPoly和浸會學院,沒有做過什麼教 ...
Eventually, Tung pushed 60 % sub-degree or above qualification for knowledge-based economy, he never mentioned 60% degree or above and all are subsidized by the government.
He did it ....... by numbers But the economy is not knowledge-based, more on Individual Visit Scheme (IVS) ....... economy.

作者: youma    時間: 14-8-17 22:09

培養一位大學生, 社會和學生都需要付出相當代價 (social cost and opportunity cost).

我認為要評估marginal return vs marginal cost, 而觀乎最marginal的degree students的表現, 現時香港高等教育是錯配, 甚至可說是浪費大家資源.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19 16:29

youma 發表於 14-8-17 22:09
培養一位大學生, 社會和學生都需要付出相當代價 (social cost and opportunity cost).

我認為要評估margi ...


作者: sonkhl    時間: 14-8-19 17:46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你覺得香港的大學生會去捧餐?駕的士?我不相信他們會.

作者: eviepa    時間: 14-8-19 19:18

回覆 sonkhl 的帖子

世事難料,幾十年前,我爸爸對我的期望是讀到「高中畢業」。當時的社會,認為中五畢業就是很高學歷,應該做一些高級的職位。誰會估到今天有很多中學畢業的去捧餐、去駕的士。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8-20 11:51

sonkhl 發表於 14-8-19 17:46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你覺得香港的大學生會去捧餐?駕的士?我不相信他們會.
我都認為不會,父母及大學生大都拋不下面子,寧願做雙失!
作者: 王家爸爸    時間: 14-8-20 11:58

ANChan59 發表於 14-8-20 11:51
我都認為不會,父母及大學生大都拋不下面子,寧願做雙失!
我們這一代人知道馬死落地行的道理,新的一代可能還不知道。
作者: EChing    時間: 14-8-20 12:46

回覆 tcmsung 的帖子

個人覺得 這是一個收費很昂貴, 但只給一些當時徬徨無路的小朋友一個短暫的夢, 但夢很快便轉而為惡夢.
更可恨的是很多機構把這當作一盤生意來運作!!!

作者: sonkhl    時間: 14-8-20 16:18

ANChan59, 王家爸爸,
是我所接觸過去10年初出道之大學生,有部份(其實都幾多)他們對生活,對工作之熱誠和態度真的下降了.相信你們也因為接觸多了才與我有同感.當然精英仍在.我確信生活壓力能另人成長(大部份人).所以經常EK有討論現在年青一代不及50,60,70年代.正正因為當時大部份人之生活壓力比較現在大.但另一方面看,現今之精英又確實比當年優勝.原因簡單不過:Global Vision, Knowledge.......遠勝以前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