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精神科求診少年3年升三成
最小10歲 學業壓力過大抑鬱主因 [打印本頁]
作者: JWKun 時間: 14-6-23 07:46 標題: 精神科求診少年3年升三成
最小10歲 學業壓力過大抑鬱主因
精神科求診少年3年升三成
最小10歲 學業壓力過大抑鬱主因
2014年6月23日
【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數字顯示,過去3年精神科的兒童及青少年求診人數上升近三成,年齡最小的個案只有10歲,而於青少年階段,女童患上抑鬱症的機率較男童高出約一倍。專家指出,學業壓力過大是構成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的主因之一,更曾有個案是10歲女童因想入讀精英班而半夜偷偷起牀讀書,直至考試期間情緒崩潰,家長才發現子女患上抑鬱症。專家提醒,若子女突然轉變興趣,或逃避上學,或是患病先兆。

作者: JWKun 時間: 14-6-23 07:59 標題: 回覆:JWKun 的帖子
12歲名校生企跳 揭患抑鬱症
青少年個案增33%
《晴報》
2014/6/23
醫管局去年度確診青少年或兒童患抑鬱症個案急升百分之三十三。有十二歲名校生在催谷壓力下企圖跳樓,揭發患抑鬱症;又有十歲兒童患抑鬱症,延至升中才發現,醫生提醒要及早醫治。
一名約十二歲名校生,因自己和家長對學業要求高,壓力大,出現失眠及無法進食等,有時會呆望電視,成績一落千丈。學童家長當時還以為是偷賴,至學童一次企圖跳樓,才意識到事態嚴重,帶孩子求診私家醫生,但治療一段時間,孩子病情和成績未見好轉。該學童其後求診公立醫院,並要入院治療。
延醫多因誤解
醫管局數據指十七歲以下被診斷患抑鬱症及接受治療人數於一年間急升百分之三十三。至於醫管局過去三年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求診人數,亦增至二萬六千七百六十五人,升幅達百分之二十八。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指抑鬱症成因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為先天性,但後天因素影響比率更多。陳又說現時青少年患抑鬱症增,部分原因是新生代沒上一代人曾面對窮苦困境,缺抗逆經驗。
葵涌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顧問醫生鄧振鵬指,不少抑鬱症患者患病起碼兩年才求醫,曾有患者九至十歲小學時已患抑鬱症,但延至升初中才求醫。鄧指,延遲求醫主因是大眾對治療方法有誤解,以為藥物是唯一方法;患者又會對自身的病症不以為然,認為「休息就會有改善」。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國棟認為,社會對新一代青少年負面標籤,也增加他們出現情緒和抑鬱問題的機會。
醫生指青少年是建立性格重要時期,若負面情緒持續,有可能患了抑鬱,須正視。

作者: MrBeast 時間: 14-6-23 08:18
10歲女童因想入讀精英班而半夜偷偷起牀讀書,原本應是好事,可惜父母未能及早察覺加以𨍭導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4-6-23 09:41
如果日日十幾樣功課、個個星期中英普默書、頻密咁測驗考試,放學要學d吾感興趣的體藝,仲要日日練。每日無自己空閒時間玩、日日吾夠訓....
咁既setting,碰上一兩件吾開心事,如比父母鬧、老師鬧、考試吾合格、失戀,容也易爆煲。
根本大人都頂吾順,何況細路仔。
作者: awah112 時間: 14-6-23 1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天瑜 時間: 14-6-23 10:12 標題: 回覆:awah112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6-23 12:14
回覆 天瑜 的帖子
天喻,
你说的是大部分就读国籍学校的孩子可以做到的, 可惜不少家长依然忧心忡忡, 眉头深琐, 再加重孩子的份量.做得很好, 再加!!!!!
Annie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6-23 12:24
10歲女童因想入讀精英班而半夜偷偷起牀讀書
*****
10歲孩子是因为害怕失败, 才有这类行为, 完全不是好事! 是有病!
换成十七岁, 起牀讀書就是了, 不必半夜偷偷地, 想读好书, 那便是好事矣!
再者,十七岁的精力充沛, 唔去温书都去左Party, 当然是温书好啦!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6-23 12:26
醫生指青少年是建立性格重要時期, how?
作者: skkeung 時間: 14-6-23 12:41 標題: 回覆:精神科求診少年3年升三成 最小10歲 學業壓力過大抑鬱主因
但一定不會發生在自已小朋友,家長一定咁諗!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6-23 13:28
天瑜 發表於 14-6-23 10:12 
如果日日功課個半鐘搞惦、個個星期中英普默書唔駛点温(上堂及做功課時專心)、時間管理得而,測驗考試分數 ...
唔駛做足,都可以好開心,是內心的滿足及平安就足夠,不是其他人或學校的特定開心框框!
作者: MrBeast 時間: 14-6-23 18:26
之前高人教路,設計一些跨得過的challenge處境給小孩, 培養逆境的能力。
剛用了期考作試驗,期間發現小孩手指出了很多'刺', 意會到小孩under too much stress, 於是便立刻鬆一鬆線,之後小孩亦主動說出有些題目不懂,怕升不到班,這時當然是盡量去comfort,建立下關係。
作者: creamsicle 時間: 14-6-23 19:45
小朋友的精神問題得到重視,應該係好事.
真心希望家長能正視,接受呢個問題,學校老師亦主動去關心.
記得幾個舊同學,由小學開始不同形式自殘至中學畢業, 同學都知道,老師視而不見,家長只係帶同學見GP解決表面問題, 見完GP唔知點解無精神科referral.
作者: happyhealthymin 時間: 14-6-23 21:40 標題: 引用:小朋友的精神問題得到重視,應該係好事.+真
原帖由 creamsicle 於 14-06-23 發表
小朋友的精神問題得到重視,應該係好事.
真心希望家長能正視,接受呢個問題,學校老師亦主動去關心.
記得幾個 ...
社會上標籤情況嚴重, 可能好多家長唔想仔女俾人標籤, 所以唔轉介精神科。其實轉介後,精神科醫生可再轉介臨床心理學家,作心理治療,對小朋友及家長都係好事。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4-6-23 22:01
睇另一份報紙報導,話父母埋怨果位小朋友,「要睇醫生,無進步,浪費錢」。父母咁樣,真系淒涼。
記得以前有個好朋友話,佢細個時,佢亞媽指住佢幾姊弟個頭,話佢地連累佢捱窮...吾鍾意咪吾好生,何必搞到大家咁悲情。
作者: MrBeast 時間: 14-6-24 06:05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Haha, 我都經常提醒個細我買唔架發拉利係因為生左佢(啊乜水話要4百萬養大個細ar ma). 大個要買返架比我,不過當然是用半正經半講笑語氣。
話時話,見過一親人,老了行動不方便,子女對她呼呼喝喝(但都有照顧),我想可能是之前這老人家就是經常呼喝她的孩子,出得lai行,預左要還。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