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隨街便溺野蠻 請用文明說服我(沈帥青)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4-4-25 13:22     標題: 隨街便溺野蠻 請用文明說服我(沈帥青)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25 13:22 編輯


有內地網民號召家長5月1日帶孩子來港在街頭便溺,明言要「向香港的文明宣戰」。圖為帶小孩的自由行遊客。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內地小童便溺事件爭鬧不休,有內地網民號召5月1日帶孩子來港在街頭便溺,聲言向文明宣戰。即使內地視當街便溺是常情,但入鄉不隨俗、不顧法則的撒野行為,只是更出醜罷了!

一對內地遊客夫婦讓兩歲兒子在旺角街頭大小便,引發中港兩地網民互罵,繼日前有內地網民呼籲6月開始罷遊香港後,再有內地網民發起「向香港的文明宣戰」,號召家長趁五一假期帶小孩來港,在街上小便,指要讓港人「習慣了就成自然」。

屢次爆發中港矛盾,反映兩地文化差異,街頭便溺比起車廂中飲食及排隊打尖,更叫港人厭惡,但在內地人眼中卻並非一回事。內地新浪網的調查,逾20萬人投票,但截至昨晚,有達65%認為特殊情況下可以理解,22.9%認為可以接受,不能接受只約10%。

號召來港隨街便溺 自顯醜態

不少內地網民反指港人不包容是不文明,以號召民眾隨處便溺向港人的文明宣戰,會否更凸顯內地不文明的野蠻一面?

文明社會重視秩序整潔及公共衞生,當眾便溺有損市容,不顧衞生及個人禮儀,放諸任何文明社會的標準也難以接受。

有內地網民指香港難道也從未有小孩隨地便溺嗎?何必針對內地人。無可否認,幾十年前的本港,街上公眾設施的方便程度以及公民意識也不如今天,父母讓孩子就地解決也見怪不怪,但社會進步,如今即使上年紀的長者或幾歲小孩,也不會以急尿為由隨處便溺。

內地近年經濟起飛,民眾荷包脹起來,中國遊客走向世界,成為全球旅遊業重要支柱,但公民意識仍然差一截,去到世界各地也不改習慣。

9年前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內地客抱小童在洗手盆大便被大肆抨擊。近年,本港街頭、交通工具或商場仍然有內地人當街便溺的場面出現。

社會由野蠻走向文明,不是一朝一夕,經濟發展做出成績,個人的修養品行也要跟得上大隊,只靠花錢,也難以獲得別人的尊重。

作為旅客,來到別人地方,就要入鄉隨俗。在內地或許不少地方的衞生設施仍未做得好,但不會不知道在香港街頭便溺是無禮惹人厭的舉動,且法理上也說不通。本港公眾地方大小便均屬違法行為,小孩即使可免刑責,父母未有盡責監管也是知法犯法。人情法理均故意罔顧,豈有道理可言?

內地客不文明出遊 屢惹爭議

中國旅客在國際上名聲不佳,早前便有泰國傳媒報道,疑似有中國人在清邁護城河便溺,雖然沒有明確證據,但已被先入為主大數中國遊客不是。

遊客在外地遊玩的不文明行為,是丟自己架,也壞了國家形象。去年9月中國國家旅遊局發布長達64頁紙的《文明旅遊出行指南》,就是要提醒民眾做個文明旅客,當中包括叫旅客不要隨地大小便(見表),當其他國家也視之為個人自律行為,但卻要白紙黑字寫到指南之中,也實在諷刺。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昨發表文章,指遊客要旅遊地達致「相看兩不厭」的境界,需要雙方都提升文明程度,當中最重要是理解。

固然,內地小孩在港街頭便溺,路過者將之拍攝公開作為嘲笑,並不值得鼓勵,但也不等於要港人接受不自重的無禮行為。

香港是否廁所不敷應用,政府或要因應旅客數目增加幅度計算一下,但港人即使找不到廁所,也不見得如幾十年前般周街便溺,這正是文明自律及尊重社會法則的表現。

不少人曾前往日本,會發現街上不見有垃圾桶,其實對旅客來說也頗為不便,但也不見得就隨街掉垃圾,大可將垃圾帶在身,找到垃圾桶才丟。內地父母來港,也可為孩子一旦便急早作準備,換上尿片或早點查明廁所位置,便可顧己顧人。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昨被問及小童便溺風波時,呼籲港人以和為貴,又指包容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但中港兩地矛盾白熱化,又豈是說句包容就可化解?

遊客增多,政府應考慮提升旅遊配套,如增加交通工具容量、旅遊景點數目,以減少旅客不便,但旅客要獲得當地人歡迎,本身亦要自律,做個上品旅客,才可在文明社會中贏得尊重。



按圖放大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6 17: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6 1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4-4-26 22:34

包容下啦, 不是內地同胞來港消費, 我們港燦早就無飯吃, 不過, 其實我早就想keep fit, 我怕內地小朋友無奶粉飲就真.

學思歪所講, 傷港人呀, 要同賴地同bell共圓中角夢呀, 包容下啦.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4-4-26 22:41

黎棟國:小事衝突常有要冷靜處理
袁國強:望港人平常心處理
蘇錦樑:包容係最好處理方法
劉兆佳:政府明港人想法但要顧內地人感情

你話,呢D說話邊句似讀過書既人講?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26 23:05

貴族陶才子一文, 我有點疑惑.
陶才子不排便的.
貴族呀!
作者: K722    時間: 14-4-26 23:19

Stillgood2 發表於 14-4-26 23:05
貴族陶才子一文, 我有點疑惑.
陶才子不排便的.
貴族呀!
所有正常人都會排便的,on the other hand, 所有正常人都不會/不會容許人隨街排便的
作者: csy_ma    時間: 14-4-27 05:41

以下抄錄自王丹的面書:
關於這次香港和大陸之間圍繞小童便溺事件的紛爭中,大陸中也有一
些理性的聲音,再次證明年輕一代並不都是憤青。以下這篇就值得推
薦:


焦慮的香港人
搜狐財經2014年04月23日 00時00分

說到中港矛盾,多數人想起的會是2012年的地鐵進食事件和近日
的旺角便溺事件,但事實上,中港矛盾的火苗早在2011年就已在
校園中冒起。

2011年10月,香港城市大學的宿舍洗手盆中出現一堆食物殘渣
,有港生認定是內地生所為,在“民主墻”上貼出“大陸狗”字樣譴
責,“民主墻”上於是掀起兩地學生的罵戰,成為報道焦點;這是中
港矛盾第一次被暴露在媒體的放大鏡中。隨後不到一個月,城大的學
生會選舉中,參選的內地生因為是共青團員而遭到圍攻,認為會將學
生會“染紅”,因此以城大為首,好幾個香港高校的內地生發起了以
“我戴過紅領巾但我不是怪物”為主題的紅領巾運動,包括我當時所
在的學校。我清楚記得,當我們一夥人戴著紅領巾走進食堂時,周圍學生略帶恐懼地側目;而那張貼在民主墻上的海報則被寫滿了
各種辱罵,其中針對“我不是怪物”一句“no, you are”的回復,因為英文語法問題被人嘲笑至今。

2012年開始,恰好是香港回歸15周年,中港矛盾開始在整個城
市爆炸,火星四濺,一發不可收拾。1月初,一家旅遊區奢侈品店的
保安以“大陸人可以,香港人不可以”的理由阻止香港人在店外拍攝
櫥窗,激起不滿,上千人聚集店外拍照;1月中,內地童地鐵進食引
發中港乘客對罵;2月初,港人集資在報紙上刊登“反蝗”廣告。城
大學生因使用粵語還是普通話產生矛盾;內地生車禍身亡,數千港人
點贊;港人集資登報反對大學濫收內地生……

由於好奇,我在臉書上加了很多香港“本土派”。“本土派”與“大
中華派”是香港網絡中兩種政治傾向分野,本土派更希望盡量割裂與
內地的關系,被認為對內地人相對較不友好,當中又分為自治、戀殖
和港獨等派別;大中華派則與之相反。從往上到往下,我接觸過各種
各樣的香港本土派,他們當中有年輕的學生,有社會地位較高的醫生
律師,也有網上知名的博客寫手。並非如一般人所以為的,本土派都
是香港的低收入階層,事實上中產人士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Lily.她在網絡上並未公布真實身份;
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驚訝於她竟然是一個人過中年,家庭美滿,事
業有成的專業律師,待人和善親切,彬彬有禮。“我以前也是個‘大
中華派’。” Lily說,“我很關心中國發生的事情,對中國有歸屬感,很在乎
中國人民幸福與否。”

“我其實是個/
以前是個大中華派”,是我與本土派朋友接觸時經常聽見的一句剖白。
他們自認為大中華派的理由各有千秋:關心中國事務、熱衷參加國內
學習交流團、熱愛中華文化、資助過內地山區學童,甚至交往過內地
人對象,都能成為論據。每當這種時候,我唯有對他們笑指,這些並
非大中華派的定義,只能證明即使再傾向本土的人,也很難於生活中
徹底割裂與內地的聯系。

Lily住在富人區,開好車,與她見面的第一頓飯,約在我不太消
費得起的中高檔餐廳,吃飯前她虔誠禱告,吃飯時給我夾菜,拿著平
板電腦給我看她讀小學的兒子作的畫,難以想象網上的激烈言辭是她
所寫出。她告訴我,每當有遊行集會,Lily便像換了人格,帶上
V字仇殺隊面具,穿著黑衣,走在隊伍之中。她也不記得自己的“大
中華”傾向是何時轉變的:是在反對政府興建全球最貴的高鐵失敗之
後?反對政府清拆皇後碼頭之後?抑或廉政公署專員被爆出茅臺宴請
內地官員?“這種想法的改變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漸滲透的。當你
感受到這十幾年來,政府越來越專橫,對北京惟命是從,官員越來越
腐敗,普通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時,香港越來越糟時,你漸漸就會
變了。”

“我覺得香港挺好啊。”我說,“我很喜歡香港的秩序,小到車輛都
遵守交通規則,每個人都習慣排隊,大到我只要有實力,無需走後門
就可以到心儀的機構工作,不擔心被關系戶擠掉。在香港,只要遵守
規則,就能活得很有安全感。”

對於我的贊賞,Lily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這些也很快就會
沒了。”
一句話背後,卻有無限余音:內地人一直傾向於將港人的焦慮歸咎於
經濟沒落,而對於經濟條件優厚的Lily來說,她感受到的是自身
引以為傲的整個香港秩序、法制和文明的流失,在她看來,我所提到
的香港優點,不過是這十余年的瓦解中剩下的殘次品,這些東西也終
將瓦解,讓香港不復香港。

說到近日的小童便溺事件,我和她有基本共識,即小童在大庭廣眾中
排泄實在有不妥,而事件中兩名男子的“打抱不平”的方式有些過火
,過火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對涉事者身份的微妙心態。這也是很多中港
網民的共識,但多數人都認為己方問題是小錯,而對方則冒天下之大
不韙。這些都是基於立場和角度決定的:內地人認為:“你們為什麽
能如此苛責一對已經想盡辦法的夫婦,把孩子都嚇成這樣?”對此,
Lily則覺得難以理解:“大陸人現在到我家裏來拉屎拉尿,為什
麽還理直氣壯地把自己說得很委屈?你走到旺角、尖沙咀和銅鑼灣,
只看到人山人海,一堆行李箱碾過你的腳,他們也從不道歉;插隊、
吐痰越來越多,每個人都用大喊在說話。我以前的香港哪去了?那是
我的香港!”

我提醒她,中國大陸的人很多,不是一個應當被標簽化的群體,這樣
對每個個體都很不公平;將體制和平民捆綁起來就更不公平了,倘若
承受體制之惡,便將這種痛苦報與他人,豈不是弱者抽刀更向弱者。
但她反問我,平民和體制說的話高度一致,她聽不出有什麽區別,而
且她看不出來,那些人哪裏有弱者的樣子?“香港要感謝大陸,沒有
我們大陸人來買東西香港早就死了!香港這種彈丸之地早就該沒落了
,支持制裁香港!香港人不高興滾出去,人滾,地留下,要地不要人
!這樣的話在網上和遊客口裏都經常出現,他們一副恨不得踏平香港
,哪裏像是弱者?我們什麽都快沒有了,我們才是弱者。”

一頓飯下來,我們還是很難在族群問題上達成什麽共識。我堅信每個
個體都值得被獨立尊重和對待;她則認為在某一類制度環境下生存的
多數人,也必然具備一些共同特質,可以對一個群體做出判斷,包括
很多負面的認定。到最後,她贊美我“不像大陸人”,又嘆了口氣說
,“要是來香港的都是你這樣的人,哪會有什麽中港矛盾。”這句異
樣的贊美讓我完全高興不起來,作為一個在此生活的異鄉人,除了享
受她的秩序與安全外,我也得到她不少關愛,陌生街頭被指過路,雨
夜獨行被共過傘,但是在這樣一個劍拔弩張的時代,我不知道該如何
與香港相處,不知道該如何與眼前這個親切微笑著的香港人相處。誰
知道下一次登上頭版的,會不會是你我無辜的父母兄弟,親朋好友。

中港矛盾是一道無解的算術題。兩地不同的制度沖突,權力大小對比
之懸殊,使港人感受到政治上無孔不入的侵蝕,加之超負荷的遊客,
龐大的陰影將小小島嶼籠罩其中,成為懸在香港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
斯之劍。此時身份認同的迫切促使本土意識逐漸擡頭,香港本地的族
群文化開始生長,但同時也滋生民粹和歧視。這確實可恨,但去指責
一群被逼瘋的人沒有優雅維持他們的素質,乃至心懷大愛地充滿情懷
地試圖溝通,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問題根源在於兩種制度
的沖突,一旦這種制度的沖突一天不變,矛盾就無法緩解,只會愈演
愈烈。

我與Lily吃飯的那個夜晚,維港的上空有一片烏雲,像巫婆的鬥
篷一樣遮住了對岸的大片建築。“天變有異象,人變有異相。”飯後
在海邊散步,她望著這片怪雲下的整個香港,“其實我們心裏也知道
,香港要獨立或自治,是根本不可能被允許發生的。”

沈吟許久,她突然回過頭問我:“你有沒有為一個城市哭過?”

那一瞬間,我突然深切體會到港人的焦慮。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27 13:15

第一因不成
第二因不立

第二因不成
第一因不長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27 13:56

//一對大陸夫婦在香港街頭把孩子小便,旁邊的香港市民舉機拍照,夫婦大怒,上前推撞喝駡搶相機,那女人還出手打人,結果鬧進警局,動手的女人惹上官司。//

//中國十四億人口,是最大的「持糞者」,有大陸網民呼籲來香港大小便以捍衛中華民族尊嚴,名副其實的街頭「黃金周」,香港的蘇局長慌了,叫香港人多「包容」。
多「包容」持糞者,因為大家是「同胞」,「包容」論最早是本地的「左派知識份子學者」提出來的。現在「包容」出一場中港糞戰,知識份子「求仁得仁」,這一次,好看了。//


//號召來港隨街便溺 自顯醜態
不少內地網民反指港人不包容是不文明,以號召民眾隨處便溺向港人的文明宣戰,會否更凸顯內地不文明的野蠻一面?//


童糞未及挍棍臭 一挍郤是臭薰天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7 16: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4-27 19:01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4-4-27 19:04 編輯

小時候,最記得是新年放炮仗情景。當時有位十多歲堂兄,讀書絕頂聰明,人也頑皮,很喜歡把炮竹插在隨街的糞便上,點燃後,蓋上一個開口的空牛奶罐。爆竹開花時,穢物受罐阻擋,四散非遠,但牛奶罐就彈到三層樓高,帶臭沖天,煞是好看。我當時年小,只有遠在一旁既驚又羡的份兒。  上世紀香港不少橫街窄巷也尿味沖天,我有時事急馬行田,也幫上一把! 年長時到日本旅行,花街酒巷,見到不少衣着光鮮的日本男仕,低頭靠牆面壁,淋草施肥,當然習以為常。

奉勸內地孩子,客於港地,一定要忍,否則犯了文明的錯,一粒屎攪壞一鍋粥,罪及十三億同胞,加深中港矛盾,兩敗俱傷!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4-27 21:25

囝囝爸 發表於 14-4-27 19:01
小時候,最記得是新年放炮仗情景。當時有位十多歲堂兄,讀書絕頂聰明,人也頑皮,很喜歡把炮竹插在隨街的糞 ...
入鄉隨俗好重要。

作者: 金瑪姬    時間: 14-4-27 22:02     標題: 回覆:隨街便溺野蠻 請用文明說服我(沈帥青)

今次我體會了什麼叫……前傳……前傳之前傳……終極週刊前前前傳截圖

明白了就算有片、有圖亦唔會有真相!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7 2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4-4-28 00:32

" 小孩子點忍呀?"我其實極度好奇,為什麼香港小朋友能忍,外國遊客的小朋友也能忍,就是部分內地小朋友要隨街便溺,是否他們膀胱特別小,括約肌特別不受控?

文明社會,人是否 "急就要立即痾",不顧衛生, 甚至不介意把私處公諸於世。

標題"請用文明說服我",龍應台這句說話似乎對中國人特別適用。習近平常說中國夢,我們不妨也聽聽龍應台女士的中國夢。

        "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 ...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當然龍應台說的文明層次高很多,她在談國家怎麼對待移民,怎麼對待少數族群,怎麼對待異己。但我做夢也想不到,今天我們和內地人對文明的爭拗會在屎尿之上。

真的,我不在乎大國崛起,如果所謂的崛起只在財大氣粗,我也不在乎血濃於水,如果那班血濃於水要在我家門拉屎撒尿。

我只包容文明人,要我包容,請先用文明說服我。
作者: ACE2126    時間: 14-4-28 0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CE2126    時間: 14-4-28 0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28 01:40

還記得滿街都是垃圾的香港嗎?
香港人的普遍衞生環境意識,
用了多少年時間去建立?
十年?二十年?
三十年?還是更長的時間 ?
是否需要一整代?
我不知,只知道一個意識的進步,
總是漫長的,需時的;
我沒有想過要包容什麽,
包容兩字是沈重的包伏;
接受兩地人的文化差距,
對自己來說昰比較輕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4-28 01:43     標題: 引用:Quote:囝囝爸+發表於+14-4-27+19:01+小時候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4-04-27 發表
入鄉隨俗好重要。
咁我上內地使唔使要就地⋯⋯我接受唔到。




作者: csy_ma    時間: 14-4-28 05:16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4-4-28 05:21 編輯
ACE2126 發表於 14-4-28 01:20
我同意王丹許多地方,但不能同意他的標題

焦慮的香港人
不,是
受夠了的香港人

在我的面書上,有很多仇陸的言論。因為都是朋友,縱然覺得不妥,我也少表示異議。
覺得不妥,因為阿囡最喜歡唐朝,所以我老記着盛世的樣子。不過,唐朝好像也講究門第,要不然,李淵就不會要硬扯個李廣當遠親?香港更不同的是,發展到現在,倒有點夕陽,沒有條件自封為唐吧?焦慮、失去安全感是順勢而生,只會愈來愈厲害吧?

中港矛盾,已不在意識上的爭鬥。落實在生活上,每天都碰到自由行,搶地鐵的寸土、加速超市高價品物流、也搶高我們賴以安身的蝸居。最嚴重的,倒是有修養的陸客相對少。我們都是父母,孩子小時候,要以特殊方法解決他們的緊急需要的事,大概都會遇過吧?但是,真遇到了,會覺得非常不好意思,盡量減少對他人的影響、清理場地,在商場或人來人往的場所就地解決,大概是超出我們想像範圍以外的事吧?

就因為有點匪夷所思,所以見到內地來的孩子一個一個的示範,最初,可能覺得可笑,接着,危機感便來了。更嚴重的是,做出這樣事情的孩子父母,會用一種理曲氣壯的方式對應,那真就是我就是流氓誰怕誰的姿態呵?

本來,就是香港人對理解範圍以外的事一再發生比較敏感,誰想到,現在當官的,腦子都是塞草的。根本沒想過這種衝突的根本源由,只會空喊「包容」。難道,跟了公關超蠢的老闆,腦筋也得隨著老闆的水平調節才襟撈吧?那些塞草的高官大概都忘了當父母的經驗?當一個孩子滿懷不安地向你投訴時,能作的,不就是公平處理嗎?指斥一下,讓人洩洩憤不就解決了?空談包容,對一個被逼到牆角的受傷者來說,無異火上加油。

香港人怕的,就是大陸人天天到來,演示規矩遭破壞了,也沒什麼大不了。規矩,本來就是文明社會的既定俗成和無形法則,當不斷有人打破的時候,規矩就很難守下去。這就是香港人最怕的地方。而高官的應對,竟然是再挑起港人深處的恐懼。只能嘆口氣:這是注定的一劫吧?

作者: csy_ma    時間: 14-4-28 05:46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4-4-28 05:47 編輯

多年以前,我隨老爸去了一趟中山,沾了光,受到貴賓式的接待,感覺反而有點恐怖,就決定盡量不讓自己的女兒回內地生活。
那是一粧小事吧?老爸在被招待吃飯的地方,碰見一位有力人士;當時,老爸告訴他,打算吃完飯後,跟一行眾人坐幾點鐘的船回港。那天好像有台風來襲,飯吃到一半,已橫風橫雨。我們後來急急忙忙地吃過飯,就上了兩部車,趕去碼頭。途中真是急來風雨呵,路上的水很高,有時過了半個車胎,那麼差的路況,看來趕不及了;於是,其中一位接待人員,就給那位有力人士打個電話……結果,我們誤了點卻沒有誤船,船在我們都到了以後才開。

那不是挺恐怖的經驗嗎?老爸只不過是當地一所重點中學的校董秘書長之類,官職也談不上,但就因這群無聊的路人甲遲到了,就讓船不能準時開。在這一個可以那麼彈性、那麼不守規矩的國度長大,怎能不迷上權力?怎能學會公平法則?怎麼能不為自己裝兇作勢謀着數?

我聽朋友說,現在上海的家長,給班主任的禮物,是日本七天遊。我跟在佛山工作的內地朋友說了,她覺得一點不出奇,就那麼六七千人民幣的事情,她是家長她也會給……這不是我們香港人所能理解的世界。而香港,是一般大陸人延續強權即真理這個叢林規則的一個小小的試點吧了?

在不斷發生的中港矛盾中,香港人究竟擔心些什麼,那幫高官知道嗎?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4-28 08:42

20120808 發表於 14-4-28 01:40
還記得滿街都是垃圾的香港嗎?
香港人的普遍衞生環境意識,
用了多少年時間去建立?
我覺得要改,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唔妥”,先至會改。唔覺得自己有問題,老是為自己搵借口去開脫,點會改得成吖?100年都改唔到。

作者: ACE2126    時間: 14-4-28 0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4-28 10:02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4-4-28 10:03 編輯

今天繼續熱門的屎尿文化。

講到養狗,我又講貓。 我小時候香港鼠輩橫行,養貓的人多。我家有一隻,治鼠甚力,鼠影絕跡,只間中留下些神枱貓屎,那時冇咁高道德情操去教育隻污糟貓一番,因為自己都幾污糟下。 當時養狗較少見,貧窮年代,那有養狗餘富,帶狗餘閒,街上偷狗捉狗食狗的人還比較多。 街糞何來,我少不更事,不得而知,夜香年代,或不少是人為傑作?。 當年社會貧窮,貧難立品,禮儀衛生,也不見好。生活艱難,天星加價斗零,也引起暴亂。 這是我當年小兒科之見,不能作準。

又講今時今日,以亞洲各先進國來說,香港公廁衛生,最為不堪。商場女廁經常人龍處處, 不知是否寸金尺土,一位難求,或又是內地客人多惹的禍?
作者: luluhaha    時間: 14-4-28 11:34

其实中国大多數人認爲5歲以下小孩的尿液並非不潔,嬰天兒真無邪即使公衆脫褲也非無禮行徑,因他们無性方面的慨念,無論是基于古代中藥,或人文,習慣,人與人觀念差距的確存在,但此行爲在當今確實己成爲只顧自己的方便的自私行爲,必竟沒人中意別人在自家地板上小便。還望國人有則改之,但我们如果無法控制別人在哪小便難道控制不了自己EQ?
作者: Artie    時間: 14-4-28 11:44

luluhaha 發表於 14-4-28 11:34
其实中国大多數人認爲5歲以下小孩的尿液並非不潔,嬰天兒真無邪即使公衆脫褲也非無禮行徑,因他们無性方面 ...

國內特色的文化,又明白多一點。謝謝指教。

作者: luluhaha    時間: 14-4-28 12:25

港人被英人統冶一百年,初初幾十幾年和現在的五十年公德心方面進步很大,中国以前鎖國不談,現在登外国網站也難,但如果再賴經濟落後和政府就是死性不改了,聽抗美援朝志愿軍回來講過:五十年代的朝鲜街邊公廁老幹淨了,中國又味兒又蛆的沒法比。北韓人聽了不樂意了:俺們的潔淨是從朝鲜時代就開始了!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8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8 15: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28 16:00

Yanamami 發表於 14-4-28 08:42
我覺得要改,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唔妥”,先至會改。唔覺得自己有問題,老是為自己搵借口去開脫,點會改得成 ...

還是喜歡相對看...

說真的...相對於文明的香港人..

我更痛恨那些帶狗兒隨行人道上便溺的香港狗主..

狗兒一泡尿後...狗主在尿上灑灑水就了事.....

有些狗主甚至在狗兒便溺後不顧而去,留下地雷......

同是香港人,我卻不能從中找到這狗主與我的文化差異.....



作者: judy    時間: 14-4-28 16:32

我又係冇睇片。不過,陸童當街大小便,一定不及當街影住擺上网咁令人惡心。
作者: judy    時間: 14-4-28 16:35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4-4-28 16:51 編輯
我更痛恨那些帶狗兒隨行人道上便溺的香港狗主..

狗兒一泡尿後...狗主在尿上灑灑水就了事.....

有些狗主甚至在狗兒便溺後不顧而去,留下地雷......

係文明人才會養狗(當寵物),所以,以上的行為是文明行為。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28 16:44

//係文明人才會養狗,所以,以上的行為是文明行為。//

真的要代所有狗主多謝茱廸小姐的...文明的包容...

肯定是文明層次的最高點啊...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8 17: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dy    時間: 14-4-28 17:23

講到養狗,我又講貓。 我小時候香港鼠輩橫行,養貓的人多。我家有一隻,治鼠甚力,鼠影絕跡,只間中留下些神枱貓屎,那時冇咁高道德情操去教育隻污糟貓一番,因為自己都幾污糟下。 當時養狗較少見,貧窮年代,那有養狗餘富,帶狗餘閒,街上偷狗捉狗食狗的人還比較多。 街糞何來,我少不更事,不得而知,夜香年代,或不少是人為傑作?。 當年社會貧窮,貧難立品,禮儀衛生,也不見好。生活艱難,天星加價斗零,也引起暴亂。 這是我當年小兒科之見,不能作準。


小時候和同學仔郊遊,見一雅致小屋,上前察看。突然,撲出一半人高惡犬,又吠又哮,嚇得我差點當街大小便。從此,我對狗绝無好感。有人說,狗忠心。但忠心又怎樣:有獨主思考能力麽?有獨立自主的品格麽?

小時侯,我家就养一隻貓。我家無老鼠,他不用劳力,又不摇尾擦鞋。既不勞力又不擦鞋,但我就好鍾意佢。
作者: ACE2126    時間: 14-4-28 17: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28 20:39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4-4-28 20:54 編輯

當大家認定了自己的觀點:
什麼小孩屎屎尿尿去睇中國的文化, 文明.

大家用心分享一個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51nOWTsN1M

希望, 大家好好欣賞.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28 2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28 21:56

tcmsung 發表於 14-4-28 21:49
這篇用經濟學來解決, 都可以諗諗: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專家了!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4-28 22:26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4-4-28 22:35 編輯

回覆 tcmsung 的帖子

蘋果丶民主黨丶大公丶文匯一担擔,唔洗睇都估到係點!

不如不要拾人牙慧,講自我所想。


//假設自由行遊客平均質素佳,只有0.001%有隨處便溺的行為,一年1,000萬遊客中有100人,一年3,000萬遊客中就有300人,大大增加係香港呢個彈丸之地目睹隨處便溺的機會。//


這個唔知乜乜教授? 去年到港中國遊客超越四千萬人,佔總旅客人數七成半,0.001% 都有400 人隨處便溺。一個0.0000025%都閙爆,話質素極差,400 人香港拆天都似,仲話平均質素佳?

最近香港有兩個惡女租霸,肆虐台灣,唔知有冇台灣人閙爆港人? 去年到台香港旅客約百二萬,以0.001%平均質素佳計,應該有12個,現今得兩個,港客平均質素奇高,台灣應該大鑼大鼓歡迎,唔知係咪咁計?



作者: Edgeoftomorrow    時間: 14-4-28 2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4-4-28 23:24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囝囝爸+於+14-4-28+22:35+編輯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4-04-28 發表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4-4-28 22:35 編輯

回覆 tcmsung 的帖子
咁香港有無人撐那兩個港女呀?一個人隨地痾?0.0000025%?你上天涯看看那幾千個回應才說吧!隨地痾固然可怕,但怎樣也不及那班替他開脫的嚇人 。今日連新華社都要發表文章叫人如廁要節制、要入鄉隨俗。吓?入鄉隨俗?即係國內唔係呢套啦。如廁都要一國兩制,怕唔怕笑死人呀??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28 23:39

Edgeoftomorrow 發表於 14-4-28 23:12
話人之前,應先檢討自己的論據,理解及分析能力。

那個乜乜教授嘗試用乜乜經濟論來分析此事的確係不知所 ...

香港人的不滿才會累積至如今隨時一觸即發的地步。//..............

這就是問題所在.

我地係藉著一個拉屎小孩.
引爆中港矛盾的炸彈.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4-29 00:09

回覆 Edgeoftomorrow 的帖子

難得有你和我討論!


//話人之前,應先檢討自己的論據,理解及分析能力。//

說這種話是你強項,亦是死穴,不挑釁了。


//那個乜乜教授嘗試用乜乜經濟論來分析此事的確係不知所謂,錯漏百出(有時間才慢慢討論),就讓我先討論你的評論。//

難得你一點即明!


//你犯了個極嚴重的錯誤,你說:「一個0.0000025%都閙爆,話質素極差,400 人香港拆天都似,仲話平均質素佳?」,問題係現在香港人為甚麼會鬧爆,不是因為那一個個案,而是之前已有很多很多類似的個案,香港人的不滿才會累積至如今隨時一觸即發的地步。//

即是累積了好多個案,以後任何一點錯誤,都可閙爆。 咁來港中國旅客將會冇運行,臭史越積越多,幾千萬人來客齊齊受罪,香港都應該冇運行,不是樂土?


//再說台灣之香港租霸個案,這才是極之少見之單一個案,多年未曾一遇,你試想想若接二連三地在台灣發生類似的租霸個案,我絕對相信台灣人很快也會對香港遊客忍無可忍。//

租霸個案當然少,兩歲小童大便個案唔知多唔多?中國旅客到港一年四千萬,到台港客百三萬,又分佈各市各地,台灣地積比率大香港幾多,計算惡行比率,又要搵果位教授計下數。 香港冇王管,台灣有管制。麻鷹唔閙閙雞仔,點解罪怪人地,唔怪接待的商鋪、醫院丶地產和自己政府?


//所以,要作正確合適之評論前先仔細想清楚自己的論據,若國內遊客的不當行為純粹是單一的個別事件,香港人也不會像如今般產生仇強國人之情緒。//

我從來反對單一,每天遇見國內人不少,絕大部分感覺良好。家長如見有惡行,唔該上嚟講聲,加埋加埋,增加惡行比率,或會改變我的弱民思想!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4-29 00:31

回覆 JustAParent 的帖子

//咁香港有無人撐那兩個港女呀?一個人隨地痾?0.0000025%?你上天涯看看那幾千個回應才說吧!隨地痾固然可怕,但怎樣也不及那班替他開脫的嚇人 。今日連新華社都要發表文章叫人如廁要節制、要入鄉隨俗。吓?入鄉隨俗?即係國內唔係呢套啦。如廁都要一國兩制,怕唔怕笑死人呀??//


咁台灣人有冇因兩個港女閙爆一眾香港來客,甚至香港本土人?  中國人互插,應不是回應,我唔會睇,何況幾千個。 二歲童隨地痾固然可怕,大事宣揚的不嚇人?

今次難得你又信新華社,入鄉隨俗,咁去到印度咪要用手? 如廁都有制度咩? 勿唔係因時丶因地丶因設備、因緩急而變? 仲要想下處於乜制度下先出而恭之?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4-29 00:54

炒作一件,港人難看的行為咀臉很多,洋人洋妞失儀失禮的又多,東洋有禮而變態之徒多不勝數。事件是上佳的教育和文化素材,應從正面討論出發,了解國情中的好與惡,而不是拿來作指控工具。

面貌表情,譲人有反射行為。我們笑一下,人家笑著回應,暗想今天運道真好。反之亦換來強烈負面反彈,結果發展成非理性的各自表述了。退兩三歩,笑一下,天朗氣清,大家還是可愛的。無論是尿尿或是便便,小童就是無知了。
作者: 金瑪姬    時間: 14-4-29 09:48     標題: 回覆:隨街便溺野蠻 請用文明說服我(沈帥青)

下次上大陸5取認自己係香港人……但係我d普通話又好屎……英文又重香港口音……香港人學識讓坐先同人講文明,好5好!




作者: 靚豬媽    時間: 14-4-29 10:24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tcmsung+於+14-4-28+16:52+編

原帖由 tcmsung 於 14-04-27 發表
本帖最後由 tcmsung 於 14-4-28 16:52 編輯
非也!我娘家個頭多唐樓同公務員樓,好多人為養狗而搬入個區,好多無公德狗主,放狗唔執屎,比狗靠牆撒尿,最慘係附近有唔少學校,返學時間個個趕頭趕命,踩屎都唔知。

如果以全香港比,地上狗屎尿一定比內地不文明家長小孩嘅屎尿要多好多,只因後者係人,加上佢地其他不文明舉動,又爭取多項香港永久居民福利,令到好多港人忍無可忍。




作者: csy_ma    時間: 14-4-29 10:39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4-4-29 10:52 編輯
ACE2126 發表於 14-4-28 17:33
影小朋友點講都係好過份

雙方大人的行為,您不覺得正正反映中港兩地差異的本質嗎?

不是出言阻止/請其清理(有朋友在商場洗手間曾目睹一位自由行讓孩子在洗手盤上小解,看來她打算攜孩離去時,出言要求其先放水清理,遭到大聲夾惡的痛罵,還好,沒有動手),而只用手機拍下,意味着什麼?那意味着,涉事港人只想做旁觀者;拍下,是有圖有真相,留證據。

留證據幹嗎?是看見不平/自己不喜/不接受的事,想揭露,鳴不平,贏取輿論。或者希望鬧大了,會阻止重演事件。

這好像是網絡社會的公民意識初階?意識的底層,是基於網絡自由、言論自由,有一種讓人評公理的欲望。

對方父母的反應呢?以暴力阻止--看來絕對是來自一言堂社會的藍血傳統。

內地父母為什麼會讓幼童當街便溺?那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幼童無私穩部位、也無恥感。為什麼發現被人拍了,突然就覺得有呢?那會不會是:他們其實也知道當街便溺不對,不想讓人抓罪證?

事情本來就很簡單。像高永文所說的,法例規定不能隨街便溺,不過當事人年小,控制不了,就算找警察(正常社會中,當雙方有衝突時最經常的做法),父母最多被警告,然後召來清潔阿姐清理,如此罷了。就因為高官腦袋塞草,才會愈鬧愈大。

另外,回應您認為大部分內地人都是文明的說法:不同意。

我曾經活躍在內地言論最開放的網站,站內有一位名博客,是位學者,早十多年前已出書鞭撻內地的教育制度,那時堅持每日一博,普及民主意識,是我比較敬佩的寫字人。不過,這位致力宣揚民主的先峰,卻以拳頭對付對自家女兒不好的老師!
我知道此事後,有點無言。

從來,所謂的民主都不是天空中的理想;說穿了,那只不過是當雙方各持不同立場、不同利益起衝突時,所遵從的既定方法吧了?因為政府是評斷有衝突多方的仲裁者,如何平衡各持份者利益,就靠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那就是民主的初型(強調推薦十多年前的大陸暢銷書:林達夫婦所寫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

自文革或之後成長的內地新生、中生代,大部分就在眾人皆一言的環境裡長大,不是順從,就是受壓;生活中太多經驗告訴他們:說道理,闡述各自立場,尋求共識--是徒勞無功的。所以,內地根本是個大火藥庫,由小事而鬧致命案的爭執屢見不鮮……我對您的說法頗有保留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29 15:56

本帖最後由 20120808 於 14-4-29 18:41 編輯



屙屎送尿 - 佛學角度

無論政治取向是如何,大陸與台灣的佛學思想是同一的.....

以下這個網站是台灣的:

http://www.thewisdom.com.tw/Big5/AnimationInfoAForm.phtml?FV_Id=130#

原著故事簡介

有僧人問趙州從諗禪師:「開悟之後要做什麼?」
趙州禪師回答:「才能更精進修行。」
僧人再問:「不知師父如何精進修行呢?」
趙州禪師回答:「穿衣、吃飯。」
僧人疑問:「穿衣、吃飯是尋常事、不知還有其他方法嗎?」
趙州禪師回答:「你認為我每天都在做什麼?」


禪詩欣賞

佛法無用功處,秖是平常無事。
屙屎送尿,著衣喫飯,困來即臥。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作者: K722    時間: 14-4-29 17:24

本帖最後由 K722 於 14-4-29 17:25 編輯

有D人o既邏輯我真係理解唔到的。

明明係實實在在、唔止一次咁見到大陸人隨街便溺,但佢地o既結論係絕大部份o既大陸人都係高質素。

相反,一般正常香港人都有最基本o既公德,但有D人又總會搵D錯處出o黎,跟住話其實好多香港人都係低質素。

想平衡係一回事,但係我諗都應該要考慮o下現實嗎?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29 19:24

不知道別人的邏輯;
我自已的取態是。。。。
在一「督」二歲童的糞便中,
找不到任何政治意識在此童糞中。

我必得承認自己的政治意識是薄弱的吧。。。。。。。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29 21:05

20120808 發表於 14-4-29 19:24
不知道別人的邏輯;
我自已的取。。。。
在一「督」二歲童的糞便中,

你的邏輯絕對正確.

200%支持!!!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29 21:14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4-4-29 22:13 編輯

瞎子摸象:-

中國是一隻巨大的大象.
如果, 好像陶菜子所說:
是14億持糞者.
陶菜子只會留在大象的便便處!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29 21:19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4-4-29 22:13 編輯

只懂投訴的香港人 (我自己都係)
今天, 報紙說引入緬傭有變.
因為, 怕香港虐傭情況.

.....還有虐畜, 虐男女朋友....
如果, 只投訴大陸男孩拉屎,...
那自己要檢討的, 也實在太多了.


作者: eviepa    時間: 14-4-29 22:23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4-29 22:24 編輯

自問經常出街,碰到強國遊客的機會比普通人大,但從來未碰過有那一個強國人的行為是我所討厭的;反而,久不久就會碰到令我鄙視的港人。

人是一種具有有強烈排外傾向的動物。在美加,港人經常被人歧視;在東南亞,經常有港人受排華影響。是否港人差勁?不。只是別人欠缺包容之心,硬要港人的行為跟著他們的一套而已。




作者: elbar    時間: 14-4-30 10:32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30 10:33 編輯

不能理解怎樣去理解隨處便溺

【明報專訊】隨處便溺,是違法行為,是不道德行為,是有害於公共衛生的行為。這種行為不能允許,應予譴責,本來沒有什麼可議之處。

但現實卻是,一個內地小童遊客在香港當街大便,引發網上熱議。除了批評這種行為的正常言論外,有內地網民卻認為這是香港人小題大做。甚至有意見認為,香港經濟依賴國家,既要賺內地遊客的錢,就不應排斥內地遊客與港人不同的文化習慣。更有甚者是有內地網民號召內地遊客在「五一」黃金周到香港隨處便溺。


融合所引發的香港和內地之間的社群矛盾,近日愈形尖銳,出現不少非理性的言論和行為。有些香港市民反遊客的行為走向偏鋒,並不可取。但他們的行為不難理解,因為很多基層市民在承受內地遊客大增所帶來的不便的同時所得到好處不多。反遊客行為無疑偏激,但也可以算是宣泄情緒的一種方法。


因為兩地矛盾這個大氣候,內地有些偏激者也會看香港人不順眼。像當街便溺這種行為,是非黑白很清楚,但會有內地人士對來自香港的批評反彈,刻意護短。這也是一種情緒行為。其實護短的人多想想也知道自己沒有道理,內地人在內地也不能隨處便溺。如果有香港人被發現在內地隨處便溺,這些內地偏激者所做的文章可能更大。


兩地社會的民間有偏激的言論和行為,並非不能理解。最令我不能理解的反而是一些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的言論。


官員籲「包容」 往往撩起更多火氣


面對有些內地遊客在香港的不當行為,有官員呼籲港人「包容」,有官員希望港人「理解」。這些以為是用來紓緩矛盾的說話往往有撩起更多火氣的效果。


有些內地遊客在香港的不當行為,或者是違法,或者是不道德,或者是有損公眾利益,或者是幾者兼備,例如隨處便溺。在香港民間,有人把這些行為歸咎至所有遊客,從而有反遊客的言論和行為,我們認為是偏激。同樣邏輯,把不當行為歸類為文化差異,也是一竹篙打一船人。以文化差異為藉口為部分行為不當的內地遊客開脫,其實是陷所有內地遊客於不義。難道我們應當期望任何一個內地遊客都會在香港隨處便溺嗎?


退一步說,即使有些不當行為真的是由文化差異引起,最多只能說明白這些行為因何出現,並不表示必須「包容」或者「理解」這些行為。關鍵是這些行為的性質,有關行為對香港公眾利益有多大損害。譬如是講說話聲浪較大這些行為雖然令人不快,但鑑於文化差異可以盡量包容。但隨處便溺?怎樣包容?!


如前所述,內地人民或者香港遊客也不能在內地城市隨處便溺。維持香港公共衛生和市容整潔,亦不是用來針對內地人。香港人當然不能在香港隨處便溺,連他們的寵物也不可以。外國遊客亦不可以在香港隨處便溺,在香港生活的其他民族也不可以。香港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從來沒有人會想到以文化差異為理由來為違法或者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開脫。


所以,特區政府官員以為用來紓緩兩地矛盾的說話,只會引起更多港人的反感。很多香港人因此認為港府官員維護內地遊客,而這是因為害怕得罪內地人。官員們的這種態度反過來助長一些內地遊客肆無忌憚,繼續他們的不當行為。


中央官員也不會為內地客護短


令港人更為不滿的是,連中央政府官員也不會為內地遊客的不當行為護短。早前香港出現過有關承受內地遊客能力的爭議,當不少民間論者認為有關能力是不足時,港府官員卻說沒有問題。直到中央領導人也表態指示檢討一下香港的承受能力時,港府官員才跟說要檢討。善意去看,官員的表現是盲目地想維持兩地和諧。想得差一點,他們是自我矮化,怕得罪內地而罔顧港人的福祉。


無論想得好還是差,都會產生一個效果,就是港人認為港府在有關兩地關係的問題上不會盡力維護本地公眾利益。近年興起的港人優先和本土主義思潮與此不無關係。這些思潮融合了兩地社群摩擦的情緒、對港府無能的不滿、對中央政府霸權的反抗、對有些內地人霸氣的反彈。中央或者香港政府愈要港人多「包容」或者多「理解」內地遊客在港的不當行為,這些思潮便愈有市場。


不要低估街頭一堆便溺的社會效益,不要錯誤評估只是有人小題大做。港府官員必須牢記,《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都申明香港的生活方式會維持不變。隨處便溺不是港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會包容這種行為,也不能理解港府的態度。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



作者: elbar    時間: 14-4-30 10:36

羅生屎


■網民日前發起「光復」海港城行動,諷刺內地童便溺事件。

【三言兩語】

在日本經典電影《羅生門》中,一個武士死了,妻子、強盜、樵夫和亡魂於公堂上的不同解說,全言之成理。從知識社會學看,《羅生門》的教訓是,人皆有立場,事都有角度,我們對現實的了解,難免受心理和社會位置的影響。

雖然無關人命,旺角街上的一坨屎顯然是現代《羅生門》,中國媒體和眾多網民見屎而言他,左批右罵。《環球時報》指控港人利用網路,「小題大做」,更不文明,說得屎屎是道。

誰能無屎?只有生活在集權體制下的人,才會搬出制式的阿Q話語,堅持無理也是理,或大人不計「小人」過,和稀泥了事。那些主張「大爺有錢」帶個小孩來香港拉屎又如何的人,就滿嘴屎話了。

港人在意的是當街便溺對生活空間與視覺的摧殘,有些人卻計較屎的大小或多少,真叫人臨屎涕泣。


端木少華

作者: elbar    時間: 14-4-30 10:39

糞溺童戲

中港糞戰,因為「環球時報」高調攪局,舉世矚目。先是特區梁班子的經濟商務局的蘇局長說要對大陸小孩糞溺多「包容」,遭到香港公眾聲討。

蘇局長然後響出「基督教徒」身份,說他信奉的宗教,令他覺得「包容」之重要。

「包容」(Tolerance),百分之百是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包容」確實由西方基督教而來,不過人家歐洲,是經歷了中世紀的神權獨裁,教廷壟斷思想,以致人文和科學,無法釋放,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都一一受教廷迫害排斥。西方基督教的包容,指的是人文思想、創造、科學的理性,不是指要「包容」中國小農社會通街的便溺。

英國和法國,在十六七世紀,街道也多便溺,居民將馬桶倒在街渠,鵝卵石道多髒水,所以才有高跟鞋之面世,而且紳士風度,還包括男士脫下外套,鋪在髒水窪上,讓女人勿弄髒鞋子。

英國幽默小品作家布萊遜(Bill Bryson),講述莎士比亞時代的倫敦,有一章專門講倫敦那時之缺乏衛生,如果「包容」還延伸到對街道的糞溺,後來就不會有下水道和水廁。

蘇局長亂說「包容」,也難怪,因為局長中了香港左膠文化學者的文字埋伏。「包容」是香港的左膠兩三年來散播「西方知識份子理論」而埋下的禍根。

香港是個做生意的地方。中國人賤視文科,尊崇理工商科,香港人厭惡歷史,香港是個缺乏人文知識的城市。對於歐洲和英國,從房龍到羅素的寬容精神,香港向來沒有研究。論左派思想,香港人也一知半解,「學者」是不懂的。英國現代左派之父彭東尼(Tony Benn)最近逝世,香港的左膠文化學者即無一字論及,因為香港沒有人文學(Humanities),但有一批裝模作樣,以為「年輕時思想不左傾不是天才」的文化小演員。

「包容」這兩個字,就是香港幾個文化幼童在街上留下的幾堆便溺,長期無人清理。現在,中國的「環球時報」踩上了,梁班子的蘇局長,也踩上了,許多對「西方」一知半解的香港中國人,也踩上了,臭氣沖天,當初蹲在街上拉屎的幾個「文化」左膠童呢?他們都躲起來,不作聲了。真是笑死人唷。


陶傑





作者: elbar    時間: 14-4-30 10:40

遊客的責任

做一個遊客,是有責任的:尊重當地法律、制度及入鄉隨俗的責任。各處鄉村各處例,每個地方的法律、制度不同、文明程度不同、文化習俗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做一個遊客,出發前第一件事是弄清楚兩地差異,並提醒自己入鄉隨俗。

多年前我去回教徒國家,進入教堂前被要求穿上長袍,並用頭巾遮掩秀髮,雖然我不理解回教徒對女人頭髮的避忌,並且覺得那襲長袍和頭巾的味道很不好聞,還是乖乖套到身上。後來我去新加坡,在機上刨旅遊書,知道在新加坡吃香口膠犯法,馬上在入境前把一大樽香口膠丟進垃圾桶……遊客有責任了解你要去的地方是個怎樣的地方,因為無知而觸犯另一個地方的法律,那麼,遊客仍然會被檢控,那些「文化差異啊」、「國情不同啊」的理由可以去法庭講給法官聽,由法官決定相信與否。

所以,現在的問題很簡單,中國遊客在香港隨地大小便,首先要被檢控,「文化差異」這樣的理由可以作為抗辯原因,等他們上到法庭時講給法官聽。法例就是法例,法例不是一旦有人違反了,就選擇性執法或不執法。在街頭見到有遊客犯法,香港人沒有責任和義務好言解釋法律條文,而應該盡好巿民責任,拿出手機,拍下對方犯法證據,以便把犯法者繩之於法。


高慧然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30 11: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30 1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attyDaddy    時間: 14-4-30 12:09

本帖最後由 FattyDaddy 於 14-4-30 12:11 編輯
Stillgood2 發表於 14-4-29 21:14
瞎子摸象:-

中國是一隻巨大的大象.

If we are living in the days of Marco Polo when mode of transport was riding on smelly camels and news were little more than legend and hear-say passed by word of mouth, saying it was 瞎子摸象 would be correct.

But in this day and age of supersonic jets and gigabit internet, when so many foreigners and especially Hongkongers have traveled the length and breadth of that country, it is downright blind to say people are assessing that country blindly.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30 12: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4-4-30 12:20

20120808 發表於 14-4-29 19:24
我必得承認自己的政治意識是薄弱的吧。。。。。。。

學生的政治素養

熱度 5[color=#999999 !important]已有 24 次閱讀 [color=#999999 !important]14-4-28 22:50 |[color=#999999 !important]個人分類:[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HK|[color=#999999 !important]系統分類:[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教育




上周談到,環顧周圍,我們的學生必將被濃郁的政治氣氛包圍;而這種情形,不像會在20、30年裏面有所改變,他們必須學會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絕大多數人,不會成為政治活躍分子;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在平靜而穩定的社會裏工作和生活;但卻必須起碼學會與政治打交道。因此,有一個學生的「政治素養」問題。


這裏說的「素養」,是指英文中的literacy,中文似乎沒有更好的、對等的詞兒。Illiterate 是文盲,中文卻沒有相反詞。OECD 的教育國際比較(PISA)中,有「數學素養」、「科學素養」,都是literacy 的翻譯,表示學生在數學與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與使用能力。意義相近的,有capacity、competence 等等;可惜,中文大都一概翻譯為「能力」(讀者有以教我!)。


政治素養與政治灌輸


這裏說的「政治素養」,不是代表學生的政治立場與政治取向,也不是作為評定學生「好」與「壞」的標準;而是學生在適應政治環境、應付政治干預、面對政治挑戰,有多大的「本事」、「能耐」。一個人有政治素養,並不表示他就會有特定的政治立場;相反,假如一個人有足夠的政治素養,就能頭腦冷靜,細心觀察與分析,終能洞悉政治紛爭裏面的乾坤,從而確定自己的政治取向,決定自己政治參與的程度與模式。這是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與「政治灌輸」的根本分別。


「政治灌輸」要求學生採取某種特定的政治立場,甚至希望學生按照某種特定的政治思維來思考問題;於是,學生支持某種特定的政治思想,否定和反對其他。事實證明, 「政治灌輸」在歷史上甚少產生正面的影響,而且回顧起來往往是政治大禍害的導因。


「政治素養」的培養,不在於要學生服從什麼,而在於解放學生的思想,釋放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意願,學會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自處。在全球滙流的今天,不是這樣,難以想像可以有其他的方向,為學生作有意義的政治準備。在各類思想混雜的香港,尤其如此,或者可以說,香港的東西交滙、左右交鋒,正是嘗試和突破學生「政治素養」養成的最佳地點。


有政治素養的人,不一定會成為政治家,甚至在政治上不一定活躍;但是會在生活實踐中逐漸塑造自己的政治原則,按照自己認為最適合的角色,在政治方面作出貢獻。相反,在政壇活躍的,卻並不一定有很好的政治素養,往往就是因為有許多政治素養甚低的「政客」──或則見利忘義,私心太重;或則隨風擺柳,原則不明;或則謹小慎微,胸無大局──因而禍國殃民。


政治素養的基本元素


政治素養應該有些什麼內容,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在香港這個多元化而又思想自由的地方,各類思想意識都可以並存。但總還是有一些原則,是各類思想意識的「最大公約數」。這裏寥舉數項,以引起討論:


正義感──覺得社會狀況、處事準則,應該是公平、公正。若有不符合公平、公正的事情,就覺得很不應該。若真有發生,輕則心懷不滿,尋求表達;重則挺身而出,力求解決,而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責任感──覺得身為群體一分子,受益於群體,就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對於家庭、社會、國家、世界,都是如此。每一項責任,可能會有多元的闡釋。


積極態度──對於社會的政治發展,採取積極的態度,就自己的身份、角色、特點,對於社會的發展盡一分力;而不是消極、悲觀、失望,因而離棄。


一定還有其他方面。以上種種,可用孫中山先生的「政治,乃眾人之事」作為歸納,也是UNESCO 「學習四大支柱」之一的「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其他三項是learning to be, learningto do, learning to know)。


讀者或許馬上會問:政治素養與已經存在多時的公民教育、德育教育,有什麼關係?一般的公民教育與德育教育,都是從個人(生活、衞生、健康),到家庭(長幼、父母、兄弟、姐妹)、學校(老師、同學、禮貌、紀律)、社區(鄰居、老幼、公德等)、國家(政制、政府、法律等),以至世界(全球公民的意識),世界各地,皆是如此。大致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路,但「修齊治平」也許已不合時宜,何況目前香港的公民教育,絕大部分是以知識的充實為主。


政治素養與道德養成


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知識,才有根據,才有眼界。然而,知識不限於純粹的事實(數據、訊息、證據),還應該包括對於事實的分析、比較、綜合,也就是理解事實背後的原因、背景、淵源、利益、價值、假設。有了這個探討的過程,才算是理解了事實。這個探討的過程,其實已經是「政治素養」的啟蒙。


如此看來,現在中學的通識課程,由於大多是以時事為話題,加以探討、分析、辯論,掌握得好,已經是培養「政治素養」很好的第一步;所缺的也許是教師並不一定本身有深厚的「政治素養」,沒有充分的政治知識,因此,往往無法把握探討事件的時機,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收穫。


然而, 「政治素養」的獲得,就方法來說,也不可能靠「灌輸」:單靠教師的講授。在內地,有時候還有這樣的習慣,要糾正社會上什麼風氣,就要求教師「講一講」、「大講」,以為這就是「加強教育」,以為學生的思想就會因而轉變過來。這不符合人類學習的科學過程。


「政治素養」屬於思想與情感範疇的學習( 或稱affective domain),在中國人的教育概念裏,屬於德育範疇。「政治素養」,重在「養成」(formation),也就是在實踐之中,逐步提高政治方面的認識與能力,例如前述的正義感、責任感、積極態度,首先是在學校的集體生活裏面體驗得來的,而不是靠聽講道理得來的。學校的群體生活,是「政治素養」養成的基本環境。


到此,讀者一定也會問:政治中經常碰到的理念(甚至信念),如民主、自由、公平,都是政治思考的基礎,但又往往是政治爭議的焦點。學生是否也會自然獲得。怎麼辦?難道必須「灌輸」?讀者也可以幫忙想一想。

程介明
以上摘自Bluegene的網誌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php?mod=space&uid=126144&do=blog&id=34979
謹致謝意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30 1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4-4-30 12:32

csy_ma 發表於 14-4-30 12:20
正義感──覺得社會狀況、處事準則,應該是公平、公正。若有不符合公平、公正的事情,就覺得很不應該。若真有發生,輕則心懷不滿,尋求表達;重則挺身而出,力求解決,而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用手機拍攝幼童當街犯法的市民,是否為尋求表達的形式之一?
作者: vivicui    時間: 14-4-30 13:27     標題: 回覆:隨街便溺野蠻 請用文明說服我(沈帥青)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4-4-30 14:06

elbar 發表於 14-4-30 10:32

From :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


//有些內地遊客在香港的不當行為,或者是違法,或者是不道德,或者是有損公眾利益,或者是幾者兼備,例如隨處便溺。在香港民間,有人把這些行為歸咎至所有遊客,從而有反遊客的言論和行為,我們認為是偏激。同樣邏輯,把不當行為歸類為文化差異,也是一竹篙打一船人。以文化差異為藉口為部分行為不當的內地遊客開脫,其實是陷所有內地遊客於不義。難道我們應當期望任何一個內地遊客都會在香港隨處便溺嗎?//

不能理解盧子健先生怎樣去理解文化差異....

內地與香港的確有存在文化差異,這是客觀事實,用這角度去理解這事件有什麼問題?文化差異是矛盾的原因,也不是為不當行為或是違法行為作藉口,用這角度去理解這事件,并不代表隨處便溺是對的及可接受的,也從沒有想過這就是意味著要期望任何一個遊客都會在香港隨處便溺;如果說道德,道德標準的不同不就是文化差異嗎?不就是矛盾的根源嗎?

一竹篙打一船人的是盧子健先生自己吧....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30 14:12

tcmsung 發表於 14-4-30 11:47
.還有虐畜, 虐男女朋友....
如果, 只投訴大陸男孩拉屎,...
那自己要檢討的, 也實在太多了.

如果要直接.

那你為何一直搬一些所謂用"文化差異"的文章.
去遮掩政治論點.

明明是講緊政治.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4-4-30 14:36     標題: 回覆:隨街便溺野蠻 請用文明說服我(沈帥青)

新華社:隨街便溺是對他人侮辱;不隨地大小便是頭等大事

周恩來姪女周秉德:老一輩不講究禮儀,致教育後代時忽略禮儀部分;這些遊客表現非常差勁

香港高官:要包容

EK:(好清楚啦)

包容?香港人包容過國內官方啦!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30 14: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30 14: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4-30 16:15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4-4-30 16:16 編輯

好似無乜見有小孩喺天安門廣場、故宮、長城或皇府井果d地方方便。唔通喺揀睇喺邊度就忍到,喺另一度忍耐力就突然下降?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4-4-30 20:58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4-4-30 20:58 編輯
tcmsung 發表於 14-4-30 14:58
回覆 Stillgood2 的帖子

明明是講緊政治.

小一問佔中, 就叫與時並進.

無話可說!

惟有我收聲好了.

作者: Artie    時間: 14-4-30 22:37

點解咁奇怪,2014 年重可以討論當街開大有冇問題。以前細個我老爸成日話 d  人唔合衛生,隨地吐痰,香港真係 "進步",現在要忍受 d 人是隨街屙。根本唔係香港人定大陸人的問題,本來隨街屙就唔岩。又臭又唔合衛生,點解會有人覺得需要包容。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4-30 22: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4-30 23:23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4-4-30 23:29 編輯

見咁多才子才女學者政客發言,其居香江,屬芝蘭之室,因一篤小兒糞便,爭相入鮑魚之肆,各表深層道德倫理廉恥,國仇家恨,香臭交聞,利害相陳,太複雜了!

上有文章話如見犯法者,應盡市民責任,用手機影下來,作為證據,繩之於法,我是十分贊成的。不過,交給執法人員則可以,放上網上,大事宣揚,德者不為。 香港行人不依法過馬路丶坐公車不扣安全帶丶為數不少;隨地吐痰丶亂扔垃圾丶冷氣機滴水,也時有所見;便溺雖鮮有所聞,但機會仍存,偶發時「機」不可失! 所以果位文章作者,先要自己坐言起行,應該一日影到十個八個不難,起示範作用丶又可使庫房收益丶教育市民丶更多檢舉數據展示內外丶作為警示教化,提升素質!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5-1 00:27

囝囝爸 發表於 14-4-30 23:23
見咁多才子才女學者政客發言,其居香江,屬芝蘭之室,因一篤小兒糞便,爭相入鮑魚之肆,各表深層道德倫理廉 ...
言則,要舉報當街大便,便要坐言起行,舉報埋過馬路,安全帶,吐痰等一條龍?
或者,要捉殺人犯,便要坐言起行,丶捉埋強姦犯,放火犯,一條龍?

作者: serinac    時間: 14-5-1 00:39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tcmsung+於+14-4-30+15:06+編

原帖由 tcmsung 於 14-04-3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tcmsung 於 14-4-30 15:06 編輯

回覆 Stillgood2 的帖子
不要誤導別人,好嗎?

是那位緊張大師家長開貼問小一面試,會不會問佔中,並非有小學在面試時問佔中。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5-1 0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5-1 01:34

回覆 Artie 的帖子


//好似無乜見有小孩喺天安門廣場、故宮、長城或皇府井果d地方方便。唔通喺揀睇喺邊度就忍到,喺另一度忍耐力就突然下降?//

我不喜國內文化,很少返國內,北京三十年都係兩次。 應該好多嘢都冇見到,但唔代表眼不見為乾淨,外國一樣!  國內網站不少新聞影片,千奇百怪林林總總的不難找到,十幾億人,尤其小童,唔講話冇,少發生我都唔會信! 有發生放上網站,見怪不怪,冇大鑼大鼓,鮮為人知,只作茶餘飯後之談啩? 長城公厠大,處於野外,方便處不難找;天安門丶故宮都有公厠,王府井食肆多,方便處不難找。 講如廁方便,銅鑼灣大商場林立,還較容易,旺角遊客急起上來都幾難,大商場少,小場厠所多商戶專用,食肆多不外借,連鎖快餐店便廁位少人多,排隊當前,大人可忍,叫小朋友怎能忍,要求打尖,可能又被認為強國人惡行! 四週皆旺,搵條冷巷解決都難,當然如識途老馬的我,容易指點迷津,但陌生者,未必人急智生。

國內一年來港四千萬人次,陸路入境每天十萬,香港人每天北上工作就學十八萬人,應為世界之最,唔知各自比對行為又如何? 今次兩歲幼童排便,多年來是否第一次公眾犯錯,唔知有冇包容餘地? 父母當然有錯,政見者借題發揮,打擊兩地關係,上綱上線至此! 本是同根生,相看何太急,除了抽水政客,何人受益?

我所說的,唔啱聽就當包庇可以了!


作者: serinac    時間: 14-5-1 08:34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tcmsung+於+14-5-1+01:11+編輯

原帖由 tcmsung 於 14-05-01 發表
本帖最後由 tcmsung 於 14-5-1 01:11 編輯

  
既然不肯開名,又不是親耳所聞,便當真一樣,轉述再轉述,但當被問及消息來源時,又故作神秘,以保護消息來源作擋箭牌。正如某大陸庸官所講:「致於你們信不信,但我信了。」

這種轉述方式,跟多年前流傳的短信的性質一樣,內容大致是「我某某朋友的某親友,在大陸去公廁時,突然暈倒,醒來時,發現自己的肚開了個洞,個腎不見了....」。唉!有常識嘅人都知,個腎係噉嘅情況被割,不大量失血致死才怪,又怎可能自己生勾勾企起身,走出來求救?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5-1 09:47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4-5-1 09:54 編輯
囝囝爸 發表於 14-5-1 01:34
回覆 Artie 的帖子

[size=15.199999809265137px]食肆多不外借。。。
[size=15.199999809265137px]
[size=15.199999809265137px]

[size=15.199999809265137px]以HK人的做法,多進內,order杯奶茶,然後帶小童去toilet。無散紙,無店會唱散俾你,就會去7-11買包紙巾,好易辦o者~睇有無心做吖~

[size=15.199999809265137px]無人發聲,就變左接受,此風長了,好似冷氣機滴水禁習以為常,到時片地黃金就真正出街都無達亁凈地方踏腳o路~~~~

HK買尿片都好方便,藥房多吖。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5-1 10:47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4-5-1 10:54 編輯

回覆 Yanamami 的帖子

[color=rgba(0, 0, 0, 0.701961)]你的說法好合理! 但相信不少包括中外人仕有感受過「急」事,最終都解決到,所以我問幾千萬人次來客是否第一次。

[color=rgba(0, 0, 0, 0.701961)]如果能 order 杯茶,再帶小朋友去厠所,唔計去或者比錢都耍排隊的旺角7-11,可以咁做,唔算急吧?  通常寸金計租貴的旺角食肆厠格有幾多,一個兩個,不少男女都只一格輪住用,黃金時段未必有位,又走去另一間 order 杯茶? 旺角購物街食肆少見,女人街兩邊檔後當然多啦,應人所急都可有,本地人熟悉的急都較容易解決,外地人…?

[color=rgba(0, 0, 0, 0.701961)]急事淤事世界常有,遍地黃金,首先要自己露體出醜行為,大街大巷人來人往會刻意去做,會助長風氣? 簡單如講粗口,在一環境斯文地方,冇人話你,都會收口吧,為什麼要刻意受人厭惡?  今次事件父母當然有錯,但是否以偏概全,大做文章?


作者: serinac    時間: 14-5-1 11:03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Yanamami+於+14-5-1+09:54+編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4-05-01 發表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4-5-1 09:54 編輯
認同此風不可長,應該當面斥責。但拍攝者拍攝小孩的私人部位,並公然沒有打格子下放上網,也不見他的道德操守好到哪裡。公衆人物只顧抽水,扇風點火,而不同時指責那香港人,那是不是變相鼓勵那種不當行為呢? 是不是各取所需,嘩眾取寵?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5-1 1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5-1 14:42

shadeslayer 發表於 14-5-1 00:27
言則,要舉報當街大便,便要坐言起行,舉報埋過馬路,安全帶,吐痰等一條龍?
或者,要捉殺人犯,便要坐言 ...
點評
囝囝爸  單一先生,犯法都要單一看待嘅咩,包容有異,中外不同? 咁不如你列個表,分門別類,把犯法輕重緩急列序,等我手機有所依歸!  發表於 12 小時前


Xxxxxx


第一,甚麼人會為網友改一個不尊重的名,然後不理甚麼情況也開口埋口用。


第二,你的回應和我的完全無關。你看也沒看清楚。


第三,基於第一和第二點,我大可以改你一個例如「九八先生」的名字,然後長期用,不過我不會這樣做。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5-1 16:42

csy_ma  唉!香港社會很多壓力呵……當父母的時間都有限,不宜把時間費在製造負能量上?

***************************************
o希~~講番d正能量先!

今日搭地鐵,有個3~4歲小朋友坐喺位度玩手上的飛機,後來有個婆婆上車(都唔喺極之老果種),個中國媽咪就抱起小朋友讓座,但個小朋友扭計喊,搞到婆婆唔好意思坐,但個中國媽咪都喺讓俾她,然後不斷喺小朋友耳邊說話教他。後來小朋友收聲了。好高興見到呢d旅客呢~~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4-5-1 16:46

//Artie  點評:你係唔係回錯了,那段不是我寫的。  //


對唔住,真係我錯!
作者: elbar    時間: 14-5-2 12:53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5-2 12:55 編輯

表妹,要膠袋大便嗎?

黃金百萬大軍南下,廣東道變身黃金大道,D&G前一坨坨強國同胞的遺糞,這個壯觀畫面,名店阻擋香港傳媒搶拍,CNN偷到位,一連兩周專題報道,遠至半島電視台都會拉隊拍攝屎無前例的大便陣。

香港從回歸前的東方之珠,順利過渡到大便之城。環球時報公開向富有的表哥表妹感謝,亞洲國際都會挾洋自重,尿錯壺得太久了。撥亂反正,愛通街便溺的同胞,讓香港徹底中國化了,兩地文化差異消失了。不需要高官假惺惺提醒香港人要對自由行包容,我們這些窮港燦,早就跪拜揮金如糞土的強國人,向衣食父母三叩首。馬照跑,屎照拉,直至二○四七,香港人,保持必要的沉默,只有敢問公廁在何方的,才是自己人。

強便當前,林鄭難得隱晦,叫蹲在行人路拉屎撒尿的表妹,「俾條路行吓」。梁營那邊,有人建議,市民別過激拍照,最好向大便中的強國人遞上善意的膠袋!築福香港,全民皆膠!當務之急,乃係替崛起的大小二便善後!


陳也                                                                                                                                                                                                                        





作者: ACE2126    時間: 14-5-2 13: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4-5-2 13:36     標題: 引用:"最好向大便中的強國人遞上善意的膠袋!"派

原帖由 ACE2126 於 14-05-02 發表
"最好向大便中的強國人遞上善意的膠袋!"

派膠,都係好方法。
善後呢?




作者: ACE2126    時間: 14-5-2 14: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5-2 22:15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4-5-2 22:15 編輯

其實任何人乜野都应以唔影响其他人為大前题,喺咪?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35672906544968&set=a.287105994734995.60822.287013041410957&type=1&theater
作者: eviepa    時間: 14-5-2 22:59     標題: 包容的人是幸福的: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5-3 01:20 編輯

包容的人是幸福的:


看看Laorenjia的一段話:

//本想先講一下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看法,因著Eviepa,先講一下記憶力。上面提到自己很多方面同Eviepa相似,其中一樣是與家傭的關係。他曾經提到與家傭關係融洽,我們這方面也差不多,下面例子可以說明。最近我們跟朋友說起這個例子,每一個人都說他們一定會責難家傭,有的更說一定會「鬧到佢飛起」,而奇怪的是,我們並沒有,我們夫妻二人甚至壓根兒忘記了整件事情,直至將近二十年後從家傭與女兒whatsapp對話才勾起了我與妻子二人本已消失了的回憶//

//原來當日因我負責的公司業績不錯,總公司獎賞我與妻子兩張倫敦飛巴黎的單程機票(by Concorde),現在你幾有錢都坐唔到,另加英法之旅。與妻子旅行回來,所有池中錦鯉已經走晒。亦因著女兒年紀小易生意外,就索性封了魚池。//

原來菲傭不小心用錯飼料,毒死所有魚。laorenjia沒有怪責菲傭。他提到小弟,就是因為知道大家處理大同小異。遇到同樣情形,我也不會怪責傭人。

我和菲傭的相處,是相當融洽的,是雙贏局面。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和女兒的相處,大家見得多了,不贅。

為了面子,為了老婆大人肯稱我為一家之主,我總是要求自己做多一點,要求太太少一點,對她的缺點多是抱包容的態度。

我相信有些人會覺得eviepa為何做人做得這麼辛苦,但我卻自得其樂。女兒對我的回報,相熟的網友都清楚;太太對我的愛,也是我贏回來的。三贏局面。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在國內的時間不短,對內地人有相當深的認識。

起初,對他們的陋習非常不以為然,持的態度是容忍。

過了一段時間,想通了,覺得他們從這樣的一個文化長大,有一些陋習,其實是正常合理。回想自己從小受鄉村長大的父母教導,垃圾是可以隨處亂拋。就算是我這種質素,也要在清潔運動後很多年才戒絕亂拋垃圾的壞習慣。這時,我對他們持的態度是包容。

包容不代表好壞不分,亂拋垃圾仍是不對,但律己要嚴,律人要寬。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在國內的時間不短,對內地人有相當深的認識,對內地人的陋習亦有深入的認識。

正如昨天所講,我很奇怪,為何我經常出外,每天所見的強國遊客不少,但為何總沒有碰到一個令我生厭的強國人,反而,久不久就是到一個我鄙視的港人?

唯一的解釋是,大部分強國人已經盡了他們最大努力去入鄉隨俗,留港時把陋習暫時拋開。

我欣賞他們的克制。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有朋友說,強國遊客非常吵。

我偶爾也會見到幾個強國遊客,乘車時興高采烈地高談闊論。我的感覺可能比較獨特:很多窮慣了的大陸人,漸漸富起來了,有機會出外旅遊。他們在港遊玩時,香港的風景、事物、整個環境都令他們快快樂樂,身為香港人的一份子,有份令他們快樂的一人,我感到自豪,心裡替他們高興。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當街撒尿,當然不對,不但在香港不對,在任何大陸城市也是不對。不過,做出此等事的佔遊客的多少?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有時因為工作需要,會到中環拜訪客戶,偶爾會經過外傭專區。進入這個區域,就像到了菲律賓、印尼旅行一樣。我很喜歡看著他們愉快地享受一星期只有一天的假期,有時會受他們的愉快所感染,自己也開心一點。

作者: K722    時間: 14-5-2 23:46

本帖最後由 K722 於 14-5-2 23:50 編輯

包容的人基本上覺得強國人做咩都係o岩同情有可原的,盲目某程度上是幸福的
作者: elbar    時間: 14-5-3 11:51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5-3 11:52 編輯

黃金文化大革命

黃金革命未竟全功,黃金百萬大軍最後衝刺,不是沖廁,是衝着MK而來,黃金文革,將兩地文化差異擴大到N層次。蘇局長人肉錄音機不斷再講包容!包容!包容!嘿嘿,惡搞慣的網友,把他的頭對準一坨大便,一頭栽下去,滿嘴大糞,滿嘴唔唔唔,還送他一隻黑膠袋,笠在頭頂,活像個通緝犯。通緝犯頂多遭通櫃,不致被警方塞屎入口,局長明明可以說人話,偏偏惹屎上身,活該被搞。

拉屎不必佔據文明高地,一個乾淨的廁所,比文明更能說服人。內地廁所惡頂,想起連水都冇的內地公廁,保證就算是新納粹,都會頭皮發麻尿錯壺!香港號稱國際都會,公廁文明指數,跟梁振英民望一樣,長期不合格。旺角食肆,雞乸大隻字寫「借廁免問」,其實內裏污糟邋遢,跟劏房廁所同級。富表妹揮金如土,是香港人的恩主,不能待慢叫她尿街。與其迫市民包容,不如鼓勵名店營運收費公廁,廣東道的D&G廁是表妹會員制,港燦不得擅進。落實井水不犯河水,分清屎尿屁,計好排污費,勝過以糞還糞。少用膠袋,支持環保,對不對?


陳也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